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

文档序号:822918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蔬保鲜技术,具体地说是通过醋酸熏蒸处理和蜂胶涂膜处理相结合的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水果种类极其丰富,但很多水果的商业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其重要原因就是水果采后的贮藏保鲜不善,造成水果腐烂变质损失重大或是品质下降降低商品价值。因此解决果蔬保鲜问题,对于果蔬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同时满足水果保鲜保质的需要,开发和研究一种天然、无毒、安全的保鲜剂对水果进行保鲜的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0003]蜂胶的抑菌功能主要来源于其黄酮、芳香酸及其脂类化合物。前苏联研究人员首先证实了蜂胶的抗菌活性,它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枯草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耐酸杆菌等近20种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更为明显。Kedzia研究表明lmg/ml蜂胶醇提物对267株厌氧菌均有高度抑制作用。Ugur、Serra发现蜂胶对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常见的食品污染菌的抗菌性。除此之外,蜂胶对酵母菌、霉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Ozcan等(1999)研究了蜂胶的抗真菌活性,测定0.5%、1%、2%、3%、4%的蜂胶水提液在培养基中对青霉属、链孢属、链格孢属、苹果虫属、葡萄孢属的抑制情况,发现链格孢属和青霉属对所有浓度的蜂胶敏感,而4%的蜂胶液对以上所有属的抑菌数达50%以上。同时,蜂胶的粘性大,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膜的形成可以杀灭或抑制酵母菌、霉菌等病源微生物对食品的侵袭,阻止被保鲜物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从而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呼吸强度和调节新陈代谢,可有效防止其腐败变质。
[0004]采后用醋酸熏蒸处理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已被广泛用于果蔬贮藏保鲜中,以控制病虫害,改变对逆境的反应,保持水果品质。该处理不仅能够清除果蔬表面的泥土、农药和真菌孢子,而且能够杀死果蔬表面的大量微生物,改善果蔬外观并保持其品质同时与其它热处理方式相比,该热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商业生产实际应用,并且已经被设计成为果蔬分级包装生产线上的一部分,实现了对甜椒、芒果等进行采后防腐保鲜处理。虽然已有报道证明醋酸熏蒸单独处理均能减少果蔬采后的腐烂,但也有一定的缺陷,从而无法完全控制采后病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能提高冬枣大规模贮藏中的保鲜品质和防止储藏过程冬枣的腐烂。
[0006]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首先取购原蜂胶200g,捣碎处理后,使用1L、浓度为95%的乙醇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浸提10天,过滤后得到蜂胶乙醇提取液,按照初始浓度计算,使用蒸馏水将蜂胶提取液配置成浓度为4%的蜂胶涂膜保鲜剂,将冬枣果实在22土 I°C进行40min醋酸熏蒸处理,晾干后再用所述的蜂胶保鲜剂涂膜处理,将冬枣晾干后装入干净的保鲜袋中,置于冷库中贮藏,贮藏温湿度为-2±1°C,RH 90 ±5%。
[0007]本发明可以提高冬枣大规模贮藏中的保鲜和防止腐烂的问题,同时方法简单易行,出于经济性考虑也可使用浓度较低的蜂胶提取剂进行冬枣的涂膜贮藏保鲜。本发明为蜂胶结合醋酸熏蒸在冬枣的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附图说明】
[000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09]图1是不同处理对冬枣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率的影响曲线;
图2是不同处理对冬枣采后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影响曲线;
图3是不同处理对冬枣采后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曲线;
图4是不同处理对冬枣采后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曲线;
图5是不同处理对冬枣采后贮藏过程中Vc含量的影响曲线图中,符号“?”表示蜂胶涂抹处理的冬枣,“.”表示醋酸熏蒸处理的冬枣,“▲”表示复合处理的冬枣,“.”表示空白对照。
[0010]【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首先取购原蜂胶200g,捣碎处理后,使用1L、浓度为95%的乙醇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浸提10天,过滤后得到蜂胶乙醇提取液,按照初始浓度计算,使用蒸馏水将蜂胶提取液配置成浓度为4%的蜂胶涂膜保鲜剂,将冬枣果实在22土 TC进行40min醋酸熏蒸处理,晾干后再用所述的蜂胶保鲜剂涂膜处理,将冬枣晾干后装入干净的保鲜袋中,置于冷库中贮藏,贮藏温湿度为-2 ± I °C,RH 90 土 5%。
[0011]供试材料,冬枣是由和田昆仑枣业集团提供的鲜枣,剔除病、残、次果后用2%的次氯酸钠对枣果消毒两分钟,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进行分干。
