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9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高血压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目前高血压仍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临床综合症,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前者称原发性高血压,亦称单纯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后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也称症状性高血压。近年学者将凡收缩压(SP)≥21.3KPa(165mmHg),舒张压(DP)≥12.7KPa(95mmHg)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人群发病的90%以上。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或不规律、吸烟、嗜酒、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致使高血压已成为一种不容人们忽视的威胁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并发症多的特点,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过去认为是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近年来青少年发病亦属不少,其年龄最小者仅为15岁。据我国1991年对高血压抽样普查950356名15岁以上的成人,包括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274个抽样人群,发现高血压患病率为11.29%,其中可确诊为高血压(≥165/95mmHg)占5.14%,临界高血压(<165/95mmHg--≥140/90mmHg)占6.15%,据此统计资料还可看出青少年的患病也在1-2%。估计我国目前约有高血压病人1.3亿以上,且以每年350万病例的速度递增,与1979年患病率为7.73%相比有明显增长,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已逾20%,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已有高血压患者9.6亿,而我国就高达1.3亿(占全球患者的13.5%以上),我国每年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医药费用也就可想而知。同时高血压也是当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心血管疾病的首要病因,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及眼底病变等并发症,因此是人群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脂症、肾功能衰竭,甚至糖尿病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其具有患病率高、至残率高、死亡率高,而知晓率低的三高一低特点。据有关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仅死于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就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就临界高血压而言,其占确诊高血压比例虽略高,国内有学者对临界高血压随访17年观察后,发现其中64.62%的患者发展成确诊高血压(这与预防,治疗率低有很大关系);21.53%的病人恢复正常,还有13.85的患者仍在临界水平。另据资料显示,临界高血压,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35倍,主要死因为脑卒中,发生脑卒中的与脑卒中死亡危险性分别为正常人的8.34倍和11.61倍。这就足可以说明,临界高血压若不积极防治,仍是十分危险的。据WHO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将占首位。国际医学虽然迅猛发展,但仍未能攻克这一医学难题。为此若能研究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法,发明一种能够有效治愈高血压的新型制剂,这无论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庭的幸福来讲,还是对国家沉重的医疗负担,利国利民及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数据,而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却仍很低。统计资料显示城市治疗率为17.4%,农村为5.4%;控制率(经治疗(SP)<140mmHg),(DP)<90mmHg)仅2.9%。从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增长,但治疗率与控制率却很低,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我国高血压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可能为1、人们及患高血压者对高血压这种疾病还认识不足。2、缺乏有效治愈的治疗药物。3、目前各大医院或权威研究人士均认为高血压病不可能临床治愈,系终身服药治疗的一种疾病。4、长期的治疗给个人带来心理上及家庭的极大经济负担,且长期服药也给病人带来极大的麻烦。5、许多药品的毒副作用或所致的并发症使病人畏惧治疗。6、一些不实宣传的影响,如说某种药包治百病,某种药治1次即好,治两次即能根除(对本病,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等危言耸听的过分不实宣传,令患者头疼而感到茫然,或丧失信心。
