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晒茶叶以及晾晒茶叶的加工方法、晾晒台架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5528发布日期:2019-04-12 23:15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晾晒茶叶以及晾晒茶叶的加工方法、晾晒台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茶叶加工方法以及茶叶加工台架装置,特别是一种晾晒茶叶、晾晒茶叶加工方法及用于晾晒茶叶加工的晾晒台架,尤其适用于白茶制作,属于传统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茶叶加工,特别是在于茶叶晾晒、荫干过程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相应晾晒工艺方法制备得到的晾晒茶叶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情况,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属于微发酵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汤色透亮,金黄质感优秀,属于高端茶叶品种。白茶的产品附加值极高,但是传统工艺加工白茶,包括萎凋、烘焙(或荫干)、拣剔、复火等工序,通常需要1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加工完成。另外,白茶表面的白毫是嫩芽特有嫩毫,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工精心呵护,否则容易伤及白毫影响茶叶品质。白茶加工过程中对于白毫的养护,不仅影响白茶的外观形貌,更直接关系到白茶色、香、味特性。目前,国内白茶主要以福建产白茶为主,全国50%以上的白茶,都来自福建。福建白茶选用福鼎大白茶树作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福鼎大白茶树和四川的茶树由于生长地域差异,在加工白茶的时候还具有诸多特性差异,如果能够将四川的茶树鲜叶加工成白茶产品,不仅可以增加茶叶的附加值,还可以很好的解决贫困地区人民收入较低的问题。目前关于四川茶树鲜叶加工白茶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白茶加工过程虽然不采用大火,但是萎凋、荫干、拣剔等工序都较为复杂,必须依赖于手工制作,人工成本极高。白茶满披白毫的特性依赖于其表面的白毫形态完整,如果采用机械化制茶工艺进行生产加工,那么白毫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难以充分表现出白茶的形貌特性。另外,白茶加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加工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特性,如果白茶加工过程中环境出现高温、高湿,那么白茶表面的白毫非常容易受伤,进而使得白茶的外观形貌变差。传统白茶制作过程中,必须选择清晨的太阳进行晒茶,或者下午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进行晾晒,要避免正午强烈阳光照射。高温会直接导致白茶被烤糊,影响白茶表面的白毫,使得白茶外观不佳,并且白茶冲泡开的风味口感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现有技术制作白茶通常是在簸箕/竹席表面,进行摊晒/荫干的,簸箕被直接放在地上进行晾晒/荫干,使得簸箕/竹席表面上下面的白茶透气性存在显著差异,必须人工进行翻茶,避免上下面的茶叶晾晒/荫干程度出现差异化。通常一批次白茶制作需要花费10多天时间,相应的人工翻茶次数多达数十次,对于白茶外形等造成严重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白茶加工技术耗时耗力,白茶自然白毫容易被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晾晒茶叶产品,相应的晾晒茶叶产品具有更好的茶香风味品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加工制备所述晾晒茶叶的全新的茶叶晾晒台架。