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带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32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领带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领带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以顾及使用者的安全与降低制造成本的领带改良结构。一种领带改良结构,包括:一容置元件,具有一容置槽,且二侧各有一第一延伸部与一第二延伸部,该二延伸部各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与一第二固定结构;及一固定元件,可被纳入该容置槽,以作与该容置元件之间的配合。本实用新型一种领带改良结构,其设计精简、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者使用该领带时更加安全。
【专利说明】领带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领带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以顾及使用者的安全与降低制造成本的领带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出席重要会议时,男士们打领带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在基于表示专业的立场,例如,管理有素的大巴士、计程车、客机等的驾驶,或是论文发表时,打领带也是一项必要的手段。于是,可以了解领带对于现今社会的男士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物品。
[0003]然而,复杂的打领带程序也常常造成紧急需要打领带的男士无法打成漂亮工整的领结。或者是初学者、不熟练者对于打领结都是一件头痛的事。甚且,打出来的领结若是不工整,反而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比不打领带的效果更差。
[0004]鉴于以上种种状况,市场研发出多种领带模子,使用者仅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SP可打好一个工整漂亮的领结。然而,一种现有的领带结构包括一领结环,具有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则有一通道;及一长条状领带型布料,该长条状领带型布料其二端可穿过固定环的该通道。于是,拉动长条状领带型布料的两端,即可轻易调整领带结构,而提供人体的头部与颈部穿戴。借此而免除该现有技术拉炼带以及拉炼收束机构的繁琐、不便与容易损坏的状况。但是,长条状领带型布料未通过通道的部分则为一封闭的套圈。该套圈一般是紧束于颈部上,但是,若该长条状领带型布料被某些物件所夹住并拉扯,则可能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因此,这是未顾及安全的设计。再者,如前所述,该领带结构的组成构件比较复杂,会增加制造成本。
[0005]于是,如何研究出一种领带改良结构,以顾及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及降低制造成本,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0006]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的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领带改良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领带结构未考虑到使用者安全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领带改良结构,以精简的设计、数量较少与结构简单的构件组成,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领带改良结构,包括:
[0010]一容置元件,具有一容置槽,且至少二侧各有一第一延伸部与一第二延伸部,该二延伸部各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结构与至少一第二固定结构;及
[0011]一固定元件,被置入该容置槽,以作与该容置元件之间的配合。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容置元件与该固定元件之间还具有一垫片,该垫片具有一中心穿孔。[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固定元件具有一顶固定部与一下延伸部,当固定元件被纳入该容置槽时,该下延伸部是伸入容置槽内,该顶固定部则置放于容置槽的一顶部。
[0014]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容置元件的外部以领带型布料包覆,且分别延伸一第一固定带与一第二固定带,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则分别经过该第一固定结构与该第二固定结构或是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再彼此连结在一起。
[0015]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以粘扣带连结在一起。
[0016]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固定元件具有一顶固定部与一下延伸部,当固定元件被纳入该容置槽时,该下延伸部是穿过该中心穿孔,并伸入容置槽内,该顶固定部则置放于容置槽的一顶部上的该垫片上。
[0017]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容置元件的外部以一领带型布料包覆,且该领带型布料分别延伸一第一固定带与一第二固定带,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则分别经过该第一固定结构与该第二固定结构或是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再彼此连结在一起。
[0018]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以粘扣带连结在一起。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固定元件穿透且可调整的方式与该容置元件进行配合。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固定元件以其外径大于该容置元件的该容置槽的内径的方式进行 紧配合。
[0021]采用以上设计后,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实用新型一种领带改良结构,其设计精简、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者使用该领带时更加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包覆有一领带型布料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式。
[0024]图2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式。
[0025]图3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式。
