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萃取物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02299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萃取物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抑制植物萃取物所引起的泡沫和涉及上述萃取物(尤其是茶)的香化作用。
饮料如茶和咖啡通常是采用植物原料如茶叶或经烘烤和研磨的咖啡豆用水提取法制备而成的。在速溶饮料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把萃取液烘干至粉状。本文所用的「萃取物」,除特别指明外,包括液体和干燥物两种形态。
植物萃取液容易产生泡沫,在生产的过程中造成处理不便。此外,当消费者用水冲调干的植物萃取物时,或当出售可冲调饮料的自动售货机不停的重覆循环和把饮料喷射出来时,会出现难看的泡沫。
因此,长期以来均需求一种有效的防沫剂或「消泡」物(Antifoam)加进植物萃取物来抑制泡沫产生。虽然,好几种在市面上出售的「消泡」物亦普遍被认为可用于食物和饮料,但亦往往被视作附加物质,因而是不受欢迎的。美国专利第3,100,151号提出一种用于咖啡或茶的「消泡」物,可用植物油如咖啡油制备而成,其方法是使咖啡油与甘油起反应以产生单酸甘油酯。由于所用的甘油并非植物萃取物的天然成份,所以「消泡」物包括相当大数量的附加物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消泡物的植物萃取组合物和制备「消泡」物和萃取组合物的工艺。理想的情况是,消泡剂主要或完全是从与植物萃取物同种的成分提取出来。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的抑制泡沫的方法而毋须把附加物质加进植物萃取物中。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方面,在有水存在的碱性条件下,使植物油与包括钙、镁和两者的混合物的阳离子源发生反应,便可制得一种有效的「消泡」物。反应产物一般包括脂肪酸的钙和(或)镁盐与单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的混合物。
植物油(主要包括甘油三酯)最好是从与萃取物同类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例如,茶籽油可用于制备消泡茶萃取组合物,而咖啡油则可用于制备消泡咖啡萃取组合物。
阳离子源最好是与萃取物同类的植物原料的灰。所以,茶叶或咖啡豆灰均可用作阳离子源。意外地发现采用经提取的植物原料灰所制得的消泡剂较采用未经提取的植物原料灰所制得的消泡剂有效。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消泡」物在加进植物萃取物前先与一种食用的载体油混合。载体油使「消泡」物流动性更好,因而促进消泡植物萃取物组合物的形成。还测定出载体油一般能提高「消泡」物的功效和「消泡」物有助于抑止油的分离和在冲调时形成难看的油膜。
所以,本发明提供了经过改良的植物萃取组合物,其中包括有效数量的用前述反应所制得的消泡剂和植物萃取物。亦可在萃取组合物中加入能提高萃取物的香味的物质(这里称为「香化剂」)。载体油可同时作为消泡剂和香化剂的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已发现食用油,尤其是茶籽油对茶的香化剂有很高的亲合力。因此,当油与含水茶香精接触时,少量的油亦会吸收相当数量的茶香化剂,生产一种烈性香化油。举例来说,可将茶香化剂和载体油混合,方法是使油和含水茶香精接触,把香化剂从水相转移到油中。然后将制得的含香化剂的油在与「消泡」剂混和前从水相中分离出来。
