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45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行李箱包括:箱体;盖体,其设置在箱体上;副盖,其设置在盖体的一侧,并且副盖与盖体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能够缩入和伸出;以及定位机构,其设置在副盖与盖体之间,用于在副盖与盖体的缩入和伸出状态下将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进行定位,其中,在副盖与盖体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副盖与盖体至少一部分套叠。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耐力强度大的具有箱盖伸缩结构的行李箱。
【专利说明】行李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尤其涉及行李箱的箱盖伸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已知行李箱为了可变化箱体大小而设计成如图1、图2所示的结构,箱体I和箱盖2除了具有第一拉链3,还在第一拉链3与箱盖2之间设置延长布5,延长布5双边设置可相互拉合、分开的第二拉链。当欲呈较小体积时,如图1所示,将第二拉链4拉合隐藏延长布5,缩短箱体I与箱盖2的间距。当欲扩大体积时,如图2所示,拉开第二拉链4,使延长布5露出、伸长,扩大箱体I与箱盖2的间距。但上述结构,存在下列缺点:(1)延长布5是软性材料,耐力强度小,故存在在延长布5处凹陷不平整的问题。(2)盗窃者可采用刀片轻易割破延长布5窃取物品。(3)因延长布5是软性材料,故造成箱体I扭转以致底部轮子滑行时不平稳。(4)如图3所示,当行李箱以后两个角轮着地被拖行时,延长布5呈软性,箱盖2容置物品具有重量,而产生箱盖2向下滑落导致行李箱扭曲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提供耐力强度大的具有箱盖伸缩结构的行李箱。
[0004]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0005](I) 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箱体;
[0007]盖体,其设置在箱体上;
[0008]副盖,其设置在盖体的一侧,并且副盖与盖体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能够缩入和伸出;以及
[0009]定位机构,其设置在副盖与盖体之间,用于在副盖与盖体的缩入和伸出状态下将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进行定位,
[0010]其中,在副盖与盖体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副盖与盖体至少一部分套叠。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副盖与盖体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由于副盖与盖体至少一部分套叠,伸展后的箱盖仍保持大的耐力强度,不会有凹陷不平整的问题,而且不会导致行李箱扭转以致底部轮子滑行时不平稳。尤其,当行李箱以后两个角轮着地被拖行时,整个行李箱不会扭曲变形,可使轮子保持平稳滑行。
[0012]并且,在副盖与盖体中的一者缩入到另一者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与箱体的套合处形成“双层”结构,进一步增大了耐力强度。
[0013](2)如上述(I)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副盖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分别小于盖体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从而副盖可缩入到盖体的内部。
[0014](3)如上述(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包括位于盖体内侧的连接布,连接布的一端固定在副盖的周缘端,另一端固定在盖体的重叠端部,所述重叠端部是盖体的内表面中的在副盖缩入到盖体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副盖的周缘端重叠的部分。
[0015]通过设置连接布,能够在副盖从盖体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被拉直的连接布限制副盖过度伸出而确保二者不脱离。
[0016]并且,通过如上设置连接布,当伸展箱盖、扩大体积时,副盖与盖体仍由部分套叠,连接布伸长但仍被盖体掩藏,因此不会存在从连接布割破窃取箱内物品的问题。
[0017](4)如上述(3)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布的双边设置有用于拉合和分开的第二拉链,在副盖缩入到盖体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通过第二拉链拉合而被定位到盖体上。
[0018]由此,能够在箱盖缩小状态下,通过拉合第二拉链,将副盖定位到盖体上。
[0019](5)如上述(2)或(3)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副盖侧卡扣件设置在副盖的周缘部的多个位置上,箱体侧卡扣件设置在盖体的重叠端部上的与周缘部的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是盖体的内表面中的在副盖缩入到盖体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副盖的周缘端重叠的部分,在副盖缩入到盖体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通过每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卡合而被定位到盖体上。
[0020]由此,在箱盖缩小状态下,通过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卡合,能够将副盖定位到盖体上。
[0021](6)如(4)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还包括:副盖侧凸缘,其设置在副盖的周缘部并从副盖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外侧凸起;以及箱体侧凸缘,其设置在盖体的周缘部并从盖体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内侧凸起;在副盖从盖体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副盖侧凸缘和箱体侧凸缘相互卡阻。
[0022]由此,当伸展箱盖、扩大体积时,副盖的凸缘卡阻于箱盖的凸缘,使得副盖与盖体更加稳固连结,进一步提高了耐力强度。
[0023](7)如(I)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盖体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分别小于副盖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从而盖体可缩入到副盖的内部。
