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7869发布日期:2018-12-19 05:3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面带切皮的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如饺子等,在对面带进行加工切皮时,往往通过带孔的同步带对面皮进行向下的冲切,而带孔的同步带为了循环使用,其运动的路径通常为环形往复传动。

如现有专利号为cn97117616.7,申请日为1997-08-12,名称为《面皮冲切成型装置》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面皮冲切成型装置,在固定在升降筒轴下端的筒形阳切刀上设置可与其共同动作,也可单独升降的压下板,此外,依次呈水平状配置位于阳切刀下方的刮刀及具有阳切刀插通用孔4i的分隔板4h;把其上沿其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开设多个分别与所述插通用孔4i对应的插通用孔4j的环状传送皮带4g,从上下将分隔板4h夹持而绕装在辊轴上所形成的面带传送用间歇传送带4,以及形成能与阳切刀啮合的板状阴切刀,具有能使面皮包装作业效率及其后的成型作业效率提高等的效果。

再如专利号为cn200820062035.8,申请日为2008-01-29,名称为《面皮输入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的面皮输入装置,包括切刀,切刀的刀杆与切成臂铰接,切成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凸轮槽啮合;同步带部件的同步架上设置冲皮孔,冲皮孔下方设置刀片固连在机架箱体上,同步架的两端设置的主动滚筒和从动轴上有同步带,主动滚筒与从动链轮的转轴固连,带动从动链轮转动的主动链轮固连在与凸轮轴的第三凸轮槽啮合的分度盘的输出轴上;推杆一端固连推板,另一端从切刀和刀杆内腔伸出与推皮从动臂铰接,推皮从动臂与推皮主动臂之间由长度可调的两个关节轴承组成的拉杆连接,推皮主动臂与固连在凸轮轴的第二凸轮槽啮合。

上述专利和现有技术为了实现切刀将面带上的面皮冲切后向下推送,切刀需要依次通过位于上层的带孔同步带的通孔、上层带孔同步带下方的刀板、位于下层的带孔同步带上的通孔,即每一次切皮工序都需要切刀、刀板、上下两层的带孔同步带的通孔完全对齐,才能将面带切皮成功并向下推送,如果稍微存在不对齐的情况,切刀很容易将带孔同步带损坏,并且带孔同步带在面带进行送面的过程中,面带很容易从孔中掉落或者堆积在孔中,造成同步带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也会损坏带孔同步带,从而增加了更换同步带了成本,需要频繁的对带孔同步带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带孔同步带易在送面和切皮工序中造成故障隐患的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取消带孔同步带的同时,保证切皮和送面工序正常实现的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安装有用于输送面带的前端面带输送机、至少一个对面带厚度方向进行挤压处理的压皮轧辊部件、用于输送面带的末端面带输送机,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下方设置有通过吹气带动面带传输的面带吹送装置,所述面带吹送装置旁设置有将面带进行切皮处理的冲皮装置,所述冲皮装置下方设置输送冲皮后的面带残皮的残皮同步输送机。

所述冲皮装置包括冲皮箱和与之相连的切刀驱动箱相连,所述切刀驱动箱带动冲皮箱中的切刀做上、下往复动作。

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的上方设置有对面带表面进行撒粉的撒粉盒。

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的侧面设置有对面带表面进行扫粉和导向的扫粉导面装置。

所述面带吹送装置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安装侧板,两安装侧板通过固定轴相互连接,两安装侧板之间还设置有辊筒及通过吹气改变面带运动方向的吹气管,所述气管上开设置有吹气孔。辊筒用于将从上竖直传输过来的面带改变为横向传输,气管的吹气则起到使面带改变传输方向及防止面带向下掉落的作用。

所述气管包括前吹气管和后吹气管,所述前吹气管和后吹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吹气孔。

所述前吹气管位于两安装侧板之间的底部位置,在两安装侧板之间的底部吹气形成气帘。具体而言,通过对冲皮装置的带孔刀板下方吹气形成气帘,避免面带在送皮的过程中,从刀板的通孔中向下掉落。

