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药物上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181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药物上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药物上的用途,特别是在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以及防治乳腺癌上的药物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在病理上表现为小叶导管和腺泡增多,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等而形成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乳腺内部供血变化。为成年妇女常见多发病,近年认为,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乳腺增生病非典型增生阶段,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医中药有乳僻消、乳块消、乳安片、百消丹、逍遥丸、小金丹等。西药有5%碘化钾、溴隐停、丹那唑。但中药存在着服药周期长,效果不佳的缺陷,西药的副作用较大。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医学上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其中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随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继发变性及合并症等而异。现有的中药的服药期长,疗效慢,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主要是西药。虽然有若干项中国专利申请涉及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制剂,但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仅有修正药业、吉林首席药业等生产的妇康片。
乳腺癌(mammary carcinoma)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女性的乳房组织与女性的内分泌、雌激素有直接关连。男性患乳腺癌的机会只有女性患者的百分之一。女性乳房的发育是受雌激素的影响。已经证实雌酮与雌二醇对乳腺癌有影响。乳房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组织(乳癌),少数可源自乳房的各种非上皮组织(各种肉瘤),偶可见到混合性的癌肉瘤。研究表明,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的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以及乳腺癌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体内的雌激素代谢紊乱,长期受雌激素的刺激有关。乳腺增生患者由于雌激素绝对或相对分泌过多,孕激素相对减少,致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导致正常乳腺组织过度增生而复旧不全,因而发生乳腺增生病。另有研究表明,如果妇女长期服用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较高,则由激素所造成的乳腺癌的危险上升了48%。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亦称子宫平滑肌瘤。一般认为,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病因。
CN02129413.5、CN01127576.6分别公开了一种催乳中药制剂,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对产后气血虚弱所致的缺乳、少乳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量,本发明的研究人员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认为该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以及防治乳腺癌上的具有显著的效果,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药物上的用途,特别是在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以及防治乳腺癌上的药物上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CN02129413.5、的全部内容被引入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专利完全相同,因此在以下是对该专利的简要叙述。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中药制剂”是指由CN02129413.5、CN01127576.6公开内容所公开的,包括其原料种类、配方比例、制备工艺以及其所公开的优选范围所界定的最终产品。具体为CN02129413.5、CN01127576.6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乳药物制剂,该药物配方科学、合理,安全性好、疗效高、疗程短(3-4天)。具有益气养血,通络下乳之功效,能够降低体内对乳汁分泌起抑制作用的雌二醇(E2)水平,提高体内促进乳汁分泌的泌乳素(PRL)的水平,PRL/E2比值增高,因而疗效显著。
CN02129413.5、CN01127576.6专利申请为了实现其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如下中药成分黄芪100-487重量份党参100-487重量份白术50-196重量份当归50-196重量份川芎49-146重量份,柴胡49-146重量份王不留行(炒)60-146重量份漏芦50-146重量份萱草根49-100重量份本发明的上述成分经浸泡、水提、滤过及浓缩后,得到浸膏。
上述浸膏加入常用药物辅料制备为药用的各种固体制剂。
具体地说,CN02129413.5中公开的中药组成为黄芪146-487重量份党参146-487重量份白术98-196重量份当归98-196重量份川芎49-146重量份。
柴胡49-146重量份王不留行(炒)73-146重量份漏芦82-146重量份萱草根49-98重量份。
其具体的制备工艺为其中本发明的药物还包括480重量份调味剂,以及420重量份赋形剂,以制备颗粒剂、片剂、口服液、胶囊等可药用剂型。
其中的重量份可以是钱、克、千克、公斤、吨等计量单位。
其中的调味剂为蔗糖、葡萄糖、果糖或甜味剂,赋形剂为淀粉、糊精、或适合本发明的其他赋形剂。
该催乳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处方量的各味中药加7-15倍水浸泡2-20小时后,加热煮沸1-3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5-10倍水,加热煮沸0.5---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4-8倍水,加热煮沸0.5---2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
将滤过的上述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1---1.5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调味剂、过120目筛的赋形剂,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上述浸膏,继续搅拌成适宜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0-70℃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得颗粒,分装即可。
