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076发布日期:2018-11-09 20:28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行李箱,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双向把手,所述双向把手可降低以在行李箱下方将行李箱支撑在升高的位置,并且所述双向把手也可以被升高以允许使用者拉动行李箱的可升降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行李箱和其他行李箱系统有很多种类和配置,包括手提箱,以及用于运送需要运输的物料和物品的其他行李箱或集装箱。其中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功能是组合的行李箱,在行李箱底部装有轮子或滚轮,还有一个可收回或伸缩的手柄,以便使用者拉动行李箱,尤其是为了空中旅行用于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典型地,在行李箱上使用的轮子是万向轮,其可以围绕轴线旋转以允许万向轮的轮子部分以任何方向滚动,行李箱的四个底角通常有四个这样的万向轮。虽然这使得行李箱很容易滚动,但是在任何非水平面上,使用者必须握住行李箱以防止其滚走。

常规行李箱的另一个问题是,要将物品放入行李箱中时,通常将行李箱放置在地板上或诸如床或其他家具的升高的表面上,以允许更容易地将物品放入行李箱的内部。将行李箱放在抬高的表面上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地将物品放入行李箱中,因为使用者不必弯腰。但在某些情况下,抬高的表面可能不可用或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制造商在行李箱后面增加了折叠腿(折叠脚)。这种配置的例子在美国专利文件No.608333271中有记载,其显示出了一手柄组件,该手柄组件包括可以旋转以与手柄一起形成支架的剪刀对腿,以将行李箱从地面或其他表面支撑离开地面或其他表面,其中行李箱的位置正如其通常以其他方式允许使用者放入手提箱的内部。虽然额外的腿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它增加了一组额外的组件,在其他时间不使用。因此,需要克服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向手柄可用于拉动行李箱并可提高行李箱高度的可升降的行李箱,该行李箱克服了迄今为止已知的普通类型的行李箱自升装置和方法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并且不提供已知的滚动系统,以防止行李箱在非水平表面上滚动,同时仍然允许行李箱在多个方向滚动。

考虑到前述和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的行李箱,包括:一本体;及一安装在该本体后部上且可在一升高位置、一存储位置和一降低位置之间移动的双向手柄,其中在该升高位置时,该双向手柄的一部分向上延伸超过该本体顶部上方;在该降低位置时,该双向手柄的一部分向下延伸到该本体底部下方。

考虑到前述和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升降的行李箱,包括:一具有后部、顶部和底部的本体,所述后部具有上闩锁接合件和较低的下闩锁接合件;设置在该本体后部的导轨系统;在导轨系统上可滑动地保持住的双向手柄,该双向手柄在被导轨系统保持的同时能够沿着本体的后部上下移动;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向手柄上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系统构造成当所述双向手柄通过移动定位在升高位置,存储位置或降低位置时,该闩锁系统选择性地接合所述上闩锁接合件或所述下闩锁接合件中的至少一个,将双向手柄沿轨道系统移动到升高位置,存储位置或降低位置。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该双向手柄当处于所述存储位置时可保持在该存储位置中。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该本体还包括一主体部,该双向手柄和导轨系统设置在该主体部上,该本体并且具有至少两个折叠式前部,每个该前部在相应的接头处铰接地连接到该主体部,该至少两个折叠式前部相对于该主体部打开和关闭。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该至少两个折叠式前部包括一左前部和一右前部,该左前部在该主体部的左侧铰接到该主体部,及该右前部在该主体部的右侧铰接到该主体部。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该至少两个折叠式前部包括至少一个底部前部,该底部前部在该主体部的底部处铰接到该主体部。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还包括多个弹性带,该多个弹性带横跨该主体部或该至少两个折叠式前部中的至少一个前部。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还包括一搁架,该搁架设置在该主体部中的一内部,或该至少两个折叠式前部中的至少一个前部中。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还包括安装在该主体部中的一延伸搁架,该延伸搁架能够在一升高位置和一降低位置之间移动,该延伸搁架的尺寸设定成当处于该降低位置时,该延伸搁架从该主体部的内部超过该主体部。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还包括设置在该本体的后部上的上止动件和下止动件,该上止动件具有从该上止动件突出的至少一个上突出部,该下止动件具有从该下止动件突出的至少一个下突出部,该上突出部与该下突出部彼此在一垂直线上偏位(彼此不在同一条垂直于地面的垂线上);及该下突出部接合于该双向手柄的一顶部横向构件,以防止该双向手柄相对于该本体后部向下移动时,该双向手柄移动经过该降低位置;该顶部横向构件具有对应于该上突出部的一凹部,该顶部横向构件的凹部构造在该双向手柄从该存储位置向下移动时,允许该顶部横向构件移动经过该上止动件;及该上突出部接合于该双向手柄的一底部横向构件,以防止该双向手柄相对于该本体的后部向上移动时,该双向手柄移动经过该升高位置;该底部横向构件具有对应于该下突出部的一凹部,该底部横向构件的凹部构造在该双向手柄从该存储位置向上移动时,允许该底部横向构件移动经过该下止动件。