[0012]食品冰醋酸(99.5%):购买于上海陆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13]蜂胶涂抹保鲜剂的制备,从阿拉尔王氏养蜂场采购,取购原蜂胶200g,捣碎处理后,使用1L,95%的乙醇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浸提10d,过滤后得到蜂胶乙醇提取液,按照初始浓度计算,使用蒸馏水将蜂胶提取液配置成4%含量的蜂胶涂膜保鲜剂。
[0014]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计4个处理组:(I)蜂胶处理组:用4%蜂胶保鲜剂涂膜处理。(2)醋酸熏蒸处理组:(22±1) 1:下,用5.4mg/L醋酸对果实进行40min熏蒸处理,然后立刻强制通风以冷却晾干。(3)蜂胶处理结合醋酸熏蒸处理:首先将果实在(22±1) °C进行办fei/?醋酸熏蒸处理,冷却晾干后再用4%蜂胶保鲜剂涂膜处理。(4)对照组:涂抹纯净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冬枣晾干后装入干净的保鲜袋中,置于冷库(_2±1°C)中贮藏。
[0015]对冷藏冬枣每次取出40个,进行果实腐烂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与V c含量的指标测定,每隔1d测量一次指标。
[0016]试验结果
1.冬枣保鲜过程中腐烂率的变化
由图1可知,四组冬枣在保鲜贮藏期间腐烂率逐渐增加,蜂胶涂膜处理组与复合处理组的腐烂率明显低于醋酸熏蒸组与对照组。特别是复合处理组,在贮藏期的前40天,复合处理组的腐烂率增长最慢。复合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最大,醋酸熏蒸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最小;到了贮藏后期,50天的时候,冬枣开始出现大批量腐烂,四个不同处理组的腐烂率都大幅增加,其中空白对照组腐烂率最高达到31.67%,复合处理组和蜂胶涂膜组腐烂率较低低,分别为26.67%和25%。实验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可显著抑制冬枣腐烂的发生,而醋酸熏蒸对抑制果实腐烂并无明显效果。
[0017]2.冬枣保鲜过程中硬度的变化
由图2可知,冬枣果实的硬度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降低,这种变化趋势在不同的处理中基本一致。不同处理组硬度下降幅度不同,但硬度都明显高于空白组,其中复合处理下降幅度最小,在忙藏后期其硬度为5.18kg/cm2。
[0018]3.冬枣保鲜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由图3可知,冬枣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下降缓慢甚至保持平稳,空白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变化幅度最大,复合处理组的固形物含量最为稳定。可见,保鲜处理有效的抑制了果实的成熟。复合处理的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2%,而空白组为19%。
[0019]4.冬枣保鲜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由图4可知,在贮藏初期酸含量均有所增加,然后又逐渐下降。醋酸熏蒸组可能是由于熏蒸残留的影响,数值较高,蜂胶与醋酸熏蒸复合处理的冬枣的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比较缓慢,效果相对最好,处理后期,可滴定酸含量为0.2087%,而空白组仅为0.1578%。其中两组处理的冬枣在贮藏后期出现酸含量升高趋势,其原因是由于该处理形成的膜较厚,使果实处于无氧呼吸而产生乳酸,导致酸含量出现的二次上升现象。
[0020]5.冬枣保鲜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
由图5可知,在贮藏初期Vc含量均有所增加,然后又逐渐下降。在贮藏20天时出现高峰期,表明这个时间冬枣已经达到成熟期,维生素C的含量达到最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组Vc含量均明显减少,但复合处理组的变化最为平缓,贮藏后期VC含量为243.27mg/100g。
【主权项】
1.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取购原蜂胶200g,捣碎处理后,使用1L、浓度为95%的乙醇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浸提10天,过滤后得到蜂胶乙醇提取液,按照初始浓度计算,使用蒸馏水将蜂胶提取液配置成浓度为4%的蜂胶涂膜保鲜剂,将冬枣果实在22±1°C进行40min醋酸熏蒸处理,晾干后再用所述的蜂胶保鲜剂涂膜处理,将冬枣晾干后装入干净的保鲜袋中,置于冷库中贮藏,贮藏温湿度为_2±1°C,RH 90±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枣的复合保鲜方法,首先取购原蜂胶200g,捣碎处理后,使用1L、浓度为95%的乙醇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浸提10天,过滤后得到蜂胶乙醇提取液,按照初始浓度计算,使用蒸馏水将蜂胶提取液配置成浓度为4%的蜂胶涂膜保鲜剂,将冬枣果实在22±1℃进行40min醋酸熏蒸处理,晾干后再用所述的蜂胶保鲜剂涂膜处理,将冬枣晾干后装入干净的保鲜袋中,置于冷库中贮藏,贮藏温湿度为-2±1℃,RH?90±5%。冬枣在各项测定指标上都表现出了很好的品质和保鲜度,腐烂率可以降低到7%左右,有效抑制硬度变弱,保持更多VC的含量,使枣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较小较稳定,提高冬枣大规模贮藏中的保鲜品质。
【IPC分类】A23B7-144, A23B7-16
【公开号】CN104542952
【申请号】CN201510012384
【发明人】郭东起, 任晓镤, 牛希跃
【申请人】塔里木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