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79786发布日期:2019-02-15 22:0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肝主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病变往往影响及目。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视等。现在都市上班族普遍使用电脑办公,常常感到眼睛发涩,模糊。其实眼睛干涩只是眼疲劳的一种,如果你经常对着电脑或书本,过度用眼会消耗肝血,《黄帝内经》的“五劳所伤”中有一伤:“久视伤血“,这里的血,指的就是肝血,实际上,眼睛与肝脏联系紧密。肝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而且肝开窍于目。双眼受到血的给养才能视物,而过度用眼,会使肝血亏虚,使双目得不到营养的供给,从而出现眼干涩、看东西模糊、夜盲等。另外,长期久坐用眼,除双目供血不足外,颈椎、腰椎也会产生劳损,总得不到缓解,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这种情况下,出现双眼疲劳、视力下降,甚至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的症状,也就不奇怪了,久视以及辐射,为电脑一族的眼睛健康埋下了隐患,这类人需要在注意用眼卫生的同时护肝养血。如果单纯靠药物治疗恐怕很难坚持,胡乱使用眼药水更会使眼睛受损伤,导致各种眼病或失明的危险,且服用中药比较麻烦,口感不佳,不宜长期服用,效果也不一定理想,人们又尝试将中药配制到茶叶里,使之成为保健功能茶、营养茶,使人们在日常习惯的饮茶中身体得到保健。在中药里,菊花、枸杞、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椹、黄精有明目之功效,经常用眼的人可以将其泡水代茶饮,但是通常的保健茶仅仅是单纯的粉碎混合,在保健茶冲泡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药性流失,并且通过保健茶的方式护眼,每一剂保健茶中药的剂量都很小,在药性流失的情况下,人体摄入量会很小,保健效果微乎其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提高保健茶饮药性吸收效率,避免出现药性流失,解决了保健茶饮中中药成分摄入量小,效果差的问题,同时保证了保健茶饮的口感。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所述保健茶茶饮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茶叶100~200份,栀子1~20份,枸杞子1~20份,淡竹叶1~20份,桑叶1~20份,覆盆子1~20份,桑椹1~20份,黄精1~20份,菊花1~20份,兰莓1~20份。优选的,所述保健茶饮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茶叶100~150份,栀子2~15份,枸杞子1~15份,淡竹叶2~15份,桑叶2~20份,覆盆子1~15份,桑椹1~10份,黄精1~10份,菊花1~15份,兰莓1~15份。优选的,所述保健茶饮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茶叶150~200份,栀子5~20份,枸杞子5~20份,淡竹叶5~20份,桑叶5~20份,覆盆子5~10份,桑椹5~10份,黄精5~10份,菊花5~20份,兰莓5~10份。优选的,所述保健茶饮中加入当归1~10份,五味子1~20份,麦冬1~20份。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茶饮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取若干新鲜茶叶进行烘焙干燥,至新鲜茶叶内水分蒸发70%~80%,得半干茶叶,取出备用;步骤二:选用半干茶叶打碎,打碎得到预处理茶叶,进行筛选,预处理茶叶长度选取8mm~12mm之间,备用;步骤三:选取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分别粉碎,得到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粉碎浆液,分别在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浆液中加入水,进行充分搅拌,得到预处理中药浆液;步骤四:分别对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进行离心处理,取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离心分离后上清液,得到预处理上清液;步骤五:按比例混合各种预处理上清液,并充分搅拌,并进行加热蒸发处理,蒸发掉40%~60%的水,得到中药浸渍液;步骤六:将预处理茶叶浸入到中药浸渍液内,充分混合后,过滤取出浸润后的茶叶,得到半成品保健茶;步骤六:半成品保健茶经烘焙干燥、灭菌、消毒后,制作成茶袋。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半干茶打碎前,先采用消毒针对半干茶叶进行穿刺处理,在半干茶叶表面穿刺形成若干附着孔。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中药成分打成浆液,并水提,通过离心分离,取得中药药性成分较高的上清液,并按比例混合,制成中药浸渍液,通过浸泡、烘干的方式,使中药成分的附着在茶叶表面,使保健茶饮中的中药成分可以完全溶解,避免出现药物残留,增加人体摄入量,增加保健茶饮的使用效果,同时对茶叶进行处理,先通过在茶叶表面穿刺在茶叶上形成若干不规则的附着孔,在经过打碎操作,由于附着孔的不规则分布,使茶叶打碎的分离的部分也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和附着孔一起可以增加茶叶表面的中药成分附着量;本发明中的保健茶饮口感清淡,并且药效显著,可以长期服用,还不影响茶的味道,使人易于接受,更能较好的达到补虚益精气,祛风明目,滋补肝肾的功效,特别对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睛发干发涩,视物不明症状针对性更强。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实施例1~3对本发明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茶叶100份,栀子4份,枸杞子2份,淡竹叶4份,桑叶4份,覆盆子2份,桑椹2份,黄精2份,菊花2份,兰莓2份,当归2份五味子2份,麦冬2份。