一种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花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388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花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花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秋葵[abelmoschusesculentus(l.)moench],又名咖啡黄葵、补肾草、洋辣椒、羊角豆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现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以非洲、美国、日本等地较多。我国很多地方也有黄秋葵的分布和栽培,主要集中在江苏、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地,黄秋葵的栽培种植面积在迅速扩大。随着黄秋葵特殊的食用、药用功效日渐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逐渐发展成为潜力极大的一种新兴特色蔬菜。

黄秋葵荚果和花中富含多糖、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脂、抗心血管疾病、消除自由其及抗氧化、抗骨质疏松、防癌抗癌等作用;黄秋葵中含有的粘性多糖物质,是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等构成的多糖与蛋白质形成的共价复合物,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强体力、健胃整肠,其含有的特殊药效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享有“植物伟哥”之美誉。

由于黄秋葵生育期的特殊性,黄秋葵栽培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花及老荚果,每个荚果都会伴随着一朵花的生长,每朵花从盛开到凋落只有10多个小时,一般只任其自行花开花落,不作收集利用,废弃的花产量约有5万朵/亩;另外,由于荚果生长期特别短,从荚果形成到嫩荚果采收只有2天左右时间,因此,稍不留意就有许多未来得及采收且无法食用的老荚果产生,每亩有10%~20%。就江苏地区而言,5万多亩黄秋葵栽培面积每年约有30亿朵花、1250万kg老荚果成为栽培生长过程废弃物,造成了生产上的较大浪费,对农村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黄秋葵花和老荚果的废物综合利用成为黄秋葵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人们对黄秋葵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嫩荚果上,对老荚果的利用几乎没有,对花的利用率也较低,黄秋葵花的加工利用主要在黄秋葵花茶的制备方面。中国专利cn105104644a公布了黄秋葵花茶的生产工艺,将黄秋葵花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黄秋葵花茶;中国专利cn106720792a公布了黄秋葵花茶生产工艺,将黄秋葵花先杀青,再采用烘干机热干燥制备黄秋葵花茶;中国专利cn104186850b公布了黄秋葵花茶制作工艺,采用第一次低温烘干、高温烘干、第二次低温烘干的热干燥方法制备黄秋葵花茶。

这些专利都是通过改变黄秋葵花的制作工艺来提高花茶品质,而制备的黄秋葵花茶含有多少生物活性物质?黄秋葵花茶泡制的茶水中含有多少多糖和黄酮等功能因子?在不影响黄秋葵花茶品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多糖和黄酮含量?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了所制备出花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因此,本专利针对以上问题,从黄秋葵老荚果中将多糖和黄酮功能因子提取出来,巧妙地添加到黄秋葵花中,既保证了黄秋葵花茶的感官品质,又提高了黄秋葵花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成功将黄秋葵两大废弃物完美地结合起来加以利用,生产出的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保健花茶,色泽鲜亮、营养价值高、成本低效益高,具有保健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提高黄秋葵花茶的多糖和黄酮含量,增加其保健功效,将黄秋葵老荚果与花茶完美结合,提出了一种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花茶制备方法,综合利用了无法食用的黄秋葵老荚果提取出多糖和黄酮功能因子,巧妙地添加到黄秋葵花中,制备出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花茶制品,提高了黄秋葵花茶及泡制茶水中的多糖和黄酮含量,增加了黄秋葵花茶的抗氧化能力。本专利在保证黄秋葵花茶的感官品质前提下,提高了黄秋葵花茶多糖和黄酮含量,实现黄秋葵老荚果和花两大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黄秋葵产业的发展和延伸。

技术方案

一种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花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黄秋葵老荚果粉制备:采摘不能食用的黄秋葵老荚果,清洗后切成薄片,平铺于冷冻盘上,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冻干仓中冻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粉碎后过80目筛;

(2)黄秋葵多糖制备:将上述(1)获得的黄秋葵老荚果粉和水按1∶25~28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采用间歇微波方法提取,以微波密度1.1kw/l提取8~1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将沉淀和水按1∶20~2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再微波提取4~6min,离心后合并两次上清液,将上清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将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混匀,使得乙醇浓度达到80%,置于4℃冰箱中静置过夜,离心取沉淀,冷冻干燥得到黄秋葵多糖提取物;

