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斩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285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斩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切碎搅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斩拌机。



背景技术:

斩拌机是食品加工领域经常用到的设备,其主要工作方式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刀具将材料切碎并搅拌均匀。

现有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51905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斩拌机,其技术要点包括在机架平台上设有的操作台以及在操作台右侧设置有可受驱动旋转地转锅。操作台伸出有输出轴,其端部固定有斩刀,斩刀位于转锅内但并不与转锅接触。机架平台上铰接设置有用以将斩刀遮蔽其内的半圆形锅盖,在所述锅盖中部设置有与所述斩刀匹配的凹槽。在锅盖的进料端设有曲面折板,当锅盖盖在转锅上时,所述曲面折板与转锅内壁相匹配贴合,可以将转锅内边缘的物料翻转至中部。工作时,将需要切碎或搅拌的物料放入转锅内随转锅一起转动,转到斩刀位置处被高速旋转的斩刀切碎,经过数次斩切可以将物料完全切碎。锅盖上设有的曲面折板可以将转锅内边缘的物料翻转至中部,以方便斩刀切碎。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切碎搅拌均匀的是肉类或是其他粘性较大的物料时,斩刀高速旋转切下的物料碎片会产生飞溅,因此会飞溅至锅盖中部设置有的与所述斩刀匹配的凹槽内,并且粘附在凹槽内难以清除下来。造成物料的浪费并且会滋生细菌污染锅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斩拌机,可以方便的将粘附在刀具凹槽内物料碎屑清除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斩拌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操作台、相对机体转动的转锅、与转动轴固接并伸入转锅内的斩刀、工作时覆盖在转锅上防止物料飞溅的半圆形的锅盖,所述锅盖上开有开口以使斩刀从开口处伸出,在开口位置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护斩刀的护刀壳,护刀壳内开设有与斩刀适配从而遮蔽斩刀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物料进行斩拌时,护刀壳以及锅盖可以对飞溅的物料起到阻挡作用,对于飞溅至凹槽内的物料,在斩拌工作结束后,可以将护刀壳从锅盖上拆卸下来,转移至清洗处进行清洗,可以方便的将粘附在刀具凹槽内物料碎屑清除出来,同时又可以清洗的较彻底;再次使用时,直接将护刀壳安装在锅盖上即可。

较佳的,所述护刀壳滑动连接在锅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护刀壳滑动连接在锅盖上,安装方便,拆卸也较方便。

较佳的,所述锅盖在开口边缘的位置处固接有一端从而供护刀壳滑入的固定框,固定框上与锅盖之间形成有滑槽,护刀壳的边缘向外延展至与滑槽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框的一侧敞开,则可以将护刀壳沿敞开的一端滑入滑槽内,并与固定框配合从而固定在锅盖上,仅将固定框的一端敞开,则护刀壳的其余边缘均被限制住,有助于提高护刀壳与锅盖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护固定框与锅盖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扣组件可以对护刀壳起到辅助的固定作用,配合固定框对护刀壳的固定作用,使得护刀壳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锅盖上,有助于防止护刀壳在工作时出现滑移。

较佳的,所述锁扣装置包括铰接在固定框上的锁环和固定在护刀壳上的锁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环至与锁钩钩合,则可以将护刀壳固定住,而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锁环则可以使得锁环与锁钩分离,解除对护刀壳的限制,调节方便,并且通过锁钩与锁扣的配合可以将护刀壳较稳定的固定在锅盖上。

较佳的,所述护刀壳的外壁上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工作人员把持,从而将护刀壳装配到锅盖上或是从锅盖上拆卸下来。

较佳的,机体上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侧壁的固定架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电机筒,所述电机筒内设有电机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刮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斩拌结束后,可以将刮盘转动至转锅内,然后通过刮盘转动配合转锅的转动,则可以将转锅内的物料引导至转锅的外侧,代替了手动从转锅内出料,出料方便快捷,并且出料效果好。

较佳的,出料装置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滑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时,可以将出料滑梯转动至靠近转锅,起到辅助出料的作用,沿刮盘被转移出的物料可以通过出料滑梯被引导至接料装置内,进一步方便了出料的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物料斩拌结束后,方便将粘附在护刀壳内的物料碎屑取出,从而避免了物料浪费而且使锅盖保持干净;2、转锅外转移物料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斩拌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斩拌机的锅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斩拌机的锅盖与护刀壳装配图示意图;

图4是一种斩拌机的锅盖与护刀壳配合示意图;

