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946发布日期:2019-01-02 21:4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集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集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行业,有很多加工方式,而为了便于食物的储存,有些使用防腐剂,有些进行真空包装,还有一些则选择脱水的方式。脱水食品包括脱水蔬菜、果品、海(水)制品、肉制品、蛋乳制品等。干制的方法有自然晒干、风干、阴干、人工烘灶、烘房和机械干燥等其它干燥。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因人工干燥而脱离的水分直接进行排放,使得工作环境非常潮湿,容易使得管道等铁质设备生锈,同时容易在空气中滋生细菌、病毒和真菌,很有可能会污染食品,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同时也对工作人员更的身体健康有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水系统,主要目的是将脱水设备的气态水收集,集中进行处理,并保证流水化工作,保证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水系统,包括:

第一捕水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箱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于脱水设备;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分设在所述第一箱体两端;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底端;

第二捕水器,包括第二箱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箱体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于所述脱水设备;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管道用于流通所述制冷剂或所述加热剂;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分设在所述第二箱体两端;所述第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底端;

集液罐,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用于收集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水;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

当脱水设备将低温水气混合体通入所述第一进气口时,所述第一管道流通所述制冷剂,所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水在所述第一箱体内冷凝成水并留在所述第一箱体中,所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出气口流向所述真空泵抽离;此时所述第二管道流动加热剂,对上述第二箱体进行容霜,所述真空泵与所述集液罐连通,使得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水从所述第二出液口进入所述集液罐。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罐上设有排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集液罐的连接处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排液口设置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与所述集液罐的连接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集液罐的连接处的设置高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三个液位传感器,分为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集液罐;当所述第一箱体液面高度达到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一出液口,将水排入所述集液罐;当所述第一箱体液面高度达到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一出液口,将水排入所述集液罐;当所述第二箱体液面高度达到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关闭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二出液口,将水排入所述集液罐;当所述第二箱体液面高度达到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关闭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二出液口,将水排入所述集液罐;所述集液罐液面高度达到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关闭,所述排液口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分别盘旋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内,使得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表面积增大。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多个所述电磁阀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排液口、所述真空泵和所述集液罐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箱和热箱,所述冷箱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所述热箱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当所述冷箱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时,所述热箱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当所述冷箱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时,所述热箱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冷箱用于给所述制冷剂降温,所述热箱用于给所述加热剂升温。

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所述PLC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多个所述电磁阀、冷箱和热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集水系统,包括:第一捕水器、第二捕水器、真空泵和集液罐;第一捕水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一管道;第一箱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气口连接于脱水设备;第一管道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一管道的两端均伸出第一箱体,第一管道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分设在第一箱体两端;第一出液口设置在第一箱体底端;第二捕水器包括第二箱体和第二管道;第二箱体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气口连接于脱水设备;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二箱体内,第二管道的两端均伸出第二箱体,第二管道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分设在第二箱体两端;第二出液口设置在第二箱体底端;集液罐连接于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用于收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水;真空泵连接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当脱水设备将低温水气混合体通入第一进气口时,第一管道流通制冷剂,水气混合体中的水在第一箱体内冷凝成水并留在第一箱体中,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流向真空泵抽离;此时第二管道流动加热剂,对上述第二箱体进行容霜,真空泵与集液罐连通,使得第二箱体内的水从第二出液口进入集液罐。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因人工干燥而脱离的水分直接进行排放,使得工作环境非常潮湿,容易使得管道等铁质设备生锈,同时容易在空气中滋生细菌、病毒和真菌,很有可能会污染食品,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同时也对工作人员更的身体健康有害。而本实用新型则利用制冷剂对水气混合体快速降温,使得气态水迅速液化甚至凝结,有效将水留在捕水器中,保证工作场地的干燥,同时利用第一捕水器和第二捕水器进行交替循环工作,节约融霜时间,无需等待,使得脱水设备达到流水化作业,并将真空泵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始终使用负压原理,加快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水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水装置的正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集水系统,包括:

第一捕水器1,包括第一箱体11和第一管道12;上述第一箱体11设有第一进气口111、第一出气口112和第一出液口113;上述第一进气口111连接于脱水设备9;上述第一管道12设置在上述第一箱体11内,上述第一管道12的两端均伸出上述第一箱体11,上述第一管道12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上述第一进气口111和上述第一出气口112分设在上述第一箱体11两端;上述第一出液口113设置在上述第一箱体11底端;上述第一管道12在流通上述制冷剂冷凝水时,为了保证脱水效果,上述制冷剂使用温度较低,使得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水不仅能够凝结成液体,还会凝固成冰,因此在集水之后需要对上述第一箱体11内的水进行融霜,从而使水变成液态,便于流动并收集。