本发明所述的晾晒台架、晾晒茶叶中的“晾晒”,可以是将鲜叶晾干或者晒干,也可以是晾晒结合的方式实现茶叶加工制备,不作为具体的茶叶加工方法的限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晾晒茶叶,所述晾晒茶叶是由鲜叶经过通风、晾晒制成的,鲜叶通风晾晒的过程中采用晾晒台架进行盛放。本发明晾晒茶叶产品是将鲜叶直接盛放在晾晒台架上,进行通风、晾晒加工而成,具有茶叶加工制作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较低的特点,而且最终加工制备得到的晾晒茶叶产品品质优秀。进一步,所述晾晒茶叶采用晾晒台架进行盛放,晾晒台架布置在半遮阴的大棚内。在晾晒的过程中,即使天气发生变化,也无需对于晾晒台架进行转移,可以确保晾晒过程中光照强度、雨水风险等控制在较低水平。本发明所述的晾晒茶叶主要是指茶叶晾晒过程经过部分太阳光照晒茶,控制遮光结构使得太阳光直射鲜叶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由东到西不断变化,实现大约一半时间太阳光照晒茶,大约一半时间无太阳光直射晒茶的状态,最终所得到的茶叶称为晾晒茶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晾晒茶叶的茶叶晾晒台架装备,通过该改进的茶叶晾晒台架可以更好的控制鲜叶晾晒过程中通风、晾晒、光照强度、湿度等参数,使得茶叶的晾晒制作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茶叶的品质等级更加优秀。一种茶叶晾晒台架,包括骨架结构和晾晒台面。优选地,晾晒台面为倾斜设置的晾晒台面。骨架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中央支撑骨架组和侧面支撑骨架组,中央支撑骨架组和侧面支撑骨架组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中央支撑骨架组和侧面支撑骨架组之间的连接杆组合构成镂空斜面,连接杆靠近中央支撑骨架组的一侧更高。在镂空斜面上设置布料,优选为棉布或丝布,构成晾晒台面。优选构成倾斜设置的晾晒台面。例如倾斜的布料台面、丝布台面均可。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采用骨架采用支撑骨架组相互之间连接杆构成镂空倾斜面的骨架结构,然后在骨架结构上布置晾晒台面(布料台面、丝布台面),晾晒台面可以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当茶叶摊晾于晾晒台面上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控制达到良好的晾晒或荫干效果。而且,在晾干/荫干完成以后,可以将方便的将晾晒台面上的茶叶进行收集整理。与传统的簸箕晾晒/荫干方式相比,本发明的茶叶晾晒台架具有简单易用,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优势。在晾晒茶叶开始的时候,直接将晾晒台面现场安装(或者保持晾晒台面在支撑骨架上也可以),然后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实现大量的茶叶铺开摊晾。无需将厚重的簸箕反复搬运。最后,在晾晒/荫干完成以后,可以通过拉动晾晒台面,使得茶叶快速聚拢,完成茶叶的收集,收集过程中对于茶叶的机械损伤也能够大幅度降低,保证茶叶成品收集前后的形貌性质无变化。进一步,所述晾晒台面有多层。实现分层晾晒台架的结构,达到单一土地面积的复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晾晒茶叶的效率。进一步,所述中央支撑骨架组和侧面支撑骨架组之间设置有多个从高到低依次排布的连接杆,分别构成多个中空台面,优选为多个倾斜中空台面。中空台面为中央镂空的结构,将棉布或丝布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在中空台面(中央镂空台面)表面形成晾晒台面(布料台面或丝布台面),晾晒台面是用于茶叶晾晒的工作面。中央支撑骨架组和侧面支撑骨架组之间设置多个高低分布开的连接杆,构成多个镂空的倾斜中空台面,在镂空倾斜中空台面上安装多个布料台面或丝布台面,可以实现单一晾晒/荫干场地的复用,使得茶叶加工的占地面积大幅度节约。优选地,多个晾晒台面相互之间平行。当然也可以不设计成完全平行的晾晒台面(依赖于中空台面的倾斜角度),可以是倾斜台面,也可以是近似的平行状态,保持各层晾晒台面之间的相互间隔稳定,使得空气在各层之间的流通状态更好。