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4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两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愈,易转化等特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常因气候寒冷或饮食不节而诱发。情志不调也与发病有重要关系。)是由脾胃两虚,冷热不节,痰饮积食,情志不调,胃肠运化失常所致。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这两种病的药物大体分为两类保护胃粘膜及消除损害胃粘膜的药物;比如生胃酮、盖胃平、西咪替丁、胃复安等,但这两类药物明显存在着腹泻、头痛、眩晕、水肿、低血钾等明显副作用,且疗效单一,有效率低,愈后易复发。中医临床上多采取辩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香砂六君丸、左金丸、香砂养胃丸或用其他方剂加减治疗。但这些药物明显存在着疗程长,见效慢,效果不明显且服用不方便等缺点。而不被患者所认可,接受。由于病症不能及时治愈,而使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更有高达10%的萎缩性胃炎,高达12.3%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由此而转化为胃癌,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服用方便的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制作而成的药物黄茋30-90、人参4-12、白术3-9、山药3-9、甘草2-6、枳实3-9、川朴2-6、木香3-9、砂仁5-15、山楂10-30、神曲10-30、麦芽10-30、乌贼骨20-60、茯苓3-9、枣仁10-30、柏子仁3-9、肉豆蔻3-9、当归2-6、白芍2-6、山茱蓃3-9。
以上诸药物洗净晾干后,共同粉碎成末,混合均匀后过120目细筛装胶囊,每次口服6g,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
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案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1、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86%。
2、解除临床症状迅速,标本兼治。
3、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件而成,药理研究证明黄茋性甘温,归肺脾二经,功擅补气什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疮生肌。
人参性甘、微苦温,归脾肺二经,功擅补元调中,生津宁神。
白术性甘苦微温,归脾胃二经,功擅补脾燥湿,和中祛痰。
山药性甘平,归脾、肺、肾三经,功擅补益肺,固肾止泻。
甘草性甘平,通行十二经,功擅补中益气,润肺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枳实性苦,微寒,归脾胃二经,功擅破气化痰,散结消痞。
厚朴性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四经,功擅健脾燥湿,下气除满。
木香性辛苦温,归肺、肝、脾、膀胱、大肠五经,功擅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砂仁性辛涩温,归胃、脾、肾三经,功擅行气和中,开胃消食,止痛安胎。
山楂性酸甘温,归脾、胃、肝三经,功擅破气行瘀,消积化滞。
神曲性甘辛温,归脾、胃二经,功擅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麦芽性甘咸平,归脾、胃、肝三经,功擅和中健胃,消积回乳,舒肝。
乌贼骨性咸涩温,归肝、肾二经,功擅收敛止血,涩精固带,制酸止痛。
茯苓性甘 平,归心、肺、肾、脾、胃诸经,功擅补益脾胃,渗利水湿,宁心。
枣仁性甘酸平,归心、肝、胆、脾四经,功擅补肝益胆,宁心安神。
柏子仁性甘平,归心、肾二经,功擅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肉豆蔻性辛温,归脾、胃、大肠三经,功擅理脾暖胃,涩肠止泻。
当归性甘辛苦温,归心、肝、脾三经,功擅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
白芍性苦酸微寒,归肝、脾二经,功擅养血敛阴,平肝,缓急止痛。
山茱蓃性酸涩微温,归肝、肾二经,功擅养肝益血,补肾涩精,敛汗固脱。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暖胃健脾,和胃止酸,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之功,达到治愈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目的。(参考书目《实用中医学》、《本草纲目》)为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于2003-2005年在山东阳谷县中医院进行了如下临床实验取136例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不同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别服用本药7-21天,观察期为一疗程,症状较重者加服一个疗程,疗效分析如下1、基本情况A、共136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性84人,女性52人。
B、

C、患者病期

2、疗效标准A、本发明治疗期为三个疗程,7天为一疗程。
B、一个疗程有明显减轻者为显效。
C、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又复发者为有效。
D、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者为痊愈。
3、疗效情况

上述实验证明本发明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消除临床症状迅速,有效率、治愈率较高,疗效颇为理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药物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所用药物及配比为黄茋30g、人参4g、白术3g、山药3g、甘草2g、枳实3g、厚朴2g、木香3g、砂仁5g、山楂10g、神曲10g、麦芽10g、乌贼骨20g、茯苓3g、枣仁10g、柏子仁3g、肉豆蔻3g、当归2g、白芍2g、山茱蓃3g。
将上述药物洗净晾干后,共同粉碎成末,混合均匀后过120目细筛装胶囊,每次口服6g,每日三次,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下面为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的具体病例例1、刘××,男,66岁,因上腹隐痛,食后饱胀,嗳气等症状时轻时重,持续三年余而无减轻,而于2003年2月14日来我门诊接受治疗。查体上腹部有轻度压痛,常规X线检查可见胃窦和体部,粘膜略粗,紊乱,可见表浅小溃疡,壁柔软有不规则紊缩波及局部压痛。结合体诊、问诊及实验室综合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用实施所配制的胶囊,每次口服6g,日服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减轻;二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三个疗程,X线提示,病症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2、王××,男,35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胃痛四年余而近期又发现黑便,于2004年8月26日来我门诊接受治疗,纤维胃镜检查表现①粘膜颜色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境界不明显。②粘膜下血管透视,大血管如树枝状呈暗红色。③有糜烂。诊断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治疗用实施例所配制的胶囊,每次口服6g,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自我感觉症状减轻,连服三个疗程,胃镜检查病程消失,至今未复发。
例3、孙××,女,45岁,因近期上腹部剑突下疼痛难忍,于2004年10月8日来我处就诊。患者主诉①病程已达5年;②周期性发作;③节律性,腹疼与进食有明显关系,常在饭后1小时内发作。X线钡餐检查诊为中度胃溃疡。治疗用实施例所制的胶囊,每次口服6g,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疼痛发作时间间隔增大,症状减轻;两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三个疗程后,胃镜提示溃疡愈合。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4、王××,男,38岁,因近期出现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而于2005年2月10日来我处就诊。诊断问诊①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虽经多次治疗但一直未愈。②腹痛特点在夜间与空腹时发作。结合X线钡餐,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用实施例所制的胶囊,每次口服6g,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一切症状消失,三个疗程后,复查提示溃疡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黄茋30-90、人参4-12、白术3-9、山药3-9、甘草2-6、枳实3-9、川朴2-6、木香3-9、砂仁5-15、山楂10-30、神曲10-30、麦芽10-30、乌贼骨20-60、茯苓3-9、枣仁10-30、柏子仁3-9、肉豆蔻3-9、当归2-6、白芍2-6、山茱蓃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黄茋30g、人参4g、白术3g、山药3g、甘草2g、枳实3g、厚朴2g、木香3g、砂仁5g、山楂10g、神曲10g、麦芽10g、乌贼骨20g、茯苓3g、枣仁10g、柏子仁3g、肉豆蔻3g、当归2g、白芍2g、山茱蓃3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是以黄芪、人参、白术、山药、甘草、枳实、川朴、木香、砂仁、山楂、神曲、麦芽、乌贼骨、茯苓、枣仁、柏子仁、肉豆蔻、当归、白芍、山茱蔓为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配制而成,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87%,解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所致的症状迅速,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P1/04GK101062357SQ20071001579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杨保清 申请人:杨保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