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超微粉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224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超微粉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国际专利分类号A61K35/78、A61P29/00。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举世公认的疑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患风湿病而致残的患者每年有4000万人,仅在中国就有风湿、类风湿患者高达2000万人,而且有十分之一是重症患者。患者关节疼痛,行动不变,重者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风湿病是难以攻克的“难治之症”,被世界医学称为“不死的癌症”。
麝香风湿胶囊具有祛风除湿、活络镇痛的功效,为临床治疗风湿病的常用中药,处方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药和韧性、纤维性强的药材,传统的制备工艺只能将其粉碎到100目,很难将其粉碎得更细,只有少数细胞壁被破碎,细胞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需穿过数个甚至数十个细胞才能进入溶媒中,而后被人体吸收,而且相当一部分有效成分不可能穿过细胞壁进入溶媒,这一部分只能白白扔掉,严重影响了药物的起效时间和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先进的中药超微粉碎技术,提供起效快,疗效高,质量稳定的治疗风湿病的超微粉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麝香风湿胶囊〔WS3-B-1069-91〕之处方,其处方如下制川乌15g、 全蝎10g、 酒洗地龙25g、炒黑豆25g、 酒洗蜂房30g、 麝香0.5g、去头酒浸乌梢蛇200g;制备方法如下(1)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酒洗)、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2)将(1)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在温度20℃以下粉碎成超微粉,细度200~1000目;(3)向制备的超微粉中加1~6%辅料,混匀,备用;(4)将混匀后的药粉装入胶囊,制成硬胶囊或软胶囊;或制成颗粒,或包薄膜衣,制成包衣颗粒;或制成滴丸;或制成水蜜丸;或制成水丸,或包薄膜衣,制成包衣水丸;或制成片剂,或包薄膜衣,制成包衣片剂,即得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先进的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克服了传统粉碎技术的缺点,在较低温度20℃以下将药材进行粉碎,粉碎细度达200~1000目,在粉碎过程中,药材受到强烈的正向挤压力和切向剪切力的作用,细胞被挤压、剪切,细胞壁大多被破碎,甚至全部被破碎。
细胞破壁后,破壁细胞中的内容物可直接接触溶媒,其有效成分可以全部直接进入溶媒被人体吸收。药物经超微粉碎后,粒径明显变小,对肠壁的粘附作用大大加强,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因此,经超微粉碎所得中药超微粉的有效成分的释出速度、释出量、单位时间内人体吸收药物有效成分的量都会比传统粉碎方法所得药粉高,药物起效更快,作用更强。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将中药材直接粉碎成超微粉,不需提取,工艺简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本发明采用薄膜包衣技术对制剂进行包衣,有效地阻止了挥发性成分的损耗,增强了制剂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
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制剂,由于药物的粒径明显变小,增大了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分布面积,延长了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制剂,由于药材的细胞破壁率显著提高,使药材中有效成分的释出速度、释出量、单位时间内人体吸收药物有效成分的量均明显提高,药物起效更快,作用更强。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微粉碎工艺制备的制剂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制剂相比,起效时间明显提前,药效提高了一倍,药效持续时间明显延长。药效学研究数据见表1、表2。
表1 超微粉制剂对小鼠痛阈的影响——热板法(X±SD)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p<0.01;与普通粉制剂比较△p<0.0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制川乌15g、全蝎10g、地龙(酒洗)25g、黑豆(炒)25g、蜂房(酒洗)30g、麝香0.5g、乌梢蛇(去头酒浸)200g备用。
制备方法①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②将①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粉碎成超微粉,温度20℃,细度200目;③向②中所制备的超微粉中加1%微粉硅胶,混匀,备用;④将③中的药粉装入胶囊,制成硬胶囊,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2取制川乌15g、全蝎10g、地龙(酒洗)25g、黑豆(炒)25g、蜂房(酒洗)30g、麝香0.5g、乌梢蛇(去头酒浸)200g备用。
制备方法①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
表2 超微粉制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X±SD,n=10)

