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降低茶单宁含量的脱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6479发布日期:2018-09-21 19:52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降低茶单宁含量的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茶,属山茶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厘米~12厘米,宽2厘米~5厘米,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侧脉5对~7对,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毫米~8毫米,无毛;花1朵~3朵腋生,白色,花柄长4毫米~6毫米,有时稍长;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阔卵形至圆形,长3毫米~4毫米,无毛,宿存;花瓣5片~6片,阔卵形,长1厘米~1 .6厘米,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雄蕊长8毫米~13毫米,基部连生1毫米~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先端3裂,裂片长2毫米~4毫米。茶的叶片可以通过加工制成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成品茶或食品及医药等产品;其中的成品茶中包括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等,这些产品的加工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大多都在需要将刚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叶面脱水,然后才根据目标产品茶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后续加工工艺,可以说茶叶叶面脱水效果的好坏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产品茶的品质。然而,使用常规的脱水方法对茶叶叶面进行脱水处理,其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茶叶的叶面脱水程度不一、脱水后成色差、有效成分流失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叶面脱水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常规脱水方法在对茶叶叶面进行脱水的过程中出现的叶面脱水程度不一、脱水后成色差、有效成分流失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降低茶单宁含量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杀青机的温度升至190~220℃,然后将S1中的茶叶投入杀青机中,杀青至茶叶含水率为37~45%;取出摊晾,将待脱水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0℃~5℃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50kg/h~65kg/h; B、在A步骤之后, 将上述放置有茶叶和茶末的托盘放入冷藏室内,冷藏12-15h,冷藏温度为-3℃-0℃;,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0m3/h~120 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 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50m3/h~180 m3/h的速度继续通入50℃~6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35%; D、在C步骤之后,再次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50m3/h~65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所需的含水量。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速度的氢气对茶叶进行分段式的脱水,从而有效的控制茶叶的脱水过程,使茶叶叶面的脱水程度更加的统一;同时,由于使用的是氢气进行脱水,因此可以有效的保留茶叶本身的色泽和有效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茶叶降低茶单宁含量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杀青机的温度升至190~220℃,然后将S1中的茶叶投入杀青机中,杀青至茶叶含水率为37~45%;取出摊晾,将待脱水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0℃~5℃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50kg/h~65kg/h; B、在A步骤之后, 将上述放置有茶叶和茶末的托盘放入冷藏室内,冷藏12-15h,冷藏温度为-3℃-0℃;,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0m3/h~120 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 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50m3/h~180 m3/h的速度继续通入50℃~6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35%; D、在C步骤之后,再次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50m3/h~65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所需的含水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