虽然,在香化过程中最好加入「消泡」物,但也可以不加。所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化干茶萃取物的改良方法和改良的香化茶萃取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色和优点,在下列较好的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中将更为明显。
根据本发明,制备「消泡」物所需的阳离子源最好是植物原料灰。原料灰最好是燃烧植物原料而来的。干植物原料一般可用强制气流灰化15分钟,原料便完全变成灰状。强制气流的流量为每公斤植物原料0.05至1.0米3/分。燃烧后,可把原料灰磨碎和(或)过筛以去除或分散较大的粒块。
用作制备灰的植物原料最好在燃烧前用水提取。使用经提取的植物原料灰制成的消泡物已证实有优越的功率。虽然本发明不受任何操作理论的限制,但相信其优越性与在经提取植物原料中钾对钙和镁的比例较低(与未经提取原料的比例相比)有关,因为在使用含水提取法处理植物原料时,所清除的钾较钙和镁多,这是由于钾化合物较钙和镁化合物可溶于水和容易用浸提方法清除。
特定数量的阳离子源的钙和镁的数量可用「Ca+Mg总量」参数来表示,这参数是阳离子源中钙的克分子数和镁的克分子数的总和。由于一般相信钾离子会与钙镁离子竞争和(或)抑制所希望的脂肪酸的钙和镁盐的形成,所以灰中的钾的克分子对「Ca+Mg总量」比例较好是小于1,最好是小于0.5。因此用水浸提灰本身可降低钾对钙和镁在灰中的比例,最好在低于20℃的条件下进行。
反应中所应用的阳离子源的数量一般是按每千克反应油至少可提供0.05克分子的「Ca+Mg总量」来选择的。「Ca+Mg总量」较好是每千克反应油含约0.2至1.5克分子,最好是每千克油含约0.6至1.0克分子。提供指定「Ca+Mg总量」的阳离子源数量必然是取决于阳离子源的组成。当使用下脚料灰作阳离子来源时,每千克油较好使用约28至215克灰,最好是在约85至145克的范围内。
亦可使用除了灰外的钙和(或)镁的阳离子源。所以,可使用钙和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和这些原料的混合物。使用纯钙和镁化合物的混合物作阳离子源的消泡剂的效能与由灰得到的消泡剂相似,可为在相似条件下制成的植物萃取组合物提供相同克分子数量的钙和镁。一般来说,镁离子所提供的消泡活性较相同数量的钙离子或钙和镁离子混合物为佳。所以,在非灰阳离子源中,以镁化合物较佳。
反应混合物中包括水。一般来说,每千克油含至少约10克水,最好是每千克油含水10克至150克水。
在反应中使用的油是一种可食用的甘油三酯基植物油,最好是提取自与消泡剂结合的萃取物同类的植物。所以,可使用机械压榨法或溶剂萃取法,从茶籽提取茶籽油,或用类似的已知方法从咖啡豆或粉末中提取咖啡油。未精制油或精制油均可使用。
反应的步骤是简单地将油、水和阳离子源进行混合,然后把混合物保持在碱性和室温的条件下,即20℃,最好是在高温下。在高温下反应所制备的消泡剂比在室温下制备的消泡剂有效。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必须在封闭的容器和(或)惰性气氛中进行以抑止油的氧化。由于阳离子源一般含碱性较高的钙和镁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阳离子源本身能维持在反应混合物中所需的碱性条件。最好搅拌反应混合物使成份保持紧密的掺合。
在温度低于65℃时,反应只能进行到有限的程度,无论是否有任何未反应的阳离子源存在,反应亦会在1至2小时后停止。在低于6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后,反应混合物一般是油状的液体,比在反应前的油的粘度略高。如果反应在低于65℃下进行,则未精制油的粘度一般增加较大,制成的消泡剂亦比用精制油制成的消泡剂更有效力。因此,相信在这样的温度下,主要的反应包括在反应开始前,由存在于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生成盐的反应,并相信大部分在反应后在混合物发现的单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在反应前已存在于油中。