[0024](8)如(7)所述的行李箱,其中,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副盖内侧的连接布,连接布的一端固定在盖体的周缘端,另一端固定在副盖的重叠端部,所述重叠端部是副盖的内表面中的在盖体缩入到副盖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盖体的周缘端重叠的部分。
[0025]通过设置连接布,能够在副盖从盖体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被拉直的连接布限制副盖过度伸出而确保二者不脱离。
[0026]并且,通过如上设置连接布,当伸展箱盖、扩大体积时,副盖与盖体仍由部分套叠,连接布伸长但仍被盖体掩藏,因此不会存在从连接布割破窃取箱内物品的问题。
[0027](9)如(8)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布的双边设置有可相互拉合和分开的第二拉链,在盖体缩入到副盖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通过第二拉链拉合而被定位到盖体上。
[0028]由此,能够在箱盖缩小状态下,通过拉合第二拉链,将副盖定位到盖体上。
[0029]( 10)如(7)或(8)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箱体侧卡扣件设置在箱体的周缘部的多个位置上,副盖侧卡扣件设置在副盖的重叠端部上的与周缘部的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是副盖的内表面中的在盖体缩入到副盖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盖体的周缘端重叠的部分,在盖体缩入到副盖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通过每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箱体侧卡扣件卡合而被定位到盖体上。
[0030]由此,在箱盖缩小状态下,通过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卡合,能够将副盖定位到盖体上。
[0031](11)如(9)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还包括:副盖侧凸缘,其设置在副盖的周缘部并从副盖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内侧凸起;以及箱体侧凸缘,其设置在盖体的周缘部并从盖体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外侧凸起;在盖体从副盖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副盖侧凸缘和箱体侧凸缘相互卡阻。
[0032]由此,当伸展箱盖、扩大体积时,副盖的凸缘卡阻于箱盖的凸缘,使得副盖与盖体更加稳固连结,进一步提高了耐力强度。
[0033]( 12)如权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至少盖体和副盖是由硬质材料形成的。
[0034]由于至少盖体和副盖为硬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效果更好。
[0035]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耐力强度大的具有箱盖伸缩结构的行李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传统的行李箱缩小体积时的立体外观图;
[0037]图2是传统的行李箱扩大体积时的立体外观图;
[0038]图3是传统的行李箱在拖行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9]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行李箱的立体分解图;
[0040]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1]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2]图7是示出根据变形例I的行李箱的立体分解图;
[0043]图8是示出根据变形例I的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4]图9是示出根据变形例I的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5]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6]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7]图12是示出根据变形例2的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8]图13是示出根据变形例2的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49]附图标记说明
[0050]1、10 箱体
[0051]2、12 箱盖
[0052]12a盖体的周缘端
[0053]12b盖体的重叠端部
[0054]3、11 第一拉链
[0055]4、21 第二拉链
[0056]5、20 连接布
[0057]14 副盖
[0058]14a副盖的周缘端
[0059]14b副盖的重叠端部
[0060]15副盖侧的凸缘
[0061]13盖体侧的凸缘
[0062]221?224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下面,参加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64]实施例1
[0065]参考图4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行李箱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此外,在图4中,示出XYZ坐标来表示行李箱的方向,具体来说,X方向表示行李箱的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行李箱的深度方向,Z方向表示行李箱的高度方向。这在其他附图中也一样。
[0066]如图4至图6所示,根据实施例1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0、设置在箱体10上的盖体
12、以及设置在盖体12的一侧的副盖14。本实施例的行李箱是箱体10、盖体12以及副盖14均由硬质材料形成的硬壳行李箱。这里,硬质材料例如可以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PC (聚碳酸酯)或PP (聚丙烯)等硬质塑料材料,或者布料贴合EVA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而成的硬质材料等。箱体10与盖体12各有一边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连接为一体,两者余下的周边设置有第一拉链11,通过第一拉链11的拉合/分开,箱体10与盖体12可关闭/打开。
