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8104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咽炎为咽粘膜、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可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也有开始即发生于咽部者。病变常波及整个咽腔,也可局限于处。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其发病率占咽喉科基本疾病的7%~17%,占耳鼻喉科疾病2%~6%。多见于秋冬及冬春之交。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而局限性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的炎症。慢性咽炎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往往给人们不易治愈的印象。慢性咽炎发病率约占咽喉部疾病的10%~12%,占耳鼻喉疾病的1%~4%。急性扁桃体炎是跨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其他咽淋巴组织的炎症(但以腰扁桃体的炎症为主),依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又称卡他性或单纯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病率约占耳鼻咽喉门诊的3%~6%。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具有反复发作特点,因而给患者带来许多不适,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疗效,中医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施以相应的方药,疗效确切。该类药品的市场需求量大,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喉舒宁片能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本方所治之症,乃因感受风热疫毒之气所致,以头面部风热肿毒见症为主。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故以清热解毒透邪立法,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三药临床研究甚多,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治疗,疗效确切。方中之药善于清热解,主治热毒证,其重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消痈为主药;配以穿心莲苦寒性大,清热解毒燥湿力强,长于治各种热毒症;山芝麻味辛苦性凉,解表清热,解毒消肿,共为辅药。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之效。该方来源于部颁标准第二十册341页收载的喉舒宁片标准号为WS3-B-4013-98,其处方及制法为处方白花蛇舌草833g、穿心莲667g、山芝麻500g;制法以上三味,取穿心莲100g,粉碎成细粉;剩余穿心莲与白花蛇舌草、山芝麻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加入穿心莲粉和适量辅料,制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并可用于头颈部癌肿在放射治疗期间所引起的各种炎症及癌肿的辅助治疗。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炎症及癌肿辅助治疗第一天首次8片,第二次6片,第三次4片,以后一次5片,一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上述工艺中部分穿心莲药材以水提取,部分穿心莲药材以粉状直接投料;用水提取穿心莲药材,其有效成分(穿心莲总内酯)的转移率极低(3.94%),另部分药材以原药未经提取,直接粉碎投料,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且原制剂服用剂量大(每次服用4-6片),使用、携带、储运等不方便。现有厂家对其进行改剂型,但只是简单地把片剂改装为胶囊,工艺并无质的改变,未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该药生物利用度,充份挥发其疗效,本申请的发明人对其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将该药开发成新的制剂,以提高药效和减少其服用量,通过对改变工艺后的制剂进行药效、毒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药效确切,与原工艺片剂相比,服用量小、药效更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提供一种药效强、生物利用率高、服用量小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前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是由13.34重量份穿心莲的醇提取物和16.66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00重量份山芝麻的水提取物与常用辅料制成。
本发明的后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按比例称取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山芝麻,备用;b)将穿心莲切成小段,用65%~9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1;c)将白花蛇舌草、山芝麻加水煎煮二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2;d)合并上述滤液1和滤液2,浓缩成稠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
上述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以采用75%~95%乙醇提取为佳。
上述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最佳采用85%乙醇提取。
本发明通过改变对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可以使其有效成分(穿心连内酯)的转移率达50%以上,比现有技术提高12倍,而且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提高了药材的生物利用率,本发明在增加药量一倍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一倍的服用量,服用更加方便,药效更强。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胶囊的制备a)按比例称取白花蛇舌草1666g、穿心莲1334g、山芝麻1000g,备用;
b)将穿心莲切成小段,用8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乙醇,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入5倍量乙醇,回流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1;c)将白花蛇舌草、山芝麻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7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滤液2;d)合并上述滤液1和滤液2,减压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制成1000粒胶囊。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片剂的制备a)按比例称取白花蛇舌草1666g、穿心莲1334g、山芝麻1000g,备用;b)将穿心莲切成小段,用8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入5倍量,回流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得滤液1;c)将白花蛇舌草、山芝麻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7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滤液2;d)合并上述滤液1和滤液2,减压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压制成1000片片剂。
