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装置及绘画装置的绘画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850323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部框架11、以及设置在该下部框架11的上方且机壳主体2的内部上方的上部框架12。
[0074]首先,对下部框架11进行说明。
[0075]下部框架11具有背面板111、底板112、左右一对侧板113a、113b、X方向移动台收容部114、Y方向移动台收容部115以及隔壁116。
[0076]侧板113a、113b的下端部分别与底板112的左右两端部连接,侧板113a、113b以相对于底板112竖立的状态设置。
[0077]背面板111的下部形成为向前方(指插入方向近前侧)凹陷成两台阶。
[0078]背面板111的下端部与底板112的前端部连接,背面板111将底板112和侧板113a、113b所包围的区域沿前后方向分隔。
[0079]该凹陷的背面板111的后侧形成的空间成为X方向移动台收容部114、Y方向移动台收容部115 (参照图2Α)。
[0080]X方向移动台收容部114内收容使绘画部7向前方(手指插入方向近前侧)移动时的绘画部7的X方向移动台45。
[0081]Y方向移动台收容部115内配置有绘画部7的Y方向移动台47。
[0082]隔壁116以将下部框架11的内部前方侧的空间(被背面板111、底板112以及侧板113a、113b包围的手指插入方向近前侧的空间)沿上下方向分隔的方式,设置在下部框架11的内侧。
[0083]隔壁116设置成大致水平,隔壁116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侧板113a、113b连接,隔壁116的后端部与背面板111连接。
[0084]该下部框架11上一体地设置有手指固定部30 (参照图2A)。
[0085]手指固定部30包括:用于插入与要实施绘画的指甲T对应的手指(绘画对象物。以下,将其称作“印刷指U1”)的指接受部31 ;以及用于使该印刷指Ul以外的手指(以下,将其称作“非印刷指U2”)退避的指退避部32。
[0086]指接受部31配置在隔壁116的上侧且下部框架1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0087]被隔壁116分隔成下部框架11的下侧的空间构成指退避部32。
[0088]例如,当要对无名指的指甲T实施绘画时,将作为印刷指Ul的无名指插入到指接受部31中,将作为非印刷指U2的其他的4指(姆指、食指、中指、小指)插入到指退避部32。
[0089]指接受部31向下部框架11的前面侧(印刷指插入方向的近前侧)开口,其下侧被构成隔壁116的一部分的手指载置部116a分隔,其两侧被分隔部31a分隔,其里侧被分隔部31c分隔。指载置部116a用于将实施绘画的指甲T的手指(印刷指Ul)载置在XY平面(载置面)上。
[0090]指接受部31的上侧被顶板部31d分隔。
[0091]顶板部31d在上面形成有用于使插入到指接受部31的印刷指Ul的指甲T露出的露出窗31e。
[0092]隔壁116的上面且下部框架11的前面侧的两侧部竖立设置有堵塞下部框架11的前面侧的前壁31f (参照图1)。
[0093]隔壁116的上面竖立设置有一对引导壁31g(参照图1),引导壁31g从该前壁31f的中央部附近的端部向所述指接受部31变窄,并向指接受部31内引导印刷指Ul。
[0094]用户能够在插入到指接受部31的印刷指Ul与插入到指退避部32的非印刷指U2之间夹着隔壁116。因此,插入到指接受部31内的印刷指Ul被稳定地固定。
[009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116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16b。突出部116b可以为越靠向近前侧其厚度逐渐减小、越靠向里侧其厚度逐渐增加的锥部,也可以为突出部116b的厚度相对于隔壁116的里侧的凹陷整体较厚。
[0096]在下部框架11的上表面且指接受部31的旁边(与机壳主体2的介质插入抽出口24相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中的左侧),在下述的绘画头70能够绘画的范围内,设置有下述用于使笔71可进行连贯写划的笔贯写部61。
[0097]使下部框架11的上面的一部分挖空形成笔贯写部61,笔贯写部61的高度优选设置为与将印刷指Ul插入指接受部31时指甲T的高度大致相同。
[0098]笔贯写部61为平板状的部分,并载置由从前述的机壳主体2的介质插入抽出口 24插入的图未示的被绘画介质。
[0099]载置在笔贯写部61上的被绘画介质只要是能够使笔71的笔尖(前端部)713进行描画的介质即可,例如是纸片。
[0100]笔71的笔尖713变干燥或者墨水的吸附恶化,在该状态下使用笔71时,有时开始书写时笔迹过浅或者笔迹中断。
[0101]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笔尖713在开始书写时笔迹过浅或者笔迹中断,笔贯写部61用于在指甲T上开始基于图像数据的绘画之前在被绘画介质上放下笔71绘制“〇”或“C?”等规定的图像,使笔尖713可连贯写划,从而使笔尖713的状态良好。