所述后吹气管位于位于两安装侧板的后端,向两安装侧板的前端方向吹气。具体而言,后吹气管将从两安装侧板后上方向下而来的面带向两安装侧板前的方向吹气,使得面带在送面的传输方向发生变化。

安装侧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两安装侧板的内侧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轴。

两安装侧板的前端设置有对面带提供向下压力的压面辊,当面带进行首次送面时,可将压面辊调高,让面带从其下方经过,面带在残皮同步输送机的带动下,保持继续输送,当面带已经从压面辊下方经过后,压面辊下降高度,压住面带,从而对面带产生向下的压力,便于冲皮时面带,该侧面带能够相对固定,不会整体被冲皮的下压力往下推送。所述压面辊的外侧设置有放置面带经过冲皮后形成的残皮与压面辊产生粘连的刮刀。当面带被冲皮装置冲皮后,切好的面皮向下掉落,面带剩余的部分则被残皮同步输送机继续向后输送,但是部分残皮容易粘连在压面辊上,所以刮刀能够将粘连的残皮刮下。

两安装侧板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面带的叉板,所述叉板的一端与辅助气缸相连,所述叉板上设置有半圆弧形通孔。叉板在辅助气缸的带动下,往两安装侧板的前端做水平的往复运动,用于对冲皮装置在对面带进行切皮时的面带提供辅助的支撑力,避免面带的一端悬空。

压面辊采用手柄结构固定其高度,通过手柄的松紧实现其高度的调节。

本申请中的吹气管通过气管与吹气动力源相连,实现吹气效果。

所述扫粉导面装置包括上方为开敞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扫粉毛刷辊,所述扫粉毛刷辊的上方倾斜设置有导面板,所述导面板旁倾斜设置有刮板,所述导面板与刮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盛粉盒。盛粉盒用于接住被扫粉毛刷辊刷下的面粉。

所述扫粉毛刷辊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带动扫粉毛刷辊转动。

所述箱体外部的挡板为透视板。透视板具体为透明材质的板材,便于操作者能够从外部直接观察扫粉的情况。

所述盛粉盒上设置有拉手。拉手便于操作者将盛粉盒拉出,处理其内部的面粉。

所述导面板下端位于扫粉毛刷辊旁。导面板能够将面带从箱体的上方入口处倾斜导向至扫粉毛刷辊处进行扫粉。

所述刮板的顶部位置高于导面板顶部的高度。

所述箱体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可用于将箱体等结构固定在其他设备上进行配合使用。

所述冲皮装置包括冲皮箱和切刀驱动箱,所述冲皮箱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设置有切刀连接座,所述切刀连接座下方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下方为刀板,所述切刀内部设置有推皮板,所述推皮板与气缸相连。推皮板在气缸的带动下,在切刀内部做上下运动。

所述推板上竖直设置有多根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推板,所述导柱外套接有导套。导柱能够保证推板在做上下运动时,保持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所述支座的上端设置有推杆;所述切刀驱动箱包括有杠杆,所述推杆与杠杆一端相连,所述杠杆另一端与曲轴相连,所述曲轴通过轴承座与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伺服电机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带动杠杆的一端做上下运动,杠杆带动推杆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支座的上下运动。

所述切刀呈筒状,所述切刀底部圆周设置有刃口。

所述刀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设置有刃口,所述通孔与切刀底部镂空处的形状相匹配。面带从切刀与刀板之间输送,切刀的刃口和刀板的刃口相互配合,实现对面带上面皮的切断成型。

所述刀板与切刀之间设置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设置有可供切刀通过的通孔。当切刀与刀板进行配合切皮时,剩余的残皮有时会粘连在切刀上,而卸料板则可以在切刀向上回收的过程中将残皮从切刀上刮下。

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面带通过前端面带输送机进入到压皮轧辊部件中,对面带进行挤压,并带动面带向前传动至末端面带输送机,面带从末端面带输送机出来后,向下经过面带吹送装置,所述面带吹送装置通过吹气改变面带的传输方向,使面带传输到冲皮装置的下方,冲皮装置完成对面带的切皮和向下推送,切皮后的残皮进入到残皮同步输送机。

