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鲜牛骨肉干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76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低温鲜牛骨肉干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从鲜骨的结构成份及营养价值的分析得知,骨头的构造如同薄的钙质管子内,装满骨髓,从外表看好象全部是钙,但,实际上钙的含量出乎意料地少,除钙以外的蛋白质和脂肪同肉的成份相似。骨髓内含有维持人的生命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其中有大脑所不可缺少的磷脂质,磷蛋白等。
还有被认为是有防止老化作用的骨胶原,软骨素,促进肝功能的蛋氨酸,维生素A、B1、B2等。因此被认为鲜骨是个高级营养宝库。
鲜骨由于含有各种氨基酸,所以一般地说味道是很鲜美的。尤其是鲜牛骨更具有独特鲜味。关于鲜牛骨独特鲜味问题,在这里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一下古代朝鲜族的冷面汤,是熬牛骨的汤,是装在大缸里冷却的。这些鲜牛骨熬出的牛骨汤,非常独特鲜味,在这方面牛骨在动物骨头中占领先。这就是为什么从古以来国内外闻名的朝鲜族独特饮食——冷面,用鲜牛骨汤的道理所在。现在不仅是饭店,还是家庭里所做炒菜及菜汤的佐料,全部由味精、味素所取代。按营养学角度来说,这是很不合理的。我深信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这种味精味素等化学调料品的食用期不会太长久。在这一方面韩国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用牛肉干粉作佐料,全面取代味精味素等化学调料。这种作法是合理的,但,遗憾的是没有充分利用骨粉和骨髓的营养价值。
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鲜骨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几乎全部营养成份。而且它的含量之高,是十分惊人的,而且不可思意的。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特列下表以猪肉作为基数倍数表示,其对比成份含量
(上列表的数据取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武汉医学院卫生研究所编1983年版)从上列表中可知鲜骨中营养成份,除维生素B1、B2稍低外,其余远远高于其他常用食物。从上述表列数据可知,由于鲜骨粉中各种营养成份极其丰富,少量地食用骨粉,便可以改善和补充我国人民营养成份。因此,鲜骨粉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一种新开发的食物源。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大有开发价值的近代人类食品的保健工程之一。下面着重叙述,对鲜牛骨肉不加水粉碎的加工新工艺问题。国际是最早开发骨头,是从日本开始的,有限资源的日本大部分粮食依靠进口的情况下,开发未利用资源是这个国家的唯一出路,在国外一般认为骨头只能作饲料或脂料。自从1981年日本增幸产业株式会社正式批量生产鲜骨糊食品以来,到目前为止,日本在骨头开发利用方面,在国际上还是领先地位,以澳大利亚为首南北美州,东南亚各国,近邻国等,几乎是来自全世界畅销。
例如我国河南省安阳肉联厂1986年从日本引进价值50万人民币的猪骨糊机,骨头粉碎能力为90kg/hr。此进口设备1988年曾进行过考查,具体情况如下该机是在常温下加水(骨头和水混合比例为1∶1)加工的猪骨糊机。只限于制作香肠、肉丸子、饺子、肉饼、炸肉饼,煎肉饼等指定的湿食品。它不能取代目前食用的味精味素等化学调料。这种湿食品在常温下有效期保存为6个月。这对储存,销售等带来一系列不便或限制。尤其是常温下生产骨糊,是一种非常麻烦的事情。每天拿出半天时间拆洗设备,如果拆洗过程中,对某一零件清洗不彻底,往往出现第二天生产的骨糊全部卫生不合格的废品。这是目前河南省安阳肉联厂生产猪骨糊机的实际情况。人所公知的鲜牛骨具有很高硬度及强度,骨髓和肉又黏糊,这三个截然不同性质的硬、柔、黏糊混合在一块,如何有效粉碎呢?又怎么能不加水粉碎成干粉呢?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解决的主要课题。为了探索对鲜牛骨肉不加水加工干粉的目的,首先对鲜牛骨进行不同低温的抗碎强度试验。为了取得精确的数据,抗碎强度试样做成三种,第1种为横向抗碎强度试样块6×10×50mm如


图1。第2种为纵向抗碎强度试样块,高为50mm园柱体如图2。第3种为牛骨关节实芯骨,取样为50×50×50mm正立方体如图3。此三种试样各取80块,共计取样240块。上述三种试样块,分别对不同的8个低温(+10℃,0℃,-10℃,-20℃,-30℃,-40℃,-50℃,-55℃)进行抗碎强度试验。为了取得精确数据,对一个温度10次重复进行粉碎试验,其平均值作为一个温度的粉碎强度。最后分别绘制成三种牛骨对不同低温及牛骨不同作用方向粉碎强度三条坐标曲线(1)(2)(3)图4,从图4中(1)(2)(3)条坐标曲线可得如下的两个结论。
1、鲜牛骨抗碎强度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当温度下降到-40℃时,鲜牛骨强度随温度下降而缓慢下降,当温度下降到-40℃以下时,鲜牛骨强度急剧发生下降或上升变化,所以-40℃为牛骨强度变化的临界温度。