当把反应混合物保持在高温下,较好是高于65℃,最好是在100℃至180℃之间,则反应进行得较迅速,范围亦较大。在高于65℃下,精制油和未精制油的效果大致一样。因此相信在这样的温度下,在油中的甘油三酯实际上发生了水解反应,产生单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还形成游离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再与钙和镁阳离子起反应产生钙和镁盐。
反应进行的速度随准确的操作温度,反应混合物的含水量和阳离子源数量、阳离子源的种类和阳离子源在油中分散的程度而改变。一般来说,由灰所产生的反应稍慢于同等份量的钙和镁的纯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所产生的反应。
最好在油中的脂肪酸转变成盐之前终止反应。当使用优选数量的阳离子源时,反应的速度随着阳离子源的消耗而下降,而上述优选数量的离子来源所含的钙和镁少于把油的脂肪酸部份完全转化成盐所需的份量。所以,在反应终结时,尚有相当份量的单酸甘油酯,甘油二酯甚至一些未反应的甘油三酯留在反应后的混合物中。
一般来说,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在阳离子源中的钙和镁完全耗尽前因混合物被冷却至室温而中断,时间为20分至36小时后,最好是8至24小时后。任何在高温反应后出现的进一步反应和冷却一般是无关紧要的。经过高温反应和被冷却至室温后,混合物具有蜡状半固体至固体的稠度,和明显的屈服点。
反应的产物可用作消泡剂,毋须改良。一般来说,反应步骤的产物含少量未反应的钙和(或)镁化合物,如使用灰作阳离子源,产物则含少量未反应的灰成分。通过加入有效份量的消泡剂,则引入植物萃取组分中的少量此种物质对组分不会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如有需要,通过沉降,离心或最好是过滤可从消泡剂中除去未反应的钙镁化合物和(或)灰分颗粒。
可把消泡剂分散于植物萃取液中,方法是在压力下使一部分萃取液和消泡剂的混合物通过喷嘴,形成一种消泡剂和萃取液的乳化液,然后将乳化和剩余的萃取液混合。当消泡剂在室温下呈固体或半固体状时,可加热使之熔化,温度一般约为65℃,或使消泡剂和一种液态载体油混合以促进乳化作用。烘干萃取液和消泡剂的混合物,可制得一种干燥的粉状萃取组合物。在干燥前把消泡剂加进组合物时,由于指定份量的消泡剂所达到的抑止泡沫的程度视采用的干燥方法而定。象真空干燥,转鼓式干燥等一类的干燥法不会把混合物置于高剪切速率之下,其效果一般较使用常规的喷雾干燥的方法把混合物暴露在雾化喷嘴的极高剪切率下为佳。用喷雾干燥大部分萃取液而不加入任何消泡剂,把消泡剂加进剩余的萃取液中,然后采用一种毋需使用高剪切速率的干燥方法将萃取物-防泡剂组合混合物制成粉末,然后把第一和第二种粉末混合,亦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加入消泡剂使其与干粉状萃取物接触。一般可制得一种优越的消泡萃取组合物。最好把消泡剂喷洒到干粉状的萃取组合物上。一般认为若使消泡剂与粉末接触,则消泡剂主要分布在或接近粉粒的表面。因此,相信在冲调时,消泡剂在大量的干燥萃取成分分散在液相中之前可用来抑止泡沫产生。
当消泡剂的物理性质使喷雾方法不适用时,可把消泡剂与一种液体混合,然后喷洒到粉末上。所以,可用水或水和植物提取固体的混合物来乳化消泡剂。这些固体有助于促使一种既稳定又可喷洒的乳化液产生。然后把制得的乳化液喷洒到粉末上。由于乳化液中的水能增加成品的水份,所以必须加入制备乳化液所需的最小份量的水。使用典型的消泡剂,按每份消泡剂(重量),加进3.5份水(重量)和1.5份植物萃取物固体(重量)的比例,可制得可接受的乳化液。
喷洒用的混合料最好包括消泡剂和食用载体油的混合物。本发明的消泡剂可与食用油混溶。所以,可按需要选择合适的油对消泡剂的比例,以控制混合料的粘度。载体油最好是从与使用消泡剂的植物提取物同类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达到适合于进行喷洒的低粘度所需要的油的份量取决于喷洒的技术和所用的设备及消泡剂的稠度。按1份油(重量)对1份消泡剂的比例制备的混合液适用于一般的喷洒设备。一般来说,制备可喷洒的混合料所需的油极少,对萃取组合物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要进一步降低混合料的粘度,可用水或水与萃取固体的混合物与含消泡剂和油的混合料混合或乳化。