进一步,同一个中空台面(例如倾斜台面)包括了多个相互平行设置在连接杆。通过多个连接杆实现中空台面(如中空倾斜台面)的侧方向延伸,安装上相应的连续布料(棉布或丝布)可以实现更长的晾晒台面布置,实现连续晾晒制茶。进一步,侧面支撑骨架组有两组,分别位于中央支撑骨架组的两侧。侧面支撑骨架组和中央支撑骨架组之间分别设置有晾晒台面。位于中央支撑骨架组两侧的晾晒台面具有靠近中央支撑骨架组的部分更高,而靠近侧面支撑骨架组的部分更低的特点。中央支撑骨架组的两侧都有侧面支撑骨架组,实现了类似于屋脊的中央高,两侧低的状态。当茶叶在晾晒台面上铺开以后,稳定的分布在倾斜面上。具体而言,当风从正面吹来的时候,茶叶具有向倾斜面上滚动的趋势,但是由于倾斜的重力作用,茶叶可以很好的保持稳定。当风从反方向吹过来的时候,风首先作用于另一侧的晾晒台面上的茶叶,实质上是正面作用于另一侧晾晒台面上的茶叶,后侧倾斜的晾晒台面上的茶叶并不会直接受到风吹作用,能够很好的保持茶叶分散稳定状态。进一步,布料台面的倾斜角度为0-25°,优选1-20°,优选为4-20°,例如可以选择5°、7°、8°、9°、10°、15°、17°等。倾斜角度控制在相对比较小的角度内,使得晾晒台面上的茶叶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因为重力作用斜向滑落。同时,相应的倾斜角度又能够保证茶叶不会被风吹移动。进一步,晾晒台面和连接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中空台面上安装的布料(棉布或丝布)和中空台面的骨架结构为可拆卸结构,在晾晒/荫干加工加工茶叶之前,可以将晾晒台面的棉布或丝布拆卸下来进行单独清洗,保证和茶叶直接接触的装置部分洁净度。优选地,采用夹子将晾晒台面(主要是台面的布料)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在骨架或连接杆上,形成稳定的倾斜面。例如可以采用蝴蝶夹、燕尾夹等。通过蝴蝶夹和/或燕尾夹将晾晒台面夹持固定在骨架上,构成晾晒台面。使用夹子将棉布或丝布夹持固定在骨架上,构成晾晒台面。进一步,所述晾晒台面还可以是采用具有和布料同样或相似性能的材料制成台面。例如细网筛等材料,当最优选的方案还是采用布料,特别是棉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等,对于白茶制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晾晒台面的材质是棉布和/或丝布。棉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在晾晒/荫干茶叶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保证位于底层的,紧贴晾晒台面(棉布或丝布)表面的茶叶更好的透气,散发水汽,避免底部高湿状态,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翻茶的次数,甚至可以不翻茶,保持茶叶固有形貌。例如,对于白茶,可以很好的保持茶叶表面白毫的完整。进一步,晾晒台面采用浅色棉布、浅色丝布。优选为白色棉布、丝布。浅色棉布,特别是白色棉布,具有透光性好,茶叶铺开晾晒的时候具有光线均匀,晾晒热量控制均匀的优势。优选地,布料台面的材质可以是布料、棉布、丝布、纱布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进一步,所述晾晒台架的顶部还设置有遮阳网架。所述遮阳网架用于安装遮阳网。当日光照射太过强烈的时候,安装上遮阳网,实现茶叶的荫干或窨制。进一步,所述晾晒台架有多个,多个晾晒台架相互平行布置。当风从正面或反面吹过的时候,可以依次通过多个晾晒台面,实现波浪形态的空气流动,达到高效率荫干/晾晒茶叶的效果。多个晾晒台架布置的方向是相同的,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安放,风吹过晾晒台架的时候,微风拂过正面坡面,然后从背面坡面略微向下吹去,然后在晾晒台架间隔之间调整风力,再次吹向相邻的晾晒台架,如此,微风依次逐个吹过所有的晾晒台架,达到全面均匀晾晒/荫干茶叶的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晾晒茶叶的工艺方法,该制备晾晒茶叶的工艺方法将鲜叶快速晾晒加工,晾晒得到的茶叶产品晾晒的光照强度具有可调可控的特点,茶叶晾晒完成以后不同批次茶叶的品质更佳,且不同批次相互之间的稳定性更好。