图5是一种斩拌机的锁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斩拌机的出料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操作台;3、转锅;31、凸台;4、切割装置;41、转动轴;42、斩刀;5、锅盖;51、开口;52、固定框;521、滑槽;53、护刀壳;54、锁扣装置;541、锁环;542、锁钩;55、把手;56、凹槽;6、出料装置;61、固定架;62、电机筒;621、刮盘;622、挡板;63、出料滑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斩拌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上的操作台2、相对机体1转动的转锅3、用于切割物料的切割装置4,机体1可以是一个长方体的平台,机体1的一侧设有操作台2,机体1上还设置有将加工完成的物料从转锅3中取出的出料装置6。

转锅3设置在机体1上的另一侧,转锅3的锅底与机体1内的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工作时带动转锅3内的物料绕中心轴转动。转锅3的中心设有凸台31使转锅3内形成环状的放置槽,用以盛放物料。

切割装置4包括从操作台2侧面伸出的转动轴41以及与转动轴41固接的斩刀42,斩刀42位于转锅3内并且由多个刀片旋转排列成而成,斩刀42与转锅3的内侧相契合并留有间隙。

机体1上铰接有覆盖在转锅3上防止物料飞溅的锅盖5,锅盖5呈半圆形,工作时锅盖5盖在转锅3上,覆盖住有斩刀42的一半,防止斩刀42高速旋转时切下的碎屑飞溅。

锅盖5在与斩刀42相对的位置处向外凸出有半圆形的护刀壳53, 结合图2,锅盖5上开设有供斩刀42伸入护刀壳53内的开口51,护刀壳53内开设有与斩刀42匹配的凹槽56,盖上锅盖5时,斩刀42的上半部分位于凹槽56内,从而使斩刀42超出转锅3的部分可以被护刀壳53罩住。

如图3和图4所示,锅盖5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位于开口51边缘处的固定框52,固定框52与锅盖5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滑槽521,固定框52的一端敞开从而供护刀壳53插入,护刀壳53的边缘向外延展直至滑槽521内并与滑槽521适配。

在斩刀42切割物料时,护刀壳53插入滑槽521内可以遮盖高速旋转的斩刀42。固定框52与锅盖5之间设有用于辅助固定护刀壳53的锁扣装置54,结合图5,锁扣装置54包括铰接在固定框52上的锁环541以及固定在护刀壳53上的锁勾542。

当把护刀壳53插入滑槽521内以后,转动锁环541将其挂套在锁钩542上即可将护刀壳53固定在锅盖5上,切割完成后,可以转动锁环541使其与锁钩542分离,则护刀壳53可以从滑槽521中完全抽拉出来,清除出附着在护刀壳53内的物料;护刀壳53的侧面设有把手55,方便将护刀壳53抽拉出来。

回看图1,出料装置6包括固定在机架1侧面的固定架61,固定架61上转动连接有电机筒62,其内部装配有电动机及转轴,电动机驱动转轴使固设在转轴末端的刮盘621绕轴心转动。刮盘621与转锅3的内侧形状契合,可以在转锅3旋转时将其中的物料全部刮起,并旋转传送至转锅3的边缘。电机筒62上靠近刮盘621的位置焊接有挡板622,挡板622可以阻挡刮盘621旋转刮起的物料继续上翻,从而使物料沿转锅3边缘流出。

固定架61上还转动连接有出料滑梯63,转动的轴线方向竖直设置,出料时旋转出料滑梯63至转锅3的边缘,可以对被刮盘621刮出的物料进行引导,从而将其物料引导至容器内完成出料。

工作前,先将护刀壳53插入滑槽521内从而盖住开口51,再转动转动锁环541将其挂套在锁钩542上,从而将护刀壳53固定住,然后将锅盖5盖在转锅3上。

转动电机筒62和出料滑梯63使其远离转锅3,启动转锅3使其转动,再启动切割装置4使斩刀42高速旋转。然后向转锅3中投放物料,物料随转锅3转动至斩刀42处被高速旋转的斩刀42切碎,大部分物料会继续随转锅3旋转,还有一部分物料会碎屑会飞溅至护刀壳53的凹槽51内并依附其上。

在切割完成需要取出物料时可以在转锅3继续旋转的同时,将出料滑梯63旋转至转锅3的边缘,然后将转动电机筒62使刮盘621贴合在转锅3的内侧(可参考图6所示状态),刮盘621转动,则物料随转锅3转动至刮盘621处被刮起,然后顺着出料滑梯63流入容器内。

当转锅3内的物料全部被取出时,刮盘621、转锅3以及斩刀42的转动,揭起锅盖5,转动锁环541使其与锁钩542分离,解除对护刀壳53的限制,则可以将护刀壳53抽出,并将附着在其内的物料取出,清洗干净,再插入滑槽521中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盖5上设计具有可拆卸的护刀壳53,可以在切割完成后,方便地将粘附在护刀壳53内的物料碎屑取出,从而避免了物料浪费而且使锅盖5保持干净。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