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39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扣,详细地说涉及用于将一根绳带状构件、皮带的两端或者两根绳带状构件彼此连接、分开的带扣。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带扣作为将一根绳带状构件的两端或两根绳带状构件彼此连接、分开的手段。带扣具有沿规定连接方向连接的插头及插座、和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在该插头及插座之间使它们互相连接,同时还具有操作部,通过该操作部的外部操作使它们互相分开。带扣往往具有其厚度尺寸比连接方向的长度尺寸及宽度尺寸短的扁平形状。
有时在连接状态的插头及插座上作用着从分别安装于插头和插座的绳带构件向沿连接方向互相分开的方向拉伸的拉伸负荷。
带扣有一种前脱开式,其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部、通过将该操作部压向背面侧而分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前脱开式的带扣的连接机构包括舌状部,其从插头的基端部向连接方向延伸设置着;施力部,其向带扣表面侧对舌状部施力;卡止凸部,其在舌状部表面的顶端部上向厚度方向突出形成,作为具有沿厚度方向的被卡止面的操作部;插孔,其沿连接方向形成在插座上,并在顶端部上具有开口;卡止阶梯部,其形成在插孔的表面侧并具有沿厚度方向的卡止面。
舌状部是板状构件,其厚度尺寸比连接方向的长度尺寸及宽度尺寸短,通过将卡止凸部向带扣背面侧按压,可稍许向厚度方向弹性变形。
专利文献1的带扣是通过插头的舌状部被插入在插座的插孔内、舌状部的被卡止面与插孔的卡止面卡合而连接的。即,在连接状态的带扣中,舌状部在插孔内部受到施力部的向带扣表面侧的施力,被卡止面与卡止面进而以在连接方向相对的状态抵接。
要将该连接状态的带扣分开,使用者就要向带扣背面侧按压卡止凸部,使舌状部的顶端部向带扣背面侧变形。这样,由于被卡止面也向带扣背面侧移动,故被卡止面与卡止面的卡合被解除。使用者在按压卡止凸部的状态下,只要将插头及插座向沿连接方向互相分开的方向拉开即可。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440792号说明书但是,在处于连接状态的带扣上受到较强的所述拉伸负荷的场合,通过在插头上进行如下那样的作用,带扣就容易分开。
当带扣受到拉伸负荷时,插头的舌状部及被卡止面被拉向基端侧,与此同时,被卡止面上因卡止面而作用拉向顶端侧的力。此时,在厚度方向上,由于被卡止面位于舌状部的表面侧,且舌状部可向厚度方向弹性变形,故被卡止面上产生向顶端侧并向带扣背面侧的弯曲扭矩。
因被卡止面上产生所述弯曲扭矩,所以舌状部就向带扣背面侧变形,同时插头相对于插座向带扣背面侧倾斜。这样,被卡止面的厚度方向的位置向比卡止面的位置更靠近带扣背面侧的位置移动,故被卡止面与卡止面的相对关系即卡合被解除。插头与插座分别受到拉伸负荷而被拉伸,故被卡止面与卡止面的卡合被解除,将带扣分开。
如此,当处于连接状态的带扣受到强的拉伸负荷时,带扣有可能因作用于被卡止面的所述弯曲扭矩的作用而容易分开。
另一方面,作为难以产生弯曲扭矩的带扣,有一种侧向脱开式带扣在两侧面分别具有操作部,通过将该操作部互相向内侧按压而使带扣分开。但是,这种侧向脱开式带扣,操作部形成在两侧面,此外,连接机构必须是可从两侧向内侧弹性变形的形状。由于侧向脱开式带扣具备具有这种功能的操作部和连接机构,故难以缩短其宽度尺寸。即,侧向脱开式带扣存在着难以小型化、轻量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分开且可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带扣。
