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95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神经节苷脂和肌醇(或肌醇磷酸)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学、药理学作用已为人所熟知,依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已经被用于食品和药品等多种工业领域。
神经节苷脂的生理学功能有1.经离体神经细胞培养和外科神经去势的动物模型证实,外源性神经节苷脂与细胞膜结合后能增加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促进神经生长,加速神经支配功能的恢复。增加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和中枢胆碱能神经元轴索生长的营养作用;2.经在体动物实验,发现神经节苷脂促进神经生长,加速受损神经恢复;3.离体和在体实验均显示,外源神经节苷脂能平稳进入细胞膜,同时激活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的活性,该酶的活化是信息传递的基础;4.动物实验显示,神经节苷脂具有周围神经镇痛作用。
在药品工业领域,目前已有成熟的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神经节苷脂的技术和进一步分离纯化的技术,其中的GM1作为药品已有市售产品,例如,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商品名施捷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的功能恢复和脑血管意外及创伤后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在食品工业领域,已经有含神经节苷脂的保健食品上市,其工艺配方还申请了中国专利,例如中国专利93112578,公开了一种含神经节苷脂为主的脑保健品,中国专利95111569,公开了一种含神经节苷脂为主的糖脂类物质的生产方法。
肌醇或肌醇磷酸属亲脂肪性的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活性成分。这两种化学物质分别以肌醇六磷酸钙镁脂的形式存在于谷物的种子、胚芽和表皮中,如稻壳、玉米、麦夫皮、米糠、向日葵、棉籽、蓖麻籽(去壳)、大豆、油菜籽、花生等。在空气中很稳定,易溶于水,属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多羟基化合物所特有的化学性质,只是因其具有稳定的环己烷环存在,能抵抗多种化学试剂的作用,因而其化学性质比糖类物质更加稳定,正是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结构,从而决定了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和化学性质,在医药、化工、化妆品、食品等许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肌醇或肌醇磷酸和胆碱结合后,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动物实验已确认肌醇或肌醇磷酸可使肝脏总脂肪含量和中性脂肪量明显低下,在临床实践中,成功应用肌醇磷酸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与胆碱一样,肌醇也是供给脑细胞营养的重要物质,是生物细胞的第二信息系统,国外研究证明了以(1,2,6)三磷酸肌醇为主的三磷酸肌醇对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综合症、关节炎和前列腺肥大等)具有预防、减轻和治疗效果,它可以消除多种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对人和动物的多种组织损伤具有治疗效果。
在药品和食品工业领域,肌醇和肌醇磷酸作为一种营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国外专利99803418.5,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以高胰岛素血症、雄激素过多症、高脂血症和/或排卵停止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的含D-平性-肌醇的组合物;国外专利99807686.4,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的含有D-手性肌醇的药物组合物;国外专利00800654.7,公开了一种用作食品添加剂或药物的含肉碱和肌醇磷酸的组合物。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70%以上,以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最多见。部分病人可伴有植物神经、颅神经损害,后期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亦可合并发生糖尿病足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而致残。因此,其防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DN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公认血糖过高是一个重要因素。起病初主要与高血糖有关的代谢性神经病,其次是血管性病变。代谢性学说由于山梨醇、果糖增多和肌醇减少导致神经细胞、轴索和髓鞘发生病理及电生理方面的改变。高血糖可使位于雪旺细胞内的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将过多的葡萄糖催化生成山梨醇,山梨醇脱氢酶再将其氧化为果糖。山梨醇和果糖都是高渗性物质,它们在神经细胞内的积聚过多可引起神经细胞内的渗透压增高,造成水与钠的潴留,致使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并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索变性。局部渗透压改变可导致的轴突缩窄。葡萄糖与肌醇结构相似,因而高血糖可竞争性地抑制一种调控肌醇运输系统的钠依赖载体,使细胞对肌醇的摄取减少,而肌醇是合成磷脂酰肌醇的底物,是1.4.5-三磷酸盐和甘油二酯两种细胞内调节因子的前体,此代谢环路的变化可导致Na+/K+-ATP酶活性下降,直接影响神经组织中Na+依赖性的氨基酸转运,并引起神经细胞发生病理及电生理方面的改变。当神经组织对肌醇及其磷脂衍生物的利用受影响时,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轴索变性。神经节苷脂在神经冲动传递和神经受体的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神经节苷脂能渗透到周围神经的细胞膜内,激活有关酶类,促进神经细胞修复。
根据上述的机理,目前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包括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肌醇、抗籍化剂、乙醚-L-肉碱、Primrose、抗自由基制剂、神经营养因子、甲基B12、前列腺素、神经节苷脂等。
上述所披露的分别以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为主要成分的食品和药物均忽略了这两种成分组合应用后,比较各成分单独使用时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呈现的相辅相依的协同和增强作用,尤其是对于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发挥协同和增强效应的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的组合物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含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的组合物,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公开所述组合物在制备促进脂肪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食品和/或药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公开所述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食品和/或药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四是公开所述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质量份数包括神经节苷脂0.001~10000.0份肌醇磷酸(和/或肌醇) 0.001~10000.0份较优选含量为神经节苷脂0.1~100.0份肌醇磷酸(和/或肌醇) 1.0~6000.0份更优选含量为神经节苷脂1.0~60.0份肌醇磷酸(和/或肌醇)10.0~2000.0份。