(3)黄秋葵黄酮制备:将上述(1)获得的黄秋葵老荚果粉和90%乙醇溶液按1∶20~3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以超声功率800w,浸提温度80℃,超声4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将沉淀和90%7醇溶液按1∶15~2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超声浸提30min,离心合并两次的上清液,将上清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得到提取浓缩液,加入麦芽糊精混合,喷雾干燥得到黄秋葵黄酮提取物;

(4)黄秋葵花采摘和杀青:采摘即将闭合的黄秋葵花,去除黄秋葵花上残留的花萼;开启热风干燥箱,当温度达到130~150℃时,立即将黄秋葵花放入热风干燥箱中杀青1~2min;

(5)冷冻干燥:将杀青后的黄秋葵花均匀平铺于冷冻盘上,温度探测器插入花中,将冷冻盘放入冷冻干燥设备中,当物料温度达到-30~-40℃时冷冻1~2h,抽真空直至冻干仓真空度达到30pa以下,打开加热板开关,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待黄秋葵花中心温度与加热板温度一致时干燥结束;

(6)多糖和黄酮注射:用上述(2)获得的多糖提取物和上述(3)获得的黄酮提取物,配制多糖浓度为5~25mg/ml和黄酮浓度为10~30mg/ml的黄秋葵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每克黄秋葵花注射2ml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将混合液通过注射器注射至黄秋葵花内;

(7)微波杀菌提香:将吸收了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的黄秋葵花以微波强度为20~40kw/kg进行杀菌提香3min;

(8)热风干燥:将杀菌提香后的黄秋葵花放入热风干燥箱中,采用70℃热风干燥,将黄秋葵花干燥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冷却后包装。

所述的一种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花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注射器吸取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将注射器的针头从黄秋葵花的花蒂凹陷部位插入,向黄秋葵花中注射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并边注射边匀速地往外拔,同时转动黄秋葵花,保证黄秋葵花内部均匀吸收注射液,且防止注射液外溢。

所述一种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花茶制备方法获得的产品,黄秋葵花茶多糖含量达到60~90mg/g和黄酮含量达到55~95mg/g。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成功地将黄秋葵老荚果和黄秋葵花完美结合,实现了黄秋葵两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由于黄秋葵生长期特别短,生长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老荚果和花成为废弃物,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污染。本发明以无法食用的黄秋葵老荚果为原料,提取出黄秋葵多糖和黄酮两大功能成分,在黄秋葵花干燥过程中,巧妙地添加到黄秋葵花内,制备出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保健花茶。本发明将黄秋葵一个废弃物(老荚果)中的功能成分提出,赋予到另一个废弃物(花)中,变两大废弃物为宝,制备出高功能因子的黄秋葵花茶。

2、本发明在保证黄秋葵花茶感官品质的情况下,巧妙地将黄秋葵多糖和黄酮添加到黄秋葵花内。想要将多糖和黄酮添加到黄秋葵花中,通过浸渍和喷洒方式是人们首选的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添加方式会改变黄秋葵花的外观,无法保持黄秋葵花的淡黄鲜亮色泽,本发明采用逆向思维创新性地通过黄秋葵花内注射的方式,同时在注射的过程中不断地旋转和抽拔,保证溶液在黄秋葵花内的均匀吸收及防止注射液的外溢。该技术的应用不会影响到黄秋葵花的外观品质,保证了花茶的色泽鲜亮,同时还可以通过添加量或添加浓度的调整,准确地调控黄秋葵花茶中多糖和黄酮含量,实现花茶和花茶水中多糖和黄酮含量的精准控制