本发明的带扣具有沿规定的连接方向连接的插头及插座,插头具有插头本体、从该插头本体延伸设置的舌状部、以及从该舌状部突出并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的第1被卡止面的第1凸部,插座具有插座本体、设在该插座本体上且可由舌状部插入的插孔、以及第1阶梯部,该第1阶梯部设在该插孔中,并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且与第1被卡止面卡合的第1卡止面,该带扣的特征是具有第2凸部,其从舌状部突出,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的第2被卡止面;第2阶梯部,其设在插孔中,并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且与第2被卡止面卡合的第2卡止面,第2被卡止面及第2卡止面的卡合面包含有相对于第1被卡止面而位于第1凸部突出侧的相反侧的部分。
在这种结构的带扣中,当将插头的舌状部插入插座的插孔中使带扣连接时,插头及插座通过第1被卡止面及第1卡止面的卡合和第2被卡止面及第2卡止面的卡合而连接。此时,第1被卡止面及第1卡止面、第2被卡止面及第2卡止面分别沿连接方向相对并卡合。
当在处于连接状态的插头及插座上施加向互相分开的方向拉伸的拉伸负荷时,插头上产生如下那样的作用。即在带扣上施加拉伸负荷时,插头的舌状部及第1被卡止面被拉伸向插座的相反侧,与此同时,在第1被卡止面上,由于插座的第1卡止面而产生被拉伸向插座侧的力。此时,由于第1被卡止面位于舌状部上形成有第1凸部的一侧,故第1被卡止面上发生向插座侧且向第1凸部突出侧的相反侧的弯曲扭矩。
采用本发明,由于第2被卡止面与第2卡止面卡合,故在带扣受到所述拉伸负荷时,第2被卡止面上因第2卡止面而产生被拉伸向插座侧的力。由于第2被卡止面及第2卡止面的卡合面相对于第1被卡止面而位于第1凸部突出侧的相反侧,所以,也就是说第2被卡止面及第2卡止面的卡合靠近所述弯曲扭矩的旋转中心或在该旋转中心的相反侧进行。此外,插头及插座的卡合面积通过该第2被卡止面与第2卡止面的卡合而增加。
由此,作用于插头及插座卡合面的力的每单位面积的大小变小。即,由于作用于第1卡止面的力变小,故第1卡止面所发生的所述弯曲扭矩的大小也变小。由此,所述弯曲扭矩所造成的舌状部变形及相对于插座的插头的倾斜也变小,故第1、第2被卡止面难以分别脱离第1、第2卡止面。由此,即使在施加强的拉伸负荷的场合,也能使带扣难以分开。
又,利用上述作用效果,所述弯曲扭矩引起的舌状部的变形变小,故舌状部难以破损。
第2被卡止面及第2卡止面与带扣相比可非常小,且不必具有弹性,故不必将第2凸部及第2阶梯部作为另外构件安装,不必增大带扣的尺寸。也就是说,带扣在难以分开的基础上,可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第2被卡止面及第2卡止面如上述那样是较简单的结构,故成形容易。
本发明的带扣最好是,第1、第2被卡止面和第1、第2卡止面中的任一方形成为从插头向插座凹入并互相具有同心的弯曲面状,第1、第2被卡止面和第1、第2卡止面中的任意另一方形成为从插头向插座凸出并互相具有同心的弯曲面状,第1被卡止面和第1卡止面、及第2被卡止面和第2卡止面分别具有互相大致相同的曲率。
本发明的带扣有时有这种情况插头及插座的沿连接方向的各轴线因外部的力而互相错开。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第1、第2被卡止面和第1、第2卡止面分别具有同心,所以形成在插头上的二个被卡止面及形成在插座上的二个卡止面随着插头或插座的倾斜而以同心为中心一体地倾斜。另外,由于第1被卡止面和第1卡止面、及第2被卡止面和第2卡止面具有互相大致相同的曲率,故各被卡止面及卡止面互相以面接触卡合。由此,在插头与插座的所述轴线错开时,第1被卡止面和第1卡止面、及第2被卡止面和第2卡止面也可在分别面接触卡合的状态下互相平滑地错开。由此,即使插头与插座的所述轴线错开,也可抑制卡合面积的减少。此外,正因为如此,可防止力的集中所造成带扣的破损等。
本发明的带扣最好是,在第1被卡止面上形成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随着沿第1凸部的突出方向离开舌状部而向插座的相反侧倾斜,在第1卡止面上形成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随着沿第1凸部的突出方向离开插孔而向插头侧倾斜。
采用这种结构,利用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第1卡止面及第1被卡止面的卡合面随着沿第1凸部的突出方向离开舌状部而从插座侧向插头侧倾斜。第1被卡止面及第1卡止面的卡合面的卡合面积因这种倾斜而增加。此外,由于第1卡止面的插孔侧的端部潜入在第1被卡止面的舌状部侧的端部,故第1被卡止面及第1卡止面以嵌合状态卡合。由此,第1被卡止面与第1卡止面能可靠地卡合。