上述可升降的行李箱中,还包括一对后轮,该一对后轮设置在该本体底部并相邻该本体后部;及一对前轮,该一对前轮分别设置在该本体的底部的两个前角处;其中,该一对前轮中的每一个前轮均垂直于该后轮对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已知的行李箱具有可将行李箱保持在被升高的位置,以便将行李箱抵靠在墙壁上,方便使用者不必弯腰便可取放行李箱中的物品,以及在不平的地面上防止行李箱滚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

图1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正面视图。

图2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后视图,示出了手柄或支撑构件处于存储位置。

图3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后部视图,示出了手柄或支撑构件处于升高位置。

图4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后部视图,示出了手柄或支撑构件处于降低位置以升起行李箱。

图5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示出了手柄或支撑构件处于降低位置以升起行李箱并通过使升起的行李箱靠在墙壁上来支撑行李箱。

图6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打开状态的正面视图,示出了手柄或支撑构件处于升高位置。

图7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正视图,示出了设置在行李箱中的存储部件的细节。

图8是托盘部件处于升起位置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托盘部件处于降低位置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底部平面图,示出了折叠式前部具有两对具有垂直轴线的车轮。

图11是可升降的行李箱沿第一方向倾斜并以第一对车轮在第一方向上滚动的侧视图。

图12是可升降的行李箱沿第二方向倾斜并以第二对车轮在垂直于第二方向滚动的侧面视图。

图13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示出了折叠式前部处于关闭位置。

图14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示出了行李箱靠在墙上,折叠式前部处于打开位置。

图15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正视图,示出了折叠式前部处于关闭位置。

图16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前视图,示出了折叠式前部处于打开位置。

图17是具有折叠的下部的双向手柄处于降低位置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

图18是具有带脚的双向手柄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

图19是具有带脚的双向手柄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仰视图。

图20是双向手柄的视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0行李箱;102主体部;104左前部;106右前部;108右侧;110、112箭头;114闩锁;116提手;118顶部;120底部;122轮子;124轮子;126导轨;128双向手柄;200行李箱的后视图; 202双向手柄;204后侧;206左侧轨道;208右侧轨道;210闩锁释放件;212上止动件;214上突出部;216凹部或切口;218下止动件;220下突出部;224切口;226中央垂直构件;228底部横向构件;230顶部横向构件;232前轮;234后轮;300行李箱的后部视图;302下闩锁接合件;304左侧垂直构件;306右侧垂直构件;308折箭头;310箭头;312箭头;314点;316右前部;318左前部;400行李箱的后部视图;402上闩锁接合件;406提手;500行李箱的侧视图;502墙壁;504地板;506角度;508重心;510垂直虚线;512线;600行李箱的正面视图;602、608、610内部;604箭头;606箭头;612主体部;700行李箱的前视图;702搁架;703横杆;705横杆;704、706搁架支撑件;708弹性带;710延伸搁架;712、714绳索或弹性带;718、716可调止动件;720、722支撑件;800,900行李箱的侧面剖视图;802、902箭头;804容积;1000行李箱的底部平面图;1002箭头;1004箭头;1100行李箱的侧视图;1102箭头;1200行李箱侧面视图;1202箭头;1204箭头;1206箭头;1300行李箱的侧视图;1302主体部;1304顶部前部;1305顶部接头;1306底部前部;1307