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40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液体收集系统。本发明特别涉及对于收集血液有用的液体抽吸系统。本发明特别,但并不限于用作带有自动起动防护装置的血液收集系统,该防护装置覆盖注射针以保护使用者避免在血液收集后被意外“刺伤”。
背景技术
注射针的任何使用都被要求仔细处理并谨慎操作。其主要意图当然是用于保护防范能够引起伤害并可能传播疾病的无意“刺伤”。当注射针是皮下注射针并被用作输血或血液收集过程中的注射或抽吸针时,这种仔细处理特别重要。此外,注射针的仔细处理,使得即使注射未被使用,如果注射针被有效覆盖,其过程上的安全性也可以加强。
迄今为止,已公开多种不同类型的安全系统,它们被设计成即易于使用又能保护使用者。典型地,这种系统结合了有助于减小操作的自动部件,这种特性需要在过程中有效使用注射针。例如,转让给与本申请有相同受让人的Asbaghi等人申请的,发明名称为“用于注射或抽吸针的保护装置”的美国专利6,379,336,公开了一种在注射针使用后自动将防护装置锁定在注射针上的系统。
对于注射针系统用于血液收集的特定应用,不需要注射针系统在使用前以某种方式预备。例如,在血液收集过程中,不需要用药物预先充填注射器,或者在使用前,将某些方面露出并预备注射针。因此,抽吸针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适用。然而,使用后,当不再需要注射针时,人们期望注射针被永久地覆盖以保护使用者和其它人免受意外刺伤。
根据上文,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其具有一个自动的,易于启动的在注射针使用后用于覆盖并保护注射针的注射针防护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其在注射针使用完后自动将注射针防护装置锁定在适当位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其制造简便,易于使用,且比较节省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包括一管形托架和一管形防护装置。该托架和防护装置随后彼此相互作用以在注射针使用完后保护装置的注射针。该托架在结构上限定了一纵轴线,并具有一围绕管腔的内表面。远端邻接件和近端邻接件沿着多个纵向胁在托架内表面上形成。更特别地是,所述肋单独地从托架内表面延伸,且每个肋形成有一棘爪。利用这种设置,注射针被安装在一适配器上,该适配器由与各个棘爪的卡扣接合固定到肋上。这使得注射针沿着托架轴线排列。
因为托架和防护装置的彼此的相互作用,防护装置被设置在托架管腔的内侧,其外表面朝着托架的内表面。而且,在防护装置与适配器之间设置弹簧以沿着轴线向远端方向推动防护装置。重要的是,防护装置形成有一悬臂突舌,该突舌能从防护装置的表面向外偏转成一受压状态。随着悬臂突舌成为受压状态,该弹簧将突舌推靠在托架上的远端邻接件上,以防止防护装置在远端方向的进一步移动。这使防护装置处于易于活动状态。另一方面,当突舌从远端邻接件上举起时,它将从受压状态开始移动,进入松开状态。在松开状态中,悬臂突舌与防护装置的外表面平齐,与托架没有任何的相互作用。
在本发明的系统的操作中,防护装置顺序地移经三个明显地可识别位置。它们是初始位置,缩回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在其初始位置(即上文所述的易于活动状态),防护装置上的悬臂突舌处于受压状态。而且,突舌被推靠于远端邻接件以支撑防护装置相对托架固定。在此初始位置,注射针的远端部从防护装置伸出。一个盖与托架接合以保护注射针暴露的远端。
对于血液收集过程中的系统使用来说,盖可从托架上移开。注射针随后插入以确定与病人(液体源)的液体流通。随着插入,防护装置沿近端方向在注射针上移动至缩回位置。这促使注射针进一步暴露,并导致悬臂突舌从远端邻接件上抬起。悬臂突舌随后转入其松开状态。
一旦血液收集过程完成,注射针被缩回,且防护装置沿远端方向移入其最终位置。在该最终位置,防护装置覆盖注射针的远端部,形成于防护装置上的延长限制器与近端邻接件接合以避免注射针远端部的露出。


本发明的新的部件,连同本发明本身及其结构与操作通过附图,并结合所附说明书是很易于理解的,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液体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各部件的相互关系的系统的分解图;图3是托架透视图;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横剖视图;图5是防护装置的透视图;图6是沿图5中6-6线的防护装置的端视图;图7是适配器的透视图;图8A是沿图1中8-8线,防护装置位于初始位置的系统的横剖视图;图8B是沿图1中8-8线,防护装置位于缩回位置的系统的横剖视图;图8C是沿图1中8-8线,防护装置位于最终锁定位置的系统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先参见图1,其显示了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用标号10表示。如图所示,系统10包括一托架12和一个与托架12相接合的盖14。除了托架12和盖14外,系统10的所有部件,及其它们的可能相互关系最好参见图2。