本发明的带扣最好是,具有抑制片和支承面,所述抑制片从插头本体及插座本体中的任意一方向另一方延伸设置,所述支承面设在插头本体及插座本体中的任意另一方上,并以在第1凸部的突出方向上相对的状态与抑制片嵌合。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抑制片与支承面以与第1凸部突出方向相对的状态嵌合,所以也就是说,抑制片和支承面的抵接面,与插头因第1被卡止面上发生的所述弯曲扭矩而倾斜的方向交叉。因此,即使插头因外部的力或所述弯曲扭矩而欲相对于插座倾斜,由于抑制片及支承面互相按压以抑制对方倾斜,故可抑制插头及插座的摆动。因此,可减小插头相对于插座的倾斜,所以第1、第2被卡止面分别难以脱离第1、第2卡止面,由此,在插头及插座倾斜的场合,也能使带扣难以分开。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分开状态的带扣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中IIA-IIA线的剖视图。
图2B是图1中IIB-IIB线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所述实施形态的带扣连接顺序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所述实施形态的带扣连接顺序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所述实施形态的连接状态的带扣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分开状态的带扣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分开状态的带扣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1变形例的插头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插头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XI-X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说明各实施形态时,对于相同结构要素,标上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1实施形态)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
如这些图所示,第1实施形态的带扣1包括插头2、在规定的连接方向与插头2连接的插座3。带扣1如图1所示,具有厚度尺寸比连接方向的长度尺寸及宽度尺寸短的扁平形状。这里,将图1中带扣1的厚度方向作为上下方向。
又,在插头2中,将插座3的相反侧作为插头的顶端侧,将插座3侧作为插头2的基端侧。此外,在插座3中,将插头2的相反侧作为插座3的基端侧,将插头2侧作为插座3的顶端侧。
插头2包括插头本体21;舌状部22,其从该插头本体21的顶端侧端面向连接方向延伸设置;第1凸部23,其从舌状部2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在基端侧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的第1被卡止面24;第2凸部25,其从舌状部22的两侧面分别向宽度方向突出;以及第2被卡止面26,其沿宽度方向形成在该第2凸部25的基端侧面。
在插头本体21上形成有绳带通过孔211,其沿上下方向贯通基端部,带状构件可插通其中;导向脚212,其以并排的状态沿连接方向延伸设置在舌状部22的两侧方;以及支承面214,其在上下表面的顶端缘部凹设成面状。
导向脚212在顶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弯曲成大致直角的脚部213。
舌状部22包括连接部221和扇状部223,而连接部221从插头本体21沿连接方向延伸设置;扇状部223通过缩颈部222形成在连接部221的顶端并沿宽度方向扩大成扇形。舌状部22是板状构件,其厚度尺寸比连接方向的长度尺寸及宽度尺寸短,且可向上下方向弹性变形。