一种晾晒茶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鲜叶摊平铺放于晾晒台架上,所述晾晒台架包括棉布和/或丝布的晾晒台面,鲜叶平铺于晾晒台面上。(2)将所述晾晒台架置于半遮荫的大棚内,所述大棚的四周为透风钢结构。(3)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自然通风晾晒3-5天;如果大棚内部的温度或湿度超过晾晒茶叶的规范条件,采用人工通风的方式进行调节。(4)晾晒完成后,将晾晒台架的晾晒台面一侧拆开(优选倾斜低角度部位拆开),拉低晾晒台面使得晾晒完成的成品茶叶收集起来,得到白茶产品。本发明晾晒茶叶方法将鲜叶采摘以后,晾晒在晾晒台架的棉布倾斜表面上,置于通风的大棚内进行晾晒,利用大棚半遮阳的特性,控制光照强度,实现阳光逐渐过渡照射于大棚晾晒倾斜面上,最终达到茶叶良好的晾晒效果。台架上的茶叶依次逐渐得到光照晾晒,半遮阴大棚使得照射到茶叶表面的光照强度适宜,然后茶叶被晾晒以后干燥速度加快,成茶品质较好,达到最快加工速度加工、最佳品质的双重优势。进一步,其中,步骤3,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自然通风晾晒3-5天,如果自然风力过小,导致晾晒的茶叶湿度超过规定限制,则需要人工进行通风。例如,可以采用风扇、鼓风机促进空气对流交换。进一步,其中,步骤3,控制晾晒大棚内最高温度15-28℃,优选18-26℃。如果最高温度超过限制,则强制通风。进一步,其中,步骤3,控制晾晒大棚内湿度30-85rh%,如果湿度过高则强制通风,如果湿度过低则向地面洒水,增加环境湿度。进一步,其中,步骤4,将晾晒台架的晾晒台面一侧拆开,是将蝴蝶夹和/或燕尾夹安装的晾晒台面从一侧逐渐拆除夹子(蝴蝶夹、燕尾夹),使得晾晒台面可以向下拉动倾斜,然后将其上的茶叶聚拢收集。优选地,将晾晒台架的晾晒台面倾斜低角度部位拆开,收集茶叶。优选地,晾晒台面从水平高度较低的一侧逐渐拆除夹子,使得晾晒台面的布料(棉布或丝布)向下拉动倾斜,聚拢茶叶柄收集。将鲜叶采摘以后,晾晒在晾晒台架的棉布倾斜表面上,置于通风的大棚内进行晾晒,利用大棚半遮阳的特性,较好地控制光照强度,实现太阳光从东到西照射于大棚晾晒倾斜面上,最终达到茶叶良好的晾晒效果。一种晾晒茶叶产品,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加工制备得到。相比于传统的茶叶晾晒方式而言,本发明的晾晒茶叶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晾晒茶叶的品质更加优秀,更具有良好的茶香风味优势。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采用骨架和晾晒台面相互配合的形式,并且设置晾晒台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茶叶摊晾于晾晒台面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茶叶摊晾/荫干至水分极低的情况下也不容易被风吹掉落。2、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可以采用棉布作为晾晒台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茶叶铺开以后上下层之间的整体水分含量蒸发速度一致,无需额外的人工翻茶,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晾晒或荫干效果。3、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在茶叶晾干/荫干完成以后,可以通过快速拖动晾晒台面,使得其上的茶叶聚拢,完成茶叶的收集整理。相比于传统茶叶晾晒/荫干工艺采用的簸箕,茶叶收集效率大幅度提高,一个工人即可完成以往多个工人的操作。4、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晾晒/荫干/茶叶的效率非常好,以白茶为例,本发明晾晒台架可以在3天,例如5、6天时间完成茶叶的制作。而传统工艺制备白茶通常需要人工反复搬运茶叶进行铺开、晾晒等处理,茶叶的处理效率较低,白茶达到充分干燥状态通常需要10多天作业时间。5、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可以将大量茶叶在晾晒台面上进行铺开晾晒,在收集茶叶的时候无机械作用力破坏,茶叶顺着晾晒台面自然集拢,对于茶叶的机械损伤也能够大幅度降低,保证茶叶成品收集前后的形貌性质无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爆炸视图。