相对于1公斤原料药材,优选加入10公斤水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8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6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1.35g/ml的浸膏约300g。其中滤过采用中药制备中常规的方法及设备。
CN02129413.5优选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九味药组成的1公斤原料药材,加入10公斤水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8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6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1.35g/ml的浸膏约300g。
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480g调味剂、过120目筛的420g赋形剂,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上述浸膏,继续搅拌成适宜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0-70℃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得1000克颗粒,分装即可。
上述浸膏可以按照常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成颗粒剂、胶囊。
CN01127576.6中公开的中药组成为每1000g制剂由以下组分制成黄芪100g-200g、党参100g-180g、白术50g-130g、当归100g-180g、川芎60g-120g、柴胡50g-130g、王不留行60g-120g、漏芦50g-130g、萱草根50g-100g。优选每1000g制剂由以下组分制成黄芪135g-160g、党参135g-160g、白术90g-105g、当归135g-160g、川芎90g-105g、柴胡90g-105g、王不留行90g-105g、漏芦90g-105g、萱草根70g-80g。
其制备方法为上述药物清洗、除杂质后,加水8Kg-12Kg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6Kg-10Kg,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5Kg·8Kg,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合并三次滤出的药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糖粉400g-600g,过120目筛的糊精300g-500g,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浸膏,继续搅拌成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0-70℃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制得1000g颗粒。
两个专利中优选的组成均为黄芪146重量份党参146重量份白术98重量份当归146重量份川芎98重量份柴胡98重量份王不留行(炒)98重量份漏芦98重量份萱草根73重量份。
除上述方法外,CN02129413.5所述的颗粒状催乳药物也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其他方法,如喷雾干燥法制备,具体地说,向水提取液中加入调味剂和赋形剂,经过喷雾干燥得到颗粒制剂,喷雾干燥法采用的工艺参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的中药喷雾干燥制备颗粒的方法。
上述组成及制备方法得到的产品,都在本发明的用途所包括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本发明中药制剂还可用于制备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以及防治乳腺癌的药物,而且该中药制剂疗效显著,并且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各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得制剂通用名为催乳颗粒、催乳胶囊、口服液、催乳片及乳欣片等。
CN02129413.5的实施例1将黄芪146克,党参195克,白术196克,当归98克,川芎90克,柴胡49克,王不留行(炒)90克,漏芦87克,萱草根49克加水7公斤浸泡20小时后,加热煮沸3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7公斤,加热煮沸0.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4公斤,加热煮沸2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1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蔗糖粉480g,过120目筛的糊精420g,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上述浸膏,继续搅拌成适宜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0-70℃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可加入下批软材中循环使用),得颗粒,分装即可。
CN02129413.5的实施例2将黄芪250克,党参146克,白术120克,当归120克,川芎49克,柴胡60克,王不留行(炒)73克,漏芦102克,萱草根80克加水6.5公斤浸泡10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3.25公斤,加热煮沸3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3.9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制备0.25克/粒的胶囊制剂。
CN02129413.5的实施例3将黄芪166克,党参300克,白术98克,当归140克,川芎146克,柴胡100克,王不留行(炒)110克,漏芦82克,萱草根60克加水15公斤浸泡2小时后,加热煮沸2.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10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8.5公斤,加热煮沸0.5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5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将浸膏加1000克水溶解,并加入葡萄糖480克,淀粉420克混合,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得到颗粒状本发明的催乳颗粒。
CN02129413.5的实施例4将黄芪300克,党参200克,白术110克,当归160克,川芎110克,柴胡146克,王不留行(炒)130克,漏芦120克,萱草根98克加水18公斤浸泡15小时后,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12公斤,加热煮沸1.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10公斤,加热煮沸1.5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
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5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参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为胶囊。
CN02129413.5的实施例5将黄芪487克,党参400克,白术150克,当归196克,川芎60克,柴胡120克,王不留行(炒)146克,漏芦130克,萱草根70克加水21公斤浸泡8小时后,加热煮沸1.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10.5公斤,加热煮沸1.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8.8公斤,加热煮沸1.5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