缩颈部222具有比连接部221短的宽度尺寸。扇状部223的下表面随着向扇状部223的顶端而向上方倾斜。
如图1及图2A所示,第1凸部23从扇状部223向上方突出,上表面随着接近于扇状部223的顶端而向下方倾斜。
第1被卡止面24沿上下方向形成在第1凸部23的基端侧面。第1被卡止面24形成为向扇状部223顶端凹入的球面状。此外,第1被卡止面24形成有第1倾斜面241,该第1倾斜面241随着沿上下方向离开扇状部223而从顶端侧向基端侧倾斜。
如图1及图2A所示,第2凸部25从扇状部223的两侧面分别向宽度方向突出,侧面向扇状部223侧倾斜。
第2被卡止面26沿宽度方向形成在第2凸部25上,并位于第1被卡止面24的更下方。第2被卡止面26是从顶端侧向基端侧凹入的,并形成与第1被卡止面24同心的球面状。
如图1所示,插座3包括插座本体31;插孔32,其开口在该插座本体31的顶端侧端面上并从该开口向基端侧形成,舌状部22及导向脚212可插入其中;第1阶梯部33,其设在该插孔32上,且在基端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与第1被卡止面24卡合的第1卡止面34;以及第2阶梯部35,其设在插孔32上,且在基端侧形成有沿宽度方向与第2被卡止面26卡合的第2卡止面36。
在插座本体31上形成有绳带通过孔311,其沿上下方向贯通基端部,带状构件可插通其中;插座贯通孔314,其沿上下方向贯通,具有上表面开口312及下表面开口313;以及抑制片315,其从上下表面的顶端侧缘部向插头2延伸设置。
抑制片315在连接状态下与插头2的支承面214沿上下方向相对地嵌合。
插孔32由以连接方向为轴向的筒形部形成,具有开口在插座本体31顶端侧端面上的顶端侧开口321、和开口在基端侧的基端侧开口322。在基端侧开口322的开口周边形成有筒形部的基端侧壁323。
在基端侧壁323上形成有从上壁的两侧角部向基端侧开口322内侧突出的角形突出部324。基端侧壁323及角形突出部324的基端侧面分别沿上下方向及宽度方向形成。
第1阶梯部33,在基端侧开口322中通过插孔32的上内面与基端侧壁323的上壁呈大致正交的关系来形成。
如图1及图2B所示,第1卡止面34形成于基端侧壁323的上壁。第1卡止面34向基端侧凸出,形成为具有与第1被卡止面24大致相同曲率的球面状。此外,第1卡止面34形成有第2倾斜面341,该第2倾斜面341随着沿上下方向离开基端侧开口322而从基端侧向顶端侧倾斜。
第2阶梯部35如图1及图2B所示,在基端侧开口322中通过插孔32的两侧内面与角形突出部324的基端侧面呈大致正交的关系来形成。
第2卡止面36形成于角形突出部324的基端侧面,并位于第1卡止面34的更下方。第2卡止面36向基端侧凸出,且形成为与第1卡止面34同心、具有与第2被卡止面26大致相同曲率的球面状。
要将第1实施形态的带扣1连接,使用者首先要将插头2及插座3拿在手里,且如图3所示,将插头2的舌状部22及导向脚212从插座3的顶端侧开口321插入在插孔32中。此时,为了能容易地插入导向脚212的脚部213,就要使插头2的顶端部比基端部朝向下方地倾斜插入。向下方弯曲的脚部213在插孔32的下内面滑动。由此,舌状部22受到向上方的施力,第1凸部23的上表面一边在插孔32的上内面滑动一边被插入。
随着舌状部22的扇状部223到达插孔32的基端侧开口322附近,插头2的所述倾斜就接近与连接方向平行的姿势。此外,由于第1凸部23的上表面随着接近基端侧而向下方倾斜,故第1凸部23的上表面在插孔32的上内面强力滑动。
此时,当使用者将插头2及插座3沿连接方向互相强力按压时,舌状部22就受到从插孔32的上内面向下方的力并变形,以使扇状部223侧下降到插头本体21侧的更下方。由此,如图4所示,扇状部223从基端侧开口322插通于插座贯通孔314,舌状部22的变形被复原。另外,与此同时,插通本体21的支承面214和插座本体31的抑制片315在上下方向相对地嵌合。
如图4及图5所示,即使扇状部223被插通到插座贯通孔314侧,由于脚部213与插孔32的下内面抵接,故舌状部22也受到向上方的施力。还有,第1被卡止面24及第1卡止面34、和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分别沿连接方向相对地卡合,故插头2与插座3被卡合,带扣1被连接。
对在图4及图5所示的连接状态的带扣1上施加向将插头2与插座3沿连接方向互相分开的方向拉伸的强拉伸负荷的情况进行考虑。