3、本发明发挥各个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影响的优势,将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有效地结合,提升黄秋葵花茶的综合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黄秋葵花茶色泽鲜亮,形态匀称,外观基本与鲜花一致,花茶和花茶水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高,花茶水色泽金黄通透,但香味较平淡;微波干燥的黄秋葵花茶外观收缩严重,色泽暗淡,存在焦糊点,水分分布不均,很难达到干燥终点,但微波干燥的黄秋葵花茶香气浓郁,泡制出的花茶水香气怡人,优于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方式;热风干燥的黄秋葵花茶外观品质和感官评价均处于中等水平。本专利采用冷冻干燥保证黄秋葵花茶的外观品质、高多糖和黄酮含量,注射多糖和黄酮混合液后还需要进一步干燥,先采用微波干燥进行提香并去除一部分水分,再用热风干燥将花茶中的水分干燥至终点。本专利发挥各个干燥方式的优势,将不同干燥方式有机地结合,融入到黄秋葵花茶制作过程中,获得具有优良的外观品质和高功能因子的黄秋葵花茶。

附图说明:

图1黄秋葵保健茶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高多糖和黄酮的黄秋葵保健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黄秋葵老荚果粉制备、黄秋葵多糖制备、黄秋葵黄酮制备及黄秋葵保健花茶制备。

其中黄秋葵老荚果制备:采摘不能食用的黄秋葵老荚果,清洗后切成薄片,平铺于冷冻盘上,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冻干仓中冻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粉碎后过80目筛;

其中黄秋葵多糖制备:将上述获得的黄秋葵老荚果粉和水按照1∶28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采用间歇微波提取,以微波密度1.1kw/l微波40s,停止提取,待提取液温度降至室温时即可开始下一次的提取,微波提取9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将沉淀和水按照1∶2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再微波提取5min,离心后合并两次上清液,将上清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将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混匀,使得乙醇浓度达到80%,置于4℃冰箱中静置过夜,离心取沉淀,冷冻干燥得到黄秋葵多糖提取物;

其中黄秋葵黄酮制备:将上述获得的黄秋葵老荚果粉,加入20倍重量的90%乙醇溶液,以超声功率800w,浸提温度80℃,超声40min,离心去上清液;将沉淀加入15倍重量的90%乙醇溶液,超声浸提30min,离心合并两次的上清液,将上清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得到提取浓缩液,加入麦芽糊精混合,喷雾干燥得到黄秋葵黄酮提取物;

其中黄秋葵花茶制备:采摘即将闭合的黄秋葵花,去除黄秋葵花上残留的花萼;开启热风干燥箱,当温度达到140℃时,立即将黄秋葵花放入热风干燥箱中杀青2min;将杀青后的黄秋葵花均匀平铺于冷冻盘上,温度探测器插入花中,将冷冻盘放入冷冻干燥设备中,当物料温度达到-30~-40℃时冷冻1~2h,抽真空直至冻干仓真空度达到30pa以下,打开加热板开关,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待黄秋葵花中心温度与加热板温度一致时干燥结束;用上述获得的黄秋葵多糖提取物和上述获得的黄秋葵黄酮提取物,配制多糖浓度为25mg/ml和黄酮浓度为15mg/ml的黄秋葵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每克黄秋葵花注射2ml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用注射器吸取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将注射器的针头从黄秋葵花的花蒂凹陷部位插入,向黄秋葵花中注射多糖和黄酮混合溶液,并边注射边匀速地往外拔,同时转动黄秋葵花,保证黄秋葵花内部均匀吸收注射液,且防止注射液外溢;将吸收了多糖和黄酮溶液的黄秋葵花放入微波强度为30w/g中进行杀菌提香3min;将杀菌提香后的黄秋葵花放入热风干燥箱中,采用50℃热风干燥,将黄秋葵花干燥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冷却后包装。获得的黄秋葵保健花茶多糖含量达到84.34mg/g和黄酮含量达到50.35mg/g。

从表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获得的黄秋葵花茶中多糖和黄酮含量均高于黄秋葵冻干花茶,多糖和黄酮含量比冻干花茶提高了146%和141%,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高于黄秋葵冻干花茶,本实施例获得的黄秋葵花茶水中多糖和黄酮含量较高,分别比黄秋葵冻干花茶提高了156%和166%,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表1高多糖和黄酮黄秋葵花茶与冻干花茶多糖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比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