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注塑锁孔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8545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尼龙注塑锁孔拉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是一种尼龙注塑锁孔拉链。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链上通常为金属拉片,而金属拉片在使用过程中会与金属材质的链牙碰撞,产生噪音,尤其在人奔跑的时候更为剧烈。

中国专利201220298669.X,公开了一种拉链头,包括拉片、上盖、下盖和支芯,支芯与上盖固定连接,下盖上设置插销,支芯设置配合插销的插孔,所述支芯端面设置上盖磁铁,下盖和支芯接触面设置下盖磁铁,所述的上盖磁铁和下盖磁铁异极相对。该专利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同时磁铁进一步加剧了碰撞时产生的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更加安静的尼龙注塑锁孔拉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尼龙注塑锁孔拉链,包括左链牙、右链牙、拉头和限位机构,左链牙和右链牙交错排列且相互啮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链牙缝制在左布条上,右链牙缝制在右布条上,左链牙的一端与限位机构相连,右链牙的一端与限位机构相连,拉头位于左链牙和右链牙之间,拉头的上部设置有拉片,拉片上设置有注塑插销,左链牙和右链牙之间固定连接有塑料插孔,塑料插孔内部有孔洞,孔洞为长方体结构,注塑插销包括注塑插销上部和注塑插销下部,注塑插销上部和注塑插销下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注塑插销下部包覆拉片,孔洞用于卡接注塑插销上部,注塑插销上部为梯形,注塑插销上部插入孔洞时的一侧为上底,另一侧为下底,上底长度小于下底长度,注塑插销上部设置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开口,开口在注塑插销上部的侧边或者下底;在连接部与注塑插销上部相连处,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注塑插销上部宽度;在连接部与注塑插销下部相连处,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注塑插销下部宽度。在连接部与注塑插销下部相连处,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注塑插销下部宽度;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左限位机构位于左链牙的底部端点,右限位机构位于右链牙的底部端点,左限位机构上具有插销,右限位机构具有插槽。上述结构采用梯形结构设计,配合开口,使得注塑插销上部通过开口的空间进行挤压形变,卡入孔洞,更进一步由注塑插销上部、注塑插销下部和连接部的几何结构设计,连接部的附近产生空间,方便人工将注塑插销上部从孔洞中拔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插孔的底部设置有左底槽和右底槽,左链牙在左底槽内,右链牙在右底槽内。该结构可以采用缝制,也可采用挤压固定,其目的在于防止塑料插孔滑动,

稳定拉片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插销上部的长度与塑料插孔长度相同,孔洞贯通塑料插孔。如果注塑插销上部的长度与塑料插孔长度不相同,容易造成插入距离过长或者过短,当插入距离过短,其卡接强度不足,容易脱落,当插入距离过长,容易将注塑插销上部的底端超出塑料插孔而无法回到原有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片套接在拉头的上部内,拉头的上部内还设置有弹簧压片,弹簧压片在拉片上方。该结构降低了拉片的运动空间,在平时运动过程中不易左右移动,降低了注塑插销上部自然脱出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插销上部的下底设置有挡片,挡片长度大于上底长度。该结构为了避免注塑插销上部插入孔洞过长距离。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塑插销插入塑料插孔的结构设计,使得注塑插销插入塑料插孔后不易脱出,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拉片随意运动,碰撞链牙,产生噪音,更进一步防止拉头位置过上,触碰人体皮肤,避免引起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头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塑料插孔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说明书中未说明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

本实施例尼龙注塑锁孔拉链,包括左链牙1、右链牙2、拉头5和限位机构4。左链牙1和右链牙2交错排列且相互啮合连接,左链牙1缝制在左布条11上,右链牙2缝制在右布条21上,左链牙1的一端与限位机构4相连,右链牙2的一端与限位机构4相连。左链牙1由完全相同的链齿排列构成,链齿之间具有空隙。右链牙2由完全相同的链齿排列构成,链齿之间具有空隙。左链牙1的链齿之间的空隙用于啮合右链牙2的链齿,右链牙2的链齿之间的空隙用于啮合左链牙1的链齿。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左链牙1的链齿与右链牙2的链齿完全相同。

限位机构4包括左限位机构41和右限位机构42,左限位机构41位于左链牙1的底部端点,右限位机构42位于右链牙2的底部端点。左限位机构41上具有插销,右限位机构42具有插槽,插销插入插销,左链牙1和右链牙2完成相连。

拉头5位于左链牙1和右链牙2之间,左链牙1和右链牙2通过拉头5进行分离或者连接。在左链牙1和右链牙2分离情况下,拉头5在左链牙1上或者右链牙2上,由于拉头5结构较为复杂,同时为了在图1中表示清楚,图1中未安装拉头5。

拉头5的上部设置有拉片51,拉片51套接在拉头5的上部内,拉头5的上部内还设置有弹簧压片53,弹簧压片53在拉片51上方。弹簧压片53连接有弹簧52。该结构降低了拉片51的运动空间,在平时运动过程中不易左右移动,降低了注塑插销上部61自然脱出的概率。

拉片51上设置有注塑插销6,左链牙1和右链牙2之间固定连接有塑料插孔3,塑料插孔3内部有孔洞31,孔洞31为长方体结构。塑料插孔3的底部设置有工字型部件32,工字型部件32与孔洞31之间的缝隙为左底槽和右底槽,左链牙1在左底槽内,右链牙2在右底槽内。该结构可以采用缝制,也可采用挤压固定,其目的在于防止塑料插孔3滑动,稳定拉片51的位置。

注塑插销6包括注塑插销上部61和注塑插销下部62,注塑插销上部61和注塑插销下部62之间通过连接部63相连,注塑插销下部62包覆拉片51,孔洞31用于卡接注塑插销上部61,注塑插销上部61为梯形,注塑插销上部61插入孔洞31时的一侧为上底,图3中最右侧的边为上底,注塑插销上部61的另一侧为下底,上底长度小于下底长度,注塑插销上部61设置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开口611,开口611在注塑插销上部61的侧边或者下底。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注塑插销上部6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开口611。

在连接部63与注塑插销上部61相连处,连接部63的宽度小于注塑插销上部61宽度;在连接部63与注塑插销下部62相连处,连接部63的宽度小于注塑插销下部62宽度。上述结构采用梯形结构设计,配合开口611,使得注塑插销上部61通过开口611的空间进行挤压形变,卡入孔洞31,更进一步由注塑插销上部61、注塑插销下部62和连接部63的几何结构设计,连接部63的附近产生空间,方便人工将注塑插销上部从孔洞中拔出。

注塑插销上部61的长度与塑料插孔3长度相同,孔洞31贯通塑料插孔3。如果注塑插销上部61的长度与塑料插孔3长度不相同,容易造成插入距离过长或者过短,当插入距离过短,其卡接强度不足,容易脱落,当插入距离过长,容易将注塑插销上部61的底端超出塑料插孔3而无法回到原有位置。

注塑插销上部61的下底设置有挡片612,挡片612长度大于上底长度。该结构为了避免注塑插销上部61插入孔洞31过长距离。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