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和筋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15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病和筋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肝、护筋的纯中药特效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转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病症的特效内服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转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症属于常发疑难病症。现有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中并无特效药,特别是中成药甚少。就目前中、西药药效来说,仅起到控制病变的作用,对于其中某些疾病甚至基本上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进上述状况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肝病和筋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新的中药组方,大幅度提高其对转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其由以下组分按比例组成,白芍8-12份,当归8-12份,甘草0.5-1.5份,金银花13-19份,炒枙子1-3份配制而成。
优选的配比是白芍10份,当归10份,甘草1份,金银花16份,炒栀子2份。
其中各组分的选择和用量都是经过多年研究和积累作出的选择,都是本发明的关键。
本发明的中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药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白芍性苦、酸、微寒,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
当归性甘、辛、温,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甘草性甘、平,有补脾益气,润肝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
金银花性甘、平,具补脾益气、润肝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
炒栀子性苦、寒,有清热除烦、清利湿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发明原理简析根据古代中医理论肝主筋、疏泄,为藏血之脏,即肝有主筋,疏通舒展气机,藏血的作用。要想治疗筋类疾病,必须治疗肝,肝血充足,筋有所养,才能活动自如,筋无血养则转筋、抽筋、失枕等疾病发生。肝在五行之中属木,木怕火燃,也怕木自燃,即肝怕外火侵又内火生,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火,动怒都易导致肝气郁结,肝血燥。血越燥越易发怒,怒越大火越盛,火盛必烁干肝血,导致肝部发生病变,治疗必须活其血、解其毒、清其火、缓其急。
本组方功能补血、活血、柔肝止痛、清热解毒。
本组方主治转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病症。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用自芍、当归补血、活血,炒栀子清热祛火,金银花解毒再加以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这样肝病、筋病竭消,达到治疗目的。该发明的药材来源由药材公司购买,药材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卫生部药品标准》等。
此发明制剂不违反“十八反”,“十九畏”相互配伍,无相恶相反情况,临床应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组方通过补血、活血、祛火、解毒、止痛来治疗转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具有吸收好、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是该中药组合物配比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白芍10份,当归10份,甘草1份,金银花16份,炒枙子2份。
实施例二白芍8份,当归12份,甘草1.5份,金银花19份,炒栀子3份。
实施例三白芍12份,当归8份,甘草1.5份,金银花13份,炒栀子份。
以下是制备及服用方法将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或者制成口服液、片剂。
口服早、晚各一次。
忌口辛、辣。
以下是临床使用疗效情况一、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筋病(转筋、抽筋、失枕)轻者1-2天重者5-7天,在民间治疗近百例,无不全愈。
二、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
某女,56岁,烟台长岛人。
医院确诊为肝硬化。用药10天,硬化部位部分消除并控制不发展,疼痛消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病和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按比例组成,白芍8-12份,当归8-12份,甘草0.5-1.5份,金银花13-19份,炒枙子1-3份配制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和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按比例组成,白芍10份,当归10份,甘草1份,金银花16份,炒枙子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病和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组分按比例组成,白芍8-12份,当归8-12份,甘草0.5-1.5份,金银花13-19份,炒栀子1-3份配制而成。用白芍、当归补血、活血,炒栀子清热祛火,金银花解毒再加以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这样肝病、筋病竭消,达到治疗目的。本发明的组方通过补血、活血、祛火、解毒、止痛来治疗转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具有吸收好、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43/00GK1911304SQ2006100697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日
发明者王震江, 辛永梅 申请人:王震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