底部接头;1308箭头;1312双向手柄;1314后轮;1316前轮;1400行李箱的侧视图;1402墙壁;1404地板;1500行李箱的前视图;1502底部前部;1504左顶部前部;1506右顶部前部;1600行李箱的前视图;1602主体部;1604箭头;1606箭头;1608箭头;1700行李箱的侧视图;1702行李箱;1704双向手柄;1706下部;1708接头;1710后轮;1712前轮;1714后表面;1800行李箱的侧视图;1802行李箱;1804双向手柄;1806脚;1808关节;1900行李箱的底部平面图;1902前轮;1904后轮;2000双向手柄的视图;2002上闩锁构件;2004下闩锁构件;2008、2010虚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100(以下称行李箱)的正面视图。该行李箱100包括一主体部102和两个折叠式前部,该两个折叠式前部具体地分别是一左前部104和一右前部106。该右前部106在沿着该行李箱100的右侧108的铰链接头铰接并接合到该主体部102,并且同样地,该左前部104在沿着该行李箱100的左侧的铰链接头铰接并接合到该主体部102,因此分别如箭头110、112所示,在其相应的铰链接头周围向该主体部102打开。因此,该左前部104和该右前部106可以在所示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例如图6所示)之间移动。该左、右前部104、106可以用一闩锁114或等效结构闩锁闭合。一提手116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02的顶部118上。在底部120上设有两对轮子122,一对轮子122设置在左、右前部104、106的底部,并被定向成平行于行李箱前部的平面滚动。也就是说轮子122是固定的(如图1所示,仅滚动到页面的左侧和右侧),轮子122不是可绕垂直轴旋转以便能够沿任何方向滚动的万向轮。相反地,位于该主体部102的底部的后面的轮子124是一对轮子中的一个(另一个从图1中看不到),其被固定并且垂直于前面的轮子122。在行李箱100后部是一双向手柄128,该双向手柄128可滑动地连接在两个导轨126之间。该双向手柄128可被抬起以作为拉手来使用,使行李箱100在后轮(例如124)上滚动。如图所示,双向手柄128处于行李箱100后部的存储位置,但是其也可以降低到行李箱100的底部120的下方,以将行李箱100从地面向上抬起。

图2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后视图200,揭示出了该手柄或支撑构件处于一存储位置。图2所示的行李箱可以与图1所示的行李箱相同,具有相对开闭的左、右前部,但是在该视图中不能看到。该行李箱包括设置在行李箱的后侧204上的双向手柄202,所述双向手柄202由轨道系统或滑动器系统捕获,所述轨道系统或滑动器系统可以例如分别包括左侧轨道206和右侧轨道208。该双向手柄202可滑动地接合于导轨以垂直向上或向下移动,该双向手柄202可以被锁定在至少三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如图所示的,一闩锁释放件210致动一闩锁部件,该闩锁释放件210用于闩锁咬合在行李箱的后侧204上,以将双向手柄202闩锁在各种位置中。该闩锁机构可以通过致动闩锁释放件210而被释放,以允许双向手柄202沿着左、右侧轨道206、208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双向手柄202可以包括基本跨越行李箱的后侧204的宽度的一顶部横向构件230,同样地,该双向手柄202可以包括一底部横向构件228,该底部横向构件228通过一中央垂直构件226和两个垂直侧面构件接合到顶部横向构件230,所述该垂直侧面构件在左、右侧轨道206,208后面在该视图中被遮蔽。该闩锁释放件210可以致动设置在该中央垂直构件226中的闩锁组件。因此,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双向手柄202可以是具有顶部横向构件230、底部横向构件228、两侧以及中央垂直构件226的大致呈矩形的构件。

如上所述,该双向手柄202可在该左、右侧导轨206、208上下移动。为了防止该双向手柄202脱离与该左、右侧导轨206、208的接合,因此使用一对止动部件,其包括一上止动件212以及一下止动件218,其安装在行李箱的后侧204上,并位于该行李箱的双向手柄202和后侧204之间。该上止动件212包括一个或多个上突出部214,当该双向手柄202升起时,该上突出部214向外延伸以挡住该底部横向构件228的顶部。该下止动件218同样包括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下突出部220,当该双向手柄202下降时,该下突出部220挡住该顶部横向构件230的底部。其中,该上突出部214和下突出部220彼此在一垂直线上偏位(即不在同一垂直于地面的垂线上)。该顶部横向构件230的背面上的凹部或切口216,因此该顶部横向构件230可以移动经过该上止动件212的上突出部214,该底部横向构件228可以通过底部横向构件的背部上的类似切口224,同样能移动经过下止动件218的下突出部220。