根据本发明,萃取物组分中所用的消泡剂的有效份量随消泡剂的组成、把消泡剂加进萃取物组分的方法、植物萃取物的性质和所要求的抑止泡沫的程度而改变。一般来说,加入的消泡剂若占植物萃取固体的重量之0.01%至1.5%,抑止泡沫的效果令人满意。采用优选的消泡剂与油混合,用喷雾方法把包括油和消泡剂的混合料加到干茶萃取物的粉末上,消泡剂的份量最好占0.05至0.2%(重量)。
所达到的抑止泡沫的程度可用「排水泡沫重量测试法」或「泡沫消失时间测试法」来测定。在排水泡沫重量测试法中,将600毫升的萃取液或600毫升干燥的萃取组分按一般方法用水冲调,在室温下把混合液置于1升的普通实验室分液漏斗中。用力摇动分液滤斗10秒种,并立即将其直立放置,活栓在分液漏斗的下部,把活栓打开,液体便会流出。当液体/泡沫的界面到达活栓时,关上活栓,测定剩余泡沫重量的克数。
在泡沫消失时间测试法中,把1克干萃取物组分放在容量为360毫升,高14毫米,杯口的直径为6.5厘米的水杯的底部。把温度为18℃,速度为120毫升/秒的自来水加入水杯中,使水流直接冲击粉末,来冲调萃取物。当泡沫的顶部接触到水杯的顶部时,停止水流。把从停止水流到在液层顶上可见一无泡的清晰点(即没有泡沫)的时间(以秒计算)看作泡沫消失时间。
应把上述排水泡沫重量值和「泡沫消失时间」值看作是根据上述这些方法所测定的数值同时,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数值愈低,抑止泡沫的功效愈大。
组成防泡剂所用的载体油同样适用于把香化剂溶合到植物萃取组合物中。作为香化剂和消泡剂的载体油所需要的数量不大于单独作为香化剂的载体油所需要的数量。
把用蒸馏法从经烘烤和研磨的咖啡提取出来的香化剂加进即溶咖啡的方法是把香化剂与一种食用载体油混合,然后把混合料喷洒到干燥咖啡萃取物上,是一个已知的方法。根据本发明,施加香化剂和消泡剂时,亦可采用类似的方法。所以,可将蒸馏出来的咖啡香料与载体油和消泡剂混合,然后把制得的混合物喷洒到干咖啡萃取物粉末上。本发明的防泡剂亦可用于用胶囊封装的油/芳香混合料香化咖啡的过程。可把消泡剂和充满香化剂的油混合,并将所形成的混合液的液滴用咖啡固体或其他碳水化合物密封成胶囊。将含油、香料和消泡剂的胶囊和干咖啡萃取物混合,于是便能把消泡剂和香料加进萃取组合物中。
一些即溶咖啡组分用载体油中的香料进行香化时出现油膜,迄今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冲调时,油从水相中分离出来,于是在饮料的表面形成油膜。本发明的消泡剂能在萃取物冲调时阻止油的分离和阻止油膜的形成。
虽然即溶咖啡已用含香化剂和油的混合料进行香化,但至今仍未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即冲茶。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目标,即冲茶也可用含茶味香料和油的混合料进行香化。把茶味香料加入载体油中,最好是茶籽油,方法是让油和带香料的含水茶香精接触,把茶香精的香料转移到油中,然后从水相分离出含香化剂的油。含水茶香精可用蒸汽蒸馏法从红茶叶或(最好是)用气提法从茶的萃取液中提取。
油可在一次或连续的操作中与含水茶香精接触。最好是让油和含水茶精在宽阔的直立柱中逆流接触,即油向上流,而含水茶精则向下流。最好沿直立柱的长度装置搅拌器以保证油和水相密切混合。在柱的顶端,用浮选法把输出的香化油从流入的含水萃取物中分离出来,而输出的贫化香料的香精可用类似的方法从在柱的底部流入的油中分离出来。油在柱中停留的时间一般是1分钟,而含水香精的停留时间一般是12分钟。约20℃至6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这些接触和分离步骤的结果没有显著的影响,此范围内的任何温度都是合适的,亦可使用其他温度。可把贫化香料的香精加进茶萃取液中以回收经过接触步骤后残留在香精中的茶成份。