图3是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侧面视图。图4是本发明茶叶晾晒台架正面视图。图5是多个茶叶晾晒台架排列在一起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晾晒台架和其顶部的遮阳网的配合示意图。图中标记:1-中央支撑骨架组1,2-第一侧面支撑骨架组,3-第二侧面支撑骨架组,4-连接杆,5-晾晒台面,6-遮阳网架,7-遮阳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茶叶晾晒台架,包括骨架结构和倾斜设置的晾晒台面。骨架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中央支撑骨架组1和侧面支撑骨架组2,3,中央支撑骨架组1和侧面支撑骨架组2,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中央支撑骨架组1和侧面支撑骨架组2,3之间的连接杆4组合构成镂空斜面,连接杆靠近中央支撑骨架组1的一侧更高。在镂空斜面上设置布料5,构成倾斜设置的晾晒台面5。<实施例2>如图2爆炸视图所示,中央支撑骨架组1和前后两侧的侧面支撑骨架组2,3通过多个连接杆4构成斜面。连接杆4的两端可以设置螺栓固定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实现永久固定连接。在如图2所示的骨架结构组装完成以后,如图3所示右侧视图,构成多个中央镂空的斜面,在这些斜面上布置上大小相适配的白色棉布,并将棉布的左右两侧用燕尾夹固定。固定以后的棉布斜面如图4所示正面视图,多个布料晾晒台面相互平行,呈现5°倾角(相对于水平面),棉布晾晒台面5(斜面)上铺展上茶叶,茶叶可以快速的自然晾干/晒干或荫干。茶叶平铺在棉布晾晒台面5上,茶叶分散开来,整体分散度好,配合白色棉布晾晒台面的5°倾角,茶叶不会向下滑动,也不容易被风吹动掉落。进一步,如图1所示,晾晒台架上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分别构成多个倾斜晾晒台面,其上布置上相应的布料晾晒台面,实现单一场地面积复式茶叶晾晒/荫干操作,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茶叶的加工密度。多个连接杆构成的多个倾斜面是相互平行面,平行面上的布料晾晒台面自然也就是平行的。<实施例3>如图5所示多个茶叶晾晒台架组队排列在一起,进行茶叶晾晒,当微风吹过的时候,空气依次流经各个布料晾晒台面,每一个布料晾晒台面都是波浪形的凸起,空气与茶叶的作用效果好,茶叶晾晒/荫干脱水速度适宜,无需额外的人工干预。进一步,如图6所示,在所述晾晒台架的顶部还设置有遮阳网架6,遮阳网架6配合遮阳网7进行安装固定,实现对于晾晒茶叶的必要遮阴辅助。如果太阳过于强烈,或者加工加工制作的茶叶需要良好的遮阴处理,则安装上遮阳网架达到合适的光照强度,实现可调可控的茶叶晾晒制作。<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3相似的白茶晾晒台架,装配的时候尝试2°、6°、10°、20°、30°的倾斜晾晒台面安装角度。结果发现在棉布斜面为30°的时候茶叶堆在棉布表面不够稳定,在斜面最高处茶叶无法保持足够的稳定,棉布斜面变形导致茶叶下滑聚集,影响均匀分散开。棉布斜面20°的时候存在较为轻微的茶叶下滑聚集,并非最佳斜面角度控制参数范围。台架斜面为2°的情况下,茶叶晾晒第一天稳定性较好,但在第三天白茶基本干燥完成的时候,如果出现较大的风吹过,则茶叶出现聚集的问题。当晾晒台架的倾斜晾晒台面棉布角度控制为6°或10°的情况下,茶叶晾晒的效果较好,无下滑聚集,也没有茶叶干燥后被风吹滚动的问题。最终设计白茶晾晒台架的倾斜晾晒台面按照8°倾斜角进行设置安装,后续实施例均按照8°倾斜角设置棉布晾晒台面,保证鲜叶和晾晒干燥以后的白茶都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实施例4>晾晒茶叶的方法,取鲜叶原叶进行初步摊平铺放于实施例3所述晾晒台架上,所述晾晒台架包括棉布晾晒台面的倾斜平台,鲜叶平铺于棉布晾晒台面上。将所述晾晒台架置于实施例3所述半遮阴的大棚内,所述大棚的四周为透风钢结构。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自然通风晾晒3-5天;如果大棚内部的温度或湿度超过晾晒茶叶的规范条件,采用人工通风的方式进行调节。晾晒完成后,将晾晒台架的棉布晾晒台面倾斜低角度部位拆开,拉低棉布晾晒台面使得晾晒完成的成品茶叶收集起来,得到高品质白茶产品。