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1,*p<0.05;
②将①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粉碎成超微粉,温度18C,细度300目;③向②中所制备的超微粉中加2%滑石粉,混匀,备用;④将③中的药粉制成颗粒,包薄膜衣,制成包衣颗粒,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3取制川乌15g、全蝎10g、地龙(酒洗)25g、黑豆(炒)25g、蜂房(酒洗)30g、麝香0.5g、乌梢蛇(去头酒浸)200g备用。
制备方法①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②将①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粉碎成超微粉,温度14℃,细度400目;③向②中所制备的超微粉中加3%微粉硅胶,混匀,备用;④将③中的药粉制成水蜜丸,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4取制川乌15g、全蝎10g、地龙(酒洗)25g、黑豆(炒)25g、蜂房(酒洗)30g、麝香0.5g、乌梢蛇(去头酒浸)200g备用。
制备方法①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②将①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粉碎成超微粉,温度9℃,细度500目;③向②中所制备的超微粉中加4%微粉硅胶,混匀,备用;④将③中的药粉制成水丸,包薄膜衣,制成包衣水丸,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5取制川乌15g、全蝎10g、地龙(酒洗)25g、黑豆(炒)25g、蜂房(酒洗)30g、麝香0.5g、乌梢蛇(去头酒浸)200g备用。
制备方法①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②将①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粉碎成超微粉,温度-3℃,细度600目;③向②中所制备的超微粉中加4%滑石粉,混匀,备用;④将③中的药粉制成片剂,包薄膜衣,制成包衣片剂,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6取制川乌15g、全蝎10g、地龙(酒洗)25g、黑豆(炒)25g、蜂房(酒洗)30g、麝香0.5g、乌梢蛇(去头酒浸)200g备用。
制备方法①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②将①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粉碎成超微粉,温度-10℃,细度700目;③向②中的超微粉中加入600g大豆油,混匀,备用;④取10份明胶,3份甘油,13份水,向明胶中加入水,使其充分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均匀,熔化,保温备用;⑤将制备好的明胶液及混合好的药液加入到轧囊机中,制备软胶囊,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7取制川乌15g、全蝎10g、地龙(酒洗)25g、黑豆(炒)25g、蜂房(酒洗)30g、麝香0.5g、乌梢蛇(去头酒浸)200g备用。
制备方法
①取制川乌、全蝎、地龙、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粉碎成细粉,麝香用研钵研细,备用;②将①中所制备的制川乌等6味细粉和麝香细粉粉碎成超微粉,温度-14℃,细度1000目;③向②中的超微粉中加入470g聚乙二醇基质,加热至熔化,混匀,制成滴丸,即得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超微粉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制川乌15g、全蝎10g、酒洗地龙25g、炒黑豆25g、酒洗蜂房30g、去头酒浸乌梢蛇200g,粉碎成细粉,备用;取麝香0.5g,用研钵研细,与制川乌等6味细粉混合,在温度20℃以下粉碎成超微粉,细度200~1000目;(2)向(1)中的超微粉中加入加1~6%的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成硬胶囊或软胶囊;或制成颗粒;或制成滴丸;或制成蜜丸;或制成水丸;水蜜丸;或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中的颗粒、或水丸、或片剂为包衣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超微粉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制川乌、全蝎、地龙(酒洗)、黑豆(炒)、蜂房(酒洗)、乌梢蛇(去头酒浸)、麝香在20℃以下进行超微粉碎,制得的超微粉细度为200~1000目,可制成硬胶囊或软胶囊,或颗粒,或包衣颗粒,或滴丸,或水蜜丸,或水丸,或包衣水丸,或片剂,或包衣片剂;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制剂,药物的粒径明显变小,细胞破壁率显著提高,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效成分的释出速度、释出量、单位时间内人体吸收药物有效成分的量均明显提高,药物起效更快,作用更强,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微粉碎工艺制备的制剂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制剂相比,起效时间明显提前,药效提高了一倍,药效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文档编号A61K35/56GK1931252SQ200610017230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8日
发明者高陆, 高文功, 王丽清, 姜英夫, 程秀娟, 付强, 于艳辉, 赵源慧, 姜轲 申请人:修涞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