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茶饮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取若干新鲜茶叶进行烘焙干燥,至新鲜茶叶内水分蒸发70%~80%,并用消毒针在茶叶表面穿刺处理,在茶叶表面穿刺处若干不规则分布的附着孔,得半干茶叶,取出备用;步骤二:选用半干茶叶打碎,打碎得到预处理茶叶,进行筛选,预处理茶叶长度选取12mm之间,备用;步骤三:选取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分别粉碎,得到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粉碎浆液,分别在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浆液中加入水,进行充分搅拌,得到预处理中药浆液;步骤四:分别对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进行离心处理,取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离心分离后上清液,得到预处理上清液;步骤五:按比例混合各种预处理上清液,并充分搅拌,并进行加热蒸发处理,蒸发掉40%~60%的水,得到中药浸渍液;步骤六:将预处理茶叶浸入到中药浸渍液内,充分混合后,过滤取出浸润后的茶叶,得到半成品保健茶;步骤六:半成品保健茶经烘焙干燥、灭菌、消毒后,制作成茶袋。实施例2: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茶叶150份,栀子20份,枸杞子15份,淡竹叶20份,桑叶12份,覆盆子5份,黄精5份,兰莓15份,当归5份,五味子10份,麦冬10份。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茶饮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取若干新鲜茶叶进行烘焙干燥,至新鲜茶叶内水分蒸发70%~80%,并用消毒针在茶叶表面穿刺处理,在茶叶表面穿刺处若干不规则分布的附着孔,得半干茶叶,取出备用;步骤二:选用半干茶叶打碎,打碎得到预处理茶叶,进行筛选,预处理茶叶长度选取10mm之间,备用;步骤三:选取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分别粉碎,得到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粉碎浆液,分别在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浆液中加入水,进行充分搅拌,得到预处理中药浆液;步骤四:分别对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进行离心处理,取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离心分离后上清液,得到预处理上清液;步骤五:按比例混合各种预处理上清液,并充分搅拌,并进行加热蒸发处理,蒸发掉40%~60%的水,得到中药浸渍液;步骤六:将预处理茶叶浸入到中药浸渍液内,充分混合后,过滤取出浸润后的茶叶,得到半成品保健茶;步骤六:半成品保健茶经烘焙干燥、灭菌、消毒后,制作成茶袋。实施例3: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饮,茶叶150份,栀子20份,枸杞子15份,淡竹叶20份,桑叶20份,覆盆子20份,黄精20份,兰莓20份,当归10份,五味子20份,麦冬20份。一种清肝明目的保健茶茶饮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取若干新鲜茶叶进行烘焙干燥,至新鲜茶叶内水分蒸发70%~80%,并用消毒针在茶叶表面穿刺处理,在茶叶表面穿刺处若干不规则分布的附着孔,得半干茶叶,取出备用;步骤二:选用半干茶叶打碎,打碎得到预处理茶叶,进行筛选,预处理茶叶长度选取8mm之间,备用;步骤三:选取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分别粉碎,得到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粉碎浆液,分别在栀子,枸杞子,淡竹叶,桑叶,覆盆子,桑叶,黄精,兰莓,当归,五味子,麦冬浆液中加入水,进行充分搅拌,得到预处理中药浆液;步骤四:分别对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进行离心处理,取各种预处理中药浆液离心分离后上清液,得到预处理上清液;步骤五:按比例混合各种预处理上清液,并充分搅拌,并进行加热蒸发处理,蒸发掉40%~60%的水,得到中药浸渍液;步骤六:将预处理茶叶浸入到中药浸渍液内,充分混合后,过滤取出浸润后的茶叶,得到半成品保健茶;步骤六:半成品保健茶经烘焙干燥、灭菌、消毒后,制作成茶袋。组方说明: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本品对目赤肿痛有很大疗效。该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现代药学研究证实栀子含有β-胡萝卜素类物质藏花素和藏花酸,有助于维护眼睛内血管和视网膜健康,降低患黄斑退化等眼疾风险。枸杞子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枸杞含有高浓度的玉米黄素和叶黄素,可以吸收破坏性的高能蓝光和紫外线(high-energyblueanduvlight,有助于维护眼睛内血管和视网膜健康,降低患黄斑退化等眼疾风险。淡竹叶其味甘淡,性平无毒。入心肺胃三经。功能主治疗口疮,目痛,明目,通利九窍。竹叶含有竹叶黄酮,可以减少白内障和黄斑退化疾病的风险。桑叶其味甘、苦,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为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桑叶含有β-胡萝卜类物质素和维生素c,和菊花合用,可减少眼部过敏、增强视力。桑椹其味甘,寒,入肝肾经。功能主治为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含糖、糅酸、苹果酸及维生素b1、b2,c和胡萝卜素。覆盆子其味甘、酸,温。入肝、肾二经《滇南本草》。功能主治为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溲数,遗溺,虚劳,目暗。