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13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车辆底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底板。在该车辆底板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形成有左侧曲面凹部和右侧曲面凹部,左侧曲面凹部和右侧曲面凹部被形成为,两者在位置、形状、大小、深度这些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互不相同。采用该结构,不用增设部件或凹部等,便能避免底板间产生共振。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成车室地板的车辆底板。 车辆底板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与沿车辆的车长方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骨架构件一起构成车室地板的 底板由于其本身的刚性较低,所以其固有振动频率多半存在于低频域的空气柱共振频域 内。因此,如果在车辆行驶中因路面与轮胎间的摩擦或碰撞而产生低频路面噪音,则底板有 可能与该低频路面噪音发生共振,使得车内噪音增大。
[0003] 为了减小起因于低频路面噪音的车内噪音,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底板上形成曲面, 来使底板的固有振动频率升高而离开空气柱共振频域。同时,在底板上形成曲面,还能提高 底板的刚性。
[0004] 通常,底板被多个骨架构件分隔成多个区域,而且这些骨架构件被配置为以车体 底部中线(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心的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因此,底板被分隔后形成的多 个区域的位置、形状、以及区域中设有的曲面部分的位置和形状等均以车体底部中线为中 心左右对称。
[0005]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底板,该底板中,在以车体底部中线为中心左右对 称的位置上形成有形状相同(椭圆形)的曲面凹部。采用该底板,能提高车辆底部强度从 而提1?安全性能,并能提1?底板的固有振动频率从而减小路面噪首。
[0006]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具有左右对称形状的底板中,位于车体底部中线 左侧的底板的固有振动频率与位于车体底部中线右侧的底板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而在 左侧底板与右侧底板固有振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左侧底板与右侧底板之间有可能发生共 振。其结果,即使底板上加工有曲面部分,车内的噪音仍有增大的可能性。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增设部件或凹部等来使左侧底板与右侧底板形 状相异,以避免左侧底板与右侧底板具有相同的固有振动频率。然而,如果增设部件、凹部 等,又会带来车体重量增加、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5091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增设部件或凹部 等,便能避免底板之间共振的车辆底板。
[0010]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底板。在该车辆底 板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形成有左侧曲面凹部和右侧曲面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侧曲面凹部和所述右侧曲面凹部被形成为,两者在位置、形状、大小、深度这些方面中的至 少一个方面互不相同。
[0011]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板的优点在于,由于左侧曲面凹部与右侧曲 面凹部在位置、形状、大小、深度这些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互不相同,所以能够使左侧底 板(车辆底板的左半部分)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右侧底板(车辆底板的右半部分)的固有振 动频率错开。从而,不需增设其它部件或凹部等,便能避免左侧底板与右侧底板之间的共振 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表示装设有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的车体底部的俯视图。
[0013] 图2是表示车辆底板上形成的曲面凹部的立体图。
[0014] 图3是将图1中的A - A面的截面与图1的B - B面的截面重叠表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为下 述实施方式的记载所限定。
[0016] 图1是表示装设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左侧底板2和右侧底板3)的车体底部 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右侧底板3上形成的右侧曲面凹部13的立体图。其中,图2中标示 的箭头U P表示车高方向的上方;图1及图2中标示的箭头F R表示车长方向的后方;图1 及图2中标示的箭头R Η表示车宽方向的右侧。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不需要对左侧底板2 和右侧底板3加以区分时,将车辆底板统称为底板F Ρ。
[0017] 如图1所示,车体底部包括,多个骨架构件(5、7、8、9);左侧底板2和右侧底板3 ; 以及地板通道4。右侧底板2与左侧底板3之间隔着地板通道4。地板通道4在车体底部 的车宽方向的中间部位沿车长方向延伸。
[0018] 在左侧底板2的左侧侧缘及右侧底板3的右侧侧缘上,分别通过焊接等而接合着 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侧梁5。侧梁5例如是将内侧梁5 a与外侧梁5 b焊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侧梁5也构成汽车车门开口部的门槛。
[0019] 在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的底面上的车宽方向的中间部位,分别通过焊接等而 接合着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地板下加强构件(以下也称地板下构件R / F )7(参照图3)。换 言之,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底部中,在地板通道4与侧梁5之间,设置有地板下构件R / F 7。
[0020] 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在车宽方向上,底板F P (左侧底板2和右侧底板3)被侧梁 5、地板通道4、及地板下构件R / F 7分隔成四个区域。
[0021] 另外,在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的上表面上,分别通过焊接等而接合着在地板通 道4与侧梁5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地板横梁8,该第1地板横梁8与左侧底板2及右 侧底板3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底板F P的车长方向的全长的1/3。第1地板横梁8的 靠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地板通道4通过焊接等而接合;第1地板横梁8的靠车宽方向外 侧的端部与侧梁5通过焊接等而接合。
