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口腔崩解片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7901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口腔崩解片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的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寻找一种效果好、服用方便、利于普及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的心血管病药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银杏叶片及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银杏叶提取物的口服制剂目前有片剂,胶囊等,因口腔崩解片具有崩解更快,起效迅速等优点,而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具有发病急骤等特点,因此要求其治疗药物能迅速起效,口腔崩解片则适合了该要求,因此将银杏叶片改剂为口腔崩解片更能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另外,为全面考察和控制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疗效,需要制定合理而稳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口腔崩解片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疗效好、服用方便、起效迅速、更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的制剂及其质量控制方法,能有效的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是用银杏叶提取物80g和微晶纤维素183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75g、阿司帕坦7g、薄荷脑0.1g制成1000片,每片含总黄酮醇苷19.2mg、萜类内酯4.8mg。
本发明所述的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称取银杏叶提取物,与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阿司帕坦混合均匀,用95%乙醇制粒,干燥,薄荷脑溶于适量乙醇,喷入干颗粒中,密闭10小时,压成1000片,包装,即得。
本发明所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性状、检查,以及鉴别、含量测定项目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鉴别包括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和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对照品为对照的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包括以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和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对照品为对照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查包括黄酮苷元峰面积比和崩解时限检查。
总黄酮醇苷的鉴别方法是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的薄层鉴别方法;萜类内酯的鉴别方法是以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对照品为对照,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的薄层鉴别方法。
具体的说,鉴别方法包括以下项目的部分或全部(1)取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的本发明制剂3片,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365nm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2)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
具体的说,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项目的部分或全部(1)总黄酮醇苷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2)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检查包括以下项目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总的来说,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性状药物显浅棕黄色至棕褐色;味微苦。
鉴别(1)取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的本发明制剂3片,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365nm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
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
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1)总黄酮醇苷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
(2)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
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和白果内酯(C15H18O8)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心血管疾病基本病机是气虚血淤,心脉淤滞,因此益气活血应当是治疗心血管病的基本治法。银杏叶有润肺、平喘、止痛,用于肺虚咳嗽、冠心病心绞痛等。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对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的疗效甚好,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口腔崩解片具有崩解更快,起效迅速等优点,更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而且本制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消化道粘膜刺激作用小,其制备工艺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合理,精密度高,稳定性强,能全面考察和控制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疗效。
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选择本发明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并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制备工艺本发明制剂为口腔崩解片,属改剂品种,因此在原银杏叶片的制备工艺基础上,结合口腔崩解片的剂型特点及国内有关单位申报的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相关工艺专利,选用各类辅料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
根据国内同类产品规格及临床用量,各类辅料的国内相关制剂应用情况,以颗粒流动性、可压性(硬度),制得成品的崩解时限、稳定性等为筛选指标,见下表表1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处方9所得的成品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其颗粒流动性、可压性均符合生产要求,所得片剂外观光洁、口味适宜,崩解迅速,因此银杏叶口腔崩解片采用处方9进行中试生产,三批中试产品的试验数据见下表表2三批中试产品的试验结果