按照本发明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最好再加入质量份数为0.001~10000.0份的类黄酮物质及其衍生物,类黄酮物质是指2个苯环通过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目前已经分离的有4000余种,按结构可分为13类,包括黄酮类、耳酮类、异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醇、黄烷酮、异黄烷酮、查儿酮、口山酮等。天然状态的类黄铜物质多为上述母体化合物的衍生物,常见的衍生物有甲基化、亚硫化等,天然游离的类黄酮物质不多,大多数糖基化后以苷类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类黄酮物质及其衍生物是来源于植物和食物中的一类物质,如大豆黄酮、大豆异黄酮等。
加入类黄酮物质及其衍生物后,可以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使组合物能更有效的发挥降糖作用,并能明显降低神经节苷脂和肌醇(和/或肌醇磷酸的)的用量。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采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方法进行制备。
本发明组合物按照本专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制成适宜不同给药途径的剂型,例如适合服用的剂型,片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等,适合胃肠外给药途径的剂型,注射剂、静脉输注剂、脂质体稀释组合物等剂型。
应理解根据在实际工艺过程中,以前述载体、赋形剂等会导致活性成分形成盐。
本发明的组合物,比各成分单独使用时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呈现明显的相辅相依的协同和增强作用,尤其是对于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因此,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制备促进脂肪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食品和/或药品;以及可用于制备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食品和/或药品;以及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
发明的组合物是按照“良好药物生产规范(Good Medical Practical,GMP)”标准的车间和工艺程序生产的,组合物的各有效成分(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分别以冷冻干燥剂的形式按一定比例与食品和药品工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熟知的添加剂和赋形剂混合,按不同的生产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和注射剂。
所述的组合物可以采用食品添加剂或有效药物的形式发挥作用,特别是具有促进脂肪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协同预防和治疗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以下将用该组合物的安全毒理试验、与其单一成分的多种功效比较试验及结果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安全性毒理实验40只2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体重(455±30)g,平均分成4组,按实验鼠每公斤体重(/kg)计量,给予有效的含量计算,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神经节苷脂2mg/k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1mg/kg;神经节苷脂20mg/k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10mg/kg;神经节苷脂200mg/k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100mg/kg,分给药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喂养60天后停药30天。对实验动物进行动物生长发育情况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脏器指数和内脏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给药组大鼠无死亡,比较各组体重情况、血液学和生化检测、脏器重量和组织学检查均正常,结果显示服用组与对照组未见显著差异。
上述结果说明,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组成的组合物无毒性,服用安全。
实施例2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降血脂功效方面的表现用高胆固醇和脂类饲料喂养大白鼠,使之形成实验性高血脂症,给予受试样品,实验的第14天和28天采血,测定实验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成。
(1)受试样品A组合物2ml口服液,含神经节苷脂1m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10mg;B神经节苷脂2ml口服液,含神经节苷脂2mg;C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2ml口服液,含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20mg;D对照组喂养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2)实验动物Wister大白鼠,体重200±25g,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3)实验方法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测方法》,即在实验的环境下大白鼠用基础饲料喂养10天,然后取血样,测定TC、TG、HDL、LDL观察指标正常值,根据血脂水平对实验鼠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5只。自正式实验起,A、B、C、D组除了正常饲料喂养外,其中一餐喂养高脂饲料(基础料93.8%,胆固醇1%,猪油5%和胆酸钠0.2%),每天一次连续进行28天,同时随餐服用配方制剂,对照组则随餐服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4天和28天后,采血检测各项血脂指标,结果见表1。
表1各项血脂测定的平均结果

(4)结果与结论**与高脂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与高脂对照组比较P<0.05有差异;A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对TC、TG、HDL和LDL,P<0.01有显著差异;B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对TC、HDL和LDL,P<0.01有显著差异;C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对HDL,P<0.01有显著差异;A组与B组和C组比较,P<0.05有差异。