切刀驱动箱驱动冲皮箱中的切刀做切皮和冲皮的动作,末端面带输送机上方的撒粉盒对面带表面进行撒粉处理,面带从末端面带输送机出来后,向下经过扫粉导面装置对其表面进行扫粉处理,再进入面带吹送装置。

进一步的,扫粉导面装置的工作原理:面带从箱体上部开敞部分向下传输,面带的表面经过刮板后,沿着导面板斜向向下输送至扫粉毛刷辊处,扫粉毛刷辊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对有撒有面粉的面带表面进行刷粉,刷粉后掉下的面粉进入到下方的盛粉盒中,刷粉后的面带则继续输送到下一工位进行后续处理。

进一步的,面带吹送装置的工作原理:面带至上而下竖向传输至两安装侧板之间的后端,受到后吹气管吹气的作用,绕过辊筒后,面带做横向输送,输送方向朝安装侧板的前端,横向输送的面带在后吹气管的作用下,保持水平输送状态。

进一步的,冲皮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杠杆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其一端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与其另一端相连的推杆做下、上往复运动,推杆带动支座同步动作,设置在支座上的切刀则沿着导柱的方向上下运动,切刀与刀板的刃口配合,实现对面带上面皮的切皮,切刀内部的推皮板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将切好的面皮向下推送到模具上。

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的优点为:

1、本申请在进行冲皮处理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带孔同步带的结构,直接采用了面带吹送装置配合冲皮装置,让冲皮装置仅需要和面带吹送装置配合,能够直接对面带进行切皮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切刀必须穿过带孔同步带的麻烦,降低了带孔同步带带来的故障率高的问题,降低了整体设备的使用成本。

2、面带吹送装置采用了吹气管吹气的方式改变面带的传输方向,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带孔同步带进行面皮传输,通过前吹气管和后吹气管的依次设置,既能够保证面带成功的变向,也能够使面带保持变向后的方向继续输送,不会向下掉落。

3、本申请设置的压面辊能够将面带压住,这样面带在被冲皮装置进行冲皮处理时,使得面带在被冲皮成功后,剩余残皮能被继续向前输送。

4、本申请的叉板能够辅助冲皮装置的冲皮,叉板能够对面带提供辅助的支撑力,保证面带在进入到冲皮装置底部时,保持水平的传输状态。

5、由于面带表面在进行撒粉工序时,面粉不会均匀分布在面带表面,本申请设置的扫粉毛刷辊能够将面带上撒的面粉进行均匀的分散,多余的面粉则被刷下落在盛粉盒中。

6、本申请的导面板能够对面带进行导向,便于面带沿指定路径经过扫粉毛刷辊。

7、本申请通过切刀和推皮板,实现了对面带冲皮的效果,即实现面带的切皮和向下推送,并且通过仅仅通过切刀与刀板,取消了带孔同步带的,就实现了面皮的切断成型和向下推送,简化了整体结构,避免了带孔同步带带来的故障率高的问题。

8、本申请通过杠杆结构带动切刀的上下动作,其传动结构简单,切刀切断效果好。

9、本申请的卸料板能够有效的将粘连在切刀底部的面皮刮掉,防止面带残皮部分由于粘连而无法正常向后续工序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整机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面带吹送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4为面带吹送装置俯视图。

图5为面带吹送装置底部视角示意图。

图6为冲皮箱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冲皮箱剖视图。

图8为切刀驱动箱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扫粉导面装置立体图。

图10为扫粉导面装置侧视剖面图。

附图中:

100-机架,200-前端面带输送机,300-压皮轧辊部件,400-末端面带输送机,500-面带吹送装置,600-冲皮装置,700-残皮同步输送机,800-扫粉导面装置,900-撒粉盒。

501-安装侧板,502-固定轴,503-辊筒,504-吹气孔,505-前吹气管,506-后吹气管,507-内侧板,508-外侧板,509-压面辊,510-刮刀,511-叉板。

