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拉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89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拉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拉把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提箱侧边的拉把结构。它仅需修改模具,在拉把固定板上凹槽底部的左右两侧加设外形对称的凸弧块,即可使拉把的拉出或压入过程产生开关那样的效果,不仅可避免拉把自然松脱,同时可提高使用时的质感。
一般使用的手提箱或皮箱等箱体上,除设有固定式提把可供提携之外,另外还在箱体的侧边设置滑轮与伸缩式拉把,若箱体之体积过大或重量过重不适宜提携时,可将设有拉把之一侧边朝上,拉出拉把,借助于滑轮使箱体行走,但由于这种拉把的结构不良,产生了下列缺点1.拉把系插置于箱体一侧,常因箱体翻转或不慎拉扯而使拉把伸出箱体。
2.拉把在拉出或压入时没有任何明确指示,常因操作者过度拉扯或按压而破坏拉把结构或箱体的情况。
3.因拉把在拉出或压入时无任何明确指示,致使操作者产生一种“松散、无处施力’的感觉,进而对拉把与箱体之间的结合力产生怀疑。
针对上述拉把结构的缺点,目前市面上可见一种改进了的“凸点”结构。请参阅图6与图6A,如图所示,这种结构的拉把2A的固定板1A上所设的供拉把2A滑行的凹槽11A、12A的底部两侧设有相对应之凸点111A、121A,用它来阻挡设在拉把2A的支撑杆21A、22A底部的凸块211A、221A,然而这种“凸点”结构仍具有下列缺点1.凸块111A、121A成型尺寸控制不易,若凸出的弧度不够,则失去其作用,若凸出的弧度过高,则拉把2A之进出不易,反造成使用上之不便。
2.凸点111A、121A与凸块211A、221A系强制配合,长期使用后必然造成凸点磨损,继而失去卡合效果。
所以,本设计人基于多年从事提箱制品制造的实际经验,有鉴于上述产品的弊病,经过精心设计,并经无数次试作样品及改良后,创造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拉把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拉把结构,它可加强拉把的固定性,避免因箱体翻转或不慎拉扯而致使拉把伸出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拉把结构,它可以指示拉把的拉出或压入,避免因操作者过度拉扯或按压而破坏拉把结构或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拉把结构,由于拉把在拉出或压入时有指示,所以能提高操作时的质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拉把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无需外加任何附件即可提高使用性能,节省成本。
表1中比较了本实用新型和现有产品的差异。
表1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外观立体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把外观立体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设滑轮与挡片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组合外观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5A、5B是凸块通过凸弧块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6A是图6中的A-A剖面图;图7是现有的凸点结构的组合外观图;图7A是现有的凸点结构的凸块通过时的动作示意图。
请参阅
图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固定板1(如
图1A所示)、一拉把2(如
图1B所示)所构成,该固定板1呈一扁平的板状,其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凹槽11、12,在凹槽11、12顶部的该固定板1上各设有一固定装置13(如
