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蜂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547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伞蜂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晴雨伞的蜂巢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晴雨伞的蜂巢,通常是在环巢部处用铁线将各伞骨的端部串接起来,该铁线的接口向上或向下折起收纳进一个凹位内,最后用一个单独的盖片卡扣并封闭该凹位的开口,由此可以防止铁线的接口刮伤使用者的手指。但是这种结构中,盖片是单独的部件,组装时还要将盖片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和角度才能扣在凹位外,组装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装起来方便快捷的带盖片的伞蜂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伞蜂巢,包括:巢体以及凸设于该巢体侧壁的环巢部,各伞骨的端部用金属线连接于所述环巢部处,所述环巢部上设有可容纳金属线接头的凹位。

所述凹位一侧设有可封闭该凹位开口的盖片,该盖片一体成型于所述巢体或环巢部,且盖片与巢体或环巢部的连接部是柔软可弯折的。

所述凹位设在环巢部上部,所述盖片连接于该凹位下方的环巢部底部。

所述盖片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面、第二折面和卡钩部,所述第一折面和第二折面相互垂直;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折面和第二折面分别遮盖于所述凹位的前部开口和顶部开口,所述卡钩部卡扣于该凹位后部侧壁的顶部。

所述盖片的卡钩部在组装时与所述凹位后部侧壁的顶部相抵触的位置处设有导滑面。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伞蜂巢由于盖片一体成型于巢体上,组装时只需将盖片弯折盖住凹位的开口并稍用力一按即可将盖片固定,盖片盖好后可避免使用者的手指刮到金属线接头而受伤,无需另外二次作业在金属线接头处加装保护帽,组装起来非常方便快捷,可节省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当盖片尚未扣在凹位处时本实用新型伞蜂巢的立体图;

图2为当盖片扣在凹位处时本实用新型伞蜂巢的竖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伞蜂巢包括巢体1以及凸设于该巢体1侧壁周边的环巢部2,伞具的各伞骨端部插入所述环巢部2周边设置的多个凹口内并通过一根金属线5串接起来,由此可实现伞骨与蜂巢的枢接。所述环巢部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一个凹位3用于容纳金属线接头51。本实施例中,所述巢体1和环巢部2采用常用的塑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凹位3一侧设有可封闭该凹位3开口的盖片6,该盖片6是采用塑胶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所述巢体1或环巢部2的,且该盖片6与巢体1或环巢部2的连接部是柔软可弯折的。采用此种结构后,只需将盖片6朝向凹位3处弯折并固定即可将金属线接头51隐藏于凹位3内,既美观又可避免刮伤使用者的手指,无需象传统的蜂巢那样二次作业安装单独的防刮伤保护帽部件,因而组装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且可节省工时。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凹位3设在环巢部2上部,因而其前部及顶部的开口外露。而所述盖片6则从该凹位3下方的环巢部2底部延伸而出。

所述盖片6的横截面大致呈L形,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面61、第二折面62和卡钩部63,所述第一折面61和第二折面62相互垂直,所述卡钩部63又垂直于第二折面62。在组装好后,如图2所示,该第一折面61和第二折面62分别遮盖于所述凹位3的前部开口和顶部开口,所述第一折面61的长度设置成卡钩部63必须利用自身材料的弹性张开才能越过该凹位3后部侧壁31的顶部并卡扣于该后部侧壁31。

为了能更顺利将盖片6卡扣于凹位3开口处,所述盖片6的卡钩部63在组装时与所述凹位3后部侧壁31的顶部相抵触的位置处设有导滑面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