601-冲皮箱,602-切刀驱动箱,603-支座,604-推板,605-切刀连接座,606-切刀,607-刀板,608-推皮板,609-导柱,610-导套,611-推杆,612-杠杆,613-曲轴,614-卸料板,615-轴承座。

801-箱体,802-扫粉毛刷辊,803-导面板,804-刮板,805-盛粉盒,806-透视板,807-拉手,808-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依次安装有用于输送面带的前端面带输送机200、至少一个对面带厚度方向进行挤压处理的压皮轧辊部件300、用于输送面带的末端面带输送机400,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400下方设置有通过吹气带动面带传输的面带吹送装置500,所述面带吹送装置500旁设置有将面带进行切皮处理的冲皮装置600,所述冲皮装置600下方设置输送冲皮后的面带残皮的残皮同步输送机700。

所述冲皮装置600包括冲皮箱601和与之相连的切刀驱动箱602相连,所述切刀驱动箱602带动冲皮箱601中的切刀606做上、下往复动作。

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400的上方设置有对面带表面进行撒粉的撒粉盒900。

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400的侧面设置有对面带表面进行扫粉和导向的扫粉导面装置800。

面带通过前端面带输送机200进入到压皮轧辊部件300中,对面带进行挤压,并带动面带向前传动至末端面带输送机400,面带从末端面带输送机400出来后,向下经过面带吹送装置500,所述面带吹送装置500通过吹气改变面带的传输方向,使面带传输到冲皮装置600的下方,冲皮装置600完成对面带的切皮和向下推送,切皮后的残皮进入到残皮同步输送机700。

切刀驱动箱602驱动冲皮箱601中的切刀606做切皮和冲皮的动作,末端面带输送机400上方的撒粉盒900对面带表面进行撒粉处理,面带从末端面带输送机400出来后,向下经过扫粉导面装置800对其表面进行扫粉处理,再进入面带吹送装置500。

本申请在进行冲皮处理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带孔同步带的结构,直接采用了面带吹送装置500配合冲皮装置600,让冲皮装置600仅需要和面带吹送装置500配合,能够直接对面带进行切皮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切刀606必须穿过带孔同步带的麻烦,也降低了整体设备的使用成本。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面带输送冲切装置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依次安装有用于输送面带的前端面带输送机200、至少一个对面带厚度方向进行挤压处理的压皮轧辊部件300、用于输送面带的末端面带输送机400,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400下方设置有通过吹气带动面带传输的面带吹送装置500,所述面带吹送装置500旁设置有将面带进行切皮处理的冲皮装置600,所述冲皮装置600下方设置输送冲皮后的面带残皮的残皮同步输送机700。

所述冲皮装置600包括冲皮箱601和与之相连的切刀驱动箱602相连,所述切刀驱动箱602带动冲皮箱601中的切刀606做上、下往复动作。

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400的上方设置有对面带表面进行撒粉的撒粉盒900。

所述末端面带输送机400的侧面设置有对面带表面进行扫粉和导向的扫粉导面装置800。

所述面带吹送装置500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安装侧板501,两安装侧板501通过固定轴502相互连接,两安装侧板501之间还设置有辊筒503及通过吹气改变面带运动方向的吹气管,所述气管上开设置有吹气孔504。辊筒503用于将从上竖直传输过来的面带改变为横向传输,气管的吹气则起到使面带改变传输方向及防止面带向下掉落的作用。

所述气管包括前吹气管505和后吹气管506,所述前吹气管505和后吹气管506上设置有多个吹气孔504。

所述前吹气管505位于两安装侧板501之间的底部位置,在两安装侧板501之间的底部吹气形成气帘。具体而言,通过对冲皮装置600的带孔刀板607下方吹气形成气帘,避免面带在送皮的过程中,从刀板607的通孔中向下掉落。

所述后吹气管506位于位于两安装侧板501的后端,向两安装侧板501的前端方向吹气。具体而言,后吹气管506将从两安装侧板501后上方向下而来的面带向两安装侧板501前的方向吹气,使得面带在送面的传输方向发生变化。

