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
人在骨折后,时常发生骨折错位,治疗时需施行牵引使错位的骨折逐步地拉伸重叠和侧方移位使其复位。一般在临床手术中由于手术条件引响或临床医师经验不足,技术不够熟练,在施行牵引术时常常容易使钢针在穿过肢体骨骼时钢针与骨轴心力线不垂直,导致牵引力线与骨轴心力线形成一锐角,牵引力线偏离骨轴心力线,造成断骨不能准确复位或牵引力线不正而复位后再次造成骨折端错位并可能导致肌肉一侧疲劳或拉伤,这样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由于一般普通牵引弓无法进行左右臂调节,仅仅只有对钢针增强其张力和稳固的作用无法纠正力线偏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调节左右臂长短,在骨牵引钢针与骨轴心力线不垂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左右臂长短,使牵引力线与骨轴心力线重合,从而维持复位不再发生移位在使用时减少骨折病人痛苦的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
本实用新型内容是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包括牵引固定圈,牵引弓远端臂,弓臂调节装置,牵引弓近端臂,及圆柱固定栓,钢针组成,其特征是牵引弓远端臂(2、3)与牵引弓近端臂(6、7)的一端套有弓臂调节装置(4、5)。
所述弓臂调节装置(4、5)是由牵引弓远端臂(2、3)的一端正螺纹(8),牵引弓近端臂(6、7)的一端反螺纹(9)及安装有与正螺纹(8)、反螺纹(9)相对应螺纹的调节器(10)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通过弓臂调节装置4、5可调节弓臂的长短以便于在穿针后由于骨牵引钢针13与骨轴心力线不垂直的情况下,来调节力线使骨牵引钢针与骨轴心力线垂直,从而使骨折准确的复位或不再造成再次的错位。可调式牵引弓具有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有效等特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弓臂调节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中1-牵引固定圈,2-牵引弓远端臂,3-牵引弓远端臂,4-弓臂调节装置,5-弓臂调节装置,6-牵引弓近端臂,7-牵引弓近端臂,8-正螺纹,9-反螺纹,10-调节器,11-调节器,12-钢针固定螺钉,13-钢针固定螺钉,14-圆柱固定栓,15-圆柱固定栓,16-钢针。
参见附图。
如图所示。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包括牵引固定圈1,牵引弓远端臂2、3,弓臂调节装置4、5,牵引弓近端臂6、7,及圆柱固定栓14、15,钢针16组成,其特征是牵引弓远端臂2、3与牵引弓近端臂6、7的一端套有弓臂调节装置4、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松开钢针固定螺钉12、13,将钢针16抽出圆柱固定栓14、15并通过击入器打入横向穿进肢体骨折的远端的骨干后,再将圆柱固定栓13、14套入钢针16并由固定螺钉12、13拧紧,使钢针16不能滑动。但通常钢针16打入肢体后不一定是牵引下钢针与骨轴心力线是垂直的,只有通过调节器10、11调节近端弓臂6、7与远端弓臂2、3、的正、反螺纹8、9来控制两臂之间的间距,通过力学中力臂与力之间关系使牵引力线与骨轴心力线重合,从而维持复位不再发生移位,在使用时减少骨折病人痛苦。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内容所述均可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包括牵引固定圈,牵引弓远端臂,弓臂调节装置,牵引弓近端臂,及圆柱固定栓,钢针组成,其特征是牵引弓远端臂(2、3)与牵引弓近端臂(6、7)的一端套有弓臂调节装置(4、5);所述弓臂调节装置(4、5)是由牵引弓远端臂(2、3)的一端正螺纹(8),牵引弓近端臂(6、7)的一端反螺纹(9)及安装有与正螺纹(8)、反螺纹(9)相对应螺纹的调节器(10)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由牵引固定圈,牵引弓远端臂,弓臂调节装置,牵引弓近端臂,及圆柱固定栓,钢针构成,其特征是牵引弓远端臂与牵引弓近端臂的一端套有弓臂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左右臂长短,在骨牵引钢针与骨轴心力线不垂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使牵引力线与骨轴心力线重合,从而维持复位不再发生移位在使用时减少骨折病人痛苦的可调式力线矫正牵引弓。本实用新型具有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有效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7/60GK2438430SQ0024438
公开日2001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5日
发明者彭远立 申请人:彭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