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055825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以茶叶为原料,将松乳菇原始种或栽培种接种于茶叶中,经灭菌、培养、灭活、干燥后得到松乳菇菌丝发酵茶。本发明还公开了松乳菇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在不添加任何培养辅料的前提下,以茶叶作为松乳菇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整个过程无外来污染物,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本发明松乳菇菌丝体培养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增加了产品滋味的鲜爽度和内含物的丰富度。茶多酚类物质的自然氧化,苦涩味降低,提升了作为培养基茶叶的品质。松乳菇菌种为食用菌,安全性好。本发明中选择的松乳菇菌丝体在发酵过程中大量存在于茶叶中,使松乳菇菌丝发酵茶也具强身、益肠胃、理气化痰等功效。
【专利说明】
-种松乳茹菌竺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茶叶技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源于中国,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 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酱締酬、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 W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被被誉为"世界Ξ大饮料之一"。
[0003] 我国茶叶种类主要有绿茶、白茶、黄茶、靑茶、红茶、黑茶共六大类。根据采用原料 的幼嫩程度及采摘季节的不同,茶叶品质差异较大,特别是W夏秋季节茶青为原料加工而 成的绝大部分茶叶产品,由于茶多酪类物质含量过高,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造成茶叶品 质较差,价格较低,经济效益较少的结果,导致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W茶叶为原料,利用松 乳茹菌丝体培养过程中生成的氨基酸类、多糖类物质提升茶叶的品质。
[0005] 技术方案:
[0006] -种松乳茹菌丝发酵茶,W茶叶为原料,将松乳茹原始种或栽培种接种于茶叶中, 经灭菌、培养、灭活、干燥后得到松乳茹菌丝发酵茶。所述茶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新梢。所 述的松乳茹为红茹科,乳茹属。
[0007] -种松乳茹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000引灭菌:采用晒靑绿茶为原料,对晒靑绿茶进行高溫蒸汽灭菌,溫度为10(TC~120 °C,时间90min~120min,使晒靑绿茶含水量控制在60%~65% ;
[0009] 培养:经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冷却至室溫后,将松乳茹原始种或栽培种接种在晒 靑绿茶上,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室溫控制在15°c~28°C,培养时间为25天~90天;
[0010] 灭活:待松乳茹菌丝体长满叶子,叶子色泽变深时,终止松乳茹菌丝体的生长,采 用高溫灭活方法,叶溫80°CW上,时间20min~60min,得到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
[0011] 干燥:先在120°C~150°C下毛火干燥15min~20min,使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的 含水量降至15%~25%,自然摊凉后再进行足火处理,足火溫度为80°C~105°C,干燥时间 为90min~120min,获得含水量为6 %~7 %的松乳茹菌丝发酵茶成品。
[0012] 所述绿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新梢。所述的松乳茹为红茹科,乳茹属。
[0013]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的茶叶是W山茶科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inensis化.) O.Ktze.)新梢为原料。其采用相应工艺加工而成的绿茶、白茶、黄茶、靑茶、红茶、黑茶的毛 茶产品或精制茶产品。
[0014] 本发明采用松乳茹原始种及所有人工栽培品种。所述的松乳茹化actarius (161;[(3;[03113)是指,红茹科(1?1133111日。日日日),乳茹属化日(31日1';[113)松乳茹是一种珍贵的真菌, 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还含 有维生素 B1、B2、维生素 C、维生素 PP等元素,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强身、 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疲功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含粗蛋白19.3克,脂肪6.8克,碳 水化合物35.5克,纤维32.4克,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0015] 由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添加任何培养辅料的前提下,W茶叶作为松乳 茹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整个过程无外来污染物,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本发明松乳茹菌丝 体培养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增加了产品滋味的鲜爽度和内含 物的丰富度。另外,松乳茹菌丝体培养过程,茶叶中的内含成分也会发生多种多样的化学变 化,特别是茶多酪类物质的自然氧化,苦味降低。通过上述物质化学变化的综合作用,最终 提升了作为培养基茶叶的品质。
