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0061发布日期:2019-08-20 20:1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插接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雾化装置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雾化装置在医疗和烟草行业有大量应用。雾化装置需要将通过发热体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发热体需要直接接触雾化液。现有技术的雾化装置未设置隔液盖,并且隔液效果不好,雾化芯通常在同一高度直接连接雾化液,导致雾化液容易漏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构建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克服现有技术雾化液容易漏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容纳雾化液的储液室、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室、通气管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雾化室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端部,所述雾化室包括电发热体、吸附雾化液的吸液芯、隔离所述雾化液的隔液盖,所述电发热体、所述吸液芯设置在所述隔液盖内形成所述雾化室,所述电发热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储液室外,所述第二电极另一端伸到所述储液室外,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雾化室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输出,所述电发热体与所述吸液芯紧接,所述隔液盖包括顶部和与所述顶部连接的侧部,所述隔液盖的侧部与所述储液室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所述吸液芯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连接到所述储液室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的最低位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吸液芯的延伸部充满所述开口以使所述开口没有空隙。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发热体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螺旋缠绕所述吸液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发热体包括发热丝和连接所述发热丝的陶瓷。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吸液芯为条形的吸液棉或者吸液纤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套接在所述储液室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通气管道连通过所述雾化室和所述吸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包括容纳雾化液的储液室、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室、通气管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池杆,所述雾化室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端部,所述雾化室包括电发热体、吸附雾化液的吸液芯、隔离所述雾化液的隔液盖,所述电发热体、所述吸液芯设置在所述隔液盖内形成所述雾化室,所述电发热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储液室外,所述第二电极另一端伸到所述储液室外,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雾化室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输出,所述电池杆包括与所述雾化装置进行插接配合的容纳腔以及电池,所述容纳腔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配合的第三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配合的第四电极,所述雾化室的一端插接到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雾化室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输出,所述电发热体与所述吸液芯紧接,所述隔液盖包括顶部和与所述顶部连接的侧部,所述隔液盖的侧部与所述储液室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所述吸液芯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连接到所述储液室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的最低位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弹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弹性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储液室外壁设置用于卡接的凹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构建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包括容纳雾化液的储液室、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室、通气管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池杆,所述雾化室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端部,所述雾化室包括电发热体、吸附雾化液的吸液芯、隔离所述雾化液的隔液盖,所述电发热体、所述吸液芯设置在所述隔液盖内形成所述雾化室,所述电发热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储液室外,所述第二电极另一端伸到所述储液室外,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雾化室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输出,所述电池杆包括与所述雾化装置进行插接配合的容纳腔以及电池,所述容纳腔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配合的第三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配合的第四电极,所述雾化室的一端插接到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雾化室连通,所述雾化室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输出,所述电发热体与所述吸液芯紧接,所述隔液盖包括顶部和与所述顶部连接的侧部,所述隔液盖的侧部与所述储液室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所述吸液芯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连接到所述储液室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的最低位置。本发明专利通过设置隔液盖将雾化液隔离,同时,所述吸液芯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连接到所述储液室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通过所述隔液盖的侧部开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的最低位置,在重力作用下,这样就降低了雾化液漏出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雾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构建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容纳雾化液的储液室1、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室2、通气管道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所述雾化室2设置在所述储液室1端部,所述雾化室2包括电发热体21、吸附雾化液的吸液芯22、隔离所述雾化液的隔液盖25,所述电发热体21、所述吸液芯22设置在所述隔液盖25内形成所述雾化室2,所述电发热体2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所述第一电极4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储液室2外,所述第二电极5另一端伸到所述储液室1外,所述通气管道3与所述雾化室2连通,所述雾化室2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3输出,所述电发热体21与所述吸液芯22紧接,所述隔液盖25包括顶部251和与所述顶部251连接的侧部252,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252与所述储液室1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2,所述吸液芯22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22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连接到所述储液室1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22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21的最低位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利设置所述雾化室2,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252与所述储液室1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2,所述雾化室2通过所述隔液盖25隔离所述雾化液,所述电发热体2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所述电发热体21从外部受电,所述电发热体21与所述吸液芯22紧接,所述隔液盖25包括顶部251和与所述顶部251连接的侧部252,所述吸液芯22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22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连接到所述储液室1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22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21的最低位置。