图2中还示出了轮子或滚轮。该后轮234被固定在一定的方向上,使得它们将在垂直于页面的平面的方向上滚动,而该前轮232被定向成在平行于页面的平面的方向上滚动。 因此,为了在垂直于页面的方向上滚动行李箱,该行李箱的顶部将需要沿着将该前轮232从地面抬起的方向倒回(即离开页面)。 同样地,该行李箱在与页面平行的方向上滚动,该行李箱的顶部必须向前倾斜(即进入页面)以使该后轮234离开地面。

图3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后部视图300,行李箱具有两个折叠式前部(右前部316、左前部318)。其中该双向手柄202处于升高位置。这里显示出的行李箱及图4中的行李箱,可以基本上与图2所示的相同,相应地,图2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将在图3和图4中用于显示出示例性实施例,而不必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于图2-4的实施例。

在图3中,该双向手柄202显示出为被锁定在升高位置。该双向手柄202的大部分位于行李箱顶部的上方,并且在该位置上可以看到该双向手柄202的左侧和右侧垂直构件304、306。该底部横向构件228抵靠在该上止动件212的上突出部214,并且设置在该中央垂直构件226中在这里被遮挡的下部闩锁部件是与一上闩锁接合件402(见图4所示)接合。通过致动该闩锁释放件210,该双向手柄202可以从图2所示的存储位置沿折箭头308的方向升起,然后向上提起该双向手柄202直到该底部横向构件228被该上突出部214挡止,其中闩锁部件可以自动地与该上闩锁接合件402接合。在该双向手柄202升高的情况下,可以看到一下闩锁接合件302,而该双向手柄202可以用作手柄拉动行李箱。该双向手柄202沿箭头310的方向被推动,然后该后轮234被抬离地面,因此行李箱可以在该前轮232上滚动。如果该双向手柄202沿着箭头312方向所示,则该前轮232将被抬离地面,并且行李箱可在该后轮234上滚动。此外,可以设想的是,该双向手柄202可以是可伸长与缩短的,例如在左侧、中央、右侧垂直构件304、226、306上的点314处。

同样的,图4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后部视图400,其中该双向手柄202向下移动在降低位置使得行李箱升高。如图4所示,该双向手柄202在行李箱底部下方延伸,使得该顶部横向构件230接合或支承在前述该下止动件218的下突出部220(在此被遮盖)上。该中央垂直构件226中容纳的闩锁部件(在此被遮盖)接合在该下闩锁接合件302,该下闩锁接合件302被图中的该双向手柄202隐藏起来。为了降低该双向手柄202,使用者可以用一只手抬起行李箱的提手406,同时致动该闩锁释放件210,以便在左、右侧轨道206、208中向下滑动该双向手柄202,直到该双向手柄202的顶部中的闩锁部件接合该下闩锁接合件302,并且该顶部横向构件230接合该下止动件218的下突出部220,借此利用该双向手柄202在降低位置,该行李箱可以靠在墙壁上,使两个折叠式前部(右前部316、左前部318)可以被打开。

图5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500,其中该双向手柄202处于降低位置以提升行李箱,并且当行李箱靠在墙壁502上时支撑行李箱。该双向手柄202的底部搁置在地板504上,并且作为一个单元的行李箱和双向手柄202以一定角度506倾斜,使得行李箱的后顶部搁置在墙壁502上。为了实现这一点,该角度506必须使得行李箱的重心508必须在该双向手柄202的底部之后(如垂直虚线510所示)。在此布置中,两个折叠式前部(右前部316、左前部318)可以被打开(如线512所示),其使重心508进一步朝向墙壁502移动,并且允许使用者伸入行李箱的内部(如图6所示)。

图6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打开状态的正面视图600。可以假设行李箱靠在墙上或其他物体上,类似于图5的方式。两个折叠式前部(右前部316、左前部318)包括左前部318和右前部316,左前部318和右前部316在主体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到主体部612,以便如图所示绕着一侧枢转以从闭合位置摆动到打开位置。即,该右前部316如箭头604所示摆动打开,并且左前部318如箭头606所示摆动打开。该右前部316和左前部318以及主体部612基本上是具有一个开放侧的盒子,用于进入右、左和主体部的相应内部602、608、610。如图6所示,使用者可以将物品放置在相应的内部602、608、610内以将它们包装在行李箱中。

