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8035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浓缩血小板的装置和方法,特别适用于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机体的某个部位组织受损伤出血时,受损部位会形成凝血块,形成凝血块不能少了血小板,它聚集在出血点,促进凝血块形成以防止血液进一步流失。与此同时,血小板释放出几种生长因子,最主要的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刺激邻近的结缔组织细胞生长。这些结缔组织细胞是重建受损组织、促进创口愈合的先锋。
但在自然状态下,损伤局部聚集的血小板的数量有限,释放出的生长因子量较少,因此损伤愈合的速度较慢。要使损伤愈合的速度加快,可以通过在损伤局部直接应用生长因子来促进伤口愈合,但这些生长因子多为基因工程产品,价格昂贵,且使用单一生长因子来促进伤口愈合,其效果不理想。机体血液中含有血小板,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浓度约为100-300×109/升,因此如果能浓缩血液中的血小板并应用于机体受损部位,将能有效促进受损组织的愈合。
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98223340)涉及浓缩血小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血小板采集袋、血浆采集袋、导管、穿刺针、分离钵、血液过滤腔、消泡腔、三通接头、空气过滤器等,可以对血小板和血浆进行自动分离装袋,并将受血者不需要的成分回输献血者,这种浓缩血小板的装置结构复杂,且目的是为了进行血小板的异体输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或促进机体的凝血,而非促进伤口愈合;另一美国专利(6,398,972)也涉及浓缩血小板的装置和方法,目的是促进伤口愈合,该装置由两个由导管相连的小室构成,使用时先将抗凝后的血液注入第一室,通过离心使其分层,通过导管将上层含有血小板的血浆倒入第二室,再次进行离心,使血小板沉积在第二室的底部,然后通过导管将上层乏血小板的血浆倒入第一室,在第二室中获得浓缩的血小板。也就是血液先注入左侧室,离心后将上层倒入右侧室,再次离心,将上层倒入左侧室,在右侧室底部获得浓缩的血小板。该装置通过离心和血液成份在两个相连的小室转移,可以有效浓缩血小板,但装置结构较复杂,使用时需要特殊的离心设备才能进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由于使用连通管倾倒的方法实现液体的转移,最终获得的富集血小板的血浆体积无法准确控制,体积过大会造成血浆中血小板的浓度较低,并带来浪费,体积过小又会使富集血小板的血浆无法覆盖或充满伤口,影响疗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准确可控,采用常规的离心机即可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方法。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主要组成为离心管,离心管的腔内至少置有长针头和短针头,离心管的上端口连接有密封器,密封器分别与长针头和短针头及带有空气过滤的排气阀门连接。
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方法,依次按下述步骤进行a、将加有抗凝剂的血液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或短针头注入离心管中;b、将离心管置入离心机中离心,第一次4~8分钟,其离心转速为800-1200转/分钟;c、待管内血液分离成层次-含血小板血浆和-含红细胞液体后,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将含红细胞液体吸除;d、将剩余的含血小板血浆再次置入离心机中离心,第二次8~12分钟,其离心转速为3000~5000转/分钟,此时血小板团被浓集至离心管底部;
e、用注射器通过短针头将管内的乏血小板血浆大部分吸除,管内剩余的乏血小板血浆和血小板团混匀后即为血小板富集血浆,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吸出并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采用常规的离心机即可进行。此外,由于应用注射器进行液体的转移,可以使最终获得的血小板富集血浆的体积准确可控。能有效促进受损组织的愈合,广泛用于外科手术、烧伤等组织损伤和组织缺损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层状图;图2为离心管注入加有抗凝剂血液的层状图;图3为图2第一次离心后的层状图;图4为图3吸除含红细胞液体后的层状图;图5为图4第二次离心后形成的乏血小板血浆和离心管底形成的血小板团的层状图;图6为图5吸除大部分乏血小板血浆后的层状图;图7为图6混匀后形成的血小板富集血浆的层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示,主要组成为离心管3,离心管3的腔内至少置有长针头1和短针头2,离心管3的上端口连接有密封器5,密封器5分别与长针头1和短针头2及带有空气过滤的排气阀门4连接。离心管3的下端口为圆锥形。注入抗凝血液时,离心管3内的气体通过带有空气过滤的排气阀门4排出;吸出液体时,外界气体通过带有空气过滤的排气阀门4进入离心管。本装置在灭菌后使用,带空气过滤的排气阀门可以保证离心管3内的无菌状态。其中长针头1直插入离心管3的底部,短针头2的长度至少为离心管3长度的2/3。