[0016] 本发明还具有强身、益肠胃、理气化疲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种松乳茹菌丝发酵茶,W茶叶为原料,将松乳茹原始种或栽培种接种于茶叶中, 经灭菌、培养、灭活、干燥后得到松乳茹菌丝发酵茶。所述茶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新梢。所 述的松乳茹为红茹科,乳茹属。
[0018] 其加工制备方法如下:
[0019]实施例1:
[0020] 松乳茹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0021] 1、灭菌:采用晒靑绿茶为原料,将晒靑绿茶置于高压锅内,对晒靑绿茶进行高溫蒸 汽灭菌,溫度为l〇〇°C,时间90min,使晒靑绿茶含水量控制在60%;
[0022] 2、培养:经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冷却至室溫(25°C)后,将松乳茹栽培种接种在晒 靑绿茶上(按5%的接种量接种,如晒靑绿茶1千克,栽培种50克),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室溫 控制在15°C,培养时间为25天;
[0023] 3、灭活:待松乳茹菌丝体长满叶子,叶子色泽变深时,终止松乳茹菌丝体的生长, 采用高溫灭活方法,叶溫80°C,时间20min,得到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
[0024] 4、干燥:先在120°C下毛火干燥15min,使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的含水量降至 15%,自然摊凉后再进行足火处理,足火溫度为80°C,干燥时间为90min,获得含水量为6% 的松乳茹菌丝发酵茶成品。
[0025] 实施例2:
[00%] -种松乳茹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0027] 灭菌:采用晒靑绿茶为原料,将晒靑绿茶置于高压锅内,对晒靑绿茶进行高溫蒸汽 灭菌,溫度为120°C,时间120min,使晒靑绿茶含水量控制在65% ;
[0028] 培养:经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冷却至室溫(25Γ)后,将松乳茹原始种接种在晒靑 绿茶上(按15%的接种量接种),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室溫控制在28Γ,培养时间为90天;
[0029] 灭活:待松乳茹菌丝体长满叶子,叶子色泽变深时,终止松乳茹菌丝体的生长,采 用高溫灭活方法,叶溫85 °C W上,时间60min,得到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
[0030] 干燥:先在150°c下毛火干燥20min,使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的含水量降至25%, 自然摊凉后再进行足火处理,足火溫度为l〇5°C,干燥时间为120min,获得含水量为7%的松 乳茹菌丝发酵茶成品。
[0031] 实施例3:
[0032] -种松乳茹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步骤包括:
[0033] 灭菌:采用晒靑绿茶为原料,将晒靑绿茶置于高压锅内,对晒靑绿茶进行高溫蒸汽 灭菌,溫度为1 l〇°C,时间1 lOmin,使晒靑绿茶含水量控制在63% ;
[0034] 培养:经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冷却至室溫(25Γ)后,将松乳茹栽培种接种在晒靑 绿茶上(按8%的接种量接种),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室溫控制在23Γ,培养时间为60天;
[0035] 灭活:待松乳茹菌丝体长满叶子,叶子色泽变深时,终止松乳茹菌丝体的生长,采 用高溫灭活方法,叶溫83 °C,时间40min,得到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
[0036] 干燥:先在130°C下毛火干燥18min,使松乳茹菌丝发酵茶原料的含水量降至20%, 自然摊凉后再进行足火处理,足火溫度为90°C,干燥时间为lOOmin,获得含水量为6.5%的 松乳茹菌丝发酵茶成品。
[0037] 茶叶含有茶多酪、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维生素等成分。其中茶 氨酸是茶叶特有的一种氨基酸,在茶叶中的含量约占到氨基酸总含量的40% W上。茶的品 质与茶叶中的氨基酸、茶多糖含量有较大关系。
[0038] 采用科学的发酵加工方法,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茶多糖含量,降低茶多酪含量, 进一步提高茶叶的营养成分及改善口感,提高茶叶品质。本发明口感清爽,醇香味甘。
[0039] 如下对绿茶原料与本发明对氨基酸、茶多糖、茶多酪作成分分析。
[0040] 表1:氨基酸、茶多糖、茶多酪成分对比。
[0041]
[0042] 上述采用酒石酸亚铁法对茶多酪含量进行测定。对氨基酸通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 仪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糖含量。
[0043] 实施例4(未接种的发酵茶):