[0102]在下部框架11的上面且指接受部31的旁边设置有遮光壁65。
[010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遮光壁65配置在下部框架11的上面且在设置有笔贯写部61的一侧的相反侧(在图2B中右侧)的装置的近前侧(在图2A中左侧)。
[0104]遮光壁65是至少在光照射机构91对指甲T进行光照射的期间,配置在光照射机构91与笔71之间,并遮挡由光照射机构91照射的光到达笔71的遮光部件。
[0105]如下所述,笔71被构成为通过使笔架72移动的移动机构,能够取可在指甲T的表面上实施绘画的可绘画位置、与如图2B所示在笔71与光照射机构91之间配置有遮光壁65的退避位置。
[0106]遮光壁65是通过对从光照射机构91照射的光(照射光)中所含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UV光或UV近似光)进行反射或吸收使其不透过,从而遮挡特定波长区域的光到达配置在退避位置上的笔71的部件,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
[0107]此外,遮光壁65只要是能够遮挡从光照射机构91照射的光中包含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到达笔71的部件即可,其结果和材料不特别地限定。
[0108]遮光壁65的形状和设置的位置也不限于图不例。
[0109]例如,在图1和图2A中,在遮光壁65与基板13之间设有间隙。但是,遮光壁65的上端也可以为与基板13接触的结构。
[0110]在图2B中,例示了遮光壁65为平板状的情况。但是,例如,也可以,遮光壁65以包围退避位置的方式形成为俯视时L字状等。
[0111]遮光壁65也可以配置在与设置笔贯写部61的一侧相同的侧(在图2B中左侧)。
[0112]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光照射机构91向指甲T进行光照射的期间,进行使笔71可连贯写划的处理,并为下一个绘画动作做准备。
[0113]此外,从外部照射到机壳主体2的环境光例如包括太阳光,还存在包括上述特定波长区域的光(UV光或UV近似光)的情形。因此,对于构成机壳主体2的部件也优选为,由不透过环境光中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而使其反射或将其吸收的与上述遮光部件相同的材料形成。
[0114]绘画部7构成为包括:具有绘画用笔71的绘画头70 ;支承绘画头70的单元支承部件44 ;用于使绘画头70向X方向(图1中的X方向,绘画装置I的左右方向)移动的X方向移动台45 ;X方向移动马达46 ;用于使绘画头70向Y方向(图2B中的Y方向,绘画装置I的前后方向)移动的Y方向移动台47 ;以及Y方向移动马达48等。
[0115]图3A是绘画头70的俯视图。
[0116]图3B是从箭头b方向观察图3A的绘画头70的主视图。
[0117]图3C是从箭头c方向观察图3A的绘画头70的侧视图。
[0118]如图3A到图3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绘画头70包括:能够保持多个笔71的旋转式笔架72 ;使笔架72旋转的笔架旋转机构73 ;以及用于使笔架72上保持的笔71上下移动的笔推压机构74。
[0119]单元支承部件44的上端部成为在指甲印刷装置I的近前侧(在图2中左侧)以大致L字型突出的梁部441,绘画头70设置在梁部441。
[0120]本实施方式的笔架72包括:三个板状部件721?723 ( S卩,第I板状部件721、第2板状部件722、第3板状部件723);笔尖固定部件720 ;旋转轴724 ;辅助轴部件725 ;螺旋弹簧726 ;笔用圆筒部件761 ;以及旋转轴用圆筒部件762。
[0121]三个板状部件721?723(第I板状部件721、第2板状部件722、第3板状部件723)是形成为大致相同大小的圆盘状的部件,并从下向上按照第I板状部件721、第2板状部件722、第3板状部件723的顺序重叠。
[0122]配置在最上的第3板状部件72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笔架旋转机构73的齿轮733啮合的齿,第3板状部件723作为齿轮发挥功能。
[0123]第2板状部件722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例如,与规定的笔用圆筒部件761相对应的位置等)上设置有用于表示笔架72的旋转的基准位置的基准指标728。
[0124]基准指标728例如是可通过光反射器读取的反射布或反射片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贴附在第2板状部件722的外周面上而被固定。
[0125]在笔架72上,沿着笔架72的圆周配置有8个上下开口并保持笔71的笔用圆筒部件761。在图3A中,示出了在8个笔用圆筒部件761中的4个笔用圆筒部件761上保持笔71的情况。
[012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3个板状部件721?723上分别与设置笔用圆筒部件761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有通孔,笔用圆筒部件761插通到该通孔中,并贯穿3个板状部件721?723设置。