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包括发现了能为成品提供所需香味的香化剂的部分一般是在接触操作中被油所吸收。此外,采用本发明在这一方面的方法,还发现极少量的油可吸收大量的茶香味剂。因此,可将所需份量的香味剂加进干茶萃取物,毋须加进过量的油。所以,加进提取物的香化油份量只受感觉器官的因素,而不受油的任何不良作用的影响。
茶香精的香料含量可用「汽提百分率(%)」表示,即是香精重量占汽提茶重量的百分率。所以,4%的汽提香精代表在100份(重量)茶叶中含有4份(重量)香精,2%的汽提香精代表在100份(重量)茶叶中含有两份(重量)香精。最好是2%至4%的汽提香精。每份(重量)油可吸收15份(重量)或以上的香精。所以,在接触步骤中,含水香精对油的重量比例可以高达15∶1或以上,最好是在8∶1和15∶1之间。若按优选的香精油比例使用优选的香精,则100份(重量)茶叶所含的香精被0.13至0.5份(重量)的油所吸收。
加进干茶萃取物的香化剂份量可用「化学计量百分数」来表示。当化学计量百分数是100%份时,是把从100份(重量)茶叶提取出来的香化剂加进从100份(重量)茶叶所提取的干萃取物;若化学计量百分数是50%,则是把从50份(重量)茶叶提取出来的香化剂加进从100份(重量)茶叶所提取的干萃取物,如此类推。使用本发明的香化方法,香化水平最好低于50%的化学计量百分数,如要制备一种含合意的香味的干萃取组合物,香化水平最好在约10%至25%的化学计量百分数之间。采用本发明优选的高浓度香化油,只需大大少于0.5%(重量)(相对于干茶提取物重量)的油便可达到预期的香化水平。
把含香化剂的油加进粉状茶萃取组合物使油和粉末接触。使用本发明的消泡剂时,含香化剂的油最好用作载体油。所以,可把含香化剂的油和消泡剂混合,然后把混合料喷洒到即溶茶粉上。消泡剂除了可抑止制品冲调时产生油膜外,与带香化剂的油混和使用,较使用不含消泡剂的油更能使香化剂粉末的味道均衡和合适。使用消泡剂改良香味是意料之外的,因为消泡剂本身一般不含明显的香味。
所以,为了制备味道较均衡和合适的干茶萃取物,把含香化剂的油(有或没有防泡剂)和含水茶萃取物混合。每份(重量)带香化剂的载体油与1至3份,最好是1.5至2份(重量)含水茶萃取物和约25%至50%,最好是30%至45%的茶固体混和。
把消泡剂和(或)香化油加进包含其他成份,例如通常在加冰茶混合料中所包括的糖和柠檬香精或通常在咖啡萃取物中所包括的糖和菊苣提取物或糖的植物萃取物组分,亦有同样的优点。
虽然,钙和(或)镁离子源与油的反应为制备一种含有有效物质组合的消泡剂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使用其他较逊色的方法也可制备类似的消泡剂。在另一工艺程序中,用矿物酸和水使植物油进行分水解,形成一种游离脂肪酸、单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的混合物。把酸中和后,将生成的矿物盐沉淀,然后用钙和镁皂化脂肪酸。还有,除钙和镁离子源外,亦可采用其他阳离子源作为在碱性条件下,油、阳离子源和水的反应的一个较逊色的修正。虽然使用钙和镁以外的阳离子源的消泡剂也有抑止泡沫的作用,但这种消泡剂显然不及含钙和(或)镁的优选消泡剂有效。
以下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某几方面。除特别指明外,所有份数、比例和百分数均以重量计量。
实施例1按普通提取工艺用水提取红茶叶。把提取法的副产品,即186.1份(重量)的茶叶下脚料烧成灰烬、磨碎和用325号筛眼筛选。把4.84份经筛选的灰和40.3份茶籽油、4.84份水混和。将混合物在121℃的条件下,反应8小时后,制得50份消泡剂。
用蒸汽经液体通过萃取物,汽提部份含水萃取物中的香味剂,冷凝出562.5份3%萃取含水茶蒸馏出液。将汽提萃取物与剩余的萃取物混和。蒸馏液在垂直连续逆流萃取塔中与茶籽油接触,蒸馏液对茶籽油的比例为12∶1。在塔的顶部回收46.9份香化茶籽油。将贫化香化剂蒸馏液再与剩余的含水萃取物混合。