[0067]参考图5和图6,副盖14的X方向和Z方向上的尺寸分别小于盖体12的X方向和Z方向上的尺寸,以使副盖14可伸入到盖体12内或从盖体12伸出。
[0068]另外,在副盖14与盖体1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221,用于在副盖14伸入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和副盖14从盖体12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将副盖14相对于盖体12进行定位。并且,在副盖14从盖体12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定位机构221使得副盖14与盖体12至少一部分套叠。
[0069]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位机构221,在副盖14与盖体12间设置有连接布20,连接布20位于盖体12内侧,并且其一端被固定在副盖14的周缘端14a,另一端被固定在盖体12的重叠端部12b,重叠端部12b是指盖体12的内表面中的在副盖14缩入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副盖14的周缘端14a重叠的部分。“与副盖14的周缘端14a重叠的部分”应当理解为包括与副盖14的周缘端14a实际重叠的位置和该位置的附近。就是说,连接布20的另一端也可以固定在盖体12的内表面中的在上述箱盖缩小状态下与副盖14的周缘端14a实际重叠的位置的附近。该重叠端部12b优选是与盖体12的周缘端12a的距离大于连接布20的宽度的位置,从而在副盖14从盖体12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被拉直的连接布20限制副盖14过度伸出而确保二者不脱离。
[007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221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布20双边的可相互拉合、分开的第二拉链21。在副盖14缩入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14通过第二拉链21拉合而被定位到盖体12上。
[007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位机构221,设置有副盖14侧的凸缘151和盖体12侧的凸缘131。凸缘151被设置在副盖14的周缘部14a,并且在与行李箱的深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凸起,具体来说,被形成为从副盖14的侧壁面向外侧凸起的外凸缘。并且,凸缘131被设置在盖体12的周缘部12a,并且被形成为从盖体12的侧壁面向内侧、即向与上述凸缘151凸起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内凸缘。由此,在副盖14从盖体12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凸缘151和凸缘131相互卡阻,以使副盖14与盖体12进一步稳固连结而不脱离。
[0072]根据上述结构,如图5所示,当欲缩小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第二拉链21拉合,使连接布20缩短(收折),使得副盖14部分缩进入到盖体12中,变为箱盖缩小状态,减少了行李箱体积。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当欲扩大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第二拉链21拉开,将副盖14向外推出,使连接布20伸长(展开),使得副盖14从盖体12伸出,盖体12上的凸缘131和副盖14的凸缘151相互卡阻,变为箱盖伸展状态,扩大了行李箱体积。
[0073]根据本实施例1的结构,(I)如图6所示,在将副盖14从盖体12伸出而伸展箱盖、扩大体积(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副盖14与盖体12至少一部分套叠,伸展后的箱盖仍保持大的耐力强度,不会有凹陷不平整的问题,而且不会导致行李箱扭转以致底部轮子滑行时不平稳。尤其,当行李箱以后两个角轮着地被拖行时,整个行李箱不会扭曲变形,可使轮子保持平稳滑行。(2)如图6所示,当如上述伸展箱盖、扩大体积时,连接布20伸长,但仍被箱盖12掩藏,因此不会存在从连接布20割破窃取箱内物品的问题。(3)如图6所示,当如上述伸展箱盖、扩大体积时,副盖14的凸缘151卡阻于箱盖12的凸缘131,使得副盖14与盖体12更加稳固连结,进一步提高了耐力强度。(4)如图5所示,在将所述副盖14缩入到所述盖体12内而缩小箱盖以减小体积(空间)的情况下,副盖14与箱体12的套合处形成“双层”结构,进一步增大了耐力强度。
[0074]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作为定位机构,采用了包括连接布20、第二拉链21、副盖14侧的凸缘151与盖体12侧的凸缘131的结构,但定位机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下面变形例I所述的结构。
[0075]变形例I
[0076]下面,参考图7?图9,对根据变形例I的定位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图7?图9示出了根据变形例I的定位机构,其中,图7是示出行李箱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9是示出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77]如图7?图9所示,根据变形例I的定位机构222与根据实施例1的定位机构22相比除用卡扣件替代第二拉链21之外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1的定位机构221相同。S卩,根据变形例I的定位机构222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连接布20、以及副盖14侧的凸缘151和盖体12侧的凸缘131。并且,定位机构222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盖体侧卡扣件23,副盖侧卡扣件23设置在副盖14的周缘部14a的多个位置上,箱体侧卡扣件23设置在盖体12的重叠端部上的与周缘部14a的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相对)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是指盖体12的内表面中的在副盖14缩入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副盖14的周缘端14a重叠的部分。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被固定在连接布20双边的多个位置,并且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以在行李箱的深度方向(Y方向)上相对的方式被配置。在副盖14缩入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14通过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卡合而被定位到盖体12上。