通过上述方法加工制备得到晾晒茶,相比于传统的茶叶晾晒方式而言,本发明的晾晒茶叶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晾晒茶叶的品质更佳优秀,更具有良好的茶香风味优势。<实施例5>取鲜叶原叶进行初步摊平铺放于晾晒台架上,所述晾晒台架包括棉布晾晒台面的倾斜平台,倾斜平台采用棉布制成,总共包括3层棉布晾晒台面,棉布晾晒台面倾斜角度8°,鲜叶平铺于棉布晾晒台面上。多个晾晒台架平行设置于半遮阴的大棚内,各个晾晒台架之间间隔1.5米,所述大棚四周采用钢架结构,为完全透风不带侧墙结构。气象温度22-25℃,湿度40-70%,自然通风晾晒3.5天,鲜叶晾晒完成得到优质白茶。晾晒完成后,将晾晒台架的棉布晾晒台面倾斜低角度部位拆开,拉低棉布晾晒台面使得晾晒完成的成品茶叶收集起来,得到高品质白茶产品。<对比例2>采用现有技术的茶叶晾晒方法进行白茶加工,采摘与实施例4相同的鲜叶原叶,平铺摊晾于簸箕上,控制茶叶的堆叠厚度2-4mm,避免多篇鲜叶重叠。选择气温18-22℃的阴天或者晴天进行摊晾荫干,阴天将摊晾茶叶的簸箕置于广场上进行晾晒,晴天则将茶叶转移至树荫/阴凉处进行晾晒,避免阳光直射。每隔3小时轻轻挪动晾晒茶叶的簸箕一次,晾晒好的茶叶收集置于湿度40-60%的通风阴凉储存室。经过11天晾晒,收集得到传统工艺晾晒的白茶。传统工艺加工加工白茶存在耗时长的不足,加工加工好的白茶外观因为天气的缘故,白茶反复搬运转移,晾晒干燥的速度较慢,相应的白茶茶叶表面的白毫部分损伤,所得白茶产品外观有不同的损坏。将所得到的白茶产品进行冲泡,茶汤色泽透亮,口感优秀,整体品质较好。所以,本对比例制备的白茶虽然未能取得最佳的白茶外观形貌,但茶汤色泽、口感表现达到常规白茶水平。<对比例3>采用和实施例4相似的白茶晾晒台架,按照类似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只是晾晒台架的倾斜晾晒台面是采用无纺布制成的,在同样的20-24℃气温、30-70%湿度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自然晾晒。结果发现白茶茶叶铺平以后,茶叶的表面和底部的晾晒速度有明显的差异,由于底部茶叶失水干燥的速度较慢,需要进行翻茶。按照每3小时轻挪翻茶的标准,进行白茶翻茶晾晒,4天后晾晒完成,最终茶叶晾晒品质较好。但是白毫和无纺布接触的部分有轻微损伤,茶叶形貌表现较为一般。感官审评:将上述实施例4-5和对比例2-3制备的白茶进行品质比较,分别将白茶进行外形、香气、汤色、滋味感官审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白茶品质比较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实施例4优有花香金黄透亮醇厚回甘实施例5优有花香金黄透亮醇厚回甘对比例2一般微弱浅黄透明较醇略甘对比例3良好微弱浅褐色、偏暗较醇略甘实施例4-5制备白茶的时候,对于鲜叶的翻动较少,白茶整体外观白毫保持优秀,外观最佳,给人高级质感。对比例2白茶转移翻动次数较多,白毫受到的损伤最严重,品相一般;对比例3白茶白毫和无纺布作用,因为结合数次翻弄,也有一定的损伤,虽然四天晾晒完成,但外观质感不及实施例4-5。白茶茶叶的香气比对照(对比例2-3)有花香表现。茶汤表现,实施例4-5的白茶茶汤呈现金黄透亮,具有高级质感,而传统工艺的白茶浅黄透明,虽然同属上等白茶,但茶汤质感不及实施例4-5的白茶茶汤。对比例2白茶的茶汤色泽偏暗,没有充分表现出白茶的优势质感。茶汤口感而言,实施例表4-5表现醇厚回甘,优于对比例2-3所得白茶产品。加工分析其中缘由,可能是实施例4-5白茶晾晒过程稳定,棉布具有良好透气性,且环境稳定,干扰因素少,所以所得白茶整体品质优秀。而对比例3中无纺布晾晒透气性不佳,导致局部湿度控制不佳,白茶整体品质下降。<实施例6>一种晾晒茶叶,由鲜叶经过通风、晾晒制成的,鲜叶通风晾晒的过程中采用晾晒台架进行盛放。本实施例制备晾晒茶叶产品是将鲜叶直接盛放在晾晒台架上,进行通风、晾晒加工而成,具有茶叶加工制作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较低的特点,而且最终加工制备得到的晾晒茶叶产品品质优秀。晾晒鲜叶盛放在晾晒台架上,设置于半遮阴的大棚内,鲜叶获得逐渐过渡变化的光照晾晒,同时大棚内部通风性能较好。即使天气发生变化,也无需对于晾晒台架进行转移,可以确保晾晒过程中光照强度、雨水风险等控制在较低水平。最终,能够实现晾晒茶叶晾晒制备的整体速度稳定、易行,所得茶叶品质优秀。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