结论本发明制剂三批中试产品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工艺基本合理,工艺稳定,成品收得率较高,所得成品经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均符合规定。
二、稳定性研究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经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及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银杏叶口腔崩解片在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放置6个月及在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放置6个月,质量稳定,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因此银杏叶口腔崩解片有效期暂定为两年。
三、毒理学研究以银杏叶制剂进行小鼠的灌胃与腹腔注射的急毒试验与长期毒性试验,方法与结果如下1、小白鼠的灌胃急毒试验取昆明种健康小鼠20只,按0.3ml/10g体重灌胃.1次/d,观察1周,结果为小鼠全部存活。刺激反应、活动、毛色及食欲均正常。此给药剂量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00倍以上。
2、小白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按0.2ml/10g体重给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银杏,观察给药后动物反应及7天内死亡情况。结果为注射过程中小鼠躁动不安,呼吸略加速。后进人抑制状态。高剂量组一般在次日死亡。个别第3日死亡;低剂量组不良反应较轻,十几分钟内恢复正常活动,死亡动物肉眼尸检,未见脏器明显病变。LD50如为1.5g/kg(1.2-1.8g/kg)。
3、长期毒性试验取健康Wistar大鼠(60-100g)40只,随机分成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剂量按所含EGb量为400mg/100g体重和800mg/100g体重两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8周。结果为外观体征活动基本正常,进食量、体重变化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试验期间两组各有5只动物死亡.除部分肺组织有干酪样坏死外,余脏器未见异常,可能与灌胃不当有关;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尿素氮和谷丙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内;脏/体比值两组间光明显差异,恢复性检查中给药组肝脏/体重比值升高,其余正常;病理学检查各组均无实质性细胞损害,仅有轻度间质炎症改变,尤以肺间质为明显,停药2周后处死动物各脏器切片结果与停药24h者情况相似。
以上毒性试验说明,银杏叶制剂的口服和腹腔注射的LD50均很低,其长期毒性试验也表明该制剂为低毒物质。
四、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一)样品及对照药来源样品本公司自制,批号为040901、040902、040903。
槲皮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0081-9905;山柰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861-200304;异鼠李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1562-200302;白果内酯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865-200404;银杏内酯A(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0862-200004;银杏内酯B(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863-200305;银杏内酯C(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864-200203;(二)含量限度本发明制剂规格为0.38g,银杏叶口腔崩解片需要定量的两个含量指标都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和白果内酯(C15H18O8)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三)性状本发明制剂为口腔崩解片,由银杏叶提取物加适量辅料经制粒后压片而成,银杏叶提取物为浅黄色粉末,所用辅料为白色或类白色,因此本发明制剂性状应为浅棕黄色片;味微苦。
(四)鉴别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银杏叶片鉴别项下内容,用薄层的方法对本发明制剂主药银杏进行鉴别。
1、总黄酮醇苷的薄层鉴别(1)提取溶剂的选择a、取本发明制剂3片(约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b、取本发明制剂3片(约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研细,加乙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取本发明制剂3片(约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研细,加乙醚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没有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没有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提取溶剂,乙醚效果较差,正丁醇与乙醇实验效果好,综合考虑,选择正丁醇作为提取溶剂较好。
(2)点样量的选择经实验选择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点样3μl、5μl、10μl,结果发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点样3μl时斑点较好,较为清晰。5μl与10μl时斑点较大,分离效果不好,故本标准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选用3μl作为点样量。
(3)专属性实验取缺银杏叶提取物的阴性样品0.6g,同提取a项法操作制成阴性供试品溶液,展开后在对照品处无相应斑点,说明阴性样品对本实验无干扰。
2、萜类内酯的薄层色谱鉴别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色谱条件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银杏叶片项下规定,因按药典方法操作,供试品主斑点不明显,故增加供试品浓度,结果色谱清晰,缺味无干扰。
(五)检查1、黄酮苷元峰面积比本发明制剂的黄酮苷元峰面积比要求同中国药典2005年版银杏叶提取物的黄酮苷元峰面积比要求一致(0.8~1.5)。经按正文方法测定,10批样品均符合规定,测定数据见下表3表3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2、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
表4崩解时限考察结果

3、砷盐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F砷盐检查法第一法进行检查,结果符合规定。
表5砷盐测定结果

4、重金属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E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进行检查,结果符合规定。
表6重金属测定结果

5、重量差异本发明制剂重量大于0.3g,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片重差异应在±5%以内,取本发明制剂三批样品20片检查,结果见下表7。
表7重量差异检查结果

本发明制剂三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片重差异均在规定范围之内。
6、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III)检查,三批样品的检查结果见下表。
表8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六)含量测定1.总黄酮醇苷(1)仪器与试药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四元泵,Waters2487紫外可见检测器,配备Empower色谱工作站)。
槲皮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批号为10081-9905)、山柰素(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批号为0861-200002)、异鼠李素(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批号为860-200103)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余为分析纯。
银杏叶口崩片由浙江大德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040901、040902、040903、040904、040905、040906、040907、040908、040909、040910)(2)色谱条件①色谱柱Hypersil C18柱(250×4.6mm,5μm)②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47∶53)③流速1.0ml/min④进样量5μl⑤检测波长360nm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项下检测波长选择360nm为测定波长。
在此色谱条件下,供试品中的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与其他杂质峰基本能达到基线分离。由于供试品色谱图中槲皮素峰相近处有其他峰,故理论板数暂定应不低于2500。
(3)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混合溶液(槲皮素浓度33.63μg/ml,山柰素浓度32.46μg/ml,异鼠李素浓度12.36μg/ml)2,5,10,13,15,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色谱峰面积(Y)为纵坐标,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见表9。
表9线性考察

(4)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本发明制剂(批号040901)6份,按正文方法制备供试品,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分别测定每份的含量,结果见表10。
表10重复性试验结果

(5)专属性试验取缺银杏叶提取物空白样品,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制成空白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色谱图中与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对照品对应的位置均无色谱峰,说明缺味无干扰。
(6)准确度实验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本发明制剂(批号040901)适量,精密加入对照品混合溶液适量,按正文方法制备供试品6份,测定供试品中各黄酮苷元的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RSD=0.9%)、100.2%(RSD=1.0%)、100.5%(RSD=1.5%)。见表11。
表11回收率试验结果