上述实验显示,本发明的组合物比其任何单一成分的物质更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
实施例3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降血糖和改善糖耐量异常上的功效按照《中药新药药理研究指导原则》对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肌醇组成的组合物进行规范的实验研究。对四氧吡啶和链尿佐菌素所致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及正常家兔糖耐量实验进行观察。
组别A组合物2ml口服液,含神经节苷脂10m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10mg;B神经节苷脂2ml口服液,含神经节苷脂20mg;C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2ml口服液,含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20mg;D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拜糖平)治疗。
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表2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组合物对四氧吡啶所致的家兔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P<0.01表示用药后血糖值有显著差异;A组在给药后第6天血糖值明显下降,与造模3天后测定值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与D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说明组合物的药理作用在该模型实验中表现出与降糖药(拜糖平)同样的作用;B和C组在给药后的第12天血糖值下降,与造模3天后测定值相比,P<0.05,有差异;A组和B、C组比较在给药后第6天,P<0.05,有差异;表3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组合物对链尿佐菌素所致的家兔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P<0.01表示用药后血糖值有显著差异;A组在给药后第6天血糖值明显下降,与造模3天后测定值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与D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说明组合物的药理作用在该模型实验中表现出与降糖药(拜糖平)同样的作用;B和C组在给药后的第9天血糖值下降,与造模3天后测定值相比,P<0.05,有差异;A组和B、C组比较在给药后第6天,P<0.05,有差异;表4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组合物对四氧吡啶性糖尿病家兔糖耐量的影响


A组在60min后血糖下降明显,在120min后血糖基本恢复正常,其血糖下降幅度与B组和C组相比,P<0.05,有差异。
结果分析上述实验结果显示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肌醇组成的组合物对四氧吡啶和链尿佐菌素所致的家兔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有改善作用,在各组分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发挥的作用比其任何单一成分更有效。
实施例4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的组合物在治疗糖尿病功效方面的临床表现。
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肌醇组成的组合物进行临床研究。根据WHO 1985年确定的II型糖尿病判定标准选取390例患者,分给药组3组(A、B、C组)各100例和对照组(D组)60例,给药组按一日三次,一次1粒的计量给予相对的试药,对照D组给予降糖药(拜糖平),疗程坚持1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和临床疗效评定。同时进行常规血、尿、肝功能、肾功能和异常体症等检查以判断药物的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FBG<7.2mmol/L,PBG≤8.3mmol/L,或血糖值比测定前下降30%;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FBG≤8.25mmol/L,PBG≤8.3~10.0mmol/L,或血糖值比测定前下降(10~29)%;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所测定的数值未达到标准。
受试样品A组合物含神经节苷脂10m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20mg;B神经节苷脂含神经节苷脂20mg;C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含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40mg;D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拜糖平)治疗。
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组合物对糖尿病FBG和PBG的影响

*治疗前后,FBG和PBG P<0.01,有显著差异;A和B、C组比较P<0.05,有差异;表6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组合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P<0.01,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A和B、C组比较P<0.05,有差异;常规血、尿、肝功能、肾功能和异常体症等检查各组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肌醇组成的组合物能安全地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在各组分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发挥的作用比其任何单一成分更有效。
实施例5与单一成分比较本发明的组合物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上的表现临床病例530例,糖尿病史1年~12年,神经病变病程3个月~6年,全组除7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外,其余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选取40例病人为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病人随机分成3组,在给予糖尿病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实验用治疗样品,服用三个月后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查观察项目①空腹血糖水平;②感觉神经症状的变化(例如,对称性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灼热感或冰凉感);③运动神经症状的变化,肌电图结果,比较治疗前后右尺神经和右腓神经的传导速度;受试样品
A组合物片剂,含神经节苷脂10mg和肌醇100mg;B神经节苷脂片剂,含神经节苷脂20mg;C肌醇片剂,含肌醇200mg;上述片剂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一片,在服用三个月后进行检查,疗效判断显效,指症状消失,肌电图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有效,指症状改善,肌电图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无效,指病情无明显变化。检查结果见表7、表8和表9。
表7治疗前后感觉神经症状的变化