图7、8和9分别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前视图700和侧面剖视图800,900,其显示出了设置在其中的存储部件的细节。图8和9显示出了沿着图7中的AA线的侧面剖视图。在该右前部316中,一搁架702可以设置在一对搁架支撑件704、706之间,该对搁架支撑件704、706可以具有用于调整右前部316中的位置(向上或向下)的部件。该搁架702可以充当将该右前部316内部分成一上部容积和一下部容积的分隔件。为了将物品保持在右前部316内,可以设置多个弹性带708,其跨越前部的开放区域,以将物品保持在右前部316内部的弹性带708后面。该弹性带708可以安装在该右前部316内的顶部和底部的横杆703、705上,使得它们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允许用户布置弹性带708以便优化保持使用者放置在该右前部316内的任何物品。

在上述该主体部612中一延伸搁架710显示出为处于图7和9中的一降低位置,并且于图8中处于一升高位置。一对绳索或弹性带712、714从该主体部612内的顶部延伸穿过在延伸的搁架710的外端处或附近相应的通道或孔,并穿过相应的一可调止动件718、716延伸到该主体部612内的底部。该延伸搁架710可以由一对相对的支撑件720、722支撑在内端或边缘处,这样允许该延伸搁架710围绕其安装点枢转。该可调止动件718、716可以沿着绳索或弹性带712、714定位,以调节该延伸搁架710的搁置角度,并且可以是例如夹紧在绳索或弹性带712、714上的夹紧装置,以阻止静摩擦接合。在图8中,该延伸搁架710被定位在升高位置,这可以允许捕获容积804中的该延伸搁架710后面的物品。如图8所示,可以降低该延伸搁架710的外端通过箭头802、902方向移动到图9所示的降低位置,其中降低位置是由该绳索或弹性带712、714上的可调止动件718、716的位置进行控制。该搁架702和延伸搁架710可以是本质上坚硬的部件。

图10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底部平面图1000,该两个折叠式前部(右前部316、左前部318)具有两对具有垂直轴线的轮子。具体地说,后部一对后轮234在该主体部612的后角处靠近行李箱的后部并固定在该主体部612中,并且被定向成沿箭头1002的方向滚动,而一对前轮232被定位在行李箱的两个前角处的两个折叠式前部(右前部316、左前部318)中,并且被定向成沿着箭头1004的方向滚动。图11示出了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1100,图12示出了可升降的行李箱侧面视图1200;在图11中,该双向手柄202处于升高位置,并且可以用于使行李箱倾斜,例如沿着箭头1102的方向滚动,该双向手柄202并且可以用作当行李箱在后轮234上滚动时,由使用者拉动该双向手柄202以拉动行李箱。而该前轮232可以用于短行程,例如当用户排队时,并且不需要拉动行李箱,例如图12所示,该双向手柄202可以沿着箭头1202的方向向前推,以将后轮234抬离地面(如箭头1204所示),允许前轮232沿着箭头1206方向移动。借由上述该前、后轮232、234的布置能够防止行李箱在非平面的地面上滚走。

图13是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1300,其中折叠式前部处于关闭位置。图13示出了折叠式前部的另一种布置,其中一主体部1302在一顶部接头1305处连接至一顶部前部1304,并且一底部前部1306在一底部接头1307处接合。该顶部接头1305允许该顶部前部1304被抬起(如箭头1308所示),并围绕该顶部接头1305枢转;并且该底部接头1307允许该底部前部1306通过围绕该底部接头1307枢转而下降(如箭头1310所示)。图14示出了图13的具有折叠式前部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1400,其靠在一墙壁1402上,该顶部前部1304与该底部前部1306处于打开位置。该双向手柄1312可以被降低以搁置在该地板1404上,以将行李箱从地板1404向上提升。该后轮1314和该前轮1316可以通过形成在该主体部1302和该底部前部1306的底部中的相应的凹部容纳,以允许该底部前部1306枢转完整的一百八十度。在这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各种保持装置,例如图7-9中所示的保持装置来将物品保持在各个部分(主体部1302、顶部前部1304、底部前部1306)中。