把香化油和防泡剂混合。把小部份含水提取物调节为含37%茶固体。将194.5份调节后的提取物与消泡剂和香化油混合。将消泡剂、香化油和茶液的混合料不停地再循环并用搅拌器保持其均匀性。用普通工艺喷雾干燥剩余的含水茶萃取物,制得约50,000份干茶萃取物粉末。将消泡剂、香化油和茶萃取物的混合料与干萃取物接触,方法是加压使混合料通过一个过滤器和一个带细孔的喷嘴,以便把混合料按扁平而圆的图案喷出,并同时把环形粉末流沿喷嘴传送。接触操作形成的组分包括0.1%消泡剂和0.09%香化油(按干提取物的重量计算),并在化学计量百分数为15%的条件下香化。
组合物的泡沫消失时间为5.24秒。对比之下,第一种对照茶提取物采用同样的水提取法和喷雾干燥工艺制备,但毋须汽提任何部份的萃取物或加入任何消泡剂或任何香化油,其泡沫消失时间超过200秒。第二种对照样本采用香化油经相同的工艺过程制备,但不加进消泡剂,其泡沫消失时间为约60秒。
当打开盛载组分的瓶时,可闻到一种强烈而特殊的茶的香味。在感官鉴定试验中,含有香化油和消泡剂的组合物的香味较其他两种对照组份的香味优胜。
实施例2基本上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制备两种干茶萃取组合物的样本,但在制备消泡剂的反应步骤中使用不同的阳离子源。第一个样本是用按比例配制的含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的阳离子源来制备,以提供与实施例1所用的灰的所提供的克分子数相同的钙和镁。第二个样本使用含氢氧化钾的离子源,其数量可提供每千克油的钾的克分子数等于实施例1所用的灰所提供的钙、镁和钾的总克分子数(每千克油)。使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阳离子源制备的样本的泡沫消失时间为6.0秒,而使用氢氧化钾制备的样本的泡沫消失时间是17.8秒。
实施例3在相同的条件下重覆例1的过程,但油、灰和水的混合物在121℃的条件下保持24小时,而不是实施例1中的8小时。把12.5份制成的消泡剂与42.5份香化油和115份37%的固体茶萃取物混合,把制得的混合料(而不是实施例1所用的混合料)喷洒到50,000份干茶萃取物上。因此,制成的组分包括0.025%消泡剂和0.085%香化油,并在化学计量百分数约为14%的条件下进行香化。组分带很好的茶味,泡沫消失时间约在4至7秒之间。
实施例4把3.2份氢氧化钙分散在8份蒸馏水中。然后把分散体加到600份茶籽油中,制成反应混合物。把反应混合物置于封闭容器中,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和在177℃下保持三十分钟。然后把混合物迅速冷却,用沉降法把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分离出来。从沉降步骤回收的上层清液是一种油状液体消泡剂。用喷雾接触法把消泡剂加进干的粉状茶萃取物中,使制得的组合物含约0.17%的消泡剂。泡沫消失时间为5至10秒。不含消泡剂的干萃取物的泡沫消失时间超过200秒。
实施例5在下列三个测试中,将50克的茶籽油和0.5克阳离子源和2.0克水在54℃下反应20分钟。将制得的消泡剂与相同的干茶萃取物按同样比例,即3毫升消泡剂对454克干茶萃取物,进行喷雾接触。测试用的阳离子源组分和经处理的干茶萃取物的排水泡沫重量如下表1阳离子源Ca(OH) Mg(OH) 排水泡沫重量次 (克) (克) (克)A 0.5 0.0 19.3B 0.0 0.5 8.17C 0.25 0.25 17.66相比之下,不含消泡剂的干茶萃取物的排水泡沫重量是30.7克。
实施例6两种消泡剂均是由12克茶叶灰、12克水和100克茶籽油在121℃反应60分钟而制成的。两种消泡剂的成份和条件相同,除了其中一种消泡剂是用未经提取的红茶叶灰制成的,而另一种则是用红茶叶下脚料的灰制成的。把两种消泡剂分别制成可喷洒的乳化液,方法是把10克消化剂与35克水和15克干茶萃取物混合。两种乳化液均与分成相等分数的相同干茶萃取物行喷洒接触。在每次喷洒接触的情况中,都是把0.44%(以干提取物的重量计算)消泡剂加入干茶萃取物中。用红茶叶下脚料的灰制取的消泡剂处理的萃取物的排水泡沫重量为5.36克,而用未提取的红茶叶灰制备的消泡剂处理的萃取物,其排水泡沫重量是12.48克。
