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772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治疗咳嗽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燥热型咳嗽的有“百合固金汤”、“沙麦桔梗汤”、“薄荷连翘汤”、“润肺止咳合剂”、“蝉蜕散风汤”等,其中“百合固金汤”以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为主,主要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证,但该方以滋养内伤之肺肾之阴为主。“沙参桔梗汤”清养肺胃,生津润燥,治燥伤肺胃,津液亏损,但收敛止咳作用欠佳。“薄荷边翘汤”主治肺卫燥热之证,但方中无养肺阴之剂。“润肺止咳合剂”(制百部、生地、麦冬、桔红、黄芪、杏仁等)以养阴润肺止咳为主,主治肺肾虚咳嗽;“蝉蜕散风汤”(蝉蜕、荆芥、防风、僵蚕、桑叶、银花、桔梗、麻黄、甘草等),主治咽痒、咳嗽、呛咳、少痰,但其为汤剂,疗效不稳定。
前述汤药大多为汤剂,汤剂药物组成不固定,药物剂量因人而异,且受煎煮时间、煎煮方法等影响,故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其余见有镇咳、祛痰、敛肺止咳、祛痰平喘之用的中成药疗效相近的有“咳立顿”,其能祛痰、止咳、抗炎、镇痛,但其无养阴润燥之品,且方中使用的罂粟壳含有中枢性镇咳止痛成分,易发生成瘾性或副作用。
西医药学认为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及霉菌等)、理化因素(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尘埃、吸烟等)、气象因素(气候骤变,寒冷、干燥、过热等)、致敏因素(花粉、毛发、异种蛋白等)的刺激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射。西医西药治疗该类咳嗽,主要运用抗生素,并配合使用具有镇咳作用的药物,如咳必清、美沙芬、可待因、退咳等,前两者作用欠佳,后两者具成瘾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服用方便,缩短疗程,无毒副作用,治疗燥热性咳嗽效果良好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咳嗽病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和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取精华,得出以下治疗燥热型咳嗽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桑叶3-12 杏仁4-15 桔梗3-15蝉蜕3-15 玄参5-18麦冬5-18 前胡4-15 木蝴蝶3-12 僵蚕3-12 生甘草1-5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切片,置于提取器中,加药材的8倍量水清泡1-2小时,加热煎煮二次,第一次1-2小时,第二次40分钟左右,滤出药液,压榨弃渣,合并滤液,静置沉淀,再滤过,减压提取,温度70-80℃,加热浓缩至稠膏状,在小于60-80℃温度下干燥;最后将干燥药物粉碎、装胶囊。
本发明药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燥热型咳嗽(以干咳少痰或无痰为主症)有较好的疗效。全方有清宣外感燥热之邪,滋养肺阴,收敛止咳之功,能缩短疗程,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制备工艺采用低温浓缩,能更好地保持药效。
本发明的主要药效学研究实验资料实验材料一、药物与试剂1、受试药物为本发明的药物用蒸馏水配制成混悬液;2、阳性对照物枇杷止咳胶囊,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10114,用蒸馏水配制成混悬液;3、试剂25%氨水,分析纯,批号20000830;酚红,进口分装二甲苯,分析纯,批号980417;伊文思兰,Chroma进口分装,批号79-09-1;冰醋酸,分析纯,批号980323。
二、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18-22,雌雄各半。
三、给药剂量、体积及途径本发明药物胶囊含药粉0.4克(每克胶囊粉相当于原生药5.96克),口服一次6粒,一日3次,按成人平均体重50千克计算,临床用量为0.144g/kg/day(相当于原生药0.858g/gkg/day)。实验高、中、低量组剂量分别为2.88g/kg、1.44g/kg、0.72g/kg(相当于原生药量17.16g/kg、8.58g/kg、4.29g/kg),分别为临床用量的20倍、10倍、5倍。分别别配成14.4%、7.2%、3.6%的混悬液。
枇杷止咳胶囊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每粒0.25克,按50公斤体重计算,临床用量为0.03g/kg/day,试验用量为0.3g/kg,为临床用量10倍,配成1.5%混悬液。
给药体积20ml/kg;给药途径灌胃给药,每天一次。