第二捕水器2,包括第二箱体21和第二管道22;上述第二箱体21设有第二进气口211、第二出气口212和第二出液口213;上述第二进气口211连接于上述脱水设备9;上述第二管道22设置在上述第二箱体21内,上述第二管道22的两端均伸出上述第二箱体21,上述第二管道22用于流通上述制冷剂或上述加热剂;上述第二进气口211和上述第二出气口212分设在上述第二箱体21两端;上述第二出液口213设置在上述第二箱体21底端;上述第一捕水器1与上述第二捕水器2交替工作,使得总有一个在制冷冷凝,一个在融霜流动,使得上述脱水设备9能够持续工作,保证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保证工作环境的干燥程度,防止细菌等有害生物的滋生。

集液罐3,连接于上述第一出液口113和上述第二出液口213,用于收集上述第一箱体11和上述第二箱体21内的水;上述集液罐3能够及时清空上述第一箱体11或上述第二箱体21内收集的水,使得上述第一箱体11或上述第二箱体21能够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实现脱水集水的流水化作业。

真空泵4;上述真空泵4连接于上述第一出气口112和上述第二出气口212,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上述真空泵4使得上述第一箱体11和上述第二箱体21始终处于负压状态,从而辅助气体和液体的流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当脱水设备9将低温水气混合体通入上述第一进气口111时,上述第一管道12流通上述制冷剂,上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水在上述第一箱体11内冷凝成水并留在上述第一箱体11中,上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从上述第一出气口112流向上述真空泵4抽离;此时上述第二管道22流动加热剂,对上述第二箱体21进行容霜,上述真空泵4与上述集液罐3连通,使得上述第二箱体21内的水从上述第二出液口213进入上述集液罐3。

以下通过本实施例中集水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集水系统:

当上述脱水设备9将低温水气混合体通入上述第一进气口111时,上述第一管道12流通上述制冷剂,上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水在上述第一箱体11内冷凝成水并留在上述第一箱体11中,上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从上述第一出气口112流向上述真空泵4抽离;此时上述第二管道22流动加热剂,对上述第二箱体21进行容霜,上述真空泵4与上述集液罐3连通,使得上述第二箱体21内的水从上述第二出液口213进入上述集液罐3;当上述第一箱体11凝结水达到一定量后,上述脱水设备9将低温水气混合体通入上述第二进气口211,上述第二管道22流通上述制冷剂,上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水在上述第二箱体21内冷凝成水并留在上述第二箱体21中,上述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从上述第二出气口212流向上述真空泵4抽离;此时上述第一管道12流动加热剂,对上述第一箱体11进行容霜,上述真空泵4与上述集液罐3连通,使得上述第一箱体11内的水从上述第一出液口113进入上述集液罐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集水系统,包括:第一捕水器1、第二捕水器2、真空泵4和集液罐3;第一捕水器1包括第一箱体11和第一管道12;第一箱体11设有第一进气口111、第一出气口112和第一出液口113;第一进气口111连接于脱水设备9;第一管道12设置在第一箱体11内,第一管道12的两端均伸出第一箱体11,第一管道12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2分设在第一箱体11两端;第一出液口113设置在第一箱体11底端;第二捕水器2包括第二箱体21和第二管道22;第二箱体21设有第二进气口211、第二出气口212和第二出液口213;第二进气口211连接于脱水设备9;第二管道22设置在第二箱体21内,第二管道22的两端均伸出第二箱体21,第二管道22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第二进气口211和第二出气口212分设在第二箱体21两端;第二出液口213设置在第二箱体21底端;集液罐3连接于第一出液口113和第二出液口213,用于收集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21内的水;真空泵4连接于第一出气口112和第二出气口212,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当脱水设备9将低温水气混合体通入第一进气口111时,第一管道12流通制冷剂,水气混合体中的水在第一箱体11内冷凝成水并留在第一箱体11中,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112流向真空泵4抽离;此时第二管道22流动加热剂,对上述第二箱体21进行容霜,真空泵4与集液罐3连通,使得第二箱体21内的水从第二出液口213进入集液罐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脱离的水分直接进行排放,使得工作环境非常潮湿,容易使得管道等铁质设备生锈,同时容易在空气中滋生细菌、病毒和真菌,很有可能会污染食品,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同时也对工作人员更的身体健康有害。而本实用新型则利用制冷剂对水气混合体快速降温,使得气态水迅速液化甚至凝结,有效将水留在捕水器中,保证工作场地的干燥,同时利用第一捕水器1和第二捕水器2进行交替循环工作,节约融霜时间,无需等待,使得脱水设备9达到流水化作业,并将真空泵4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始终使用负压原理,加快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由于上述集液罐3容量有限,为了使脱水集水工作能够流水化作业,具体的,上述集液罐3上设有排液口31,上述第一出液口113、上述第二出液口213与上述集液罐3的连接处的设置高度高于上述排液口31设置高度。为了使上述集液罐3具有一定的储蓄能力,上述第一出液口113、上述第二出液口213与上述集液罐3的连接处的设置高度高于上述排液口31设置高度,而这个高度差即为上述储液罐的储液能力。

如图2所示,为防止上述真空泵4吸取上述集液罐3中的水,具体的,上述真空泵4与上述集液罐3的连接处设置高度高于上述第一出液口113、上述第二出液口213与上述集液罐3的连接处的设置高度。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上述集液罐3中的水从上述真空泵4流出,同时能够减少上述真空泵4的维修成本。