黄精其味甘,平,无毒。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别录》。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黄精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用于脾胃虚弱。既补脾阴,又益脾气,用于肾虚精亏得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黄精壮筋骨,益精髓,变白发;适宜用于肺阴不足所致的咳嗽痰少,干咳无痰,咳血等症。黄精又称所罗门之印(solomon’seal),古来就用来保护眼睛,其有保护视网膜的功效。菊花其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为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菊花桑叶含有大量β-胡萝卜类物质素和维生素c,可减少眼部过敏、增强视力。兰莓蓝莓含有大量花青素,有助于维护眼睛内血管和视网膜健康,减少白内障、进行性黄斑退化、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疾病和炎症型眼疾的风险。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五味子温;酸、甘;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本草经疏》载: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其主咳逆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咳逆上气自除矣。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者,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肾藏精,精盛则阴强,收摄则真气归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则精自生,精生则阴长,故主如上诸疾也。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玉竹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玉竹中所含的维生素a,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使之柔软润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纲目》:“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麦冬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配沙参,肺胃同治,具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临床试验:一、实验对象:采用本发明中药茶饮共在50例患者实验,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最大者55岁,年龄最小者只有25岁。大部分病患均为白领,长期使用隐形眼镜,或做过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经常眼睛发干发涩,视线模糊。对照组50人,男21,女29,病症相同或类似,采用市售清肝明目眼药水+中药调理。治疗方法:用法用量:治疗组采用本发明中药茶饮,其用法与用量如下::每天2袋次,每次冲泡3次为限。疗程:一个月为限。对照组每日服用中药杞菊地黄丸加滴眼药水,一个月为限。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以上症状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眼睛不再发干发涩,视线模糊。显效:体征显著改善,患者基本无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很好。有效:体征明显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心情较好。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眼睛还是发干发涩,视线模糊。结果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组别人数痊愈好转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040(80%)7(14%)3(6%)0(0)100%对照组5024(48%)10(20%)6(12%)10(20%)80%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保健茶饮代替中药,作为日常饮用,能改善口感,也让人不产生厌恶心理,对中药气味不再排斥,本发明改善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对用眼过度造成眼睛发干发涩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典型病例:1、章某,男,36岁,职员。患者自述做过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用眼过度,久视模糊,且熬夜,眼睛经常发干发涩,且面目皮肤晦涩,食纳不佳,自觉疲乏,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身体无任何炎症,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使用本发明中药茶饮,每日两袋,开水冲服,使用一个月后来查,自述眼睛发干发涩状况明显好转,且面目皮肤发黄日渐消退,纳增;精神状态,气色明显改善,续服本发明中药茶饮3个月,症状全部消失。2、沙某,女,42岁。自述长期使用隐形眼镜,经常对着电脑办公,常感到眼睛经常发干,视物不明,且易疲劳乏力,面色晦涩,色斑严重。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身体无任何炎症,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服用本发明中药茶饮20日后,眼睛不舒服症状开始改善,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