目前对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尽管如此,国内外许多西医学者经多年的研究与临床,认为与下列因素有直接关系1、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压调控机制受到直接的影响。2、血液动力学改变,由于血液粘度的改变影响血流阻力。3、细胞膜功能缺陷,如血管内皮弹性下降和组织静水压的上升,钙代谢异常。4、肾纳潴留。5、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液流动不畅。6、生活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家族遗传等因素。
对此,祖国医学虽无高血压这一病名,但实际上已早有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曾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证治汇补·眩晕》亦有论述“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晕为肝风,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虚者”。另据其临床表现也主要隶属于肝经病证下,与眩影,头痛,肝阳,肝火,肝风及精神紧张,忧思郁结,以及嗜食肥甘,吸烟,饮酒过度而使肝肾阴阳失调等关系甚为密切,其病理性质有偏虚,偏实、虚实夹杂(大多属于此类)的不同;有风、火、痰等多种病理变化,而三者又可相互转化兼夹,如高血压的初期常因肾阴不足,肝失滋养而引起肝阳上亢。从而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除此,笔者还认为与脾、胃、肺、肝、肾、胰等脏器的功能失调,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有关,在脏腑功能中,脾主升、胃主降,其具升清降浊之功;肺朝百脉,主通调水道;肝主藏,并主疏泄;肾司二阴主排泄,并与心、肝、脾、肺有着直接的升降通调作用。故恢复和平衡这些脏腑的功能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祖国医学还强调“人体阴阳不平衡则生病,阴阳平衡则不生病”。然亦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论述。故高血压也有祖国医学的认识渊源。这就给我们研究,组方用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完善的理论依据。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已经有100多种药品问市,西医应用的降压药物大致也有以下十大类之多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宁,甲基多巴等;2、神经节阻滞药,如美加明,潘必定;3、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如利血平、降压灵等;4、α-受体阻滞药,如苄胺唑啉,苯苄胺等;5、β-受体阻滞药,如心得安等;6α-β-受体阻滞药,如柳胺苄心定等;7、血管舒张药物如二氮嗪,长压定等;8、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双氢氯噻嗪等;9、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如壬肽抗压素等;10、钙运转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异搏定等。这些药物品种繁多,用药复杂,疗效也不够确切,而它们普遍存在着需长期服用,且依赖性较大,药效时间短,大多一般只有6-7小时,亦属只能缓解或控制血压,故仅为降压而降压,不能根治,况其毒副反应亦大,如出现头晕、口干、恶心、呕吐、腹痛或嗜睡,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乏力和阳痿等,长期服用某些药还会产生一些并发症等多种不良反应。
为了改变目前西医药对高血压的治疗现状,经过许多中医学者的致力研究,业已开发出以中药,或以中药为主的中药成药,或冲剂颗粒;如复方丹参片,华佗再造丸、夏枯草膏,消栓通络片、牛黄降压丸,天麻钩藤颗粒等,这些药品虽具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属以缓解或控制血压为主,且亦多为口服制剂。无论西药、中医药制剂,凡经口服,均要受胃肠道PH值、消化液以及酶类等化学物质的影响,这也是上述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疗效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西医药、中医药的治疗现状,并为改善这种治疗状况,又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研制出一些可供患者自行使用治疗高血压的理疗器具,如降压手表、降压带、血压安等,这些理疗器具经患者使用,疗效仍不乐观,其平均有效率也仅在40%以下。