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480g蔗糖、过120目筛的420g糊精,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上述浸膏,继续搅拌成适宜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5℃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得颗粒,分装即可。
CN02129413.5的实施例6将黄芪400克,党参487克,白术130克,当归100克,川芎100克,柴胡100克,王不留行(炒)85克,漏芦146克,萱草根55克加水18公斤浸泡15小时后,加热煮沸3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10.5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8.8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
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4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为颗粒。
CN02129413.5的实施例7将黄芪146克,党参300克,白术196克,当归120克,川芎49克,加水18公斤浸泡8小时后,加热煮沸1.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10.6公斤,加热煮沸0.5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8.8公斤,加热煮沸2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15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为颗粒制剂。
CN02129413.5的实施例8将黄芪487克,党参146克,白术120克,当归98克,川芎100克,加水9.5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7.6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5.7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
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0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480g蔗糖、过120目筛的420g淀粉,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上述浸膏,继续搅拌成适宜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70℃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得颗粒,分装即可。
CN02129413.5的实施例9将黄芪400克,党参487克,白术98克,当归196克,川芎146克,加水13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10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8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
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3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参照实施例9的方法制备颗粒,分装即可。
CN02129413.5的实施例10将黄芪160克,党参200克,白术100克,当归100克,川芎90克,柴胡60克,王不留行(炒)100克加水8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6.5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4.8公斤,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
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5g/ml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备用。
参照实施例9的方法制备颗粒,分装即可。
CN02129413.5的实施例11将黄芪146克、党参146克、白术98克、当归146克、川芎98克、柴胡98克、王不留行(炒)98克、漏芦98克、萱草根73克加入10公斤水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8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6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1.35g/ml的浸膏约300g。
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480g蔗糖、过120目筛的420g糊精,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上述浸膏,继续搅拌成适宜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0-70℃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得1000g颗粒,分装50包即可。
实施例12实施例11得到的浸膏3-10重量份加入稀释剂或吸收剂1-10重量份、崩解剂4-16重量份、润滑剂0.1-1重量份,按照片剂的常规制备方法压片。
实施例13-15以下为CN01127576.6的实施例1-4 下面以表中实施例三的组分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将组分中各药材清洗、除杂后,加水10Kg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8Kg,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6Kg,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合并三次滤出的药液经薄膜浓缩器进行预浓缩后再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80℃测)的浸膏,通过控制浸膏相对密度,使制剂的有效成份含量保持稳定,浸膏冷却至室温;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糖粉480g,过120目筛的糊精420g,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浸膏,继续搅拌成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0-70℃通风于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制得1000g催乳颗粒。