此时,第1被卡止面24及第1卡止面34、和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分别向相对的方向互相强力按压。尤其第1被卡止面24的第1倾斜面241和第1卡止面34的第2倾斜面341上下方向交叉,故第1被卡止面24与第1卡止面34以嵌合状态抵接。
插头2中,舌状部22被拉向基端侧,与此同时,第1、第2被卡止面24、26上作用着沿连接方向拉向顶端侧的力。此时,由于第1被卡止面24位于舌状部22的沿连接方向轴线的上方,故在第1被卡止面24上发生朝向顶端侧且朝向下方的弯曲扭矩。
另一方面,由于第2被卡止面26与第2卡止面36含有位于舌状部22的沿连接方向轴线下方的部分,故在第2被卡止面26上发生朝向顶端侧且朝向上方的扭矩,即发生与所述弯曲扭矩相反旋转方向的扭矩。由于该第2被卡止面26上发生的扭矩,第1被卡止面24上发生的所述弯曲扭矩被某种程度地抑制着。
要将连接状态的带扣1分开,则使用者用手指等将第1凸部23的上表面向下方按压。这样,舌状部22变形,使得扇状部223侧向插头本体21侧的更下方下降。此时,第1被卡止面24与第1卡止面34的卡合、及第2被卡止面26与第2卡止面36的卡合被解除。接着,使用者在保持如此按压第1凸部23的状态下,将第1凸部23挪向基端侧。这样,扇状部223从基端侧开口322潜入插孔32中。当使插头2与插座3向分开的方向移动时,舌状部22通过插孔32而从顶端侧开口321中被拉出。这样就使带扣1分开了。
采用第1实施形态,可得到如下那样的效果。
(1)由于第2被卡止面26与第2卡止面36卡合,故在带扣1上受到所述拉伸负荷时,在第2被卡止面26上因第2卡止面36而作用向顶端侧拉伸的力。由于第2被卡止面26含有相对于舌状部22的所述轴线而位于第1凸部23的相反侧的部分,故在第2被卡止面26上发生与所述弯曲扭矩相反旋转方向的所述扭矩。由此,可抑制第1被卡止面24所发生的所述弯曲扭矩的大小。进而,所述弯曲扭矩引起的舌状部22的变形及插头2相对于插座3的倾斜也变小,所以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就分别难以脱离第1、第2卡止面34、36。即使是受到强的拉伸负荷的场合,带扣1也难以分开。
(2)由于通过设置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使插头2与插座3的卡合面积增加,故在带扣1上受到所述拉伸负荷时,作用在插头2与插座3的卡合面上的力的每单位面积的大小变小。即,由于作用于第1卡止面34上的力变小,故第1卡止面34上发生的所述弯曲扭矩的大小也变小。由此,所述弯曲扭矩引起的舌状部22的变形及插头2相对于插座3的倾斜也变小,故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分别难以脱离第1、第2卡止面34、36。即使是受到强的拉伸负荷的场合,带扣1也难以分开。
(3)因(1)及(2)的作用效果,所述弯曲扭矩引起的舌状部22的变形较小,故舌状部22难以发生破损。
(4)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与带扣1相比可非常小,且不必有弹性,故不必将第2凸部25及第2阶梯部35作成另外构件进行安装或增大带扣1的尺寸。即,可在难以将带扣1分开的基础上,实现带扣1的小型化、轻量化。
(5)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如(4)所示是较简单的结构,故成形容易。
(6)由于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和第1、第2卡止面34、36分别具有同心,所以形成在插头2上的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及形成在插座3上的第1、第2卡止面34、36,随着插头2或插座3的倾斜而以同心为中心一体地倾斜。另外,由于第1被卡止面24与第1卡止面34、及第2被卡止面26与第2卡止面36互相具有大致相同的曲率,故互相对应的被卡止面24、34及卡止面26、36以面接触卡合。由此,即使插头2及插座3的沿连接方向的轴线互相错开时,第1被卡止面与第1卡止面34、及第2被卡止面26与第2卡止面36在分别以面接触卡合的状态下可平滑地错开。由此,即使插头2及插座3的所述轴线错开,也可抑制卡合面积的减少。正是如此,可防止力的集中引起的带扣1的破损等。
