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浑浊液体茶饮料加工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51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浑浊液体茶饮料加工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各类茶叶为原料,制造无浑浊液体茶饮料的技术。属于茶叶综合利用和饮料加工领域。
茶叶是源于中国的传统饮品,具有“国饮”之称,内含种类繁多的有机和无机保健成份,包括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生物碱、氨基酸、维生素、茶皂素等有机成份及氟、锶、硒、锌、钾等多钟无机成份。但传统的沸水多次冲泡饮用方式,大大地限制了茶叶的消费量,难以适应现代生活对饮料方便化的需要,茶叶饮用的方便化、液体化,必将成为茶叶发展的新趋势。
在液体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方面,万述浩等发明了沸水浸提,硅藻土过滤方式制造浓缩茶汁的技术(CN1101506A);Pokka C发明了用单宁酸处理加工茶饮料技术(JP06,269,246,日);王泽农等发明了水浸提、多糖(乳糖或D-乳糖、壳多糖)、抗坏血酸处理方式制造罐装茶水的加工技术(CN1080123A)。此外,多数采用沸水冲泡,直接过滤方式制造液体茶饮料等,按上述方法制成的液体茶饮料,有的由于受热时间长,茶香损失大,汤色易褐变;有的技术对茶汤中成份,特别是特征性成份,如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生物碱等损失较大, 茶”味淡薄;有的技术基本上无法解决液体茶饮料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在长期(6个月以上)放置所产生的浑浊和沉淀问题。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1)茶叶成份的保留(其提取率在90%以上),保持了“茶”应有的品质特征;(2)在常温及冰冻饮用条件下,在6个月以上茶水澄清透明,不浑浊,无沉淀;(3)在保质期内(在10个月以上),茶的色、香、味品质稳定。实施例1按工艺流程1(见说明书附

图1),以100kg绿茶为原料,加500kg60%以上浓度的乙醇于提取罐中,加热至80℃,回流提取3小时,用60目筛网过滤,然后于减压浓缩罐中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入500kg去离子水,冷却1小时,用101型砂棒过滤器过滤,即为茶原汁,再加去离子水兑到12500升,灌装、封盖,在高温灭菌釜中,在115℃下灭菌10分钟,即可生产出5万瓶250ml装的茶水饮料。该产品具有色泽黄绿明亮、清香纯正,茶味醇和爽口的品质风格,经10个月常温保存,不浑浊,不沉淀。实施例2按工艺流程2(见说明书附图2),以100kg红茶为原料,加1500kg去离子水,在煎煮罐中煮沸提取1.5小时,用60目筛网过滤,过滤液浓缩至200kg左右,加食用乙醇至浓缩液的乙醇含量达到60%以上,沉清1小时,上清液用101砂棒过滤器过滤,然后在减压浓缩罐中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放出冷却1小时,过滤,即为红茶原汁,加入750kg蔗糖,加10kg柠檬酸,溶解,并用去离子水兑至12500升,灌装、封盖,在高温灭菌釜中在115℃条件下灭菌10分钟,即可生产出5万瓶250ml装的冰红茶饮料,该产品具有甜香持久,汤色红浓明亮,滋味甜、酸适中,茶味醇厚爽口的品质风格,常温保质10个月以上,无浑浊,不沉淀。
权利要求
1.利用茶叶(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黑茶)等为原料制成无浑浊液体茶饮料加工技术,特点是乙醇提取、水沉清或水提取、乙醇沉清的处理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浑浊液体茶饮料的品质特征为茶叶的色、香、味特点突出,在保质过程中品质稳定,汤色清澈明亮,不浑浊,无沉淀物,可加糖、酸等制成调味的冰茶型,也可制成不加其它添加成份的茶水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醇皆为食用乙醇,其浓度为6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浑浊液体茶饮料的加工工序为茶叶→醇提→过滤→回收乙醇→水沉→冷却过滤→配料→灌封→灭菌→成品或茶叶→水提→过滤、浓缩→醇沉→回收乙醇→冷却过滤→配料→灌封→灭菌→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需要的设备为多功能提取罐,减压浓缩罐、煎煮罐、砂棒过滤器、糖浆过滤器、高温灭菌釜、灌装封盖机等。
全文摘要
无浑浊液体茶饮料加工技术,属茶叶综合利用及饮料加工领域。本技术涉及以各类茶叶(包括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黑茶等)为原料,经醇提、回收、水沉、冷却、过滤、配制工艺或水提、浓缩、醇沉、回收、冷却、过滤、配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液体茶饮料的技术方案,利用本技术加工制成的液体茶饮料具有“茶”香突出,醇正爽口、汤色明亮,不浑浊,无沉淀物的品质特点。
文档编号A23F3/18GK1161785SQ96117519
公开日1997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0日
发明者何春雷, 杜晓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饮料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