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微型豆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7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微型豆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家庭自制豆浆及加工其它类似食品的装置。
豆浆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然而,目前市场上豆浆的需要量与可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迄今为止,市场上又无可供家庭使用的制豆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小巧的,具有投料计量、浸泡、
磨、滤渣、浓度控制等功能的,从投入原料到获得豆浆可一次完成的适合家用的制豆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该装置的外壳至少包括上壳和底壳,另有一磨筒与外壳相联形成一空腔,料斗与空腔相通。空腔中至少布有一根蜗杆,该蜗杆的圆周面上开有螺旋槽,槽的深度从蜗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步变浅。蜗杆与磨筒的圆壁内侧保持合适的间隙,以保证
磨和出浆效果。蜗杆轴靠近较浅螺旋槽的一端穿过磨筒上的轴承孔与滤罩相联。滤罩上绷着滤网并包住磨筒的出浆口。蜗杆轴的另一端穿过外壳上的轴承孔与摇柄相联。
以下通过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
附图表示的是根据该技术方案而设计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该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滤罩和磨筒。
图中,1上壳,2、4和11划水片,3滤罩,5磨筒,6料斗,7和12齿轮,8摇柄轴,9摇柄,10蜗杆轴,13蜗杆,14磨筒,15滤网,16底壳。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省力,蜗杆轴(10)和摇柄轴(8)上分别装有齿轮(12)和(7),这二个齿轮大小不等又互相啮合。磨筒(5)的圆壁内侧还开有磨槽(14),以增强
磨作用。磨槽是直线状,也可为其它曲线。支撑摇柄轴(8)的二个轴承孔及支撑蜗杆轴(10)的一个轴承孔均开在上壳(1)上,料斗(6)对着有较深螺旋槽的一截蜗杆并与空腔相通。滤罩(3)和齿轮(12)还分别装有划水片(2)、(4)和(11),以搅动水流,促使浆汁扩散,加快过滤速度。磨筒(5)与上壳(1)、滤罩(3)与蜗杆轴(10)分别采用螺纹联接,也可用销或其它方式联接。在底壳(16)和料斗(6)的内侧分别标有刻度,以便于计量控制浆汁数量和浓度。另外,料斗(6)和上壳(1)是一个整体,自然也可是二部件。为携拿和使用方便,外壳上制有把手。
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只需用料斗(6)量取大豆,倒入底壳(16)并注水浸泡。而后将浸泡过的大豆倒入料斗(6),在底壳(16)内量取一定量的水,然后用手摇动摇柄(9)。料斗(6)中的大豆就被蜗杆(13)逐渐推入磨筒(5)内,被蜗杆(13)和磨筒(5)挤压、
碎、磨细再流入滤罩(3),在水流作用下,浆汁扩散在水中。此时可取下滤罩(3),倒掉留在罩中的豆渣,豆浆汁就可煮制了。
自然,本实用新型也可对其它谷类、豆类食物进行类似的加工。
使用本实用新型制豆浆,快速、清洁、简便,可放在桌面上工作而无须作任何固定。若装上电热元件,连煮制也能一次完成。也可配上电机,则使用更方便。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又低。上壳和底壳可采用注塑或冲压成型,其它零件只需少量金加工。适宜小型企业接产。
权利要求
1.一种家用微型豆浆器,其特征是该装置的外壳至少包括上壳(1)和底壳(16),有一磨筒(5)与外壳相联形成一空腔,料斗(6)与空腔相通;空腔中至少有一根蜗杆(13),蜗杆(13)的圆周面上开有螺旋槽,槽的深度从螺杆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步变浅;蜗杆(13)与磨筒(5)的圆壁在内侧保持合适的间距;蜗杆轴(10)靠近较浅螺旋槽的一端穿过磨筒(5)上的轴承孔与滤罩(3)相联,滤罩(3)包住磨筒的出浆口;蜗杆轴(10)的另一端穿过外壳上的轴承孔与摇柄(9)相联。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所说的蜗杆轴(10)和摇柄轴(8)上分别装有齿轮(12)和(7),这二个齿轮大小不等且互相啮合。
3.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所说的磨筒(5)的圆壁内侧上开有磨槽(14)。
4.按权利要求
3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所说的料斗(6)对着有较深螺旋槽的一截蜗杆并与空腔相通。
5.按权利要求
4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所说的磨筒(5)与上壳(1)相联。
6.按权利要求
5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所说的滤罩(3)和齿轮(12)上分别装有划水片(2)、(4)和(11)。
7.按权利要求
6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底壳(16)和料斗(6)的内侧分别标有计量刻度。
8.按权利要求
7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外壳上制有把手。
9.按权利要求
8所述的豆浆器,其特征是该装置还可配有电热元件。
专利摘要
家用微型豆浆器是一种适合家庭自制豆浆和加工其它类似食品的装置。主要零件有蜗杆、磨筒、滤罩、料斗、齿轮和外壳等。具有投料计量、浸泡、碾磨、滤渣、浓度控制等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从投入原料到获得豆浆可一次完成,若装上电热元件效果更为理想。该装置还可对其它谷类进行类似的加工。
文档编号A23L1/20GK86200078SQ86200078
公开日1986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6日
发明者陈鑫华 申请人:陈鑫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