所述吸液芯22吸收的雾化液需要“爬升”到所述电发热体21,这样就防止雾化液在雾化室2中太多而导致漏液。所述通气管道3与所述雾化室2连通,所述雾化室2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3输出.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液芯22为条形的吸液棉或者吸液纤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吸液芯22的延伸部充满所述开口23以使所述开口23没有空隙,这样就更好地防止雾化液过多地进入雾化室2中。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电发热体21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螺旋缠绕所述吸液芯22,这样,所述电发热体21可以更充分地加热雾化。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电发热体21包括发热丝和连接所述发热丝的陶瓷,陶瓷呈片状,所述吸液芯22呈条形,与所述陶瓷配合接触,所述陶瓷与所述吸液芯22充分接触发热进行雾化,通过所述陶瓷加热,可以充分发热雾化。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8,所述吸嘴8套接在所述储液室1上,所述吸嘴8和所述储液室1形成固定连接体。所述通气管道3连通过所述雾化室2和所述吸嘴8。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构建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包括容纳雾化液的储液室1、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室2、通气管道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电池杆6,所述雾化室2设置在所述储液室1端部,所述雾化室2包括电发热体21、吸附雾化液的吸液芯22、隔离所述雾化液的隔液盖25,所述电发热体21、所述吸液芯22设置在所述隔液盖25内形成所述雾化室2,所述电发热体2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所述第一电极4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储液室2外,所述第二电极5另一端伸到所述储液室1外,所述通气管道3与所述雾化室2连通,所述雾化室2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3输出,所述电池杆7包括与所述雾化装置进行插接配合的容纳腔71以及电池75,所述容纳腔71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电4连接配合的第三电极72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5电连接配合的第四电极73,所述雾化室2的一端插接到所述容纳腔71时,所述第一电极4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72,所述第二电极5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73。所述通气管道3与所述雾化室2连通,所述雾化室2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3输出,所述电发热体1与所述吸液芯21紧接,所述隔液盖25包括顶部251和与所述顶部251连接的侧部252,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252与所述储液室1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2,所述吸液芯22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22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连接到所述储液室1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22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21的最低位置。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利设置所述雾化室2,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252与所述储液室1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2,所述雾化室2通过所述隔液盖25隔离所述雾化液,所述电发热体2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所述容纳腔71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电4连接配合的第三电极72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5电连接配合的第四电极73,所述雾化室2的一端插接到所述容纳腔71时,所述第一电极4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72,所述第二电极5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73,电池75通过所述第一电极4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72以及所述第二电极5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73实现对所述电发热体的供电。所述电发热体21从外部受电,所述电发热体21与所述吸液芯22紧接,所述隔液盖25包括顶部251和与所述顶部251连接的侧部252,所述吸液芯22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22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连接到所述储液室1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22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21的最低位置。所述吸液芯22吸收的雾化液需要“爬升”到所述电发热体21,这样就防止雾化液在雾化室2中太多而导致漏液。所述通气管道3与所述雾化室2连通,所述雾化室2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3输出.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液芯22为条形的吸液棉或者吸液纤维。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三电极72弹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5和所述第四电极73弹性连接。弹性连接便于所述储液室1和所述容纳腔71紧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所述储液室1外壁设置用于卡接的凹槽11,所述容纳腔71的内壁设置与所述凹槽11配合的突起。所述凹槽11所述突起卡接,便于所述储液室1和所述容纳腔71紧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构建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包括容纳雾化液的储液室1、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室2、通气管道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电池杆6,所述雾化室2设置在所述储液室1端部,所述雾化室2包括电发热体21、吸附雾化液的吸液芯22、隔离所述雾化液的隔液盖25,所述电发热体21、所述吸液芯22设置在所述隔液盖25内形成所述雾化室2,所述电发热体2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5,所述第一电极4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储液室2外,所述第二电极5另一端伸到所述储液室1外,所述通气管道3与所述雾化室2连通,所述雾化室2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3输出,所述电池杆7包括与所述雾化装置进行插接配合的容纳腔71以及电池75,所述容纳腔71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电4连接配合的第三电极72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5电连接配合的第四电极73,所述雾化室2的一端插接到所述容纳腔71时,所述第一电极4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极72,所述第二电极5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73。所述通气管道3与所述雾化室2连通,所述雾化室2的雾化气通过所述通气管道3输出,所述电发热体1与所述吸液芯21紧接,所述隔液盖25包括顶部251和与所述顶部251连接的侧部252,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252与所述储液室1底部紧接密封形成雾化室2,所述吸液芯22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吸液芯22的延伸部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连接到所述储液室1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22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21的最低位置。本发明专利通过设置隔液盖25将雾化液隔离,同时,所述吸液芯22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连接到所述储液室1的雾化液,所述吸液芯22通过所述隔液盖25的侧部开口23的位置低于所述电发热体21的最低位置,在重力作用下,这样就降低了雾化液漏出的机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