实验例1鼠乳腺增生研究本实验例为本发明颗粒制剂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症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中药本发明中药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症(模型)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模型大鼠50只,分为本发明中药治疗组(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药乳块消治疗组和模型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与阴性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10只;血清激素测定雌二醇、泌乳素、孕酮水平;病理学检察本发明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空白对照组在乳腺小叶数、乳腺腺泡数、腺泡腔直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本发明中药各治疗组与乳块消治疗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治疗后对血清激素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乳腺小叶数、乳腺腺泡数、腺泡腔直径等指标经用本发明中药治疗后疗效显著(P<0.01),本发明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乳块消治疗组(P<0.01)。即本发明中药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症疗效显著,且优于乳块消。
1、目的研究中药本发明中药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2、材料2.1药物2.1.1实验用药本发明实施例11所制得的产品2.12阳性对照药乳块消,片剂,每片0.35g,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2.13大鼠乳腺增生病/症模型制备用药苯甲酸雌二醇0.2mg/ml;黄体酮20mg/ml,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2动物选择雌性成年未孕Wistar大鼠,体重180-200g,共80只,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3试剂盒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双抗法)放免测定试剂盒,天津德普生物技术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生产。
2.4病理诊断仪器莱卡切片机、脱水机,Olympus显微镜,莱卡摄像及图像处理系统。
3、实验方法3.1乳腺增生病/症动物模型的制备根据《实验动物的疾病模型》文中(P392,1997,天津科技译文出版公司)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制备。
雌性Wistar大鼠70只,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25天;继而改用肌肉注射黄体酮4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5天。
3.2分组与给药将确诊为乳腺增生病/症的大鼠于停止给予黄体酮24小时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本发明中药治疗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6g/kg·天、0.8g/kg·天、0.4g/kg·天(相当于生药13.7、6.8、3.4g/kg·天,其中0.8g/kg·天相当于催乳颗粒给药量70g/kg·天);阳性对照组乳块消,3.0g/kg·天;模型空白对照组灌服等容量辅料混悬液;以及阴性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10只,灌服等容量辅料混悬液。本发明中药片及乳块消片粉碎后用蒸馏水制成混悬液灌服,连续灌胃给药2周。
3.3疗效观察3.3.1血清激素水平检测末次给药24小时后,动物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处死,采血制备血清;采用放免药盒测血清雌二醇、泌乳素、孕酮水平。
3.3.2病理观察末次给药24小时后将动物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处死,肉眼检查乳房情况后,取每只动物第二对乳房活检,2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并对乳腺组织作图像处理。
(1)模型组病理要求小叶明显增大几乎融合,间质较少,腺泡明显增多、增大、扩张,腺管变形呈多形性。乳腺导管管腔,腺泡腔扩张明显,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上皮增生明显可呈不规则状突起,管腔中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物,小叶体积增大,分叶增多,小叶腺数平均5-8个叶,导管上皮细胞层数明显增多,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
(2)乳腺增生分级标准0级乳腺小叶不增生,腺体数量极少,腺胞不扩张,处于静止期状态。
I级乳腺小叶轻度增生,个别腺泡轻度增生或导管轻度扩张,腺泡及导管内有少量分泌物存在。
II级乳腺小叶大部分增生,腺泡及导管内分泌物较少,部分腺泡或导管仍处于轻度扩张状态但无明显囊泡形成,腺泡上皮增生但无明显乳头状突起。
III级乳腺小叶明显增生,数量增加,腺泡或导管处于极度扩张状态,部分呈囊泡状,腺管上皮增生,增生的上皮突入管腔呈乳头状,层次增多,腺泡内及导管内有分泌物存在。
(3)疗效评定乳腺增生分级为I级(含I级)以下判为有效。
3.4数据分析根据治疗结果,统计本发明中药治疗组、乳块消治疗组、模型组的血清激素水平、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并经图像处理系统计算腺体小叶数、腺泡数及腺泡泡腔直径,比较本发明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空白对照组及与乳块消治疗组的疗效,并作显著性检验。
4、结果与讨论4.1给药后各组血清激素水平变化4.1.1血清雌二醇(E2)变化E2(125I)双抗放免测定标准曲线,r=0.9986,NSB/T(%)=1.972%;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1中药(中、低剂量组)治疗后E2向正常方向恢复,但方差分析各组无明显差异(表1)。此现象表明,在模型制备过程中给予大量雌孕激素造成动物体内雌孕激素代谢紊乱,但给予适量本发明中药治疗后有一定调节作用。
4.1.2血清孕酮(PrG)变化孕酮(125I)双抗放免测定其标准曲线,r=0.9993,NSB/T(%)=2.653%;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PrG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空白对照组,亦明显低于本发明所述的颗粒制剂、乳块消各治疗组;本发明中药、乳块消治疗组PrG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空白对照组(表1,P<0.01);本发明中药治疗组明显调高血清PrG并似有剂量效应关系趋势。本发明中药各剂量组高于乳块消组F<0.05)。
4.1.3血清泌乳素变化泌乳素(125I)双抗放免测定标准曲线,r=0.9985,NSB/T(%)=2.666%;模型空白对照组泌乳素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各治疗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阴性空白对照组(P<0.01,表1)。
总之,因在模型制备过程中给大鼠注射了大量E2、PrG,造成大鼠内分泌严重紊乱,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后有一定调节作用,但变化不规律。
4.2乳腺病理改变4.2.1阴性空白对照组乳头部被复鳞状上皮,表面不平,乳腺管的开口部也被复鳞状上皮。乳头部的输乳管被复柱状上皮,有皱襞,间质内可见成束的平滑肌。乳腺小叶由小导管及腺泡组成,小叶清晰,小叶内间质疏松。导管上皮细胞排列规则,导管璧较薄,小叶体积较小、分叶少,小叶数多为1-3个叶,导管上皮细胞层数较少。
4.2.2模型空白对照组小叶明显增大几乎融合,间质较少,腺泡明显增多、增大,扩张、导管变形呈多形性。模型组乳腺导管管腔、腺泡腔扩张明显,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上皮增生明显可呈不规则状突起,管腔中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物,小叶体积增大,分叶增多,小叶腺泡数平均5-8个,导管上皮细胞层数明显增多,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导管增生、腺泡增生、囊性增生和混合型出现率较高。