在图2中,系统10显示包括一防护装置16,一弹簧18,一注射针20和一适配器22,及一护套24。图中显示这些部件沿着轴线26排成行,盖14位于远端位置,护套24位于近端位置。
托架12的详细描述参见图3和图4会更好地理解。图3显示托架12外部形成有指形握柄28(握柄28a和28b仅是示范)和底凸缘30。图4更详细地显示了托架12大体为管形形状,其内部有一个围绕管腔34的内表面32。而且,可以看出内表面32形成有一个远端邻接件36和至少一个近端邻接件38。再者,可以看出托架12的内表面32形成有肋40(肋40a和40b仅是示范),肋40在托架12的管腔34内大体与轴线26平行地纵向延伸。此外,所有的肋40(例如肋40a和40b)显示形成有相应的棘爪42(例如棘爪42a和42b)。
防护装置16参考图5和图6很易于理解。特别是,图5显示防护装置16形成有一悬臂突舌44和一对延伸限制器46a和46b(也可参见图6)。更特别地,图5中显示悬臂突舌44与防护装置16的外表面48平齐。在此结构中(即当突舌44与外表面48平齐时),悬臂突舌44是松开的。然而可以理解,当悬臂突舌44从防护装置16的外表面48向外偏转时,它则处于受压状态。在受压状态,悬臂突舌44将被偏压以返回其松开状态。图5还显示悬臂突舌44形成有一通道50。特别地,提供通道50使得工具(未显示)能从防护装置16的近端插入通道50以便在系统10的装配过程中将悬臂突舌44偏转到受压状态。此外,图6显示防护装置16形成有一对脊52a和52b,该对脊形成了一沟槽54。
图7显示适配器22包括一伸长部56,该伸长部56形成有一台肩58。适配器22的伸长部56形成有一管腔60,此外,适配器22包括一圆盘62,该圆盘62大体垂直于伸长部56定位。而且,适配器22具有一对大致与伸长部56垂直的平行尖端64a和64b。
在系统10的装配中,注射针20被设置穿过适配器22的管腔60,并借助已知相关技术,如溶剂粘合支撑在适配器22上。弹簧18随后设置在注射针20的远端(部)68上,也在适配器22的伸长部56上。这决定了弹簧18的近端66位于抵靠台肩58的位置。注射针20的远端(部)68与弹簧18的远端70随后插入防护装置16。伴随着插入,弹簧18的远端70被设置抵靠防护装置16的远端72,注射针20的远端(部)68能够穿过防护装置16远端72上的开口74延伸。此组合体随后与托架12接合。
为了使防护装置16与托架12接合,一工具(未显示)受迫作用于悬臂突舌44的通道50以便将悬臂突舌44偏转到其受压状态。防护装置16随后插入托架12的管腔34。在此插入期间,防护装置16被设置,从而肋40中的一个(例如肋40b)容纳在脊52a和52b所形成的沟槽54内。这种相互作用随后防止防护装置16相对托架12旋转。此外,在插入期间,适配器22上的尖端64a与64b被设置同样横跨肋40的其中一个。随着这些部件以这种方式定位,插入继续直至适配器22的圆盘62与肋40的棘爪42卡扣接合。
随着适配器22与肋40上的棘爪42卡扣接合,悬臂突舌44(现在处于受压状态)被压缩了的弹簧18作用与远端邻接件36接触。特别地,只要没有近端方向力作用于防护装置16上,弹簧18的远端方向力将使悬臂突舌44以受压状态抵靠远端邻接件36。盖14随后接合托架12以保护注射针20的其它暴露的远端(部)68。这将防护装置16设置于初始位置,且防护装置16在该位置处于易于起动状态(参见图8A)。
在本发明系统10的操作中,盖14最先被移开。如图8A所示,这将暴露出注射针20的远端(部)68,于是注射针能被插入患者体内(未显示)并用于血液收集过程。当注射针20插入患者体内时,抵抗弹簧18的压力产生一力。该力使得防护装置16沿轴线26往近端方向移动至一缩回位置(图8B所示)。当防护装置16移动至该缩回位置时,悬臂突舌44从远端邻接件36处抬起。这在随后允许悬臂突舌44返回其松开状态。重要的是,在松开状态,悬臂突舌44与防护装置16的外表面48平齐且清除了与托架12随后的任何相互作用。
当防护装置16位于缩回位置(图8B)时,液体收集瓶(未显示)与注射针20的近端76流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这一点,序列的液体收集瓶会被如此连接。随后,当液体收集过程完成后,注射针20从患者体内缩回。随着其缩回,弹簧18的压力促使防护装置16沿着轴线26向远端方向移动,以便将防护装置16移入其最终(锁定)位置(图8C)。在该最终位置,防护装置16上的脊52a和52b与托架12接触以防止防护装置16在托架12上向远端方向的任何额外移动。此外,在该最终位置,防护装置16上的延伸限制器46a和46b分别与近端邻接件38接合,以防止防护装置16在托架12上向近端方向的任何额外移动。因此,防护装置16被锁定以覆盖注射针20的远端(部)68,以便保护使用者免受被注射针20意外“刺伤”。系统10随后能被丢弃。