安装侧板501包括内侧板507和外侧板508,两安装侧板501的内侧板507之间设置有固定轴502。

两安装侧板501的前端设置有对面带提供向下压力的压面辊509,当面带进行首次送面时,可将压面辊509调高,让面带从其下方经过,面带在残皮同步输送机700的带动下,保持继续输送,当面带已经从压面辊509下方经过后,压面辊509下降高度,压住面带,从而对面带产生向下的压力,便于冲皮时面带,该侧面带能够相对固定,不会整体被冲皮的下压力往下推送。所述压面辊509的外侧设置有放置面带经过冲皮后形成的残皮与压面辊509产生粘连的刮刀510。当面带被冲皮装置600冲皮后,切好的面皮向下掉落,面带剩余的部分则被残皮同步输送机700继续向后输送,但是部分残皮容易粘连在压面辊509上,所以刮刀510能够将粘连的残皮刮下。

两安装侧板50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面带的叉板511,所述叉板511的一端与辅助气缸相连,所述叉板511上设置有半圆弧形通孔。叉板511在辅助气缸的带动下,往两安装侧板501的前端做水平的往复运动,用于对冲皮装置600在对面带进行切皮时的面带提供辅助的支撑力,避免面带的一端悬空。

压面辊509采用手柄结构固定其高度,通过手柄的松紧实现其高度的调节。

本申请中的吹气管通过气管与吹气动力源相连,实现吹气效果。

所述扫粉导面装置800包括上方为开敞结构的箱体801,所述箱体801内设置有扫粉毛刷辊802,所述扫粉毛刷辊802的上方倾斜设置有导面板803,所述导面板803旁倾斜设置有刮板804,所述导面板803与刮板804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箱体801底部设置有盛粉盒805。盛粉盒805用于接住被扫粉毛刷辊802刷下的面粉。

所述扫粉毛刷辊802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带动扫粉毛刷辊802转动。

所述箱体801外部的挡板为透视板806。透视板806具体为透明材质的板材,便于操作者能够从外部直接观察扫粉的情况。

所述盛粉盒805上设置有拉手807。拉手807便于操作者将盛粉盒805拉出,处理其内部的面粉。

所述导面板803下端位于扫粉毛刷辊802旁。导面板803能够将面带从箱体801的上方入口处倾斜导向至扫粉毛刷辊802处进行扫粉。

所述刮板804的顶部位置高于导面板803顶部的高度。

所述箱体80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支架808。安装支架808可用于将箱体801等结构固定在其他设备上进行配合使用。

所述冲皮装置600包括冲皮箱601和切刀驱动箱602,所述冲皮箱601包括支座603,所述支座603连接有推板604,所述推板604上设置有切刀连接座605,所述切刀连接座605下方设置有切刀606,所述切刀606下方为刀板607,所述切刀606内部设置有推皮板608,所述推皮板608与气缸相连。推皮板608在气缸的带动下,在切刀606内部做上下运动。

所述推板604上竖直设置有多根导柱609,所述导柱609穿过所述推板604,所述导柱609外套接有导套610。导柱609能够保证推板604在做上下运动时,保持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所述支座603的上端设置有推杆611;所述切刀驱动箱602包括有杠杆612,所述推杆611与杠杆612一端相连,所述杠杆612另一端与曲轴613相连,所述曲轴613通过轴承座615与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伺服电机带动曲轴613转动,曲轴613带动杠杆612的一端做上下运动,杠杆612带动推杆611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支座603的上下运动。

所述切刀606呈筒状,所述切刀606底部圆周设置有刃口。

所述刀板607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设置有刃口,所述通孔与切刀606底部镂空处的形状相匹配。面带从切刀606与刀板607之间输送,切刀606的刃口和刀板607的刃口相互配合,实现对面带上面皮的切断成型。