图1C所示),其顶部设有一贯穿孔131,其底部设有一卡钩132,固定装置13与固定板1之间以螺钉3互相锁固(如图2所示),且前述贯穿孔131与凹槽11、12形成一通路,卡钩132则向内嵌在凹槽11、12内(如图2所示)。其次,该拉把2两端的底部相对于前述凹槽11、12处各设有一支撑杆21、22,使拉把2的外形呈一“∏”型,该支撑杆21、22穿设于前述固定装置13的贯穿孔131内,且位于前述固定板1上所设的凹槽11、12内,再于支撑杆21、22的底端各设一凸块211、221,该凸块211、221的最大外径大于前述固定装置13的贯穿孔131的最大孔径,当拉出该拉把2使支撑杆21、22滑行于前述凹槽11、12内时,借该凸块211、221阻挡固定装置13的底部,以避免拉把2与支撑杆21、22与该固定板1脱离,且凸块211、221可卡合于前述固定装置13底部的卡钩132与固定板1上所设的凹槽11、12之间(如图4所示),具有固定拉把2的作用,避免其自然下滑。再者,在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一组滑轮4,该滑轮4用销轴连接在一挡片5的底部,该挡片5以螺钉6锁固在前述固定板1上所设的凹槽11、12的两侧,且适当遮盖该凹槽11、12的外部,除具有固定滑轮4的功能外,还可阻挡前述支撑杆21、22、凸块211、221的外部,避免其向外翘出。整体组合后的外观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提箱的内部,如图4所示。当拉出拉把2时,可籍拉把2与滑轮4推动提箱7。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凹槽11、12的底部左右两侧设有外形对称的凸弧块111、121,该凸弧块111、1 21,该凸弧块111、121的表面均为适当的弧面,其间距小于前述支撑杆21、22底部所设之凸块211、221的左右最大外径,凸弧块111、121的外侧边与固定板1之间设有预先确定的间隙112、122,凸弧块111、121底部与凹槽11、12底部形成的空间可容纳凸块211、221位于其中(如
图1所示),当拉出拉把2时,借支撑杆21、22带动凸块211、221向上滑出,当凸块211、221通过凸弧块111、121时,则压迫凸弧块111、121,使其朝两侧向外展开(如图5A所示),当凸块211、221通过凸弧块111、121后,凸弧块111、121可恢复原状(如图5B所示),前述凸块211、221通过凸弧块111、121时所产生的压力,亦即操作者必须克服之阻力,与凸块211、221的大小及凸弧块111、121凸出的高度有关,但以互相配合后产生五公斤阻力为适当。反之,当推入拉把2时,亦须施力方能使凸块211、221通过凸弧块111、121。
请参阅图6、图6A,如图所示,在凸弧块111、121之间的该凹槽11、12上设有一向外凸出的凸弧块113、123,借三方夹持可加强阻力与卡合力,同理,若只保留位于该凹槽11、12内的凸弧块113、123,则阻力与卡合力减弱,因此,制造厂商可根据提箱大小,或客户的需要决定设置凸弧块的方式,可以单独设置凸弧块113、123,或仅设置凸弧块111、121,或同时设置凸弧块111、121、113、123。在同时设置上述凸弧块111、121、113、123时,弧面凸出的程度就决定了施力的大小,其组合方式变化范围大,应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可以广泛应用。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拉把结构,主要由一固定板、一拉把所构成,该固定板呈扁平的板状,其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凹槽,固定板的凹槽顶部各设有一固定装置,其顶部设有一贯穿孔,其底部设有一卡钩,前述贯穿孔与凹槽形成一通路,卡钩则内向于凹槽内,其次,该拉把两端之底部相对于前述凹槽处各设有一支撑杆,使拉把之外形呈一“∏”型,支撑杆系穿设于前述固定装置的贯穿孔内,且位于前述固定板上所设的凹槽内,再于支撑杆的底端各设一凸块,该凸块的最大外径大于前述固定装置的贯穿孔之最大外径,在固定板底部设有一组滑轮,该滑轮用销轴连接在挡片的底部,该挡片固设于前述固定板上所设的凹槽两侧,且适当遮盖住该凹槽的外部,其特征在于在凹槽底部左右两侧设有外形对称的凸弧块,该凸弧块的表面为适当的弧面,其间距小于前述支撑杆底部所设凸块的左右最大外径,凸弧块的外侧边与固定板之间设有予先确定的间隙,凸弧块底部与凹槽底部形成的空间可容纳凸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凸弧块之间的固定板的凹槽上设有一弧面向外凸出之凸弧块。
专利摘要改良的拉把结构,它主要由一固定板、一拉把所构成,该固定板上设有左右对称的凹槽,在固定板的凹槽顶部各设有一固定装置,其顶部设有一贯穿孔与凹槽形成一通路,其底部设有一卡钩,拉把两端底部相对于前述凹槽处各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穿设于前述固定装置的贯穿孔内,且位于凹槽内,支撑杆之底端各设有一凸块,凹槽底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外形对称的凸弧块,该凸弧块表面有适当的弧面。
文档编号A45C13/26GK2245892SQ9520646
公开日1997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5日
发明者林哲宏 申请人:乔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