虽然此处所示并详细公开的用于血液收集装置的特定安全系统完全能够获得前述目的并提供前述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它仅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描述,除所附权利要求外,并不打算限定详细的结构或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保护注射针的系统,包括一用于支撑该注射针的托架,该托架形成有一第一邻接件和一第二邻接件;一个越过注射针的在托架上可移动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具有一表面,该表面形成有一悬臂突舌和一延伸限制器,其中该悬臂突舌可在一受压状态和一松开状态之间移动,该悬臂突舌在受压状态定位成用于抵靠接触第一邻接件以防止防护装置在托架上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该悬臂突舌在松开状态与防护装置的表面平齐以避免与第一邻接件接触;和一个用于将悬臂突舌推靠在第一邻接件以将悬臂突舌保持在受压状态直至防护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推动装置,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大体相反,以将悬臂突舌从第一邻接件释放,用于从其受压状态转变至松开状态,并且用于随后将防护装置沿第一方向推动以覆盖注射针并将延伸限制器布置成与第二邻接件接触以通过防止防护装置沿第二方向的回移保护注射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托架大体是管形以限定一纵轴线,其中该托架具有一个围绕一管腔的内表面,该托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该第一邻接件和第二邻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注射针装于其上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固定到托架的内表面上以沿着轴线与注射针成一直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托架内表面上的多个纵向肋,这些肋单独地从托架内表面延伸,每个肋具有一个与适配器卡扣接合的棘爪。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的表面形成有一对轴向定向的脊以产生将一个肋容纳于其内的沟槽,以防止防护装置在托架内旋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大体为管形并形成一用于在其内容纳注射针的管腔,其中防护装置被定位在托架的管腔内,用于越过注射针沿第一和第二方向做往复轴向移动,防护装置的表面朝着托架的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推动装置是定位在防护装置与适配器之间的防护装置的管腔内的弹簧,以沿轴线向第一方向推动防护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越过注射针的从一初始位置到一缩回位置到一最终位置是连续可移动的,其中在初始位置悬臂突舌推靠在第一邻接件上,注射针的远端部从防护装置伸出,随后防护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其中在缩回位置悬臂突舌从第一邻接件释放用于转变成松开状态,进一步暴露注射针,并且防护装置沿第一方向向最终位置继续移动,其中在最终位置防护装置覆盖注射针的远端部,延伸限制器与近端邻接件接合以防止注射针远端部的露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个可与托架相接合的盖,当注射针位于其初始位置时,该盖覆盖注射针的远端部。
10.一种用于注射针的保护装置,包括一个大体管形的托架,该托架限定一纵轴线,并具有一个围绕一管腔的内表面;一形成在该托架的内表面上的远端邻接件;一形成在该托架的内表面上的近端邻接件;一注射针装于其上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固定到托架的内表面上以沿着轴线与注射针成一直线;一大体管形的防护装置,其中该防护装置形成有一在其内容纳注射针的管腔,该防护装置被设置在托架的管腔内,用于越过注射针沿一远端方向和一近端方向上做往复轴向移动,且防护装置的外表面朝着托架的内表面。一形成在防护装置上的悬臂突舌,其中该突舌可从防护装置的外表面偏转并偏转成一受压状态,用于与远端邻接件接合,从而防止防护装置沿远端方向移动,并且进一步,为响应防护装置沿近端移动,突舌从其受压状态释放,用于移动至松开状态,其中在松开状态悬臂突舌与防护装置的外表面平齐并与托架没有任何相互作用;一设置在防护装置和适配器之间的防护装置的管腔内的弹簧,当悬臂突舌处于松开状态时,该弹簧沿轴线向远端方向推动防护装置以覆盖注射器;和一在防护装置上形成的延伸限制器,其与近端邻接件可接合以防止由于防护装置向近端方向上的移动而导致的注射针的露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越过注射针的从一初始位置到一缩回位置到一最终位置是连续可移动的,其中在初始位置悬臂突舌推靠在第一邻接件上,注射针的远端部从防护装置伸出,随后防护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其中在缩回位置悬臂突舌从第一邻接件释放用于转变成松开状态,进一步暴露注射针,并且防护装置沿第一方向向最终位置继续移动,其中在最终位置防护装置覆盖注射针的远端部,延伸限制器与近端邻接件接合以防止注射针远端部的露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个可与托架相接合的盖,当注射针位于其初始位置时,该盖覆盖注射针的远端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托架内表面上的多个纵向肋,这些肋单独地从托架内表面延伸,每个肋具有一个与适配器卡扣接合的棘爪。