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绿茶的烫青-二级杀青联用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84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13下端出料管口 131的芯线与第一板体241的夹角为8?10°,烫青输送管13的下端出料管口 131设置成截面为椭球形的喇叭状(亦即下端出料管口 131设置成喇叭状且下端出料管口 131的截面为椭球形)。上述布料板可以使得茶叶沿输送网带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提高后续的茶叶晾干效果。上述角度的控制很有必要,其可以使得茶叶平顺的落至输送网带上,防止茶叶与输送网带撞击,使得茶叶卡在网孔内或者破碎,通过大量实验优化发现,采用上述角度进行实施,茶叶的破损率可降至0.8%以下,大大提高茶叶品质。布料件24通过连接件与机座相固接。
[0035]由于茶叶在烫青过程中,茶叶表面的杂质和农药残留物会溶在热水中,为了节能,一般热水和热气流是重复回收利用,因此,本发明采用如图10所示方案进行实施:集水槽23的出水口与粗滤装置1A相连接,粗滤装置1A的出水口与有机物去除装置1B相连接,有机物去除装置1B的出水口与加热器1C相连接,加热器1C的出水口与热水罐1D相连接,热水罐1D的出水口与热水管相连通连接;风箱的出气管接口与第一风机20A相连接,第一风机的出气口与除湿装置20B相连接,除湿装置20B的出气口与加热装置20C相连接,加热装置20C的出气口与第二风机20D相连接,第二风机20D的出气口与风箱的进气管接口相连接。粗滤装置1A可为一般的网过滤装置,用于去除一些较大的杂质,有机物去除装置1B主要是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农药残留物,可以是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或者其他常用的农药去除装置;加热器1C对热水进行加热,使得热水的水温满足茶叶烫青的需求,粗滤装置10A、有机物去除装置10B、加热器10C、热水罐10D、料斗之间通过栗体实现热水的输送。从而实现节能的基础上保证茶叶的连续烫青。除湿装置20B用于除去热气流中的水分,加热装置20C用于提高热气流的温度以满足茶叶晾干的需求。
[0036]所有的摊凉装置均可采用竹匾构成。
[0037]采用上述设备生产绿茶的具体工艺为:
[0038]一种绿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9]摊放:将采摘初展鲜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放置于摊放装置上进行摊放直至茶叶颜色开始转暗,摊放过程中翻动鲜叶;
[0040]烫青:将摊放后的茶叶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控制热水温度为95?98°C,烫青后将茶叶输送至晾干装置晾干;
[0041]—级杀青:晾干后将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内130?140°C—级杀青处理1.5?2min ;
[0042]摊凉:将一级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第一摊凉装置上,室温摊凉2?3min,使得茶叶复苏,发生非酶性化学反应,发展香型和香味;
[0043]二级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时间
1.2?1.25min,功率12KW(微波输出功率);
[0044]后处理:二级杀青后将茶叶置于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结束后摊放于烘床上,将烘床推入烘干装置内120°C进行一级烘干处理直至茶叶的含水率降至20%,一级烘干处理结束后将茶叶取出摊凉20min,摊凉后再次推入烘干装置内110°C二级烘干处理20min ;二级烘干处理后取出摊凉30min,最后将茶叶放入提香机内85°C提香25min,提香结束后冷却并真空包装。
[0045]上述工艺制取的绿茶,条形舒展匀整,色泽碧绿润亮,显毫,香气为栗香,汤色碧绿明亮,茶汤醇厚鲜爽,为绿茶中精品。
[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有机绿茶的烫青-二级杀青联用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摊放:将采摘初展鲜叶放置于滩放装置上进行摊放直至茶叶颜色开始转暗,摊放过程中翻动鲜叶; 烫青:将摊放后的茶叶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控制热水温度为95?98°C,烫青后将茶叶输送至晾干装置晾干; 一级杀青:晾干后将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内130?140°C—级杀青处理1.5?2min ; 摊凉:将一级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第一摊凉装置上,室温摊凉2?3min ; 二级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 ; 后处理:二级杀青后将茶叶置于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结束后摊放于烘床上,将烘床推入烘干装置内120°C进行一级烘干处理直至茶叶的含水率降至20%,一级烘干处理结束后将茶叶取出摊凉20min,摊凉后再次推入烘干装置内110°C二级烘干处理20min ;二级烘干处理后取出摊凉30min,最后将茶叶放入提香机内85°C提香25min,提香结束后冷却并真空包装; 微波杀青装置包括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设置有上下水平布置的上、下输送带,上、下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上输送带的卸料端和下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第三箱体的内部,上输送带的进料端和下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第三三箱体两端部的外侧,上输送带卸料端延伸至下输送带进料端的内侧,第三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集风板和布风板,集风板位于上输送带的上侧,布风板位于下输送带的下侧,集风板和布风板均为孔板构成,上、下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微波发生器,第三箱体的上顶壁和下底壁上分别设置集风口和送风口,集风口和送风口之间通过风送管道相连接,风送管道上设置有除湿机和第三风机,上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翻料板,翻料板靠近上输送带一端的高度小于另一端的高度,翻料板与茶叶在上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翻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翻料板的下端与下输送带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为2.5?3.5cm ;上输送带的卸料端还设置有风管,上输送带包括上输送带体和下输送带体,风管位于上、下输送带体之间且风管沿上输送带的宽度范围设置,风管与喷气装置相连接,风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喷气嘴,喷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翻料板的一侧;烫青装置包括立状布置用于投加茶叶的料斗和安装料斗的机架,料斗由斗体和斗体上部设置的环形件构成,斗体的斗底内壁面为半球形的弧形面,弧形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料斗口部一侧,弧形面的最低处设置有出料接口,斗体绕其芯线转动固定在机架上,斗体与驱动其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环形件的下部与斗体的上部绕斗体的芯线构成转动配合连接,料斗的下侧设置有烫青输送管,烫青输送管的上端进料管口与出料接口绕斗体的芯线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烫青输送管和环形件固定在机架上,环形件内设置有环形热水腔,环形件的内壁面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出水孔,料斗的斗腔通过出水孔与环形热水腔相连通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绿茶的烫青-二级杀青联用生产工艺,包括二级杀青后将茶叶置于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结束后摊放于烘床上,将烘床推入烘干装置内120℃进行一级烘干处理直至茶叶的含水率降至20%,一级烘干处理结束后将茶叶取出摊凉20min,摊凉后再次推入烘干装置内110℃二级烘干处理20min;二级烘干处理后取出摊凉30min,最后将茶叶放入提香机内85℃提香25min,提香结束后冷却并真空包装;烫青时对茶叶进行清洗和初级杀青进行定色;滚筒杀青进行一级杀青用于茶叶香气成型和促进非酶性化学反应,提升茶汤品质,使得茶汤醇厚、鲜爽;微波杀青进行二级杀青,用于茶叶提色和保色,使得成品茶叶的颜色碧绿、润亮。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5104593
【申请号】CN201510552535
【发明人】王传财
【申请人】王传财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