2、上述坐标曲线图4中,明显的看出曲线(1)(2)当温度下降到-55℃时,这两条曲线强度为470kg/cm2汇合的。也就是(1)曲线强度由3500kg/cm2,下降到470kg/cm2,在这个温度下牛骨横向强度下降7.4倍,(2)曲线强度,由890kg/cm2,下降到470kg/cm2,在这个温度下牛骨纵向强度下降1.9倍。(3)曲线强度坐标可看出软骨由250kg/cm2,上升到700kg/cm2,在这个温度下软骨强度反而上升2.8倍,但硬骨强度下降7.4倍,这对牛骨粉碎非常有利的。由此可知,-55℃为牛骨粉碎的最佳低温。这是理论上数据,实际控制温度取略稍低温-55℃-60℃的范围。
超低温鲜牛骨肉粉碎具有如下优点(1)超低温粉碎比常温更容易,可提高粉碎产量(2)牛骨纵向强度试验被破碎情况表明,在超低温条件下,骨髓被处于分散成半固态的小颗粒,这对不加水加工干粉的可能性创造有利条件。
(3)本食品加工在超低温下进行的,所以加工全过程始终保持原有食品的物理性,经冷冻干燥,常温下保存期为18个月。这对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创造一系列方便条件。
目前我国牛骨资源非常丰富,例如,内蒙、甘肃、青海、新疆地区较多集中。其储存量粗略估算60万吨,如果全部利用开发加工成干粉,就这一项牛骨开发年效益可达7.8亿元。(本实用新型超低温鲜牛骨肉干粉机年产1100吨,鲜牛骨肉干粉年利润为130万元)这是很有开发价值,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尤其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食品,如目前韩国一市斤加拿大进口牛肉价为75-80元人民币,韩国国内养牛肉一市斤价为100元人民币,是我国市场价的10多倍。我国目前牛骨1斤价大约0.6元,加工成干粉的成本为3元。生产1斤牛骨粉价值未超过1斤牛肉价,骨粉食用价值远远超过牛肉价,这就说明牛骨粉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鲜牛骨肉不加水加工新的工装设备——超低温鲜牛骨肉干粉机。其特征是在超低温封闭、隔热,制冷保温箱体壁内灌满珍珠岩粉料,箱体中央装有特高立式粉碎机构,由Y型摇杆摆动入料机构,鄂式压割机构,三道上下串联切碎机构,又三道上、下串联超级磨盘机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超低温鲜牛骨肉干粉机总成。
本机由于在超低温封闭制冷特殊条件下加工干粉,因此加工工艺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不允许手工作业,加工必须实现自动化流水线。
2、冷冻库必须设置在干粉机上部,和干粉机组合成一体,其温度为-60℃,用机械一次投料,才能缩短投料时间,同时降低冷气损耗能量。
3、一次投料量保证3.6吨鲜牛骨,保证8小时连续工作。除故障处理外,在正常作业不允许,打开入料盖。
该机是由冷冻入料箱盖1,制冷保温箱壁内灌满珍珠岩2,Y型摇杆摆动入料机构3,其特征是鄂式压割机摇杆直接延伸成Y型摇杆入料摆动机构,其中央为长方形入料口,其上方两侧斜面中间具有活动铰连接装料底板四周封闭滑动的摆动入料机构。4个机架大螺母4,两组往复推动杠杆机构5,两组鄂式压割机构6,4根机架立柱7,鄂式压割机架8,定子磨盘定位器9,机架4个特厚大螺母10,机架下部四根立柱11,磨盘机架12,磨盘漏斗13,3个串联定子磨盘14,3个转子磨盘15,其磨盘特征是三道上下串联三组超级磨盘机构,每组磨盘定子为上部,转子为下部,其材料均采用碳化硅(SIC),第3个磨盘接料斗16,主轴及套管17,重力式排料门18,三角皮带轮19,-60℃制冷机20组成,还另设冷冻干燥设备。
经三道鄂式压割机构,鲜牛骨对横向尺寸控制在10mm以下,再经三道切碎机构,鲜牛骨尺寸控制在Φ1mm。最后经三道磨盘机构鲜牛骨肉颗粒尺寸控制在100目颗粒的鲜牛骨肉粉,在这里三道磨盘间隙调到如下第一磨盘间隙为1.5毫米,第二磨盘间隙为1毫米,第三磨盘间隙为0.6毫米。这是设计尺寸,实际间隙尺寸必须经过安装并调试试产最后确定其间隙。调间隙时,磨盘定子14和磨盘机架12之间加垫片来调间隙,然后牢固固定在定子磨盘定位器9,可以投入生产。总之,本实用新型干粉机加工干粉全过程,是在超低温条件下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微生物侵害,同时保留原食品新鲜的物理性。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鲜牛骨肉不加水加工新的工装设备——超低温鲜牛骨肉干粉机,其特征是在超低温封闭、隔热、制冷保温箱体壁内灌满珍珠岩粉料,箱体中央装有特高立式粉碎机构,由Y型摇杆摆动入料机构,鄂式压割机构,三道上下串联切碎机构,又三道上、下串联超级磨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牛骨肉干粉机,其特征是鄂式压割机摇杆直接延伸成Y型摇杆入料摆动机构,其中央为长方形入料口,其上方两侧斜面中间具有活动铰连接装料底板四周封闭滑动的摆动入料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牛骨肉干粉机,其特征是三道上、下串联三组超级磨盘机构,每组磨盘定子为上部,转子为下部,其材料均采用为碳化硅(si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鲜牛骨肉不加水加工干粉的新工装设备——超低温鲜牛骨肉干粉机,其特征是在封闭、隔热、制冷保温箱体壁内灌满珍珠岩粉料,其箱体中央装有特高立式粉碎机构,由Y形摇杆摆动入料机构,颚式压割机构,三道上下串联切碎机构,又三道上下串联超级磨盘机构,粉碎加工出湿牛骨肉粉,再经冷冻干燥,制成高级营养价值的鲜牛骨肉干粉作为纯天然味素的主要原料。
文档编号A22C17/00GK2258699SQ95201059
公开日1997年8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5日
发明者金日鹿 申请人:金日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