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补片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67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补片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补片缝合针,属外科手术或诊断用辅助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科临床上治疗腹膜、腹壁缺损的巨大切口疝或脐疝等,普遍用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Compsix Kugel),切开修补疝时采用普通的手术弧形缝针或直针将复合补片与腹壁缝合固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操作极不方便,二是容易断针,三是补片施展不平影响治疗效果或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四是腹腔镜下不能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用途广,操作简单方便的复合补片缝合针。
本实用新型为复合补片缝合针,包括针体,其特征在于针体的一端设有手柄,另一端设有倒挂钩和针眼。
所述针体的长度可为180~400毫米。所述针体的直径可为5~8毫米。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满足外科手术的临床要求,解决了普通弧形缝针或直针存在的问题,具有定位正确、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微小、网片施展平、并发症少等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可用于腹腔镜下修补脐疝或腹膜、腹壁缺损的巨大切口疝,用于切开术的疝修补,也可用于关节镜下韧带修补术等。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针体2,置于针体2一端的手柄1,置于针体2另一端的倒挂钩4和针眼3等构成。针体2的长度为180~400毫米,直径为5~8毫米。
使用时,先在复合补片的四周穿上缝线后放入腹腔的修补部位,然后用手握住手柄1,将倒挂钩2端部的针尖通过腹壁组织刺入腹腔,将复合补片上的缝线穿入针眼3或放入倒挂钩2内,再将针体2拉出腹壁,此时缝线随针眼3或倒挂钩2带出腹腔,将缝线打结固定,使复合补片与腹壁缝合固定。上述使用方法也可用于腹腔镜下修补或关节腔镜下韧带修补术。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补片缝合针,包括针体(2),其特征在于针体(2)的一端设有手柄(1),另一端设有倒挂钩(4)和针眼(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补片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的长度为180~400毫米。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补片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的直径为5~8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补片缝合针,属外科手术或诊断用辅助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针体(2),置于针体(2)一端的手柄(1),置于针体(2)另一端的倒挂钩(4)和针眼(3)等构成,针体(2)的长度为180~400毫米,直径为5~8毫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满足外科手术的临床要求,解决了普通弧形缝针或直针存在的问题,具有定位正确、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微小、网片施展平、并发症少等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可用于腹腔镜下修补脐疝或腹膜、腹壁缺损的巨大切口疝,用于切开术的疝修补,也可用于关节镜下韧带修补术等。
文档编号A61B17/06GK2877583SQ200620101080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8日
发明者任培土 申请人:任培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