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吸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13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吸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以及设置该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的吸移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法再造烟叶即造纸法烟草薄片,其生产原料主要有烟梗、碎烟片、烟末棒,烟草薄片纸张强度低,烟草薄片本身纸张均匀性没有卫生纸张好。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本行业领域在吸移烟草薄片纸张的过程中常采用蜂窝吸移辊作为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如图1所示吸移机内的吸纸部件以吸附、移动烟草薄片纸张,蜂窝吸移辊存在多个圆形的吸水孔,通过吸水孔对纸张施加吸力,吸水孔吸力较为集中,吸附纸张的过程中对纸张的(厚度)均匀性有较大的伤害,吸移效果差,而且驱动吸纸部件移动的机构故障率高。纸张厚度不均匀会导致涂布(造纸行业称施胶,造纸法再造烟叶烟草行业称之为涂布)吸收不均匀,对薄片的色泽及品质有重要影响,最终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以及设置该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的吸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易对纸张的均匀性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包括设置有吸收口、出流口的吸收部,所述吸收部的吸收口呈条形,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吸收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或相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吸收口为单一且连续的条形通孔;或者,所述吸收部上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吸收口,所述吸收口间隔分布在所述吸收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吸纸部件还包括负压通道,其中:所述吸收部的出流口与负压通道的侧部相连通,所述负压通道内部空间从外向内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负压通道呈圆台状或圆锥状,且所述负压通道内径尺寸从外向内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吸收部设置有平面部分,且所述吸收口设置在所述平面部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移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吸移装置还包括连接座、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吸纸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连接座以及所述吸纸部件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吸移装置包括万向联轴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各自均为啮合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相连接并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啮合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以及与所述驱动轮啮合并受所述驱动轮驱动的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连接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轮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接并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啮合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以及与所述驱动轮啮合并受所述驱动轮驱动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连接座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轮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接并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连接座上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优化或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连接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连接臂与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机架转动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吸收部的吸收口呈条形,且其长度方向与吸收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或相重合,与现有技术中蜂窝吸移辊上圆形的吸水孔相比,吸收部的吸收口的面积更大且连续布置在吸收部上,由此吸力可以被连续、更为均匀施加在被吸取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张上,故而吸取作业被不易损伤纸张(厚度)的均匀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易对纸张的均匀性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吸纸机与加工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其他设备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的吸移装置从水平位置移动至倾斜位置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与连接座移动至水平位置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吸收部;10、吸收口;2、负压通道;20、气流出口;21、内端口;3、连接座;31、连接臂;41、第一驱动机构;42、第二驱动机构;431、驱动轮;432、蜗杆;51、第一导辊;52、第二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4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对纸张造成损伤、可靠性好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以及设置该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的吸移装置。下面结合图2~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包括设置有吸收口10、出流口的吸收部1,吸收部1的吸收口10呈条形,且其长度方向与吸收部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或相重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吸收部1的吸收口10呈条形,且其长度方向与吸收部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或相重合,与现有技术中蜂窝吸移辊上圆形的吸水孔相比,吸收部1的吸收口10的面积更大且连续布置在吸收部1上,由此吸力可以被连续、更为均匀施加在被吸取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张上,故而吸取作业被不易损伤纸张的均匀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吸收口10为单一且连续的条形通孔;或者,吸收部1上设置有至少两条吸收口10,吸收口10间隔分布在吸收部1上。上述形状的吸收口10与现有技术中蜂窝吸移辊上圆形的吸水孔相比,吸收部1的吸收口10的面积更大且更为连续地布置在吸收部1上,由此吸力可以被连续、更为均匀施加在被吸取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张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吸纸部件还包括负压通道2,其中:

吸收部1的出流口与负压通道2的侧部相连通,负压通道2内部空间从外向内逐渐增大。负压通道2的内部结构可以使气流流量沿远离其气流出口20的方向逐渐增大,由此弥补了等截面的负压通道2内气流流速会沿远离其气流出口20的方向逐渐缩小的缺陷,进而可以使吸收部1的出流口、吸收口10各区域的吸力更均匀。当然,也可以根据纸张不同区域的厚度、强度和含水量的分布将负压通道2内部空间设计为:负压通道2内部空间从外向内逐渐缩小。上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纸张不同区域上承受的负压与其厚度、强度和含水量相匹配,从而确保纸张不因为负压吸力不均而损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负压通道2呈圆台状或圆锥状,且负压通道2内径尺寸从外向内逐渐增大。该结构较为规则、简单,方便加工制造。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负压通道2的外端口形成其气流出口20,负压通道2的内端口21封闭且内端口21与气流出口20的轴心线不重合以使吸收部1吸收口10各区域的吸力趋近一致。

该结构可以使吸收部1的吸收口10与出流口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负压通道2气流出口20的方向逐渐缩短,由此进一步弥补了等截面的负压通道2内气流流速会沿远离其气流出口20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缺陷,进而可以使吸收部1的出流口、吸收口10各区域的吸力更均匀。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吸收部1设置有平面部分,且吸收口10设置在平面部分上。平面部分与被吸取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张接触面积较大,纸张的水分更易被吸收,纸张也容易被吸移。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移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纸部件。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吸移装置适宜应用本实用新型以保持纸张吸移过程中吸移作业不会对纸张的均匀性造成影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吸移装置还包括连接座3、第一驱动机构4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2,其中:吸纸部件设置在连接座3上;

第一驱动机构4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2能驱动连接座3以及吸纸部件移动。该结构连接座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受力均衡,吸移动作可靠性和平稳性、精确性更为理想。第一驱动机构4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2可以将连接座3在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吸移装置包括万向联轴器,其中:

第一驱动机构4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2各自均为啮合传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41与第二驱动机构42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接并同步转动。万向联轴器可以确保第一驱动机构41、第二驱动机构42带动连接座3的两端同步移动,由此提高了连接座3以及吸纸部件实施吸移动作时的平稳性、精确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啮合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431以及与驱动轮431啮合并受驱动轮431驱动的蜗杆432,蜗杆432与连接座3驱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41的驱动轮431与第二驱动机构42的驱动轮431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接并同步转动。该结构传动效率高,适宜应用于对连接座3进行驱动。蜗杆432插接在套筒内且能相对于套筒沿蜗杆432的轴向方向滑动,套筒与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机架之间转动连接。套筒对蜗杆432可以起到导向作用。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齿条替代蜗杆432。此时,啮合传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轮431以及与驱动轮431啮合并受驱动轮431驱动的齿条,齿条与连接座3驱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41的驱动轮431与第二驱动机构42的驱动轮431通过万向联轴器相连接并同步转动。蜗杆432或齿条均可以与驱动轮431相啮合并将转动动作转换为伸缩动作,由此可以带动连接座3在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座3上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位置与第一驱动机构41和第二驱动机构42相连接。该结构带动连接座3绕其转动中心转动时施加的力臂较小,第一驱动机构41和第二驱动机构42受力小。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吸移装置还包括与连接座3转动连接的第一导辊51、第二导辊52,其中:吸纸部件介于第一导辊51以及第二导辊52之间;连接座3从水平位置被移动至倾斜位置后,第一导辊51的位置高于第二导辊52;连接座3与吸纸部件相背离的一侧上与第一导辊51正对的区域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41、第二驱动机构42相连接。第一导辊51、第二导辊52用于支撑运送纸张的可以透气、透水的输送带,由此可以维持输送带处于涨紧状态。第一导辊51、第二导辊52重量较大,第一驱动机构41、第二驱动机构42连接在连接座3上与其正对的位置时,移动过程中承受的扭矩较小,第一驱动机构41、第二驱动机构42各自与连接座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更为理想。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座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连接臂31与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机架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座3与吸纸部件相背离的一侧上与第二导辊52正对的区域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连接臂31与造纸法再造烟叶纸机的机架转动连接。连接臂31、连接座3与蜗杆432三者形成了三角形的活动连接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更可靠,有利于确保吸移动作的位置精度。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使用了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那么上述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机构、部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