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适应带固定至刚性壳体或将电子装置固定至用户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310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将适应带固定至刚性壳体或将电子装置固定至用户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〇〇〇1] 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将电子装置附着到目标的系统,更特别地,涉及用于将可穿戴电子装置与用户可摘除地附接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某些电子装置可摘除地与用户附接。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表可以通过将手表带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的方式与用户的手腕附接。
[0003]某些手表带包括由两部分组成的搭扣(clasp),例如唐型变形(tang-typebuckling)搭扣或者咬配(snap-fit clasp)搭扣。其他手表带包括单片搭扣(例如,折叠搭扣)或者松紧带。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及其他传统的手表带在使用、附接或者分离期间,可能会不舒适地抓、捏和/或拉用户的毛发或者皮肤。此外,传统的手表带通常需要多个步骤和/或技巧与用户的手腕附接或者分离。用户可能忽视了传统手表带的这些及其他缺点,因为传统手表通常相对少地脱去和再附接。然而,同样的用户可能会被激怒或者困扰于有规律地附接和摘除智能手表或者其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任务,其可能需要定期地对内部电池充电和/或定期的连接单独电子装置的数据端口。
[0004]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手表带适于快速、舒适并且方便地与用户的手腕附接和分离。【实用新型内容】
[0005]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可能涉及、包括或者采用用于将便携式电子装置固定至手腕的附接系统的形式。该附接系统可以包括调整带和固定带,通过将每个带的固定端插入至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内的沟道中,以使每个带独立地固定至便携式电子装置。调整带可以包括可插入带端部和孔眼。固定带可以包括比调整带更宽的隐藏开口。为了将便携式电子装置附接至手腕,可以围绕手腕并且穿过固定带的隐藏开口提供调整带的可插入带端部以使两个带交叉以形成闭环,使调整带的可插入带端部至少部分隐藏在固定带和用户手腕之间,外部视野不可见.为了将便携式电子装置从手腕分离,调整带的可插入带端部可以从隐藏开口处拉拔。
[0006]在某些实施例中,调整带的顶面的一部分在穿过隐藏开口插入时可以接触固定带的底面.在某些例子中,固定带可以包括引导底座以容纳调整带的插入长度。在很多情况下,引导底座可以沿着固定带的底面纵向地被置于中心。另外,引导底座可以将调整带的插入长度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固定带之后。
[0007]该固定带还可以包括配置成插入调整带的孔眼之内的柱.当插入在孔眼内时,该柱可以为调整带和固定带的分离提供阻力.在很多情况下,该柱可以由金属形成和/或可以包括配置成增加柱和调整带之间的摩擦力的至少一个表面抛光部。
[0008]对于这里描述的许多实施例,附接系统的带可以由适应的材料形成。对于一个实施例,调整带和固定带可以由具有肖氏A硬度在60-80范围内和/或张力强度大于12兆帕斯卡的含氟弹性体聚合物形成.其他实施例可以形成为,或者可操作为使带由适应的材料形成,例如但不必须被限制为,塑料、橡胶、皮革、尼龙、帆布或者其他纤维性的、有机的、聚合的或者合成的材料。
[0009]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其他方面可以涉及、包括或者采取用于可摘除地将适应带固定至刚性壳体上的系统和/或方法的形式.在一个方面,例如,系统可以包括具有带保持沟道的刚性壳体,该带保持沟道形成在其第一外部侧壁中并且沿其第一外部侧壁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带保持沟道也可以穿过刚性壳体的第二外部侧壁延伸,因此带保持沟道在第二侧壁内形成了插入开口。在这些以及相关实施例中,通过从沟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端部滑动适应带,适应带(其既可以是调整带也可以是固定带)的一个端部,可以被插入到插入开口中,并且因此进入带保持沟道中。
[0010]在很多情况下,带保持沟道可以朝向第一外部侧壁呈锥形,因此第一侧壁内的沟道的开口高度比沟道的最大内部高度更短.当垂直于沟道施加去除力时,带保持沟道的锥形可以增加适应带从沟道拉出该带的阻力,而不会影响适应带从插入开口插入或者脱离的阻力.在许多实施例中,适应带的沟道可插入部可以呈锥形以跟随沟道的锥形。
[0011]在某些实施例中,该适应带还可以包括在适应带的沟道可插入部之内的插入结构.该插入结构可以配置成增加沟道可插入部的变形阻力.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插入结构的沟道可插入部可能会响应于较大的拉出力而变形,从而不期望地从沟道拔出该适应带,以及从刚性壳体脱离适应带。在这一实施例中,插入结构可以大体上增加沟道可插入部的变形阻力,从而防止适应带由于较大的拉出力而从沟道被拔出.在许多实施例中,插入结构被插入模制在适应带之内。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适应带可以包括配置成增加适应带和沟道之间的摩擦力的摩擦元件.该摩擦元件可以防止沟道中的带的非计划性位移。
[0013]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还可以涉及、包括或者采取形成适应带的方法的形式,包括以下操作:模制包括至少第一插入端部和至少一个孔眼的调整带,将第一芯构件配置在第一端部之内,模制固定带,其包括至少第二插入端部,以及大小调整成容纳第一插入端部的接收孔,以及大小调整成容纳调整带的深度的凹槽,将第二芯构件配置在第二端部之内,将一柱固定在接收孔和第二插入端部之间的固定带上,并且抛光调整带以及固定带的侧壁以清除毛刺。