综上所述,目前中、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均不令人满意,且又有诸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西药),为此,若能研究开发一种对高血压具有降压平稳、近期、远期疗效均理想,且无或很小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新型制剂,是广大患者的渴望,临床的急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药物。
基于中西医的论述,对高血压的认识,本发明根据中、西医理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运用中医药升、降、通、活、利、攻补兼施诸治疗法则,在采用“祖传秘方与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有关资料,筛选出能够达到前述目的(健脾胃、益肺肾、平肝木、调气血,通利血脉、镇冲降逆、清脑安神、能协调人体阴阳)的中药。本发明业经30余年的临床探索,最终组定成方。本组方是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调节人体之阴阳,脏腑之功能,以恢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血压调控机制,使血液、血管活动的自身调控障碍得以逐渐消除,其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从根本上解除血压升高的原始动因,从而达到稳定降压的作用。其组方制剂,是具有降压和缓而稳定,近期、远期疗效均理想,且无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无反弹,亦无并发症等优点的独特制剂,完全解决了以往所用药品(尤其是西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弊端。
它的组方和剂量为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列药物原料制成吴茱萸10-90g,半夏10-40g,钩藤10-80g,硫黄10-35g,桑寄生10-42g,磁石10-48g,川芎10-90g,菊花10-80g,地骨皮10-65g,葛根10-80g,代赭石10-48g,桂枝10-26g;麦芽10-33g,地龙10-80g,泽泻10-65g,大黄10-65g,硝石10-45g,黄豆10-90g,杜仲10-80g,五灵脂10-42g,蒲黄10-42g,山楂10-50g,槟榔10-42g,垂柳叶10-90g,心得安2-3g,硝苯地平2-3g。
上述方剂的剂量,是经过多次试验、临床应用定下来的安全有效的剂量,超过上限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低于下限效果不明显。它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组方遣药配伍、相需为用。
根据上述组分可以按下列要求制备而成1、所选用药材均符合中药学、国家药典要求。其药性和功能在中药学、药典及有关临床资料中均有记载。
2、精选药材,去除霉、烂、虫蛀及根须,系根茎、皮类药材亦当除去外表粗皮,选用色泽、大小、厚度一致者入药。
3、按照中药学的配伍,禁忌原则,去除与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以符合本配方的组方要求。
4、菊花本配方最好采用野生黄菊花。
5、除下列特殊炮制的药材外,其余药材均按中药炮制法进行常规炮制。
6、特殊炮制(1)硫黄炮制可以是取无杂质的纯净硫黄100克,用细密棉布包定,再取新绿豆300克,将二物同入紫砂罐内,加入足够的水(可采用山溪无污染的长流水,本配方其它药材用水者亦用此种水),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持续煎煮数小时,取出硫黄阴干。(2)杜仲炮制取3-5毫米厚度杜仲,剔去表面粗皮,切成约1厘米大小的小块,锅内放入适量的河内黄砂,炒热温度至约达60度时将杜仲放入,不停地翻动,炒至杜仲呈色黄而微微见黑色即可。注意若未达此等程度则功效不及,过之则药效有失。(3)半夏炮制张锡纯先生谓“药房制药,多不如法,虽清半夏中亦有矾,以治胃气,冲气者不宜……”。故本配方亦仿张锡纯先生制半夏法“于仲春之时,挖采之生半夏,选大小一致者,早浸以温热水,晚浸以凉水,早晚换水之间搅动4-5次。至旬日,将半夏剖为两瓣,再入锅中,多添凉水煮一沸,速连汤取出,倾入不积水盆中,候水凉,净后晒干备用。”(4)桂枝当选用皮骨不分者为佳(此亦遵张锡纯先生用桂枝之意)。(5)黄豆炮制取上好黄豆150克,上好醋300-400克。将黄豆放入能密闭的磁罐内,再放入所备醋,浸泡15日(每日至少翻动3次)取出,放阴而通风处阴干。(6)麦芽制作取鲜干大麦,筛去空壳阴米,去除麦须,用水(最好是温水)浸泡一夜后去水,将浸泡后的大麦倾入不积水的木盆或木箱内,至第二天视情况喷水1-2次/日,观察大麦出芽最长达0.8厘米时即断水,待麦芽均出,即取出晾晒,1日后放阴而通风处阴干。
(7)经精选药材,常规和特殊炮制后,将所入药的药材分别采用阴、晒、烘干等法逐药研细过120目筛,装瓶备用。
(8)将上述组分均匀充分混合后,干燥灭菌后备用。
(9)将上述(8)制备用药料,根据病情、病程、每次称取2-6克,用鲜开水调湿,团成丸药状,放于神阙穴上,垫上一层无菌脱脂棉,再用8.5×8.5厘米白胶布(最好用能透气的胶布)固定,前5次隔3天换药一次,后5次隔4天换药1次,一般换药10次,即可达到临床治愈。
本发明组方特点1、所选用药材组方符合升、降、通、活、利及攻补兼施的治法原则,可达到健脾胃,益肺肾,平肝木、调气血、通利血脉、清脑安神、镇冲降逆,协调人体阴阳的治疗目的。