四、实验方法与结果(下述必止咳胶囊即为本发明的胶囊)(一)止咳作用(浓氨水喷雾法)ICR小鼠70只 ,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必止咳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必止咳胶囊2.88g/kg,1.44g/kg、0.72g/kg。(相当于生药量17.16g/kg、8.58g/kg、4.29g/kg。为临床用药量的20、10、5倍);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枇把止咳胶囊0.3g/kg(为临床用药量的10倍);NS组灌胃给予等体积NS,各组灌胃体积均为0.2ml/10体重g,每天一次,连续给药6天,末次灌胃1h后,将动物逐个放入有导管与晶体管超声雾化器相连的玻璃钟罩内(雾化器瓶内放入25%浓氨水20ml),固定喷雾量,喷入浓氨水气雾5′,动物继续于钟罩内滞留25′后取出,放入倒扣的大烧杯内,观察并记录开始喷雾后动物在钟罩及烧杯内第一次咳嗽出现的时间(潜伏期)及5分钟内咳嗽的次数,实验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见表1表1 必止咳胶囊对小鼠的止咳作用(X±SD,n=14)组别剂量(g/kg) 临床用 咳嗽潜伏期(s) 咳嗽次数/5min量倍数必止咳低剂量 0.72 5 13.71±5.11*6.79±5.98*必止咳中剂量 1.44 10 15.57±6.07*6.5±6.96**必止咳高剂量 2.88 20 15.93±6.57**4.21±4.15***枇杷止咳 0.310 14.86±6.81*6.21±4.35***NS 对照 等体积 - 9.5±4.52 15.43±9.54与NS组比较*P<0.05**P<0.01***P<0.001
结果显示必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枇杷止咳胶囊组与NS对照组比较,均可使小鼠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必止咳胶囊有显著的止咳作用。
(二)祛痰作用(气管段酚红法)ICR小鼠70只,体重22~26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必止咳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和NS对照组,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予必止咳胶囊2.88g/kg、1.44g/kg、0.72g/kg(含生药量17.16g/kg、8.58g/kg、4.29g/kg,为临床用药量的20倍、10倍、5倍);枇杷止咳胶囊0.3g/kg(为临床用药量的10倍)及等体积NS,各组灌胃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每天一次,连续灌胃6天,末次灌胃30分钟后,腹腔注射酚红0.1ml(5mg)/10g体重,注射酚红30′后,处死动物,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气管段,放入盛有3mlNS的试管中,再加入1mol/LNaOH,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于546nm波长处测光密度值(OD值),以OD值为酚红排泌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见表2表2 必止咳对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的影响(X±SD,n=14)组别 剂量(g/kg) 临床用量倍数气管酚红排泌量(OD值)必止咳低剂量0.725 0.069±0.032*必止咳中剂量1.4410 0.072±0.020*必止咳高剂量2.8820 0.067±0.020*枇杷止咳0.3 10 0.071±0.034NS 对照 等体积 - 0.045±0.022与NS组比较*P<0.05
结果显示必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枇杷止咳胶囊组与NS对照组比较,均可使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增加,提示必止咳胶囊具有化痰祛痰作用。
(三)抗炎作用1、必止咳胶囊对醋酸(HAc)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ICR小鼠60只,体重23.5~25.5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必止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NS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必止咳胶囊2.88g/kg、1.44g/kg、0.72g/kg(含生药量17.16g/kg、8.58g/kg、4.29g/kg,为临床用量的20倍、10倍、5倍);枇杷止咳胶囊0.3g/kg(为临床用量的10倍)及等体积NS。各组灌胃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每天一次,连续6天,末次灌胃1h后,各鼠于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NS溶液0.1ml/10g体重,随即腹腔注射0.6%HAc0.2ml/只,20分钟后脱颈椎处死动物,剪开腹部皮肤,腹腔内注射NS8ml,轻揉小鼠腹部,然后用注射器吸取腹腔内液体6ml,30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于590nm波长处测光密度值(OD值),以OD值作为渗入腹腔染料量的指标。与NS对照组比较,观察各组炎性渗出程度,实验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见表3表3 必止咳对HAc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X±SD,n=12)组别 剂量(g/kg) 临床用量倍数腹腔渗入染料量(OD值)必止咳低剂量 0.72 5 0.14±0.06必止咳中剂量 1.44 100.14±0.06必止咳高剂量 2.88 200.15±0.07枇杷止咳 0.3 100.17±0.06N.S对照 等体积 - 0.18±0.09