上述胶囊或片剂的常用服法及用量口服,一次2粒(片),一日3次。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炎症及癌肿辅助治疗第一天首次4粒(片),第二次3粒(片),第三次2粒(片),以后一次3粒(片),一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实验例1不同乙醇浓度对穿心莲总内酯转移率的影响将穿心连药材分成5组,每组100g,按设定的提取溶剂水、65%乙醇、75%乙醇、85%乙醇、95%乙醇提取。各组均按工艺加入11(6,5)倍量提取溶剂,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过滤,滤液称重,取样测定提取液穿心莲总内酯的含量。计算提取液中穿心莲总内酯转移率,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由上述结果可见用水作为提取溶媒其起效成分穿心莲总内酯的提取率极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穿心莲内酯的转移率升高,乙醇浓度65%~95%时,穿心莲内酯的转移率超过50%,当乙醇浓度为75%~95%时,穿心莲内酯的转移率最小可达77.10%,因此优选乙醇浓度为75%-95%。而当85%乙醇和95%乙醇提取所得的穿心莲内酯量并无明显区别,故从考虑生产成本方面考虑,以选用85%乙醇最佳。
实验例2药效实验为观察本发明的中药体外抗菌、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对临床常见的7种与咽喉感染有关致病菌的MIC和MBC;运用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试验,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试验,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试验,观察其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对各实验结果总结如下1.本发明的中药对临床常见的7种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族链球菌、D族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2.本发明的中药对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作用不明显。
3.本发明的中药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4.本发明的中药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5.本发明的中药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6.本发明的中药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7.本发明的中药对家兔发热体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8.本发明的中药对大剂量能明显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耳廓的肿胀度,对胸腺和脾脏重量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药在体外具抑菌和杀菌作用,可拮抗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性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肿胀和抑制炎症后期的肉芽组织增生、抑制化学致痛剂引起的扭体反应、抑制发热家兔的体温和2,4-二硝基氯苯所致耳廓的肿胀。
实验例3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予本发明中药的干浸膏3,连续观察2周,发现动物外观、食欲、大小便、行动、呼吸均正常,鼻、眼、口腔无异常分泌物,20只小鼠均健康存活。动物的体重由用药前的19.9±1.2g增加至31.6±2.4g。根据二次灌胃给予干浸膏3剂量的计算,本发明中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4.6g药粉/kg,即277.5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拟用临床剂量(0.4g/kg/d)的693.75倍。该剂量给小鼠灌胃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
实验例4长期毒性实验大鼠连续灌胃给予本发明的中药胶囊,对照组、低剂量组(0.63g药粉/kg)、中剂量组(1.25g药粉/kg)和高剂量组(2.50g药粉/kg)1个月,实验结果表明,对大鼠生长发育(体重)及一般行为活动无明显影响;对血液学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凝血时间均无显著影响;对血液生化检查的血糖、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对心、肝、脾、肺、肾、胃、肾上腺、胸腺、睾丸和卵巢无明显损害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本品在一定时间内应用安全可靠,不会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是由13.34重量份穿心莲的醇提取物和16.66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00重量份山芝麻的水提取物与常用辅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为片剂或胶囊。
3.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a)按比例称取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山芝麻,备用;b)将穿心莲切成小段,用65%~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1;c)将白花蛇舌草、山芝麻加水煎煮二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2;d)合并上述滤液1和滤液2,浓缩成稠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采用75%~95%乙醇提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采用85%乙醇提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13.34重量份穿心莲的乙醇提取物和16.66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00重量份山芝麻的水提取物与常用辅料混合制成。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按比例称取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山芝麻;b)将穿心莲切成小段,用65%~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1;c)将白花蛇舌草、山芝麻加水煎煮二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2;d)合并上述滤液1和滤液2,浓缩成稠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本发明的中药具有药效强、生物利用率高、服用量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9/48GK1823956SQ20051003326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陈小坚, 卢竹丽 申请人:广东怡康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