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43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加药器背景技术目前,多数输液治疗都需要加入各种药物,加药需要借助另配的注射器,即先用注射器抽药,再加入输液袋中。若是粉末制剂需先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加入小药瓶内溶化后,再加入液体袋内,这样加一次粉末制剂的要,必须用注射器反复进出液体袋和小药瓶至少四次,这样多次穿刺的操作方法既增加了污染机会,又易使液体中产生微粒,同时在空针抽出的瞬间带出一些小的药物微粒,散布在周围空气中易被操作者吸入,特别是加化疗药物时危害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以上弊端的输液加药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液加药器,结构包括软管、抽药针头、负压吸囊、过滤器、液体袋,抽药针头、负压吸囊、过滤器、液体袋通过软管从上而下依次串接在一起,在负压吸囊上下两端的软管上分别设置有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
在液体袋上端与软管的连接处为加药针头。
负压吸囊为椭圆型透明体,容积为20ml。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药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减少了外界暴露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污染机会,加药器各部件连接紧密,避免药液外漏,进入小瓶内的液体量,不受限制可多可少,不会使小瓶内残留高浓度药液。
避免多次穿刺小药瓶和输液袋,减少了微粒产生,过滤器可阻挡微粒进入液体袋内。
避免了反复拔出针头,将微量药液带出散布于周围空气中,特别是加化疗药物时,有利于保护操作者。
避免输液袋下端,插入输液器处因反复穿刺加药,而使液体漏出。


附图为输液加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药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药器,结构包括软管8、抽药针头1、负压吸囊3、过滤器5、液体袋7,抽药针头1、负压吸囊3、过滤器5、液体袋7通过软管8从上而下依次串接在一起,在负压吸囊3上下两端的软管8上分别设置有上调节器2和下调节器4。
在液体袋7上端与软管8的连接处为加药针头6。
负压吸囊3为椭圆型透明体,容积为20ml。
抽药针头1和加药针头6为16号带侧孔的针头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药器,操作方法为加药时,将抽药针头插入小药瓶内,利用负压吸囊将药加入液体袋中。若是加粉末制剂时,先将上调节器打开,挤压负压吸囊,使液体进入负压吸囊内,关闭上调节器,将针头插入小药瓶内,打开下调节器,稀释药液并将药液全部吸入负压吸囊内,将下调节器关闭,打开上调节器,挤压负压吸囊,药液进入输液袋内,可反复多次进行以上操作直至小药瓶内药物全部溶化吸出。如遇带负压的小药瓶,可先将负压气囊内的空气挤入液体袋内,使负压气囊恢复原状,再进行以上操作加药,加药完毕将调解器关闭分离。在输液袋下端插入输液器进行排气输液。
权利要求1.输液加药器,其特征是结构包括软管、抽药针头、负压吸囊、过滤器、液体袋,抽药针头、负压吸囊、过滤器、液体袋通过软管从上而下依次串接在一起,在负压吸囊上下两端的软管上分别设置有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加药器,其特征是在液体袋上端与软管的连接处为加药针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加药器,其特征是负压吸囊为椭圆型透明体,容积为20ml。
专利摘要输液加药器,结构包括软管、抽药针头、负压吸囊、过滤器、液体袋,抽药针头、负压吸囊、过滤器、液体袋通过软管从上而下依次串接在一起,在负压吸囊上下两端的软管上分别设置有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加药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减少步骤、减少污染等特点,避免了反复拔出针头,将微量药液带出散布于周围空气中,特别是加化疗药物时,有利于保护操作者。
文档编号A61J1/20GK2875463SQ20062008177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4日
发明者李娟 申请人:山东省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