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红茶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3026发布日期:2018-06-02 10:3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红茶发酵罐。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的主角,占全球茶叶销量的80%左右。红茶也是我国六大茶类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同样有着较高的声誉。国内目前也已经掀起了饮用红茶的热潮,涌现出许多的新茶品,如桂圆香的金骏眉、广东丹霞高香茶等,这些红茶都具有花香、蜜香等特色,深受大众喜爱和追捧。

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这四个部分,为便于携带和长期储存,现多将红茶制成茶饼。现有的红茶制饼工艺一般是在发酵完成后,将茶叶蒸制软化后再使用制饼设备将茶叶制成茶饼,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红茶发酵罐,以同时完成发酵和制饼。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率红茶发酵罐,包括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至少两层上下相叠的发酵盘,所述发酵盘包括位于下方的外盘和位于其上的内盘,二者围成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内盘上均匀分布有下凹的圆形凹槽,所述凹槽为致密网状结构;外盘底部与内盘上的圆形凹槽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直径略小于圆形凹槽直径的圆形凸起;位于最下层的发酵盘的外盘下方设置有支撑发酵盘的托架,托架上表面与外盘底面贴合;托架底部设置有驱动托架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最上层的发酵盘上方设置有多个压板,所述压板与圆形凹槽的位置对应,大小相适,各压板由连接杆固定连接,并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进气管贯穿外壳一侧侧壁并联通至各外盘和内盘围成的腔体内,进气管上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驱动压板和托架移动的装置驱动、电动阀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

优选的,内盘可拆卸连接于外盘上。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直径小于圆形凹槽底部直径的通孔,圆形凹槽内底面设置有网状结构的底板,底板由钢丝网制成。

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自其边缘延伸至连接杆的多个加强筋。

优选的,驱动压板和托架移动的装置为液压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或电缸,其伸缩端与连接杆连接,其固定端连接至外壳内侧侧壁。

优选的,所述内盘上铺设有纱布。

优选的,进气管设置有多个,均匀设置于发酵盘侧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发酵的同时可完成制饼,并可同时进行多个发酵盘的发酵,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率红茶发酵罐的结构图。

图中:1-外壳,2-发酵盘,201-外盘,202-内盘,203-圆形凹槽,204-底板,205-凸起,3-托架,4-压板,5-连接杆,6-进气管,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高效率红茶发酵罐,包括中空的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至少两层上下相叠的发酵盘2,所述发酵盘2包括位于下方的外盘201和位于其上的内盘202,二者围成封闭的中空结构,外壳1上开设有将发酵盘2取出和放入的窗口,其上设置有封闭窗口的门;所述内盘202上均匀分布有下凹的圆形凹槽203,所述凹槽203为致密网状结构;外盘201底部与内盘202上的圆形凹槽203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直径略小于圆形凹槽203直径的圆形凸起205;位于最下层的发酵盘2的外盘201下方设置有支撑发酵盘2的托架3,托架3上表面与外盘201底面贴合;托架3底部设置有驱动托架3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最上层的发酵盘2上方设置有多个压板4,所述压板4与圆形凹槽203的位置对应,大小相适,各压板4由连接杆5固定连接,并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外盘201侧面和外壳1侧壁上均开设有供进气管6插入的孔,进气管6贯穿外壳1一侧侧壁并联通至各外盘201和内盘202围成的腔体内,进气管6上设置有电动阀门,进气管6另一端连接至锅炉;所述驱动压板4和托架3移动的装置驱动、电动阀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内盘202可拆卸连接于外盘201上,可采用销或将内盘202卡设于外盘201上。所述凹槽203底部开设有直径小于圆形凹槽203底部直径的通孔,圆形凹槽203内底面设置有网状结构的底板204,底板204由钢丝网制成。所述压板4上设置有自其边缘延伸至连接杆5的多个加强筋7。驱动压板4和托架3移动的装置为液压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或电缸,其伸缩端与连接杆5连接,其固定端连接至外壳1内侧侧壁。所述内盘202上铺设有纱布。进气管6设置有多个,均匀设置于发酵盘2侧面。

使用时,将发酵盘2取出,在圆形凹槽203内填充待发酵的茶叶,将内盘202安装于外盘201上,将多层发酵盘2上下相叠的放置在托架3上,位于上层的外盘201底部的圆形凸起205嵌入位于其下一层的内盘202上圆形凹槽203内。密封外壳1。控制驱动托架3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带动托架3移动,使外盘1侧面的孔与外壳1侧壁的孔位置重合,插入进气管6,使进气管6贯穿外壳1一侧侧壁并联通至各外盘201和内盘202围成的腔体内。控制驱动压板4移动的装置启动带动压板4向下运动,至将圆形凹槽203内的茶叶压紧并保压。打开进气管6上的电动阀门,使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外盘201和内盘202围成的腔体内,蒸汽通过凹槽203上的网孔渗透入茶叶内,即可进行发酵,可在发酵盘2外周面插入多根进气管6以使蒸汽在外盘201和内盘202围成的腔体内均匀分布。可根据需要开关电动阀门,以控制发酵罐内温湿度。因外盘201和内盘202仅内盘202上的凹槽203为网状结构,其余处均封闭,而凹槽203内填充有被压实的茶叶,且茶叶上方由压板4或圆形凸起封闭,故外盘201和内盘202围成的腔体为近乎封闭的空间,使得蒸汽长时间作用于凹槽内的茶叶,使得发酵效率更高。发酵完成后控制驱动压板4移动的装置带动压板4向上移动,将发酵盘2取出,将茶饼取出即可进行下一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