[0127]第I板状部件721和第2板状部件722的笔用通孔的两侧部形成有用于插通辅助轴部件725的辅助轴用通孔。
[0128]在第I板状部件721的下侧,以堵塞各笔用圆筒部件761的下侧的开口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笔尖固定部件720。
[0129]笔尖固定部件720是对作为绘画用具的笔71的笔轴部711的前端侧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
[0130]与固定成与笔71的笔轴部711平行的笔71 —起上下运动的辅助轴部件725的下端部嵌入到笔尖固定部件720中。
[0131]笔尖固定部件720的大致中央部被插入下述的笔71的嵌合部712,并设置有用于嵌入嵌合部712的通孔720a。
[0132]辅助轴部件725插通到第I板状部件721和第2板状部件722的辅助轴用通孔中。
[0133]辅助轴部件725的上端部附近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E环727。
[0134]E环727的外径形成为比第2板状部件722的辅助轴用通孔的内径大。
[0135]在笔71的外周且E环727与第2板状部件722的上面之间的辅助轴部件725的轴周围缠绕有螺旋弹簧726。
[0136]作为辅助轴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726是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对辅助轴部件725向上方施力的构件。
[0137]螺旋弹簧726在非绘画状态下将笔71的位置保持在笔尖713不与指甲T抵接的位置上。即,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辅助轴部件725的上端部被保持在接近第3板状部件723的下面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笔尖713位于靠近第I板状部件721的下面的位置,即使笔架在指接受部31的上方移动,笔尖713也不与指甲T抵接。
[0138]在3个板状部件721?723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通孔。
[0139]在该中央部的通孔中插入旋转轴用圆筒部件762,旋转轴用圆筒部件762贯穿3个板状部件721?723设置。
[0140]旋转轴用圆筒部件762中被插入从梁部441垂直设置的旋转轴724,笔架72被构成为能够绕该旋转轴724大致水平地旋转。
[0141]笔71作为绘画用具,以指甲T的表面为绘画对象面,通过使前端部与作为绘画对象面的指甲T表面接触来实施绘画。
[014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绘画用具的笔71在棒状的笔轴部711的前端侧设有笔尖713。
[0143]笔轴部711的前端侧设有直径比笔轴部711的直径细的嵌合部712。
[0144]嵌合部712是嵌入到笔尖固定部件720的凹部720b中的部分。通过将嵌合部712嵌入到凹部720b,使笔尖713良好地固定,不易使笔尖713发生抖动等。
[0145]笔轴部711的上部设置有棒状的突起部714。
[0146]突起部714是被下述的滑动销77推压的部分。
[0147]突起部714起到把持部的功能,在对笔71进行更换等情形下,在将笔71取出时用户要用手指等掐住该部分。
[0148]笔轴部711的内部成为收容各种墨水的墨水收容部。
[0149]作为收容在笔轴部711的内部的墨水,可以应用各种墨水。
[0150]墨水的粘度、色材的粒径(粒子的大小)等不特别限定,例如,还可以使用金银色混有金色线的墨水和白色的墨水、内涂层用、外涂层用墨水和指甲油等。
[0151]在本实施方式中,笔架72的多个笔用圆筒部件761所保持的多个笔71中的至少一个笔将光硬化型的液状材料作为墨水收容在笔轴部711的内部。
[0152]光硬化型的液状材料是通过特定波长区域的光的照射聚合并硬化的材料。
[0153]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使用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发生硬化的UV硬化型凝胶墨水(例如,凝胶指甲用UV硬化型丙烯酸树脂等)作为光硬化型液状材料的情况。
[0154]此外,光硬化型液状材料不限于在此例示的材料。
[0155]光硬化型液状材料例如可以是通过UV近似光发生硬化的墨水,也可以是通过可见光等发生硬化的墨水,也可以能够通过多种波长的光发生硬化的墨水。
[0156]在本实施方式中,笔71例如是通过将笔尖713抵接到指甲T的表面从而使收容在笔轴部711内的墨水渗出进行绘画的、笔尖713为圆珠笔类型的笔。
[0157]笔71不限于圆珠笔类型的笔。
[0158]笔71例如也可以是使墨水渗入到树脂或毛毡状的笔尖进行绘画的签字笔类型、或者使墨水渗入到捆绑的毛中进行绘画的毛笔类型的笔等。
[0159]关于笔尖713的粗细,也可以准备各种笔。
[0160]笔架72所保持的多个笔71可以是具有全部相同的类型的笔尖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