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40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随身的箱包,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
背景技术
习知的旅行箱或随身袋,通常仅能供使用者提、拉、或推,以便让使用者在携带时更为方便、省力,然而并不具有供人员骑乘的功能。
而过去已提出的同类专利申请,主要是在旅行箱或随身袋上增设一滑行板,以额外提供人员踩踏的位置,再通过旅行箱或随身袋本身的轮体配合滑行板的轮体来滑行,让旅行箱或随身袋除了能让使用者便于携物之外,还具有小型交通工具的功能。然而,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实际使用时,目前的随身箱包的底部通常以放置衣物为主,其承重仅约20~40公斤,当人员踩踏在滑行板上时,会有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随身箱包的底板会有向下弯曲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可通过结构较强的底板来承受人体重量,并配合箱包结合于其上,使箱包能兼具承受人体重量及可供踩踏滑行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包含有一硬质底板,其上设有若干可供滚抵于地面的滑行件;一置物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置物品的容置空间,置物体设置在硬质底板上,且底端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可供人脚伸入于内并踩踏在硬质底板上的凹室;至少一连接件,连接硬质底板及置物体,将置物体固定在硬质底板上;一可供人手握持的握持件,设置在置物体上。
采用上述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可承受脚踩踏时的人体重量而不会向下弯曲,使用时更为稳定顺畅。且由于随身箱包的底部结构确定,使得以后设计者仅需针对置物体来进行变化设计,通过标准化来降低随身箱包的设计成本,并可采用可拆卸的组装方式,让使用者用同一个底板搭配不同的置物体,在造型,颜色等方面产生变化,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多样的选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合剖视图,显示踏板与底板间的结构;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显示履带的设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现举以下七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10,主要由一硬质底板11、一置物体21、至少一连接件22、一握持件31所组成,其中底板11,底面具有向上凹设的二凹槽12,且底板11设有若干滑行件14,在本实施例中,各滑行件14为轮体。各滑行件14具有二定向轮141及二转向轮142,二定向轮141分别容置在各凹槽12中,且各经由一枢轴15枢设在凹槽12的槽壁。由于各定向轮141设置在凹槽12中,可降低底板11距离地面的高度,并可藉由凹槽12本身弯折的效果达到强化底板11的结构强度的效果。
置物体21,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图中未示),置物体21置于底板11上,在其底端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凹室24,可供人脚伸入于内并踩踏在底板11上。
各连接件22,在本实施例中为铆钉,将置物体21的底缘铆接在底板11上。
握持件31,设置于置物体21上,可供人手握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将人脚伸入凹室24中并踩踏在底板11上,再手持握持件31,以另一脚蹭地,即可通过置物体21下方的定向轮141及转向轮142滚地滑行。在滑行的过程中,在脚蹭地的瞬间,人体重心会移到蹭地的那只脚上,使用者便可同时操作握持件31来使各转向轮142转向,达到滑行时转向的效果,使随身箱包成为一简易的小型交通工具。
再如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40,其主要结构概同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底板41下方前段部位的两侧设有二定向轮42,而在后侧设有一转向轮43,底板41上方设有一可转向的踏板45,踏板45以其后端通过一轴杆46枢接于底板41,且轴杆46穿过底板41与转向轮43连接。底板41具有一位于轴杆46前方的弧槽44,踏板45的前段底面塞设有一承珠441,且承珠441位于弧槽44内,可用来承接踏板45的重量,使踏板45在转向时更为顺畅。
藉此,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单脚踩踏在踏板45上,并用脚来控制踏板45转向,以连动转向轮43产生旋摆,进而使随身箱包40在行进时产生转向的效果。
再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50,其主要结构概同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22’为一拉链,以其两部份分别设于置物体21’底部及底板11’周缘,可相互配合拉扣,将置物体21’连接在底板11’上。
再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60,其主要结构概同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各连接件22”为螺钉,将置物体的底缘螺接在底板上。
如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70,其主要结构概同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各连接件72是由二滑轨721及二鸠尾槽725所组成,二滑轨721设置在底板71上,二鸠尾槽725则设置在置物体73底部,各滑轨721上设有一卡榫722,各鸠尾槽725上则设有一容室726对应于卡榫722,当二鸠尾槽725接合在二滑轨721上时,如图9所示,各卡榫722将二鸠尾槽725卡掣接合在二滑轨721上,使置物体73固定在底板71上。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80,其主要结构概同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底板81为一网板,由网板的镂空性,既可达到减轻重量的效果,且可保持底板81的坚固性。
再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90,其主要结构概同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各滑行件92为履带,具有平稳滑移的效果。
经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产生的优点为一、更为坚固耐用藉由硬质底板的设计,可承受脚踩踏时的人体重量而不会向下弯曲,使用时更为稳定顺畅。
二、箱包的底部标准化藉由底板的设计,可以让随身箱包的底部结构确定,以后设计者仅需针对置物体来进行变化设计,可通过标准化来降低随身箱包的设计成本。
三、置物体可变化藉由底板标准化的设计,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的组装方式,例如螺钉,拉链等,可让使用者用同一个底板搭配不同的置物体,产生造型,颜色等变化,提供使用者更为多样的选择。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硬质底板,其上设有若干滚抵于地面的滑行件;一置物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置物品的容置空间,所述置物体设置在所述硬质底板上,且底端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可供人脚伸入于内并踩踏在所述硬质底板上的凹室;至少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硬质底板及所述置物体,将所述置物体固定在所述硬质底板上;一可供人手握持的握持件,设置在所述置物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行件为轮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轮体至少包括一定向轮以及一转向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底板的底面具有向上凹设的二凹槽,各所述凹槽中分别容置有二所述定向轮,且各通过一枢轴枢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底板上方设有一可转向的踏板,所述踏板以其后端通过一轴杆枢接于所述硬质底板,且所述轴杆穿过所述硬质底板与一转向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底板具有一弧槽位于所述轴杆前方,所述踏板前段底面设有一承珠,且所述承珠位于所述弧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行件为履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件为铆钉,将所述置物体底缘铆接在所述硬质底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体底部的连接件为一拉链,所述硬质底板周缘设有相配合的可相互结合的拉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件为螺钉,将所述置物体底缘螺接于所述硬质底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二滑轨及二鸠尾槽组成,所述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硬质底板上,所述二鸠尾槽则设置在所述置物体底部,所述二滑轨上各设有一卡榫,所述二鸠尾槽上则分别设有一容室对应于所述卡榫,所述二鸠尾槽通过各所述卡榫卡掣接合在所述二滑轨上,将所述置物体固定在所述硬质底板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底板为网状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供脚踏滑行的底板的随身箱包,包含有一硬质底板,其上设有若干滚抵于地面的滑行件;一置物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置物品的容置空间,置物体设置在硬质底板上,且底端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凹室,可供人脚伸入于内并踩踏在硬质底板上;至少一连接件,连接硬质底板以及置物体,以将置物体固定在硬质底板上;一握持件,设置在置物体上,可供人手握持。
文档编号A45C9/00GK2689760SQ200320121888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7日
发明者徐义权 申请人:徐义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