图15示出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前视图1500,图16示出了图15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前视图1600。该底部前部1502连接在底部接头(未示出)上,然而顶部前部成左、右顶部前部1504、1506。左、右顶部前部1504、1506在主体部1602的左右两侧与主体部1602连接。因此,如图16所示,该左顶部前部1504向左打开(如箭头1604所示),并且该右顶部前部1506向右摆动(如箭头1606所示)。当该底部前部1502打开时(如箭头1608所示),该底部前部1502和该主体部1602可以具有形成在其相应的表面中的对应的凹部,以容纳上述的前轮和后轮。

可以设想,该双向手柄的下部可以包括用于在双向手柄降低时,处于升高位置时提高行李箱的稳定性的部件,这些部件的例子将在图17-19中描述。图17示出了具有降低的双向手柄1704的可升降的行李箱1702的侧视图1700,该下降的双向手柄1704包括铰接的下部1706。下部1706可以在接头1708处连接到该双向手柄1704,该接头1708可以包括弹簧装置以将下部1706偏压到如图所示的角度。当该双向手柄1704被提升回到存储位置或被提升到用于拉动行李箱的升高位置时,下部1706可被偏置成与行李箱1702的后表面1714与双向手柄线性对齐。该下部1706的好处在于,当靠在墙上时,它将与地板的接触点向前移动,确保行李箱的重心靠在接触点后面。类似于本文所示的其它实施例,该行李箱1702可以包括一对后轮1710和一对垂直于后轮1710的一对前轮1712。

图18示出了可升降的行李箱的侧视图1800,并且图19示出了具有脚1806的双向手柄1804的可升降的行李箱的底部平面图1900。 当双向手柄1804下降时,该脚1806可以被偏置到垂直于双向手柄1804的位置,并且被成形为避免与行李箱1802的底部上的前、后轮1902、1904相干涉。当提升该双向手柄1804以允许使用者拉动行李箱1802时,该脚1806可以围绕关节1808枢转,以沿着行李箱的后部与双向手柄对齐。

图20示出了双向手柄202的视图2000。 具体而言,并且参考先前描述的附图,视图2000是面向行李箱的主体的后部的双向手柄的侧面。该闩锁释放件210操作延伸穿过该中央垂直构件226的内部的机构,以使该上闩锁构件2002和该下闩锁构件2004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该上闩锁构件2002和该下闩锁构件2004可被设置成通常处于伸出位置以接合例如上和下闩锁接合(例如图3和4中的302、4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可以包括闩锁系统,其取决于双向手柄被移动的位置,而允许双向手柄可释放地闩锁在降低位置,支撑位置和/或升高位置。

该闩锁系统可以包括一闩锁释放件210,上和下闩锁构件2002、2004,以及下和上闩锁接合件302、402,连同将该闩锁释放件210连接到上和下闩锁构件2002、2004的机械联动装置和偏置构件。当该闩锁释放件210被致动时,取决于双向手柄的位置,该上和下闩锁构件2002、2004缩回,从而与上部闩锁接合,下部闩锁接合或两者脱离。该双向手柄202还包括该顶部横向构件230上的切口216以及该底部横向构件228中的同样的切口224。该切口216、224可以是顶部和底部横向构件230、228中的凹部,并且足够深以允许上、下突出部214、220穿过它们, 然而切口或凹部216、224的位置是彼此在一垂直线上偏位(即不在同一垂直于地面的垂线上,如虚线2008、2010所示)。该顶部横向构件230中的切口216对应于该上止动件212的上突出部214,以允许该顶部横向构件230移动经过该上止动件212。同理,该底部横向构件228中的切口224与该下止动件218的下突出部220相对应,以允许该底部横向构件228移动经过该下止动件218。然而,该顶部横向构件230将不能移动经过该下止动件218的下突出部220,并且该底部横向构件228也不能移动经过该上止动件212的上突出部214。该闩锁系统允许框架构件固定在三个位置中的任何一个位置,这三个位置是升高位置、降低位置和存储位置。这避免使用许多公知的行李箱上更常见的伸缩式把手装置,并且是一种实质上更简单的设计,需要更少的部件,更容易组装,并且考虑到整个框架构件可向上移动所需的伸缩部的重叠或长度,消除了由于更短的伸缩行李箱手柄部之间典型地明显的松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