(7)耐用性试验①提取条件的选择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银杏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方法,对水解条件进行比较精密称取本发明制剂(批号040901)适量,精密加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加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按表10加不同浓度的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不同时间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表12提取方法比较

从上表可知不同浓度盐酸和不同回流时间对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影响,参考药典银杏叶片的水解条件,选择4法为正文水解方法。
②稳定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批号040901),按正文色谱条件,每隔一定时间进样1针,测定峰面积,计算RSD,结果见表13,显示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35小时内基本稳定。
表13稳定性试验结果

(8)样品测定结果及限度的制定按正文方法测定本发明制剂10批,结果见表14。根据10批样品测定结果,并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叶片的限度,暂定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
表14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2.萜类内酯(1)仪器与试药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Alltech ELSD2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银杏内酯C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110864-200304,ginkgolide C),银杏内酯A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110862-2000305,ginkgolide A),白果内酯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110865-200303,bilobalide),银杏内酯B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110863-200305,ginkgolide B)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甲醇为分析纯和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四氢呋喃为色谱纯。银杏叶分散片共10批(批号040901、040902、040903、040903、040904、040905、040906、040907、040908、040909、040910)。
酸性氧化铝上海五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200~300目。
(2)色谱条件①色谱柱Discovery C18(250mm×4.6mm×5um);柱温40℃②流动相甲醇-水-四氢呋喃(25∶65∶10),用粘度较小的甲醇代替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银杏叶片项下规定的正丙醇,可以降低柱压,延长色谱柱的寿命,同时因减少流动相中四氢呋喃的比例,可以减少分析成本。
③检测器文献报道,测定萜类内酯含量的检测器有UV、IR和ELSD,由于萜类内酯最大吸收在短波长处,色谱基线易受流动相干扰且IR检测灵敏度弱于ELSD,故选择采用ELSD检测器检测。
Alltech 2000ELSD检测器检测条件流动相流量为0.5ml/min,漂移管温度设为105℃,操作模式为Impactor off,Gain设为1;氮气流量为1.6L/min。此条件下色谱能达到很好分离。
(3)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银杏内酯混合对照品溶液(每1ml含银杏内酯C 0.108mg、银杏内酯A0.4463mg、白果内酯0.9055mg、银杏内酯B 0.1601mg)5、8、10、14、18、20、24、28、3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y,以进样量x(ug)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峰面积y的对数值为纵坐标,按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银杏内酯C进样量在0.54~3.24ug,白果内酯进样量在4.52~27.16ug,银杏内酯A进样量在2.23~13.39ug,银杏内酯A进样量在0.80~4.80ug,各成分进样量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结果参见表15~16。
表15进样量的对数值和峰面积的对数值关系表

表16进样量对数值和峰面积对数值的线性关系参数表

(4)精密度试验①仪器精密度试验取对照品溶液10ul,按以上色谱条件,分别重复进样,测定峰面积。结果参见表17。
表17精密度试验

②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批号040901)样品共6份,按正文条件测定萜类内酯含量(mg/g)。结果参见表18。
表18重复性试验结果(单位mg/g)

(5)专属性试验取缺银杏叶提取物空白样品,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制成空白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色谱图中与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对照品对应的位置均无色谱峰,说明缺味无干扰。
(6)准确度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样品(批号40901)6份,精密加入萜类内酯混合对照品适量,按正文条件测定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19。
表19回收率测定结果

(7)耐用性试验①提取条件选择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银杏叶片项下规定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萜类内酯,再用醋酸乙酯萃取四次、5%醋酸钠溶液洗涤和水洗涤,同时对洗涤液用醋酸乙酯萃取,若采用该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操作步骤烦琐,使用的试剂量较大,制备的时间也较长。根据《药物分析》杂志,2003,23(3)195~198,采用酸性氧化铝柱可以净化供试品溶液,节省制备时间和试剂的用量,因此采用柱色谱净化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银杏叶片项下规定方法和正文方法测定同一批样品,结果两种测定方法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测定结果参见表20。
表20提取条件选择(批号040901)

注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银杏叶片项下规定方法2、正文方法同时对正文方法中甲醇洗脱的用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25ml甲醇能完全洗脱内酯类成分。
对溶剂进行了选择,曾考察以甲醇和60%甲醇为溶剂,结果表明以60%甲醇为溶剂,萜类内酯四种成分的柱效高,故选择以60%甲醇为溶剂。
色谱柱净化方法优化酸性氧化铝用量对含量测定影响。取本发明制剂4g,精密加入甲醇10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置于装有不同重量酸性氧化铝的色谱柱上,依法测定,结果见表。由于酸性氧化铝用量为1.0g时,色谱杂质太多,干扰测定,结果见表21。结果表明在1.5~2.0g时,含量测定结果较稳定,故选择酸性氧化铝的用量为2.0g。
表21酸性氧化铝用量对含量测定影响表