为了使得上述第一捕水器1和上述第二捕水器2的监控更加准确,同时为了减少人力劳动,具体的,还包括三个液位传感器,分为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箱体11、上述第一箱体11和上述集液罐3;当上述第一箱体11液面高度达到上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预设值时,上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关闭上述第一进气口111、上述第一出气口112,打开上述第一出液口113,将水排入上述集液罐3;当上述第一箱体11液面高度达到上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上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关闭上述第一进气口111、上述第一出气口112,打开上述第一出液口113,将水排入上述集液罐3;当上述第二箱体21液面高度达到上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上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关闭上述第二进气口211、上述第二出气口212,打开上述第二出液口213,将水排入上述集液罐3;当上述第二箱体21液面高度达到上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上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关闭上述第二进气口211、上述第二出气口212,打开上述第二出液口213,将水排入上述集液罐3;上述集液罐3液面高度达到上述第三液位传感器的预设高值时,上述第一出液口113和上述第二出液口213关闭,上述排液口31打开。当上述第一捕水器1和上述第二捕水器2可以流水化作业后,上述第一捕水器1和上述第二捕水器2可的切换时机,以上述第一箱体11或第二箱体21内凝聚的水量为准,因此通常需要人工监视来切换,需要人工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大,使用上述液位传感器后,则无需人工监视,使得人工成本减少,同时切换时机更加精准,不容易发生错漏,同时更适合流水化工作。

如图1、图2所示,为加强上述制冷剂和上述加热剂的使用效果,具体的,上述第一管道12和上述第二管道22分别盘旋设置在上述第一箱体11和上述第二箱体21内,使得上述第一管道12和上述第二管道22的表面积增大。上述第一管道12在上述第一箱体11内的路径越长,其表面积就越大,与水气混合体的接触就越多,热传导能力越强,而盘旋设置方式则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择。上述第二管道22同理。

为了便于控制,具体的,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多个上述电磁阀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进气口111、上述第一出气口112、上述第一出液口113、上述第二进气口211、上述第二出气口212、上述第二出液口213、上述排液口31、上述真空泵4和上述集液罐3之间。由于需要切换上述第一捕水器1和上述第二捕水器2,普通的阀门需要人工手动切换,而每个阀门的位置又不在一起,使得需要多个人同时操作或者单人逐个操作,较为复杂,而使用上述电磁阀能够直接通过电流的改变,轻松切换,无需逐个寻找,同时可以减少各个上述电磁阀开关之间的时差,甚至是消除其时差,使得工作更加精准。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上述制冷剂和上述加热剂的反复利用,节约成本,具体的,还包括冷箱5和热箱6,上述冷箱5分别连接于上述第一管道12的两端和上述第二管道22的两端;上述热箱6分别连接于上述第一管道12的两端和上述第二管道22的两端;上述冷箱5用于给上述制冷剂降温,上述热箱6用于给上述加热剂升温。当上述冷箱5与上述第一管道12连通时,上述热箱6与上述第二管道22连通;当上述冷箱5与上述第二管道22连通时,上述热箱6与上述第一管道12连通。这样使得上述制冷剂和上述加热剂能够循环使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使得控制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具体的,还包括PLC,上述PLC连接于上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上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上述第三液位传感器、多个上述电磁阀、冷箱5和热箱6。使用上述PLC可以进行编程,从而对上述电磁阀、上述液位液位传感器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集水系统,包括:第一捕水器、第二捕水器、真空泵和集液罐;第一捕水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一管道;第一箱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气口连接于脱水设备;第一管道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一管道的两端均伸出第一箱体,第一管道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分设在第一箱体两端;第一出液口设置在第一箱体底端;第二捕水器包括第二箱体和第二管道;第二箱体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气口连接于脱水设备;第二管道设置在第二箱体内,第二管道的两端均伸出第二箱体,第二管道用于流通制冷剂或加热剂;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分设在第二箱体两端;第二出液口设置在第二箱体底端;集液罐连接于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用于收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水;真空泵连接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当脱水设备将低温水气混合体通入第一进气口时,第一管道流通制冷剂,水气混合体中的水在第一箱体内冷凝成水并留在第一箱体中,水气混合体中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流向真空泵抽离;此时第二管道流动加热剂,对上述第二箱体进行容霜,真空泵与集液罐连通,使得第二箱体内的水从第二出液口进入集液罐。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因人工干燥而脱离的水分直接进行排放,使得工作环境非常潮湿,容易使得管道等铁质设备生锈,同时容易在空气中滋生细菌、病毒和真菌,很有可能会污染食品,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同时也对工作人员更的身体健康有害。而本实用新型则利用制冷剂对水气混合体快速降温,使得气态水迅速液化甚至凝结,有效将水留在捕水器中,保证工作场地的干燥,同时利用第一捕水器和第二捕水器进行交替循环工作,节约融霜时间,无需等待,使得脱水设备达到流水化作业,并将真空泵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始终使用负压原理,加快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