实施例7把咖啡下脚料的粉烘干和烧成灰。用冷水浸析灰,直至灰中的钾对Ca+Mg总量的比例降至0.5,然后烘干。把200克浸析过的灰在121℃下与120克水和1公斤精制咖啡油反应八小时,制得一种消泡剂。把消泡剂加进含40%固体的含水咖啡萃取物中,方法是用少部份萃取物乳化消泡剂,然后将制得的乳化液和剩余的萃取物混合使每千克萃取物提供6.0克消泡剂或根据萃取物中咖啡固体的重量计算,消泡剂占1.5%。当经处理提取物被泵进容器时所产生的泡沫显然较未经处理的同样萃取物少。与未经处理的萃取物相比,按体积计算,大约可多泵入三分之一至二分一的经处理的萃取物,而没有泡沫溢流出来。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一种植物萃取物和有效份量的消泡剂的组合物包括(a)一种或多种从与所述植物萃取物同种的植物提取出来的脂肪酸的盐,和选自含有钙、镁的化合物或两者的混合物的阳离子;和(b)从该种植物提取出来的单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阳离子是从与所述萃取物同种的植物提取出来的。
3.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植物萃取物是茶或咖啡萃取物。
4.制备权利要求
1所述组合物的方法包括(a)在有水存在的碱性条件下,将植物油与钙或(和)镁离子源反应,从而制得消泡剂;以及(b)将所述消泡剂与植物萃取物混合,其中所述植物提取物和植物油是从相同种类的植物提取出来的。
5.按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离子源是所述植物原料的灰。
6.按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油是茶籽油,所述灰是茶叶下脚料的灰。
7.按权利要求
4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阳离子源的Ca+Mg总量介于每千克所述的油含0.2至1.5克分子之间。
8.按权利要求
4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步骤在约65℃至约180℃下进行20分钟至36小时。
9.按权利要求
4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组合物中的植物固体的重量计算,把约0.05%至约1.5%所述消泡剂加进该组合物中。
10.按权利要求
4至9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包括把消泡剂与一种从所述植物提取出来的食用载体油混合以形成一种混合料,然后把该混合料喷洒到粉状的植物萃取物上。
11.按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混合料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种类的植物提取出来的香化剂。
专利摘要
将植物油与钙和镁阳离子在含水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得一种能与植物萃取物混合的消泡剂。钙和镁阳离子可取自植物原料灰。可将消泡剂与植物萃取物混合或先与载体油混合,然后再与液体或干植物萃取物混合,以制得本发明的植物萃取物组合物。由茶和咖啡制取的萃取物、油和灰特别适用于本发明。选用香化剂可带来进一步的优点,尤其对茶而言,方法是把香化剂加进载体油,然后使载体油和含水茶香精接触。
文档编号A23F5/40GK86107732SQ86107732
公开日1987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17日
发明者徐胜雄, 斯科特·韦斯特福尔 申请人:雀巢制品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