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持续干燥机与粮食可持续干燥方法

文档序号:953033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食持续干燥机与粮食可持续干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物料干燥技术设备与干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粮食干燥技术设备与方法,特别是一种粮食持续干燥机与粮食可持续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粮食干燥技术设备的发展较快,所取得的成果也较多。到目前为止,所采用的粮食干燥方法按工艺流程分主要有:连续式、间歇式、组合式;按加热方式分主要有:间接式、直热式、;按热源种类分主要有:煤、油、电、生物质能等,此外,还有太阳能、微波、远红外等。不论采用何种干燥方法,在粮食干燥工艺中,均有缓苏工艺,在粮食干燥设备中均设计有缓苏段。所谓缓苏,是因为粮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粮食颗粒表层的自由水分降水较快,内部水分向表层的转移速度小于表层水分的蒸发速度,需要有一个较长的静置时间,以便粮食颗粒内部水分向表层转移,让粮食颗粒内外水分平衡。通过控制粮食颗粒表层水分蒸发速度,提升粮食颗粒内部水分向表层转移速度,使粮食颗粒内部水分向表层转移速度与表层蒸发速度相平衡,是粮食干燥技术人员与粮食干燥机设计工作者的理想目标。但粮食颗粒内部水分向外转移速度与表层水分蒸发速度,与粮食颗粒水分、介质温度、湿度及干燥时间有关。依据原粮水分,控制和调节粮食颗粒内部水分向表层转移速度与表层水分蒸发速度,需解决粮粒受热均匀、干燥时间基本相同,且依据粮食水分参数,在线调节粮食颗粒水分的蒸发速度,需使干燥机内粮食整体移动,因而需增大排料面积的同时,较精确的控制排料量,并使排料量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幅度适应不同原粮水分与出机水分的要求。
[0003]在粮食干燥机的设计中,扩大排料口的断面积,有利于干燥机内粮食的整体移动,降低干燥过程中的不均匀度,但排料断面积增大,将降低计量精度;而且干燥机的排料机构不尽合理,是目前粮食干燥机产生粮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增大排料口断面积,实现无损伤排粮,也是粮食干燥机设计者追求的目标。现有粮食干燥机的排料机构,主要有闸板溜管式、叶轮容积式、螺旋式、链板式、刮板式等。闸板溜管式是在溜管上设置阀门,利用粮食的流动性,进行排料控量;叶轮式、螺旋式是调节转速,进行排料控量;链板式和刮板式,是利用速度,进行排料控量。但闸门溜管式的控量精度不够,叶轮式、螺旋式,易导致粮粒损伤;链板式和刮板式的计量精度不够,还易产生粮粒的破碎。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483905的“一种选用自动称重装置的粮食干燥机”,涉及一种选用自动称重装置的粮食干燥机,包括干燥塔,所述的干燥塔的底端设置有卸粮段,所述的卸粮段包括排粮箱,排粮箱的上端与冷却段相连通,排粮箱的下端设置有排粮斗,排粮斗的出口设置有排粮口,排粮口的下方设置有电子称重自动输送装置,在排粮箱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链轮、转轴、张紧轮和调速电机。该发明的粮食干燥机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但干燥机机体重量较大,将影响计量精度。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707248的“粮食干燥装置”,包括进料斗、方形筒、出料斗,进料斗装在方形筒上方,出料斗设在方形筒下端,其特征在于,方形筒内交错设置平行的热风管层和排湿通风管层,热风管和排湿通风管均为椭圆形管。该发明的粮食干燥装置,通过采用平行的热风管和排湿通风管交错排列设置,但增加制造成本。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607259的“一种利用高压电蓄热的粮食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涉及一种利用高压电蓄热的粮食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按照实现粮食干燥的先后顺序依次连接的是加热储能体、循环放热风机、高温热交换器、空气分配器、热风机、烘干塔,其中加热储能体的一端依次连接储热控制器、定时控制器,另一端设有高压开关并与高压电网连接。该发明的干燥系统可减少燃煤量、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但需增加储能体,增加制造成本。
[0007]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390265的“热能再利用的粮食干燥塔”,公开了一种热能再利用的粮食干燥塔,包括有干燥塔,外壁上涂有特制的防锈漆,干燥塔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的干燥塔内从上至下分为多个烘干段,每个烘干段内分别与一热风机相连通,管道外包覆有一层保温棉。该发明结构简单,其设有多个热风机对着干燥塔内送入不同温度的热风,可提高了热利用率。但保温材料需维护,并增加维护费用。
[0008]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192148的“一种传送带式粮食干燥机”,一种基于传送带式粮食干燥机,用于解决粮食作物烘干设备的体积大、不便于移动且投资费用高等问题。采用由两级结构相同的干燥层组成。干燥层中通过传送带来运送粮食,传送带移动速度根据粮食的湿度进行调整,可用于解决现在烘干设备烘干时间不可调问题。该发明结构简单,方便移动,投资低,但降水幅度有限。
[0009]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250593的“循环谷物干燥机排粮机构”,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谷物干燥机排粮机构,包括排粮箱的底部设有多个排粮口,各个排粮口的一侧铰接有排粮动斗,各个排粮动斗都活动链接在排粮摇杆上。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排粮工作稳定。但计量精度不够,不易调控。
[0010]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510621的“烘干塔往复式排粮机构”,在排粮段框架总成内侧、位于锥形分粮板下方从上至下依次配置移动托架和支撑框架,支撑框架通过调整丝杠总成连接安装在排粮段框架总成底梁上,在支撑框架上可转动地配装滚轮,移动托架支撑配装在滚轮上,在移动托架上、位于锥形分粮板分粮出口下方部位处安装接粮平板。该机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作业可靠,故障少,但不易调控。
[0011]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920098924的“谷物干燥机排粮机构”,在干燥机料仓仓内下侧、位于相对配置的两块内托粮导流板上部配装横截面呈三角状的角状主分粮板,在由外托粮导流板与内托粮导流板构成的排粮斗内部上侧设置横截面呈三角状的角状副分粮板,且角状主分粮板和角状副分粮板的一侧边与安装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30?45° ;该机构有效地消除了干燥机料仓内和排粮斗内的粮食下排速度不均速现象,实现了均匀下排和排出,但计量精度较差,不易调控。
[001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709512的“粮食烘干机用间隙可调式叶轮排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粮食烘干机用间隙可调式叶轮排料机构。该装置包括排料叶轮(2)、位于排料叶轮上方的上流粮板(3)和以斜置方式设置在排料叶轮一侧的下流粮板
(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粮板(3)的下端通过调节件设置有可进行上下移动调节的调节板条(4)。该实用新型在需要改变排粮间隙时,只需松开固定螺栓(5),则可在调节板条(4)长圆孔的长度范围内移动调节板条(4)的位置,改变排粮间隙的大小,就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粒度种类的粮食物料的烘干排料要求。但该机构不方便在线操作与调节,且计量精度与使用时间密切相关。