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的表面形成有一对轴向定向的脊以产生将一个肋容纳于其内的沟槽,从而防止防护装置在托架内的旋转,其中当注射针位于其最终位置时,所述脊推靠托架以防止沿第一方向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针具有一倾斜的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适配器还包括一对从适配器伸出的尖端,以横跨肋,从而定位注射针并防止适配器绕轴线的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针是一抽吸针。
17.一种用于抽吸液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大体管形的托架,该托架限定一纵轴线,并具有一个围绕一管腔的内表面,该托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一远端邻接件,该托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一近端邻接件;一注射针装于其上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固定到托架的内表面上以沿着轴线与注射针成一直线;一大体管形的防护装置,其中该防护装置形成有一在其内容纳注射针的管腔,该防护装置被定位在托架的管腔内,用于越过注射针沿一远端方向和一近端方向上的往复轴向移动,防护装置的外表面朝着托架的内表面;一形成在防护装置上的悬臂突舌,其中该突舌可从防护装置的外表面偏转并偏转成一受压状态,用于与远端邻接件接合,从而防止防护装置沿远端方向移动,并且进一步,为响应防护装置沿近端移动,突舌从其受压状态释放,用于移动至松开状态,其中在松开状态悬臂突舌与防护装置的外表面平齐并与托架没有任何相互作用;一设置在防护装置和适配器之间的防护装置的管腔内的弹簧,当悬臂突舌处于松开状态时,该弹簧沿轴线向远端方向推动防护装置以覆盖注射器;一防护装置上形成的延伸限制器,其与近端邻接件接合以防止由于防护装置向近端方向的移动而导致的注射针的露出;以流体连通方式将注射针与流体源接合,从而将防护装置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其中在初始位置悬臂突舌被推靠第一邻接件,注射针的远端部从防护装置伸出,其中在缩回位置悬臂突舌从第一邻接件释放用于转变成其松开状态,进一步暴露注射针;从流体源收回注射针,从而将防护装置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其中防护装置覆盖注射针的远端部,且延伸限制器与近端邻接件接合以防止注射针远端部的露出;丢弃该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注射针处于初始位置时,将盖从托架上移开以将注射针的远端部露出的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托架内表面上的多个纵向肋,这些肋单独地从托架内表面延伸,每个肋具有一个与适配器卡扣接合的棘爪,其中防护装置的表面形成有一对轴向定向的脊,以便产生将一个肋容纳于其内的沟槽,从而防止防护装置在托架内旋转,其中当注射针位于最终位置时,所述脊抵靠托架以防止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针具有一倾斜的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适配器还包括一对从适配器伸出的尖端,以横跨肋,从而定位注射针并防止适配器绕轴线的旋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包括用于抽吸液体的注射针(20)。一托架(12)支撑注射针(20),一防护装置可移动地有选择地覆盖注射针(20)。起初,防护装置(16)上的悬臂突舌(44)进入受压形状,防护装置(16)上的远端方向力将突舌(44)与托架(12)上的邻接件压靠接触。这防止防护装置(16)向更远端的移动。随后,响应一近端方向力,突舌(44)从邻接件释放,回到被动的松开形状,且防护装置(16)移动以露出用于抽吸的注射针(20)。
文档编号A61M5/00GK1859944SQ200480024109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7日
发明者D·米勒德 申请人:瓦库梅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