[0078]如图8所示,当欲缩小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卡合,使连接布20缩短(收折),使得副盖14部分缩进入到盖体12中,变为箱盖缩小状态,减少了行李箱体积。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当欲扩大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打开,将副盖14向外推出,使连接布20伸长(展开),使得副盖14从盖体12伸出,盖体12上的凸缘131和副盖14的凸缘151相互卡阻,变为箱盖伸展状态,扩大了行李箱体积。
[0079]实施例2
[0080]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行李箱的箱盖伸缩结构采用了副盖14相对于盖体12可缩入伸出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盖体12相对于副盖14可缩入伸出的结构。
[0081]下面,参考图10和图11,将采用了盖体12相对于副盖14可缩入伸出的结构的行李箱作为实施例2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剂视图。
[0082]如图10至图11所示,根据实施例2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0、设置在箱体10上的盖体12、以及设置在盖体12的一侧的副盖14。本实施例的行李箱是箱体10、盖体12以及副盖14均由硬质材料形成的硬壳行李箱。这里,硬质材料例如可以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PC或PP等硬质塑料材料,或者布料贴合EVA而成的硬质材料等。箱体10与盖体12各有一边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连接为一体,两者余下的周边设置有第一拉链11,通过第一拉链11的拉合/分开,箱体10与盖体12可关闭/打开。
[0083]盖体12的X方向和Z方向上的尺寸分别小于副盖14的X方向和Z方向上的尺寸,以使盖体12可伸入到副盖14内或从副盖14伸出。
[0084]另外,在副盖14与盖体1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223,用于在盖体12伸入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和盖体从副盖14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将副盖14相对于盖体12进行定位。并且,在盖体12从副盖14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定位机构223使得副盖14与盖体12至少一部分套叠。
[0085]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位机构223,在副盖14与盖体12间设置有连接布20,连接布20位于副盖14内侧,并且其一端被固定在盖体12的周缘端12a,另一端被固定在副盖14的重叠端部14b,重叠端部14b是指盖体14的内表面中的在盖体12缩入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盖体12的周缘端12a重叠的部分。
[0086]“与盖体12的周缘端12a重叠的部分”应当理解为包括与盖体12的周缘端12a实际重叠的位置和该位置的附近。就是说,连接布20的另一端也可以固定在副盖14的内表面中的在上述箱盖缩小状态下与盖体12的周缘端12a实际重叠的位置的附近。该重叠端部14b优选是与副盖14的周缘端14a的距离大于连接布20的宽度的位置,从而在盖体12从副盖14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被拉直的连接布20限制盖体12过度伸出而确保二者不脱离。
[0087]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223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布20双边的可相互拉合、分开的第二拉链21。在盖体12缩入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14通过第二拉链21拉合而被定位到盖体12上。
[0088]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位机构223,设置有副盖14侧的凸缘152和盖体12侧的凸缘132。凸缘152被设置在副盖14的周缘部14a,并且在与行李箱的深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凸起,具体来说,被形成为从副盖14的侧壁面向内侧凸起的内凸缘。并且,凸缘132被设置在盖体12的周缘部12a,并且被形成为从盖体12的侧壁面向外侧、即向与上述凸缘15凸起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外凸缘。由此,在盖体12从副盖14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凸缘152和凸缘132相互卡阻,以使副盖14与盖体12进一步稳固连结而不脱离。
[0089]根据上述结构,如图10所示,当欲缩小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第二拉链21拉合,使连接布20缩短(收折),使得盖体12部分缩进入到副盖14中,变为箱盖缩小状态,减少了行李箱体积。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当欲扩大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第二拉链21拉开,将副盖14向外推出,使连接布20伸长(展开),使得盖体12从副盖14伸出,盖体12上的凸缘132和副盖14的凸缘152相互卡阻,变为箱盖伸展状态,扩大了行李箱体积。
[0090]根据本实施例2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0091]在上述的实施例2中,作为定位机构,采用了包括连接布20、第二拉链21、副盖14侧的凸缘152与盖体12侧的凸缘132的结构,但定位机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下面变形例2所述的结构。
[0092]变形例2