制备方法参照图2至图7。
图2所示,将一定体积加有抗凝剂的血液6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1或短针头2注入离心管3中,然后将离心管3放到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图3为图2经过离心(第一次)4~8分钟,其离心转速为800-1200转/分钟;此时,离心管3中的血液分成上、下两层,其上层液体为含血小板血浆7,下层液体为含红细胞液体8;图4所示,它是把图3中下层含红细胞液体8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1吸除,由于长针头位于管底,可将含红细胞液体基本全部吸除,并通过注射器的读数得知吸除的含红细胞液体的体积。此时,离心管3中含血小板血浆9沉入底部;图5所示,它是把图4中含血小板血浆9进行离心(第二次),其离心时间8~12分钟,离心转速为3000~5000转/分钟,此时血小板团11位于管底,上面为乏血小板血浆10;图6所示,它是用注射器通过短针头2将图5所示含有乏血小板的血浆10大部分吸除,由于加入的抗凝血和吸除的含红细胞液体体积已知,通过控制吸除的乏血小板血浆的体积,就可以准确控制最终富集血小板血浆的体积。此时,离心管3中只有少量乏血小板血浆13和位于管底的血小板团12;图7所示,它是将图6中的少量乏血小板血浆13和血小板团12混匀,形成血小板富集血浆14,再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1将血小板富集血浆吸出并应用。由于长针头位于管底,可将血小板富集血浆基本全部收获并应用。
具体实施例取健康人30毫升抗凝血,取少量进行血小板计数后为157×109/升,其余加入装置中,按权利要求3的方法获得富集血小板的血浆3毫升,进行血小板计数为1350×109/升,表明血小板被浓缩了约8.6倍。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装置,包括在常用离心机上装有的离心管(3),其特征在于离心管(3)的腔内至少置有长针头(1)和短针头(2),离心管(3)的上端口连接有密封器(5),密封器(5)分别与长针头(1)和短针头(2)及带有空气过滤作用的排气阀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离心管(3)下端为圆锥形。
3.一种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方法,依次按下述步骤进行a、将加有抗凝剂的血液(6)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1)或短针头(2)注入离心管(3)中;b、将离心管(3)置入离心机中离心,第一次4~8分钟,其离心转速为800-1200转/分钟;c、待管内血液分离成层次(7)-含血小板血浆和(8)-含红细胞液体后,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1)将含红细胞液体(8)吸除;d、将管内的含血小板血浆(9)置入离心机中离心,第二次8~12分钟,其离心转速为3000~5000转/分钟,此时血小板团(11)被浓集至离心管(3)底部;e、用注射器通过短针头(2)将管内的乏血小板血浆(10)大部分吸除,管内剩余的乏血小板血浆(13)和血小板团(12)混匀后即为血小板富集血浆(14),用注射器通过长针头(1)吸出并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两次离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备血小板富集血浆的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离心管,离心管腔内至少置有长针头和短针头,离心管上端口连接密封器,密封器分别与针头及排气阀门连接。制备方法将加有抗凝剂的血液通过针头注入离心管中;将离心管置入离心机中离心;待管内血液分离成层次后,用长针头将含红细胞液体吸除;将含血小板血浆置入离心机中进行第二次离心,此时血小板被浓集至离心管底部;用短针头将管内的乏血小板血浆大部分吸除,管内剩余乏血小板血浆与血小板团混匀后即为血小板富集血浆,通过长针头吸出并应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获得血小板富集血浆体积准确。用本发明装置可以对血小板进行有效的富集,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益。
文档编号A61M1/38GK1583213SQ200410026230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1日
发明者欧阳宏伟, 陈新玲 申请人:西安瑞捷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