2、本配方还根据中药配方的另一重要原则“掌握严格适度的剂量”,中医临床认为只有矢病的配方,恰当的剂量方能药到病除。药之用量不足,犹如隔靴搔痒;用量过大,则药过病所,不但不能治病,而会凶险顿至。观近代名医章次公先生医案,可谓对药物的配伍,剂量领悟透彻,在他的配方中,药物用量轻者仅为1克,重者也有逾30克者。配方矢病,剂量精确,施治于病,无不药到病除。
3、配对药物的运用配对药物用之得当于配方中,实可大大增强主药除病的功效,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半夏与赭石张锡纯先生谓“半夏能降胃气,冲气之逆……。又,诚以半夏生当夏半,及阴阳交换之时,实为由阳入阴之候,故能通阴阳和表里……。半夏之辛,辛中涩涩,故能疏又能敛也。”至赭石最善平肝,二药并用亦最能镇冲降逆,善理痰浊。(2)桂枝与麦芽仲景认为“桂枝色赤能入血,味辛能散结,性温能通阳,用之与不同药物配伍,更显不同的功效。”张锡纯先生谓“桂枝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也。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生麦芽者能升脾,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二药同用,则气之当升遇之则升,气之当降者遇之则降”。(3)磁石与钩藤磁石,先贤赞曰“坠炎上之火以定志,引肺脏之气以入肾”,与钩藤并用,更能增强平肝潜阳之功。(4)硝石与硫黄《本草纲目》谓硝石属火,味辛微咸,而气大温,其性上升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与硫黄同用则配类二气,均调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5)槟榔与山楂二物虽同属温性之品,然槟榔体重质坚,以行气消胀,祛痰利水之功见长,若与活血行瘀,健脾消食之山楂相伍为用,可使气血并行,痹痛可除,水液流通,痰无由生;利气行滞,……。一言以蔽之,槟榔伍山楂能使水津四布,五精并行,中州健旺,气血充沛。
4、根据西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本组方也是符合其要旨的。所选用药材,据现代药理研究其所富含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种生物碱、酯类、甾醇类、果酸类、萜类、多种酶类、皂甙类,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以及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有效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分别能在短时间内扩张、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松驰血管平滑肌,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心每搏输出量,亦可使脑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脑血流量,并能改善心肌供血,有抗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提高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降低胆固醇的功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抗或抑制血栓形成,并对已形成的血小板凝块有解聚作用。提高超氧化酶的活性,调节机体正常生理供血状态,减小对血管壁的压力,清除血管内淤滞的脂质和胆固醇,促进排泄,改善器官功能,达到稳定持久的调节血压的功效。
本药物毒理试验由于本人所处的环境条件有限,对本药物未能做全面系统的毒理试验观察,仅做了如下粗浅观察,简述如下1、选1岁、2岁、3岁家鸽各2只,按每只每天将本制剂2克拌入鸽食中,单只喂养30天,停止喂药,观察其精神,食欲等状况,在未发现异常情况下,并于停药后5天、10天、15天分3个方向,空距约为20、30、35公里放飞,6只家鸽分别在18-22分钟,25-38分钟,30-40分钟陆续归巢;2个月后仍进行上述时间,空距的试验放飞,依然如期归巢。
2、选1岁健康犬2只,按每只犬每天将本制剂取4克拌入犬食中,单只喂养20天,停止喂药观察,停药后2只犬均未见异常表现,其中1只犬在停药3个月时杀死,仔细观察了该犬的皮下,肌肉,脑髓及内脏均未发现异常;另一只犬在5年8个月时因误食药死死鼠时死亡,两只犬在杀死与误食死鼠死亡前均未发现异常行为反应,表现为健康活泼。
3、对上述试验,本人还觉有些不放心别无他法,便决定进行自身试验,于是用本制剂按照拟定的治疗方案,每次取6克敷在自身神阙穴上,共计换药10次,敷贴药45天结束。试验治疗前测血压1周,共测4次(因本人没有高血压)所测血压为136-125/84-78mmHg。敷贴药过程中,每次换药时测血压1次,敷贴药过程中所测血压为138-126/86-71mmHg,停药1个半月时测血压为132/83mmHg。在试验过程中及停药后至今未见本人身体不适及不良反应。且目前感觉身体越来越健康、结实、精神、睡眠、食欲亦佳。
根据上述毒理试验可以认为1、本制剂对动物及人体无毒性、无副作用。2、从家鸽归巢,可以说明对家鸽神经系统亦无损害。