[0093]下面,参考图12和图13,对根据变形例2的定位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2和图13示出了根据变形例2的定位机构,其中,图12是行李箱的缩小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13是示出行李箱的扩大体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0094]如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变形例2的定位机构224与根据实施例2的定位机构223相比除用卡扣件替代第二拉链21之外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2的定位机构223相同。即,根据变形例2的定位机构224包括实施例2所述的连接布20、以及副盖14侧的凸缘152和盖体12侧的凸缘132。并且,定位机构224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盖体侧卡扣件23,箱体侧卡扣件23设置在箱体12的周缘部12a的多个位置上,副盖侧卡扣件23设置在副盖14的重叠端部14b上的与周缘部12a的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相对)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14b是指副盖14的内表面中的在盖体12缩入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盖体12的周缘端12a重叠的部分。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被固定在连接布20双边的多个位置,并且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以在行李箱的深度方向(Y方向)上相对的方式被配置。在盖体12缩入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副盖14通过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卡合而被定位到盖体12上。
[0095]如图12所示,当欲缩小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卡合,使连接布20缩短(收折),使得盖体12部分缩进入到副盖14中,变为箱盖缩小状态,减少了行李箱体积。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当欲扩大行李箱内空间时,在箱内,将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打开,将副盖14向外推出,使连接布20伸长(展开),使得盖体12从副盖14伸出,盖体12上的凸缘132和副盖14的凸缘152相互卡阻,变为箱盖伸展状态,扩大了行李箱体积。
[0096]以上,举出实施例及其变形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和变形例中记载的全部构件和结构都仅仅是例示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由同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思想的范围内作出的任何改变或变形也都包括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97]在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行李箱是箱体、盖体以及副盖均由硬质材料形成的硬壳行李箱,硬质材料例如可以是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PC或PP等硬质塑料材料,或者布料贴合EVA而成的硬质材料等。但行李箱的箱体、盖体以及副盖的材料不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软质材料形成,另外,箱体、盖体以及副盖既可以采用相同材料形成,也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形成。
[0098]在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定位机构采用了包括连接布、副盖侧的凸缘与盖体侧的凸缘、以及第二拉链或卡扣件的结构,但定位机构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在副盖与盖体的缩入和伸出状态下将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进行定位,并且在副盖与盖体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确保副盖与盖体至少一部分套叠的结构即可。例如,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的定位机构也可以省去副盖侧的凸缘与盖体侧的凸缘。另外,上述的变形例1、2中的定位机构也可以省去连接布,即可以由副盖侧的凸缘与盖体侧的凸缘以及卡扣件构成。
[0099]本实用新型非常适于应用于具有箱盖伸缩结构而可伸缩体积的行李箱。
【权利要求】
1.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 盖体(12),其设置在所述箱体(10)上; 副盖(14),其设置在所述盖体(12)的一侧,并且所述副盖(14)与所述盖体(12)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能够缩入和伸出;以及 定位机构(221?224),其设置在所述副盖(14)与所述盖体(12)之间,用于在所述副盖(14)与所述盖体(12)的缩入和伸出状态下将所述一者相对于所述另一者进行定位,其中,在所述副盖(14)与所述盖体(12)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所述副盖(14)与所述盖体(12)至少一部分套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盖(14)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分别小于所述盖体(12)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从而所述副盖(14)可缩入到所述盖体(12)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盖体(12)内侧的连接布(20),所述连接布(2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副盖(14)的周缘端(14a),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盖体(12)的重叠端部(12b),所述重叠端部(12b)是所述盖体(12)的内表面中的在所述副盖(14)缩入到所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所述副盖(14)的所述周缘端(14a)重叠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布(20)的双边设置有用于拉合和分开的第二拉链(21), 在所述副盖(14)缩入到所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所述副盖(14)通过所述第二拉链(21)拉合而被定位到所述盖体(12)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23,23), 所述副盖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副盖(14)的周缘部(14a)的多个位置上, 所述箱体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盖体(12)的重叠端部(12b)上的与所述周缘部(14a)的所述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12b)是所述盖体(12)的内表面中的在所述副盖(14)缩入到所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所述副盖(14)的所述周缘端(14a)重叠的部分, 