[0026]图4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侧视图式。
[0027]图5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图式。
[0028]【符号说明】
[0029]I领带改良结构 11容置元件 111容置槽
[0030]113第一延伸部 1131第一固定结构115第二延伸部
[0031]1151第二固定结构13固定元件 131顶固定部
[0032]133下延伸部 15垫片151中心穿孔
[0033]2领带型布料 21第一固定带 23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0035]请参考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领带改良结构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式、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式、与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侧视图式。该领带改良结构1,包括:一容置元件11,具有一容置槽111,且二侧各有一第一延伸部113与一第二延伸部115,该二延伸部(113、115)各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1131与一第二固定结构1151 ;—垫片15,具有一中心穿孔151 ;及一固定元件13,可被置入该容置槽111,以作与该容置元件11之间的配合,固定元件13具有一顶固定部131与一下延伸部133,当固定元件13被纳入容置槽111时,该下延伸部133是穿过该中心穿孔151,并伸入容置槽111内,该顶固定部131则置放于容置槽111的一顶部上的该垫片15上,以相对位置而言,垫片15是介于容置元件11与固定元件13之间;其中,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图式,容置元件11的外部以一领带型布料2包覆,且该领带型布料2分别延伸一第一固定带21与一第二固定带23,该第一固定带21与该第二固定带23则分别经过该第一固定结构1131与该第二固定结构1151或是第二固定结构1151与第一固定结构1131,再彼此以粘扣带连结在一起,例如坊间俗称的魔鬼毡,以本第一实施例而言,第一固定带21是穿过第一固定结构1131,第二固定带23是穿过第二固定结构1151,再绕过使用者的脖子,并以粘扣带连结在一起。再者,固定元件13与垫片15则将领带型布料2的其余部分压置于容置元件11的容置槽111内,以对领带型布料2固定。
[0036]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包覆有一领带型布料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式。领带改良结构I的容置元件11被领带型布料2所包覆,而领带型布料2分别延伸出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3,二固定带连结在一起形成一圈状,以利挂设于使用者的脖子上。
[0037]以上所述均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领带改良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然而,一组成构件较精简的第二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以节省成本。但是,该第二实施例的组成构件仅为容置元件11与固定元件13,比第一实施例短少了垫片15,但是也可以与领带型布料2配合,形成一改良的领带。
[0038]再者,不论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或第二较佳实施例,固定元件13可以穿透且可调整的方式与容置元件11进行配合,或者,固定元件13可以其外径大于容置元件11的容置槽111内径的方式进行紧配合。
[0039]因此,承上所述,第一固定带21是穿过第一固定结构1131,第二固定带23是穿过第二固定结构1151,再绕过使用者的脖子,并以粘扣带连结在一起。所以,当领带被某些物件如公车车门、电风扇等所夹住时,使用者马上就有生命的威胁。而发生的时间可能是无法马上反应过来的。而借助粘扣带的连结,在发生大力的拉扯时,粘扣带可以马上脱离,就不会有威胁使用者的状况发生。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构件造型简单,可直接降低制造成本;且依据不同的配置,构件数量可增加或减少,亦可直接减低制造成本。
[0040]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大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故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置元件,具有一容置槽,且至少二侧各有一第一延伸部与一第二延伸部,该二延伸部各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结构与至少一第二固定结构;及 一固定元件,被置入该容置槽,以作与该容置元件之间的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容置元件与该固定元件之间还具有一垫片,该垫片具有一中心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元件具有一顶固定部与一下延伸部,当固定元件被纳入该容置槽时,该下延伸部是伸入容置槽内,该顶固定部则置放于容置槽的一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容置元件的外部以领带型布料包覆,且分别延伸一第一固定带与一第二固定带,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则分别经过该第一固定结构与该第二固定结构或是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再彼此连结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以粘扣带连结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元件具有一顶固定部与一下延伸部,当固定元件被纳入该容置槽时,该下延伸部是穿过该中心穿孔,并伸入容置槽内,该顶固定部则置放于容置槽的一顶部上的该垫片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容置元件的外部以一领带型布料包覆,且该领带型布料分别延伸一第一固定带与一第二固定带,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则分别经过该第一固定结构与该第二固定结构或是第二固定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再彼此连结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固定带与该第二固定带以粘扣带连结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元件穿透且可调整的方式与该容置元件进行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元件以其外径大于该容置元件的该容置槽的内径的方式进行紧配合。
【文档编号】A41D25/02GK203814659SQ20142018748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庄万进 申请人:庄万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