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核桃破壳机的对辊式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779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山核桃破壳机的对辊式喂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山核桃破壳机的对辊式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山核桃是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又名小胡桃,由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机械加工山核桃的过程中,由于山核桃的果壳硬而厚、形状不规则、壳仁间隙小且内部结构复杂,很难在破壳的同时保证内部果仁完整不被破坏。针对这种现状,一款基于对山核桃进行敲击方式的山核桃破壳机可大幅度的提高山核桃加工效率,保证高的破壳率,低的果仁损伤率。其中破壳机的喂料装置是实现单个敲击方式的核心机构,现有的喂料机构采用单颗喂种技术,保证每次一颗山核桃的充籽过程,而在这种技术下的山核桃破壳机的喂料装置极易发生卡死,堵塞现象。疏通不便,停机维护时间长,且不能保证稳定的喂料过程,经常出现漏籽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破壳机的生产效率。进而,需要开发一款新型的喂料装置,使得喂料过程稳定可靠,可有效防止喂料过程中发生卡死,堵塞,漏籽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山核桃破壳机的对辊式喂料装置。

一种用于山核桃破壳机的对辊式喂料装置,所述山核桃破壳机包括机架、破壳机构、喂料机构、传动机构和进料斗;所述破壳机构和喂料机构安装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喂料机构位于所述破壳机构的上方;所述进料斗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有窝眼轮式喂料辊,所述窝眼轮式喂料辊表面有与喂料管的位置相匹配的窝眼;所述窝眼轮式喂料辊上端有扫籽辊;所述扫籽辊工作时的转速大于所述窝眼轮式喂料辊的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窝眼轮式喂料辊与所述扫籽辊之间设置有大小可调节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大小小于实际籽料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上装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位于所述扫籽辊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窝眼轮式喂料辊、扫籽传动轴和凸轮轴均通过轴承座安装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扫籽辊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进料斗上。

进一步的,所述扫籽辊表面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窝眼轮式喂料辊和扫籽辊均为圆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窝眼轮式喂料辊的表面设置有排、列数均匀的窝眼,所述窝眼每排的位置与窝眼轮式喂料辊的轴线相平行,每列与喂料管的位置相对齐。

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山核桃破壳机的对辊式喂料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使整个喂料过程保持良好的动态环境,保证每个窝眼每次一颗山核桃的充籽过程,不漏籽。解决了在喂料过程中发生卡死,堵塞现象,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可广泛适用于山核桃敲击式机械加工作业中的喂料装置,为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加工生产和全程机械化提供有效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不显示进料斗);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破壳机构;3.喂料机构;4.传动机构;5.进料斗;31.喂料管;32.窝眼轮式喂料辊;33.扫籽辊;41.小带轮;42.凸轮轴;43.扫籽辊传动轴;44电动机;45.双排带轮;46.减速机;47.链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更加清楚直观的表达内部结构,在图1中,进料斗和部分机架未作显示。

参照图1、图2所示,山核桃破壳机包括有机架1,破壳机构2,喂料机构3,传动机构4以及进料斗5。破壳机构2和喂料机构3安装固定于机架1上,且喂料机构3位于破壳机构2的上方,从而实现依靠重力完成喂料。进料斗5安装于机架1顶部。

参照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山核桃破壳机的对辊式喂料装置,包括有喂料管31,窝眼轮式喂料辊32,扫籽辊33,电动机44,减速机46,机架1以及进料斗5。

窝眼轮式喂料辊32通过轴承座安装固定于机架1上,其下端安装有数列喂料管31,位置和数量与窝眼轮式喂料辊32上的窝眼相匹配。动力由电动机44引出后,经过减速机46输出至凸轮轴42,凸轮轴42作为中间动力装置,通过链轮组47将动力引出到大链轮,进而带动窝眼轮式喂料辊32转动。通过两组链传动,严格保证了凸轮轴42与窝眼轮式喂料辊32的工作节奏相匹配。

扫籽辊33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进料斗5上,其动力由电动机44输出传至减速机46进行减速,并以等转速比将动力传给扫籽传动轴43,扫籽传动轴43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上,通过带传动带动小带轮41高速转动,进而带动扫籽辊33转动完成扫籽动作。此处,窝眼轮式喂料辊32与扫籽辊33的动力都由减速机46引出,窝眼轮式喂料辊32的动力经过两组链传动减速,而扫籽辊33通过一组带传动增速,故扫籽辊33的转速远大于窝眼轮式喂料辊32,从而使扫籽辊33的表面线速度大于喂料辊32的表面线速度。

参照图4,扫籽辊33位于窝眼轮式喂料辊32的上端,并与其间预留了一段间隙,其间隙依照实际籽料可进行调节。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窝眼轮式喂料辊32的外圆直径取为110mm,窝眼直径取30mm,深度为16mm,扫籽辊33的外圆直径取为60mm,窝眼轮式喂料辊32与扫籽辊33的轴心距取为95mm,两者表面的间隙为10mm。

参照图1、图2、图4所示,进料斗5固定于机架1上,窝眼轮式喂料辊32与扫籽辊33安装于进料斗5内部的前端。工作时,进料斗5中堆满山核桃籽料,进料斗5上装有挡料板,挡料板位于扫籽辊33上方,以阻挡高过扫籽辊33的山核桃散落于进料斗5外。由于重力,山核桃籽料落入到窝眼轮式喂料辊32上的窝眼中,并随之一同转动。由于山核桃个体大小不一,常常会有多个山核桃落入同一窝眼中的情况,会破坏充种动作节奏性,容易导致堵塞,故通过扫籽辊33将多余的籽料扫出去。当窝眼轮式喂料辊32转动,带动窝眼中的山核桃至扫籽辊33处时,扫籽辊33高速转动,带动窝眼中与之接触的山核桃运动,由于扫籽辊33的线速度大于窝眼轮式喂料辊32的线速度,故而这部分山核桃会由于上下表面的速度差而产生自转,从窝眼中滚动流出回到进料斗5中。而单个山核桃陷于窝眼中时,由于尺寸原因,不会与扫籽辊33接触,故而会平稳的通过被输送到喂料管31中。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扫籽辊33表面材料使用聚氨酯制成,其作用是,表面硬度较低,不易损伤山核桃,同时摩擦力较大,在与山核桃接触过程中不会打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喂料装置,大大简化机构,方便加工和安装,通用性好。喂料过程如同水流一般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动态环境中,喂料稳定可靠,保证每个窝眼都能冲籽,不漏籽,并能够切实有效的解决卡死,堵塞的问题,提升破壳机的加工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