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差异;A组与B组和C组比较,P<0.05有差异;B组和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表8治疗前后运动神经症状的变化(m/s)

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差异;A组与B组和C组比较,P<0.05有差异;
B组和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表9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mmol/L)

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差异;A组与B组和C组比较,由于实验组人群同时接受糖尿病的基本治疗,使用控制血糖的药物,故各实验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上述实验显示,组合物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上比其任何单一成分的物质,更具功效。
实施例6在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配方中加入类黄酮物质,与原配方比较,在降血糖功效上的表现。
按照《中药新药药理研究指导原则》对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肌醇和类黄酮物质组成的组合物进行规范的实验研究。对四氧吡啶和链尿佐菌素所致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进行观察。
组别A组合物2ml口服液,含神经节苷脂10m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10mg;B含类黄酮的组合物2ml口服液,含类黄酮20mg,含神经节苷脂5mg,肌醇磷酸和肌醇混合物5mg;C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拜糖平)治疗。
结果见表10。
表10含类黄酮组合物对四氧吡啶所致的家兔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P<0.01表示用药后血糖值有显著差异;B组在给药后第3天血糖值明显下降,与造模3天后测定值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与C对照组比较,无差异;A组在给药后第6天血糖值下降,与造模3天后测定值相比,P<0.05,有差异;上述实验显示,含类黄酮的组合物在降低血糖上比神经节苷脂和肌醇、肌醇磷酸的组合物更具功效,而且可以降低神经节苷脂和肌醇、肌醇磷酸的用量。
实施例7神经节苷脂 10.0mg肌醇磷酸混合物 200.0mg(肌醇六磷酸100mg、肌醇五磷酸50mg、肌醇四磷酸50mg)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在室温下混合,即获得。
实施例8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 20.0mg肌醇六磷酸 300.0mg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在室温下混合,即获得。
实施例9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 10.0mg三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T1b) 10.0mg肌醇 200.0mg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在室温下混合,即获得。
实施例10神经节苷脂 30.0mg肌醇六磷酸 100.0mg肌醇 300.0mg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在室温下混合,即获得。
实施例11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 5.0mg三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T1b) 10.0mg肌醇 150.0mg肌醇六磷酸 150.0mg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在室温下混合,即获得。
实施例12神经节苷脂 5.0mg大豆黄酮 100.0mg肌醇 50.0mg肌醇六磷酸 50.0mg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在室温下混合,即获得。
实施例13神经节苷脂 10.0mg大豆异黄酮 50.0mg肌醇六磷酸 150.0mg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在室温下混合,即获得。
实施例14片剂处方按实施例7的组合物配方神经节苷脂 10.0g肌醇磷酸混合物 200.0g医用淀粉 90.0g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成为300mg/片的片剂。
实施例15胶囊处方按实施例8的组合物配方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 20.0g肌醇六磷酸 300.0g
医用淀粉80.0g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成为400mg/粒的胶囊剂。
实施例16口服液处方按实施例9的组合物配方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 10.0g三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T1b) 10.0g肌醇200.0g柠檬酸 1g调味剂 适量纯净水加至 1L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成为10ml/支的口服液。
权利要求
1.含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质量份数包括神经节苷脂0.001~10000.0份肌醇磷酸(和/或肌醇) 0.001~100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质量份数包括神经节苷脂0.1~100.0份肌醇磷酸(和/或肌醇) 1.0~60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质量份数包括神经节苷脂1.0~60.0份肌醇磷酸(和/或肌醇) 10.0~200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量份数为0.001~10000.0份的类黄酮物质及其衍生物。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的组合物。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促进脂肪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食品和/或药品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食品和/或药品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含神经节苷脂和肌醇磷酸和/或肌醇的组合物以及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质量份数包括神经节苷脂0.001~10000.0份,肌醇磷酸(和/或肌醇)0.001~10000.0份。本发明的组合物,比各成分单独使用时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呈现明显的相辅相依的协同和增强作用,尤其是对于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所述的组合物可以采用食品添加剂或有效药物的形式发挥作用,特别是具有促进脂肪细胞新陈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协同预防和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P25/02GK1736385SQ200410053829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8日
发明者杜士明 申请人:杜士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