[0022] 另外,在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的上表面上,分别通过焊接等而接合着在地板通 道4与侧梁5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2地板横梁9,该第2地板横梁9与左侧底板2及右 侧底板3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底板F P的车长方向的全长的2/3。第2地板横梁9的 靠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地板通道4通过焊接等而接合;第2地板横梁9的靠车宽方向外 侧的端部与侧梁5通过焊接等而接合。
[0023]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长方向上,底板F P被第1地板横梁8及第2地板横 梁9分隔成三个区域。
[0024]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底板F P被侧梁5、地板通道4、地板下构件R / F 7、第1地板 横梁8及第2地板横梁9分隔成总共12个区域。并且,车体底部如图1所示那样,各骨架 构件(5、7、8、9)被配置为以车体底部中线C (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心的直线)为中心左右对 称,因而,位于中线C左侧的6个区域与位于中线C右侧的6个区域也以车体底部中线C为 中心左右对称。
[0025] 通常,由于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本身的刚性较低,所以底板F P的固有振动频 率多半存在于低频域的空气柱共振频域内。因此,在车辆行驶中,若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 或碰撞引起低频路面噪音发生,则底板F P有可能会与该低频路面噪音发生共振,使得车 内的噪音增大。
[0026]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的刚性,在左侧底板2 上的、侧梁5与地板下构件R / F 7之间的两个区域10中各形成了一个左侧曲面凹部12 ; 在右侧底板3上的、侧梁5与地板下构件R / F 7之间的两个区域11中各形成了一个右侧 曲面凹部1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底部,以车体底部中线C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位置上 分别形成有两个左侧曲面凹部12、和两个右侧曲面凹部13。
[0027] 如图2所示,右侧底板3上形成的各右侧曲面凹部13被加工成,相对于右侧底板 3的平坦面14向下方(车底下方方向)拱凹。更为详细而言,各右侧曲面凹部13被加工 成,从车宽方向看,右侧曲面凹部13具有向下方弯曲的弧形截面形状(如图2中的虚线所 示);从车长方向看,右侧曲面凹部13也具有向下方弯曲的弧形截面形状(如图2中的锁 线所示)。另外,虽省略了图示,但左侧底板2上形成的各左侧曲面凹部12与右侧曲面凹部 13 -样,从车宽方向及车长方向看,其均具有向下方弯曲的弧形截面形状。
[0028] 这些左侧曲面凹部12、右侧曲面凹部13例如是在对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进行 冲压成型时一起加工成的。或者也可以在对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进行冲压成型之后, 再加工左侧曲面凹部12、右侧曲面凹部13。
[0029] 如此,通过在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上分别形成左侧曲面凹部12、右侧曲面凹 部13,不用增加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的厚度便能提高左侧底板2及右侧底板3的刚性。 刚性得到提高之后,底板F P的固有振动频率提高而离开上述空气柱共振频域,从而能够 避免底板F P与上述低频路面噪音产生共振的情况发生。
[0030] 然而,如上所述那样,由于被各骨架构件(5、7、8、9)分隔出的各区域10在位置、形 状、大小上以中线C为中心左右对称,而且,左侧曲面凹部12与右侧曲面凹部13在形成位 置及外形上也以中线C为中心左右对称。因而,左侧底板2与右侧底板3具有相同的固有 振动频率,两者之间有可能产生共振而使车内的噪音增大。
[0031]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增设部件或凹部等来使左侧底板2与右侧底板3 之间产生差异,从而使两者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异,来避免两者间产生共振。但是,如果增设 部件或凹部等,又会带来车体重量增加、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
[003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被加工 成,两者具有不同的深度。图3是将图1中的A -A面的截面与图1中的B - B线的截面 重叠并使左右的侧梁5及左右的地板下构件R / F 7对齐地表示的图。如图3所示那样, 左侧底板2上形成的左侧曲面凹部12的深度大于右侧底板3上形成的右侧曲面凹部13的 深度。如此,由于在左右对称的位置上形成的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具有不 同的深度,所以,设有左侧曲面凹部12的左侧底板2的固有振动频率与设有右侧曲面凹部 13的右侧底板3的固有振动频率不相同,能避免左侧底板2与右侧底板3之间产生共振的 情况发生。
[0033] 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不用增设部件或凹部等,便能避免因左侧底板 2与右侧底板3之间产生共振而使车内噪音增大的情况发生。
[003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加工成两者在 深度上不同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0035]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加工成两者在 形状上不同,例如,使左侧曲面凹部12为椭圆形凹部,右侧曲面凹部13为圆形凹部。
[0036] 另外,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加工成两 者在大小上不同,例如,使左侧曲面凹部12的内径大于右侧曲面凹部13的内径。
[0037] 另外,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加工成两 者的形成位置不同,例如,将左侧曲面凹部12形成在地板通道4与地板下构件R / F 7之 间;将右侧曲面凹部13形成在地板下构件R / F 7与侧梁5之间。
[0038] 另外,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加工成, 两者在位置、形状、大小、深度这些方面中的任意的组合上不同。
[0039] 总之,为了使左侧底板2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右侧底板3的固有振动频率不相同,只 要将左侧曲面凹部12和右侧曲面凹部13加工成,两者在位置、形状、大小、深度这些方面中 的至少一个方面互不相同即可。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底板,在该车辆底板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形成有左侧曲面凹部和 右侧曲面凹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曲面凹部和所述右侧曲面凹部被形成为,两者在位置、形状、大小、深度这些 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互不相同。
【文档编号】B62D21/20GK203876846SQ20142028080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松永阳介, 宇野由久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