(7)根据第1倾斜面241及第2倾斜面341,第1卡止面34及第1被卡止面24的卡合面随着沿上下方向离开舌状部22而从插座3向插头2倾斜。由此,第1被卡止面24与第1卡止面34的卡合面的卡合面积增加。此外,由于在第1被卡止面24的下端部潜入有第1卡止面34的下端部,故第1被卡止面24与第1卡止面34以嵌合状态卡合。由此,第1被卡止面24与第1卡止面34能可靠地卡合。
(8)由于抑制片315与支承面214在上下方向相对地嵌合,所以,也就是说抑制片315与支承面214的抵接面,因第1被卡止面24上发生的所述弯曲扭矩而与插头2倾斜的方向交叉。因此,即使插头2因来自外部的力或所述弯曲扭矩而相对于插座3向上下方向倾斜,抑制片315与支承面214也互相按压以抑制对方倾斜,故可抑制插头2及插座3的摆动。因此,可减小插头2相对于插座3的倾斜,故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分别难以脱离第1、第2卡止面26、36。由此,即使是插头2与插座3发生了倾斜的场合,带扣1也难以分开。
(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在第1实施形态中,第1被卡止面24及第1卡止面34、和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形成了球面状。但在本发明中,只要这样形成就行各被卡止面24、34与卡止面26、36在卡合中容易互相面接触,且第1被卡止面24及第2被卡止面26、和第1卡止面34及第2卡止面36分别互相具有同心。例如,第1被卡止面24及第1卡止面34、和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也可形成圆锥面状、圆筒面状。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在插头2的第2被卡止面26上,与第1倾斜面241相同地沿上下方向形成随着向上方而从顶端侧向基端侧倾斜的倾斜面,且可在插座3的第2卡止面36上,与第2倾斜面341相同地沿上下方向形成随着向上方而从基端侧向顶端侧倾斜的倾斜面。采用这种结构,与前述效果(7)相同,能可靠地使第2被卡止面26与第2卡止面36卡合。
(第2实施形态)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
如图6所示,第2实施形态的带扣1A与第1实施形态的带扣1不同之处是,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及第1、第2卡止面34、36分别形成为沿宽度方向的平面状。
采用第2实施形态,除了可获得第1实施形态的效果(1)~(5)、(7)、(8)外,还可获得如下那样的效果。
(9)由于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及第1、第2卡止面34、36分别形成为沿宽度方向的平面状,故即使是插头2及插座3沿宽度方向错开的场合,各被卡止面24、26及卡止面34、36也可沿宽度方向平滑地错开。
(第3实施形态)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
如图7所示,第3实施形态的带扣1B在下面几个方面不同于第1实施形态的带扣1。
插头2的舌状部22B沿连接方向弯曲成U字状,不与插头本体21B接触的端部向上方侧延伸。由此,舌状部22B可沿上下方向弹性变形。在舌状部22B的端面上,沿连接方向延伸设置有操作片27。
第1凸部23从通过弯曲成U字状而面向上方的舌状部22B的基端部上表面突出。
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及第1、第2卡止面34、36分别形成为沿宽度方向的平面状。
插座本体31B是将连接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板状构件。插孔32B设在插座本体31B的上表面顶端侧,并由以连接方向作为轴向的插入筒37形成。基端侧壁323形成为插入筒37基端侧的筒端面。
又,并没有形成有导向脚、抑制片、支承面、插座贯通孔及第1、第2倾斜面。
要将第3实施形态的带扣1B连接,则使用者将插头2的操作片27向下方按压,使舌状部22B变形成向上下方向收缩。接着,在按压操作片27的状态下,将舌状部22B的顶端部从顶端侧开口321插入到形成于插座3的插入筒37的插孔32中。此外,当使插头2与操作3沿连接方向互相按压时,由于舌状部22B向上下方向收缩,故舌状部22B的顶端部插通插孔32及基端侧开口322并向插座本体31B基端侧推出。