[0014]这里描述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可能还涉及、包括、或者采取对金属部分,例如柱施加表面抛光的方法的形式。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对金属部分实施第一表面抛光以在金属部分的外表面上形成凹槽,并且随后,向金属部分实施第二表面抛光以减少表面衍射.在许多实施例中,第二表面抛光可以通过利用细微介质冲击金属部分来实施。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将适应带固定至刚性壳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配置在刚性壳体的沟道中的适应带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包括:外表面;形成在外表面中的摩擦元件,配置成增加插入部和沟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形成在插入部中并且配置成增加在垂直于沟道方向上的拉出阻力的芯。
[0016]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芯包括比适应带的材料更坚硬的材料。
[0017]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插入部进一步包括配置成插入至形成在沟道内的凹槽中的固定销。
[0018]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芯包括金属。
[0019]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芯被插入模制在适应带内。
[0020]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适应带由含氟弹性体形成。
[002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用于固定便携式电子装置至用户的附接系统,包括:调整带,其包括:插入端部;与插入端部相对的固定端,其配置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限定的第一沟道内滑动;配置在固定端内的插入结构;以及至少一个开口;固定带,其包括:配置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限定的第二通道内滑动的固定端;隐蔽开口,从固定带的顶面延伸至固定带的底面并且配置成容纳插入其的插入端;凹槽,形成在固定带的底面内的并且大小被调整成当插入端插入时至少部分地容纳调整带的深度;以及柱,从顶面延伸,设置在靠近隐蔽开口处并且配置成至少部分嵌套在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选择的一个开口内。
[0022]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调整带和固定带由含氟弹性体形成。
[0023]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调整带和固定带包括具有从60至80的肖氏A硬度的适应材料。
[0024]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适应材料的张力强度大于12MPa。
[0025]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柱由金属形成。
[0026]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柱包括头部和颈部。
[0027]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头部大体上是球状的。
[0028]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头部包括第一表面抛光部;并且颈部包括第二表面抛光部。
[0029]根据一个不例性实施例,第一表面抛光部提供第一反射特征;并且第二表面抛光部提供第二反射特征。
[0030]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表面抛光部提供第一摩擦系数;并且第二表面抛光部提供第二摩擦系数。
[0031]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摩擦系数小于第二摩擦系数。
【附图说明】
[0032]现在将参考在附图中图示的典型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下面的说明并不是用于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反,其旨在覆盖包含在所附权利更求中所限定的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替换、修改、以及等效物。
[0033]图1A描绘了具有用于固定至用户手腕的双带附接系统的可穿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平面图。
[0034]图1B描绘了图1A的可穿戴装置的底部平面图。
[0035]图2A描绘了在开放配置中的图1A的可穿戴装置和双带附接系统的侧面平面图。
[0036]图2B描绘了在开放配置中的图1A的附接系统的双带的相对闭合路径的细节侧视图。
[0037]图2C描绘了在闭合配置中的图1A的附接系统的双带的相对闭合路径的细节侧视图。
[0038]图2D描绘了闭合配置中图1A的可穿戴装置的侧面平面图。
[0039]图3A描绘了双带附接系统的一个带的顶部平面图,显示了插入结构。
[0040]图3B描绘了沿A-A部分截取的图3A的带的侧面截面图,显示了插入结构中的可收缩插销。
[0041]图3C描绘了沿A-A部分截取的图3A的带的侧面截面图,显示了带插入在刚性壳体的锥形沟道内。
[0042]图3D描绘了被插入到带保持沟道内的图3A的带的顶部平面图。
[0043]图4A描绘了双带附接系统的一个带的顶部平面图,显示了隐蔽开口和柱。
[0044]图4B描绘了图4A的带的底部平面图,显示了形成在带的底面内的引导底座。
[0045]图4C描绘了沿B-B部分截取的图4A的带的侧面截面图,显示了形成在带的底面中的图4A-4B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