本发明的重要特点还在于1、彻底改变了以往治疗高血压的一切方法,采用内病外治,药敷神阙穴,辅以籽压耳穴的方法。本治法通过刺激穴位与药物功效的双重作用,达到健脾胃,益肺肾,平肝木,调气血,通利血脉,清脑安神,镇冲降逆,以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恢复血压调控机制,实现平稳降低血压。由于脐(神阙穴)内应脏腑,外连皮肤,与十二经络相通,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且脐部皮肤菲薄,微血管丰富,腹主大动脉亦从脐下通过,具有渗透力强,吸收好的特点,以及人体穴位对药物的特殊亲近性,药物分子容易透过脐部皮肤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液中,且无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与损失。再就是所制制剂保留固定在神阙穴上,可使穴位能够得到持续的刺激,药物能够均衡持续地发挥作用,故其疗效比口服药物更为显著可靠,不愧为一种简、便、廉、验的好方法。关于耳穴压籽治疗高血压,国内曾多有报道,(有采用绿豆压穴,也有采用王不留行压穴)。本疗法亦可采用2-3毫米大小的圆状形绿豆,分别压在降压点,降压沟(分上、中、下三点)眉间穴上,意在辅助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这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对顽固性高血压治疗较单一使用本发明的“神阙穴敷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提高了治愈率。
2、以往的高血压治疗是在病因不明的基础上进行的单纯降压而降压治疗,所用药品也系抑制或阻滞某一部分的功能而达降压,且大多药物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而本研究是在病因,病理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的选药组方,是针对病因,病理的治疗。
3、本发明对高血压具有疗效好,治疗时间短,90%的患者在用药45天(敷贴药10次)可望治愈。
4、降压安全,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则血压不会持续再降(即本研究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这就给患者提供了一种真正的用药安全,克服了以往的治疗中稍不注意而成为低血压病的弊端。实属本研究制剂前所未有的治疗高血压的重大特点。
5、本研究制剂还在于达到临床治愈后可以停止继续用药(见本资料临床效果及提供的病例足可以说明),这也是本研究制剂独特的又一重大特点。
6、本研究制剂无毒副作用,本配方在选药组方时就严格注意了这一点,再就是通过动物及自身试验也足可以说明。再由于它是外用制剂,因此不影响消化道及肝肾功能。药物不经消化道,克服了对消化道的刺激,同时也绕过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解除了肝脏的负担,更不会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量,故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亦不会出现口服药时,血液药物特浓度的峰谷现象。而本疗法则是呈现的24小时稳定均衡地持续刺激与吸收状态。
7、通过穴位与本制剂的功效和有效药理成分,实现了降低全血细胞的粘度,恢复血管内皮细胞膜弹性及恢复组织静水压,并通过消除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除小动脉及微血管的痉挛,达到恢复动脉及微细血管的弹性,最终降低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总阻力来实现降低血压,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病因及病理过程中的实质问题,故获得的降压效果是稳定而持久的。
8、本发明组方是在解除高血压的病因,改善病理的基础上使血压恢复正常,故可有效地减轻或消除高血压对机体组织的损伤,有效地恢复重要脏器的功能,这对于预防冠心病,降低脑卒中、高血脂症、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及代谢紊乱综合症等,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9、本发明选用西药硝苯地平,心得安的加入,这两种药品在西药类中系毒副作用较小的一组药物,有临床报导其降压效果也是相对理想的。从九十年代国内学者已开始采用中药西药结合的联合用药,实践证明,其效果实比单一用药(中药或西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本研究组方之选择,旨在快速降压,另一方面亦对中药组方起到协助推动的作用,意在以西药快速降压缓解其标,中药从根本上解决血压的调控功能,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实现彻底治愈高血压的目的。这可以说是本研究实施的功补兼施,标本兼治,中西药的完美结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的6个处方实施例(下表中单位均为质量g)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选用上述处方,敷用后均会有明显效果。
临床效果本药物经临床使用观察,在治疗不同性别,年龄的病人96例(男性61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9岁)中,无一例发生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经治愈的93例(男59例,女34例)高血压病人,治疗前血压为180-155/115-93mmHg,其中大部分病人伴有头痛、头晕与失眠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血压为146-125/88-67mmHg,有伴随症状的病人也随血压的好转减轻至消失。停止用药后,这些人的体质、精神状况均较治疗前健康愉快。经本制剂治愈的93例病人中,至目前停用降压药时间最长者已逾15年。治愈率达96.9%。