在舌状部22B的第1凸部23从基端侧开口322推出的阶段,放开对操作片27进行按压的手指。这样,舌状部22B复原至上表面与插孔32的上内面抵接为止,但仍受到使U字形向上下方向扩开的复原力。正因为如此,第1被卡止面24及第1卡止面34、和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分别沿连接方向相对卡合,故插通2与插座3被卡合,带扣1B被连接。
要将第3实施形态的带扣1B分开,则使用者将第1凸部23向下方按压,使舌状部22B变形成向上下方向收缩。此时,第1被卡止面24与第1卡止面34的卡合、及第2被卡止面26与第2卡止面36的卡合被解除。接着,在按压第1凸部23的状态下,从插孔32中拔出舌状部22B。这样,将带扣1B分开。
采用第3实施形态,除了可获得第1、第2实施形态的效果(1)~(5)、(9)外,还可获得如下那样的效果。
(10)如第3实施形态的带扣1B那样,对于简单结构且小型的带扣也可形成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由此,即使是受到强的拉伸负荷的场合,带扣1B也难以分开。
(第1、第2实施形态的变形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在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都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第1~第3实施形态中,第2凸部25从扇状部223的两侧面分别向宽度方向突出,但在本发明中,只要第2凸部25的第2被卡止面26形成为包含位于舌状部22、22B的沿连接方向轴线的下方的部分即可。图8及图9表示对第2凸部25的形状作变形后的第1变形例,图10及图11表示对第2凸部25的形成位置作变形后的第2变形例。
图8是第1变形例的插头2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IX-IX线的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第1变形例的插头2的第2凸部25A的上端部与第1凸部23的两侧端部连接。此外,该连接部分的角被削去并成为弯曲面状。由此,第1被卡止面24及第2被卡止面26A成为一个连续面。
图10是第2变形例的插头2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的XI-XI线的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第2变形例的插头2的第2凸部25B形成在从扇状部223两侧面向下方错开的位置。因此,第2被卡止面26B相对于舌状部22、22B的沿连接方向轴线的位置形成在比第1~第3实施形态的第2被卡止面26(参照图1、图6、图7)的位置更向下方错开的位置。另外,虽未图示,但与第2变形例的插头2连接的插座的第2卡止面与第1实施形态的第2卡止面36(参照图1、图6、图7)相比,向下方延伸。
采用这种结构,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第1实施形态的第2被卡止面26及第2卡止面36的位置相比,向下方移动,所以第2被卡止面26B上发生的所述弯曲扭矩的大小变大。由此,所述弯曲扭矩引起的舌状部22、22B的变形及插头2相对于插座3的倾斜也变小,故带扣1难以脱开。
在第1、第2实施形态中,在插座3上形成有插座贯通孔314,在连接带扣1、1A时,第1凸部23从上表面开口312向外部露出,而在本发明中,也可利用能在上下方向产生足够弹性的盖子等覆盖上表面开口312。由于盖子等可沿上下方向产生足够弹性,故可从盖子等上方对第1凸部23进行按压,不会对带扣1、1A的造成妨碍。采用这种结构,由于上表面开口312被盖子等覆盖,故可防止异物进入插座3,提高带扣1、1A的操作性。
产业上的实用性本发明可用于前脱开式的带扣。