[0044] 采用晒靑绿茶为原料,将晒靑绿茶置于高压锅内,对晒靑绿茶进行高溫蒸汽灭菌, 溫度为120°C,时间120min,使晒靑绿茶含水量控制在65% ;经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冷却至 室溫(25°C)后,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室溫控制在28°C,培养时间为90天;先在150°C下毛火干 燥20min,使发酵茶原料的含水量降至25%,自然摊凉后再进行足火处理,足火溫度为105 °C,干燥时间为120min,获得含水量为7%的发酵茶成品。
[0045] 表2: 口感对比。 Γ00461
[0047]~本发明实施例2松乳茹菌丝发酵茶提供给疲多者3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 饮用15天,化疲功效好,有效33例。
[0048] 经测定,实施例2松乳茹菌丝发酵茶与实施例4发酵茶比较,实施例2松乳茹菌丝发 酵茶含氨基酸、茶多糖较高,含茶多酪较低。
[0049] 茶叶是人们喜爱的饮料,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茶的化学成份和保 健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茶叶不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据有关研究资料介绍,绿茶含17种氨基酸,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从茶氨酸,冬氨 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四种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氨基酸来看,本发明含量较高。
[0050] 茶多糖是茶叶中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 素,称为茶叶多糖复合物,简称为茶叶多糖或茶多糖。糖的部分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岩藻 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矿质元素主要由巧、儀、铁、儘等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稀±元素等组 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减慢屯、率、耐缺氧的作用,同 时茶多糖在抗凝血、防血栓形成。
[0051] 茶多酪是茶叶中多酪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烧醇类、花色巧类、黄酬类、黄酬醇类 和酪酸类等。茶多酪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但是,绿茶中茶多酪含量过高, 造成茶叶味苦。
[0052] 本发明进一步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茶多糖含量,降低茶多酪含量,本发明还具有 强身、益肠胃、理气化疲之功效。本发明对茶资源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对中国茶叶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主权项】
1. 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其特征在于:以茶叶为原料,将松乳菇原始种或栽培种接种 于茶叶中,经灭菌、培养、灭活、干燥后得到松乳菇菌丝发酵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山茶科山茶 属植物新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乳菇为红菇 科,乳燕属。4. 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包括: 灭菌:采用晒靑绿茶为原料,对晒靑绿茶进行高温蒸汽灭菌,温度为l〇〇°C~120°C,时 间9〇111;[11~12〇1]1;[11,使晒靑绿茶含水量控制在60%~65%; 培养:经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冷却至室温后,将松乳菇原始种或栽培种接种在晒靑绿 茶上,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室温控制在15 °C~28 °C,培养时间为25天~90天; 灭活:待松乳菇菌丝体长满叶子,叶子色泽变深时,终止松乳菇菌丝体的生长,采用高 温灭活方法,叶温80 °C以上,时间20min~60min,得到松乳燕菌丝发酵茶原料; 干燥:先在120°C~150°C下毛火干燥15min~20min,使松乳菇菌丝发酵茶原料的含水 量降至15%~25%,自然摊凉后再进行足火处理,足火温度为80°C~105°C,干燥时间为 90min~120min,获得含水量为6 %~7 %的松乳菇菌丝发酵茶成品。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为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新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乳菇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乳 菇为红菇科,乳菇属。
【文档编号】A23F3/08GK105918513SQ201610409614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2日
【发明人】于飞, 王贵新, 林庆胜, 葛萃萃, 王文祥, 向准, 王聪
【申请人】于飞, 王贵新, 林庆胜, 葛萃萃, 王文祥, 向准, 王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