典型病例介绍例1汪××,男,56岁,1992年3月6日初诊。自诉12年前因头晕、头痛、睡眠不佳,在医院检查,测血压165/106mmHg,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自此开始口服降压药,最初口服复方降压灵、复方萝布麻、复方丹参片、维生素C等,服药3年多后,效果不理想,改服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等药,在服用上述药物,血压能够稳定在正常范围,一旦停药2天以上,血压即上升,(但不及初诊断高血压前高),故一直不敢停药,至听他人言及本疗法,吃了多年的药,抱着试一试而接受治疗,治疗前检查血压3次145-136/92-86mmHg。
治疗过程中血压为140-125/88-76mmHg,治疗共换药10次,历时45天,停止用药。停药后经30余次随访,血压至今稳定正常,头晕、头痛亦未再出现,睡眠良好,身体状况亦佳。
例2邹××,男,59岁,2005年6月14日初诊。自述5年前本单位职工体检,查血压160/100mmHg,半月后又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即口服降压药,5年多来,若服药血压尚能稳定,停药则血压又上升。改用本法治疗,治疗前测血压135/90mmHg,伴每日不定时轻度头晕。经第一次敷贴用药历时4天,头晕消失,治疗过程中血压为135-123/86-78mmHg,共换药10次,血压稳定,停药观察,在停药后3个月内每15天左右测血压1次,3个月后每月左右测血压1次,所测血压为136-128/88-76mmHg,且停药至今头晕未再现,感觉身体无不适,每日早晨按时6点钟起床,骑自行车至2-3公里处返回,精神状况很好。
例3刘××,男,69岁。2006年5月15日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自述2003年4月因头晕、头痛、心慌,去医院就诊,检查血压180/110mmHg,确诊为“高血压伴冠心病”。当时医院要求住院治疗,但因工作丢不开,未能住院,医院门诊给处方贝它络克,非络地平等药,自己也口服三七与山楂粉,血压逐渐下降,心慌也有好转,服了一段时间,感觉费用太贵,改服尼沸达,珍菊降压片,继服三七、山楂粉。至接受本疗法治疗的当天停止口服降压药。治疗前测血压为145/88mmHg,经10次敷贴药治疗,治疗过程中血压为140-125/83-70mmHg。于2006年6月30日停止治疗。停药至今,血压稳定,精神很好,全身亦无不适反应。
例4邹××,女,66岁。经介绍,于2006年11月6日前来就诊。自述20年前因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于××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后效果不理想,继续服用甲状腺素片维持。3年前感觉头晕、头昏、睡眠不佳、身软无力加重,去医院就诊,检查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除服甲状腺素片外,并处以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降压药。1日2次,从未间断。接受本法治疗前血压105/60mmHg,血压已有偏低趋势,嘱停止口服降压药,甲状腺素片继续,经第1次用药后,血压有所回升115/70mmHg,至本疗法于12月21日停止用药血压为130/78mmHg。嘱回家后随时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已自购血压计,并学会自己测血压)。2007年3月21日电话咨询患者述,自返家后,精神、食欲、睡眠均较好,血压一直稳定,身体亦无其他不适,近期血压为128/80mmHg。且甲状腺素片原为每日服2次,近一周来已改为每日服1次。从本例治疗前后血压的结果,也可说明本中药配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注本制剂所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本新法治疗时,均即停止一切口服降压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列药物原料制成吴茱萸10-90g,半夏10-40g,钩藤10-80g,硫黄10-35g,桑寄生10-42g,磁石10-48g,川芎10-90g,菊花10-80g,地骨皮10-65g,葛根10-80g,代赭石10-48g,桂枝10-26g;麦芽10-33g,地龙10-80g,泽泻10-65g,大黄10-65g,硝石10-45g,黄豆10-90g,杜仲10-80g,五灵脂10-42g,蒲黄10-42g,山楂10-50g,槟榔10-42g,垂柳叶10-90g,心得安2-3g,硝苯地平2-3g。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外用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列药物原料制成吴茱萸10-90g,半夏10-40g,钩藤10-80g,硫黄10-35g,桑寄生10-42g,磁石10-48g,川芎10-90g,菊花10-80g,地骨皮10-65g,葛根10-80g,代赭石10-48g,桂枝10-26g;麦芽10-33g,地龙10-80g,泽泻10-65g,大黄10-65g,硝石10-45g,黄豆10-90g,杜仲10-80g,五灵脂10-42g,蒲黄10-42g,山楂10-50g,槟榔10-42g,垂柳叶10-90g,心得安2-3g,硝苯地平2-3g。
文档编号A61K35/24GK101041027SQ20071004893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谭怀志, 谭懿, 谭雅元 申请人:谭怀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