所述刀板607与切刀606之间设置有卸料板614,所述卸料板614上设置有可供切刀606通过的通孔。当切刀606与刀板607进行配合切皮时,剩余的残皮有时会粘连在切刀606上,而卸料板614则可以在切刀606向上回收的过程中将残皮从切刀606上刮下。

面带通过前端面带输送机200进入到压皮轧辊部件300中,对面带进行挤压,并带动面带向前传动至末端面带输送机400,面带从末端面带输送机400出来后,向下经过面带吹送装置500,所述面带吹送装置500通过吹气改变面带的传输方向,使面带传输到冲皮装置600的下方,冲皮装置600完成对面带的切皮和向下推送,切皮后的残皮进入到残皮同步输送机700。

切刀驱动箱602驱动冲皮箱601中的切刀606做切皮和冲皮的动作,末端面带输送机400上方的撒粉盒900对面带表面进行撒粉处理,面带从末端面带输送机400出来后,向下经过扫粉导面装置800对其表面进行扫粉处理,再进入面带吹送装置500。

进一步的,扫粉导面装置800的工作原理:面带从箱体801上部开敞部分向下传输,面带的表面经过刮板804后,沿着导面板803斜向向下输送至扫粉毛刷辊802处,扫粉毛刷辊802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对有撒有面粉的面带表面进行刷粉,刷粉后掉下的面粉进入到下方的盛粉盒805中,刷粉后的面带则继续输送到下一工位进行后续处理。

进一步的,面带吹送装置500的工作原理:面带至上而下竖向传输至两安装侧板501之间的后端,受到后吹气管506吹气的作用,绕过辊筒503后,面带做横向输送,输送方向朝安装侧板501的前端,横向输送的面带在后吹气管506的作用下,保持水平输送状态。

进一步的,冲皮装置600的工作原理为:杠杆612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其一端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与其另一端相连的推杆611做下、上往复运动,推杆611带动支座603同步动作,设置在支座603上的切刀606则沿着导柱609的方向上下运动,切刀606与刀板607的刃口配合,实现对面带上面皮的切皮,切刀606内部的推皮板608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将切好的面皮向下推送到模具上。

本申请在进行冲皮处理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带孔同步带的结构,直接采用了面带吹送装置500配合冲皮装置600,让冲皮装置600仅需要和面带吹送装置500配合,能够直接对面带进行切皮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切刀606必须穿过带孔同步带的麻烦,也降低了整体设备的使用成本。

面带吹送装置500采用了吹气管吹气的方式改变面带的传输方向,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带孔同步带进行面皮传输,通过前吹气管505和后吹气管506的依次设置,既能够保证面带成功的变向,也能够使面带保持变向后的方向继续输送,不会向下掉落。本申请设置的压面辊509能够将面带压住,这样面带在被冲皮装置600进行冲皮处理时,使得面带在被冲皮成功后,剩余残皮能被继续向前输送。本申请的叉板511能够辅助冲皮装置600的冲皮,叉板511能够对面带提供辅助的支撑力,保证面带在进入到冲皮装置600底部时,保持水平的传输状态。

由于面带表面在进行撒粉工序时,面粉不会均匀分布在面带表面,本申请设置的扫粉毛刷辊802能够将面带上撒的面粉进行均匀的分散,多余的面粉则被刷下落在盛粉盒805中。本申请的导面板803能够对面带进行导向,便于面带沿指定路径经过扫粉毛刷辊802。

本申请通过切刀606和推皮板608,实现了对面带冲皮的效果,即实现面带的切皮和向下推送,并且通过仅仅通过切刀606与刀板607,取消了带孔同步带的,就实现了面皮的切断成型和向下推送,简化了整体结构,避免了带孔同步带带来的故障率高的问题。本申请通过杠杆612结构带动切刀606的上下动作,其传动结构简单,切刀606切断效果好。本申请的卸料板614能够有效的将粘连在切刀606底部的面皮刮掉,防止面带残皮部分由于粘连而无法正常向后续工序传输的问题。

本申请中提到的前端面带输送机200、压皮轧辊部件300、末端面带输送机400、残皮同步输送机700和撒粉盒900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部件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