符号说明1、1A、1B-带扣,2-插头,21、21B-插头本体,212-导向脚,214-支承面,22、22B-舌状部,23-第1凸部,24-第1被卡止面,241-第1倾斜面,25、25A、25B-第2凸部,26、26A、26B-第2被卡止面,3-插座,31、31B-插座本体,315-抑制片,32、32B-插孔,33-第1阶梯部,34-第1卡止面,341-第2倾斜面,35-第2阶梯部,36-第2卡止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扣,具有沿规定的连接方向连接的插头(2)及插座(3),所述插头(2)具有插头本体(21、21B)、从该插头本体(21、21B)延伸设置的舌状部(22、22B)、以及从该舌状部(22、22B)突出并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的第1被卡止面(24)的第1凸部(23),所述插座(3)具有插座本体(31、31B)、设在该插座本体(31、31B)上且可由所述舌状部(22、22B)插入的插孔(32、32B)、以及设在该插孔(32、32B)中并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1被卡止面(24)卡合的第1卡止面(34)的第1阶梯部(33),该带扣(1、1A、1B)的特征在于,具有第2凸部(25、25A、25B),其从所述舌状部(22、22B)突出,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的第2被卡止面(26、26A、26B);第2阶梯部(35),其设在所述插孔(32)中,形成有与连接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2被卡止面(26、26A、26B)卡合的第2卡止面(36),所述第2被卡止面(26、26A、26B)及所述第2卡止面(36)的卡合面,包含有相对于所述第1被卡止面(24)而位于所述第1凸部(23)突出侧的相反侧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和所述第1、第2卡止面(34、36)中的任一方形成为从所述插头(2)向所述插座(3)凹入并互相具有同心的弯曲面状,所述第1、第2被卡止面(24、26)和第1、第2卡止面(34、36)中的任意另一方形成为从所述插头(2)向所述插座(3)凸出并互相具有同心的弯曲面状,所述第1被卡止面(24)和所述第1卡止面(34)、及所述第2被卡止面(26、26A、26B)和所述第2卡止面(36)分别具有互相大致相同的曲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被卡止面(24)上形成有第1倾斜面(241),该第1倾斜面(241)随着沿所述第1凸部(23)的突出方向离开所述舌状部(22)而向所述插座(3)的相反侧倾斜,在所述第1卡止面(34)上形成有第2倾斜面(341),该第2倾斜面(341)随着沿所述第1凸部(23)的突出方向离开所述插孔(32)而向所述插头(2)侧倾斜。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具有抑制片(315)和支承面(214),所述抑制片(315)从所述插头本体(21)与所述插座本体(31)中的任意一方向另一方延伸设置,所述支承面(214)设在所述插头本体(21)与所述插座本体(31)中的任意另一方上,并以在所述第1凸部(23)的突出方向上相对的状态与所述抑制片(315)嵌合。
全文摘要
一种带扣,具有沿规定的连接方向连接的插头(2)及插座(3),插头(2)具有舌状部(22)、以及从该舌状部(22)向与连接方向交叉的厚度方向突出并形成有第1被卡止面(24)的第1凸部(23),插座(3)具有插孔(32)、以及设在该插孔(32)中并形成有与第1被卡止面(24)卡合的第1卡止面(34)的第1阶梯部(33),在该带扣中还具有第2凸部(25)、第2被卡止面(26)、和第2阶梯部(35),所述第2凸部(25)从舌状部(22)两侧面向与连接方向及厚度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第2被卡止面(26)沿宽度方向形成在该第2凸部的基端侧面;所述第2卡止面(36)设在插孔(32)中,且在基端侧面形成有沿宽度方向与第2被卡止面(26)卡合的第2卡止面(36)。
文档编号A44B11/25GK101052321SQ200680001169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8日
发明者井田一夫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