酸性氧化铝活度对含测结果的影响取本发明制剂4g,精密加入甲醇10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置于装有不同重量酸性氧化铝的色谱柱上,依法测定,结果见表22。结果表明不同活度的酸性氧化铝的测定结果均属于误差范围内的结果,即酸性氧化铝的活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但最好使用活度较高的氧化铝。
表22酸性氧化铝活度对含测结果的影响

②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峰面积的对数值,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对照品溶液45小时内稳定。结果参见表23。
表23稳定性试验结果

③样品测定结果及限度的制定按照拟订的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对10批银杏叶分散片进行测定,结果参见表表24。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收载的银杏叶片的规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将限度定为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和白果内酯(C15H18O8)的含量之和计,不得少于4.8mg。
表24样品测定结果(n=2)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1银杏叶提取物80g、微晶纤维素183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75g、阿司帕坦7g、薄荷脑0.1g称取银杏叶提取物,与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阿司帕坦混合均匀,用95%乙醇制粒,干燥,薄荷脑溶于适量乙醇,喷入干颗粒中,密闭10小时,压成1000片,包装,即得。每片重0.38g,每片含总黄酮醇苷19.2mg、萜类内酯4.8mg。
本发明的实施例2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性状药物显浅棕黄色至棕褐色;味微苦。
鉴别(1)取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的本发明制剂3片,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365nm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
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
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1)总黄酮醇苷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
(2)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
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和白果内酯(C15H18O8)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本发明的实施例3质量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性状药物显浅棕黄色至棕褐色;味微苦。
鉴别(1)取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的本发明制剂3片,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365nm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
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
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总黄酮醇苷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
本发明的实施例4质量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性状药物显浅棕黄色至棕褐色;味微苦。
鉴别取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的本发明制剂3片,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365nm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
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1)总黄酮醇苷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
(2)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
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和白果内酯(C15H18O8)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本发明的实施例5质量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性状药物显浅棕黄色至棕褐色;味微苦。
鉴别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
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
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
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和白果内酯(C15H18O8)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本发明的实施例6质量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性状药物显浅棕黄色至棕褐色;味微苦。
检查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
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1)总黄酮醇苷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
(2)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
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和白果内酯(C15H18O8)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叶口腔崩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用银杏叶提取物80g和微晶纤维素183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75g、阿司帕坦7g、薄荷脑0.1g制成1000片,每片含总黄酮醇苷19.2mg、萜类内酯4.8m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银杏叶提取物,与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阿司帕坦混合均匀,用95%乙醇制粒,干燥,薄荷脑溶于适量乙醇,喷入干颗粒中,密闭10小时,压成1000片,包装,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性状、检查,以及鉴别、含量测定项目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鉴别包括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和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对照品为对照的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包括以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和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对照品为对照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查包括黄酮苷元峰面积比和崩解时限检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总黄酮醇苷的鉴别方法是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的薄层鉴别方法;萜类内酯的鉴别方法是以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对照品为对照,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的薄层鉴别方法。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鉴别方法包括以下项目的部分或全部(1)取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的本发明制剂3片,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365nm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2)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
7.按照权利要求3或6所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项目的部分或全部(1)总黄酮醇苷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2)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包括以下项目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中的性状为药物显浅棕黄色至棕褐色;味微苦;鉴别为(1)取相当于含总黄酮苷48mg的本发明制剂3片,研细,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分别置365nm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2)取含量测定项下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5ml,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及白果内酯,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0.5mg、0.5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和对照品溶液5ul,分别点于同一含4%醋酸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汽中熏15分钟,置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检查为黄酮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酮醇苷色谱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1.5;崩解时限 取10ml刻度试管,装入2ml蒸馏水,置37℃水浴中,取本发明制剂1片,放入试管内,立即计时,应在1分钟内溶散,并不得有大于二号筛孔径的颗粒;其他 应符合附录ID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含量测定为(1)总黄酮醇苷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干燥24小时的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与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含30ug、30ug与20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1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平底烧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发明制剂每片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19.2mg;(2)萜类内酯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24小时的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各0.45、0.16、0.15、0.90mg的混合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于200~300目、2g、内径1.0cm、用甲醇湿法装柱的酸性氧化铝柱上,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约5ml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精密加水4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和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本发明制剂每片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8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口腔崩解片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它是由银杏叶提取物80g和适当的辅料制备而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口腔崩解片具有崩解更快,起效迅速等优点,更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而且本制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消化道粘膜刺激作用小,其制备工艺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合理,精密度高,稳定性强,能全面考察和控制银杏叶口腔崩解片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疗效。
文档编号A61P9/00GK1813826SQ20051020076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陈法贵, 王天兴, 徐丽君 申请人:浙江大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