【发明内容】

[001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粮食持续干燥机与粮食可持续干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4]1 一种粮食持续干燥机,其技术要点在于:
[0015]粮食干燥机(1)是一个长方体,主要由预热层、进风层、排风层、布料器、排料斗、排料装置和风机、水分仪等组成。干燥机从上到下设置:振动布料器(18)、预热层(17)、进风层一(16)、干燥层一(14)、排风层一(20)、干燥层二(13)、进风层二(12)、干燥层三(10)、排风层二(23)、干燥层四(9)、进风层三(8)、干燥层五¢)、排风层三(26)、干燥层六
(5)、进风层四(4)干燥层七(2)、排料斗(29)、排料嘴(30)和摇块排料控量装置(31)。
[0016]所述的粮食持续干燥机,如图1所示,粮食干燥机(1)是一个长方体,主要由预热层、进风层、排风层、布料器、排料斗、排料装置和风机、水分仪等组成。振动布料器(18)安装在干燥机⑴的顶部,振动布料器(18)用弹性支座(19)安装在干燥机⑴上。预热层
[17]设置在干燥机(1)的上端,其厚度为X,X的值在1.0?3.0m之间。在预热层下部设置进风层一(16),在进风层一(16)的左侧面设置1号风机(15),1号风机(15)与进风层一
(16)连通。在进风层一(16)的下部设置干燥层一(14),干燥层一(14)的厚度为&,七值在0.5?1.0m之间。在干燥层一(14)的下部设置排风层一(20),在排风层一(20)的右侧面上设置排风道一(21),排风道一(21)与排风层一(20)相连通。在排风层一(20)的下部设置干燥层二(13)。干燥层二(13)的厚度为x2,x2的值在0.6?1.6m之间。在干燥层二(13)中设置水分仪一(22),水分仪一(22)固定在干燥层二(13)的内侧壁上。在干燥层二(13)的下部设置进风层二(12),在进风层二(12)的左侧面设置2号风机(11),2号风机(11)与进风层二(12)相连通。在进风层二(12)的下部设置干燥层三(10),干燥层三
(10)的厚度为x3,x3的值在0.7?2.2m之间。在干燥层三(10)的下部设置排风层二(23),在排风层二(23)的右侧面上设置排风道二(24),排风道二(24)与排风层二(23)相连通。在排风层二(23)下部设置干燥层四(9),干燥层四(9)的厚度为x4,x4的值在0.8?2.8m之间。在干燥层四(9)中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