在所述副盖(14)缩入到所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所述副盖(14)通过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盖体侧卡扣件(23)卡合而被定位到所述盖体(12)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23,23), 所述副盖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副盖(14)的周缘部(14a)的多个位置上, 所述箱体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盖体(12)的重叠端部(12b)上的与所述周缘部(14a)的所述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12b)是所述盖体(12)的内表面中的在所述副盖(14)缩入到所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所述副盖(14)的所述周缘端(14a)重叠的部分, 在所述副盖(14)缩入到所述盖体(12)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所述副盖(14)通过每对副盖侧卡扣件(23)和盖体侧卡扣件(23)卡合而被定位到所述盖体(12)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副盖侧凸缘(151),其设置在所述副盖(14)的周缘部(14a)并从所述副盖(14)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外侧凸起;以及 箱体侧凸缘(131),其设置在所述盖体(12)的周缘部(12a)并从所述盖体(12)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内侧凸起; 其中,在所述副盖(14)从所述盖体(12)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所述副盖侧凸缘(151)和所述箱体侧凸缘(131)相互卡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12)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分别小于所述副盖(14)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从而所述盖体(12)可缩入到所述副盖(14)的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副盖(14)内侧的连接布(20),所述连接布(2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盖体(12)的周缘端(12a),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副盖(14)的重叠端部(14b),所述重叠端部(14b)是所述副盖(14)的内表面中的在所述盖体(12)缩入到所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所述盖体(12)的所述周缘端(12a)重叠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布(20)的双边设置有可相互拉合和分开的第二拉链(21), 在所述盖体(12)缩入到所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所述副盖(14)通过所述第二拉链(21)拉合而被定位到所述盖体(12)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23,23), 所述箱体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箱体(12)的周缘部(12a)的多个位置上, 所述副盖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副盖(14)的重叠端部(14b)上的与所述周缘部(12a)的所述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14b)是所述副盖(14)的内表面中的在所述盖体(12)缩入到所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所述盖体(12)的所述周缘端(12a)重叠的部分, 在所述盖体(12)缩入到所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所述副盖(14)通过每对所述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卡合而被定位到所述盖体(12)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多对副盖侧卡扣件和盖体侧卡扣件(23,23), 所述箱体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箱体(12)的周缘部(12a)的多个位置上, 所述副盖侧卡扣件(23)设置在所述副盖(14)的重叠端部(14b)上的与所述周缘部(12a)的所述多个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位置上,所述重叠端部(14b)是所述副盖(14)的内表面中的在所述盖体(12)缩入到所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与所述盖体(12)的所述周缘端(12a)重叠的部分, 在所述盖体(12)缩入到所述副盖(14)内的箱盖缩小状态下,所述副盖(14)通过每对所述副盖侧卡扣件(23)和箱体侧卡扣件(23)卡合而被定位到所述盖体(12)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副盖侧凸缘(152),其设置在所述副盖(14)的周缘部(14a)并从所述副盖(14)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内侧凸起;以及 箱体侧凸缘(132),其设置在所述盖体(12)的周缘部(12a)并从所述盖体(12)的侧壁面朝向行李箱外侧凸起; 其中,在所述盖体(12)从所述副盖(14)伸出的箱盖伸展状态下,所述副盖侧凸缘(152)和所述箱体侧凸缘(132)相互卡阻。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盖体(12)和所述副盖(14)是由硬质材料形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0)与所述盖体(12)的靠近所述箱体(10)的周缘二者的各一边连接为一体,其二者的其余边上设置有用于拉合和分开的第一拉链(11)。
【文档编号】A45C13/18GK204015404SQ20132089591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赖伟法 申请人:赖伟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