结果显示各给药组OD值与NS组OD值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表明该药对HAc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无明显影响,对炎性渗出无对抗作用。
2.必止咳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ICR小鼠50只,体重23-26g,雄性,随机分为五组必止咳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及NS对照组,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予必止咳胶囊2.88g/kg、1.44g/kg、0.72g/kg(相当于生药量17.16g/kg、8.58g/kg、4.29g/kg,为临床用量的20、10、5倍);枇杷止咳胶囊0.3g/kg(临床用量10倍)及等体积NS。各组灌胃体积均为0.2ml/10g,连续灌胃6天,末次给药30分钟后用二甲苯(0.05ml/只)滴于小鼠右耳内面,15分钟后处死小鼠,剪下双耳,用直径6mm打孔器于双耳相同部位打下左右耳片,电子分析天平称重,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用以表示炎性水肿程度,比较各给药组与NS对照组肿胀度并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见表4。表4必止咳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D,n=10)组别 剂量(g/kg)临床用量倍数肿胀度(g)必止咳低剂量0.72 5 0.0042±0.004必止咳中剂量1.44 100.0053±0.0025必止咳高剂量2.88 200.0051±0.0039枇杷止咳0.3100.0068±0.0047NS对照 等体积 - 0.0053±0.0036结果显示各给药组肿胀度与NS组肿胀度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提示该药对二甲苯致小鼠肿胀无抑制作用。
五、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必止咳胶囊能明显抑制浓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可促进小鼠气管段酚红的排泌量,表明该药具有较强的止咳祛痰作用。
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重量单位克)桑叶12 杏仁12 桔 梗15 蝉蜕15 玄 参15麦冬15 前胡12 木蝴蝶10 僵蚕10 生甘草5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切片,置于提取器中,加药材的8倍量水浸泡1-2小时,加热煎煮二次,第一次1-2小时,第二次40分钟左右,滤出药液,压榨弃渣,合并滤液,静置沉淀,再滤过,减压提取,温度小于70-80℃,加热浓缩至稠膏状,温度小于60-80℃干燥;最后将干燥药物粉碎、装胶囊。制得胶囊0.5×48粒/瓶。
实施例2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重量单位克)桑叶3 杏仁4 桔 梗3 蝉蜕3 玄 参5麦冬5 前胡4 木蝴蝶3 僵蚕3 生甘草3上述配比按现有技术方法制备成冲剂。
实施例3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重量单位克)桑叶8杏仁8 桔 梗10 蝉蜕8 玄参10麦冬10 前胡8 木蝴蝶8僵蚕8 生甘草3上述配比按现有技术方法制备成片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桑叶3-12 杏仁4-15 桔梗3-15蝉蜕3-15 玄参5-18麦冬5-18 前胡4-15 木蝴蝶3-12 僵蚕3-12 生甘草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切片,置于提取器中,加药材的8倍量水浸泡1-2小时,加热煎煮二次,第一次1-2小时,第二次40分钟左右,滤出药液,压榨弃渣,合并滤液,静置沉淀,再滤过,减压提取,温度小于70-80℃,加热浓缩至稠膏状,在小于60-80℃温度下干燥;最后将干燥药物粉碎、装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桑叶 3-12,杏仁 4-15,桔梗 3-15,蝉蜕 3-15,玄参 5-18,麦冬 5-18,前胡 4-15,木蝴蝶 3-12,僵蚕 3-12,生甘草 1-5。上述配方按一定的制备方法制成药剂。本发明药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燥热型咳嗽(以干咳少痰或无痰为主症)有较好的疗效。全方有清宣外感燥热之邪,滋养肺阴,收敛止咳之功,能缩短疗程,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制备工艺采用低温浓缩,能更好地保持药效。
文档编号A61P11/00GK1406611SQ0112885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3日
发明者毕云, 盖建华, 姜莉芸, 何红, 魏丹霞 申请人:昆明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