4.2.3本发明中药治疗组高剂量组大鼠乳腺小叶数及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减少,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明显减轻,比乳块消组抑制乳腺增生程度要强;中剂量组小叶数及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减少,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明显减轻,比乳块消组抑制乳腺增生程度更强;低剂量组小叶数及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减少,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明显减轻,与乳块消组比较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4.2.4乳块消组小叶数及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减少,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有减轻作用。
将上述病理改变按乳腺增生分级标准计数(表2)及组织细胞变化经图像处理后(表3)表明,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乳腺增生明显,大部分达III级增生,各治疗组明显比模型组减轻,本发明中药中剂量组较乳块消组亦明显减轻(P<0.05);各治疗组乳腺小叶数、腺泡数及腺泡腔直径明显比模型对照组减轻;按疗效标准统计处理表明,本发明中药各治疗组疗效皆在70%以上,且明显优于乳块消组(表4)。
表1实验各组给药结束时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变化(n=10,±S)

表2大鼠乳腺病理增生分级

表3.实验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细胞变化

表4本发明中药各治疗组及乳块消组疗效比较

X2检验,4组间比较,P<0.05;结论本发明中药各剂量组疗效无差异;本发明中药各剂量组疗效优于乳块消组。
实验例2子宫肌瘤研究本实验例为本发明所述中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动物雌性健康成年未孕豚鼠、体重350g~400g;健康Wistar大白鼠、体重180g~220g,雌雄兼用;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g~22g,雌雄各半;以上动物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药品与试剂本发明实施例8所制得的催乳产品,对照组桂枝茯苓丸(山西省临汾中药厂生产,批号040508);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1mg/ml,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批号040801);黄体酮注射液(10mg/ml,天津氨基酸公司生产,批号041012);阿斯匹林肠溶片(0.5g/片,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1118)。
2方法与结果2.1抗子宫平滑肌瘤样增生作用的研究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枝茯苓丸组、乳欣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12只动物。参照李氏法制作子宫平滑肌瘤样增生模型。造模方法为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mg/只,每周3次,连续3个月后,加黄体酮1.5mg/只肌注,2次/周,连续1个月。在造模同时,模型组每日灌喂生理盐水2ml/只,桂枝茯苓丸组每日灌喂桂枝茯苓丸1g/只(约相当于60kg体重成人常规用量的25倍),催乳颗粒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灌喂催乳颗粒1g/只、0.5g/只(约相当于60kg体重成人常规量的25倍、12.5倍)。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并每日灌喂生理盐水2ml。4个月后,所有动物称重,击头处死,剖腹观察子宫大体形态,沿子宫膀胱连接处剪取子宫,称重,计算子宫系数(子宫重/100g体重),量取子宫颈以上及分角子宫根部横径,然后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子宫分角以上相同部位横切取材0.3mm,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观察子宫组织形态,每张切片选取5个部位在10×10倍镜下显微测微尺测量平滑肌厚度,取平均值。数据采用MINITABSOFTEARE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处理。结果如下
2.1.1催乳颗粒对子宫重量的影响见表5。模型组子宫重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催乳颗粒高剂量组子宫重量较模型组显著减轻(P<0.05),催乳颗粒低剂量组,桂枝茯苓丸组子宫较模型组有减轻趋势,但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表5子宫重量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下同。
2.1.2催乳颗粒对子宫横径变化的影响见表6。模型组两处子宫横径较空白组增粗、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治疗组横径均小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6子宫横径比较(cm,x±s)

2.1.3催乳颗粒对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镜下观察,造模组分角子宫根部平滑肌层明显呈不均匀增厚,且平滑肌细胞排列系乱,其中有7只平滑肌排列呈卷云状或编织状,病变近似瘤样增生;催乳颗粒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及桂枝茯苓丸组分角子宫平滑肌层薄于造模组,排列规整,催乳颗粒低剂量组和桂枝茯苓丸组分别有个别区域出现瘤样增生病变。
2.1.4催乳颗粒、对子宫平滑肌厚度化影响见表7。模型组子宫平滑肌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桂枝茯苓丸和催乳颗粒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子宫平滑肌厚度较模型组薄(P<0.05)。
表7子宫平滑肌厚度比较

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催乳颗粒对雌、孕激素诱发的豚鼠子宫平滑肌瘤的作用。灌胃给药,连续灌服120天,结果发现本发明中药催乳颗粒组能抑制雌、孕激素诱发的豚鼠子宫平滑肌瘤样增生、减轻增重子宫的重量及其平滑肌层增厚等病理现象。以低、中、高组剂量灌胃给药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
2.2止血作用的研究2.2.1催乳颗粒对小鼠断尾出血的影响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1ml/只)、桂枝茯苓丸组(10g/kg)、实施例8的催乳颗粒低、高剂量组(5g/kg、10g/kg),每组15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天,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小时,分别以利剪将小鼠尾尖0.5cm处横断,待血液自行流出时,每隔15sec用滤纸吸去血滴1次,直至血液自然停止,比较各组出血时间(见表20d)。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较,催乳颗粒可显著缩短小鼠尾出血时间(P<0.05),桂枝茯苓丸具有使小鼠出血时间缩短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2催乳颗粒对小鼠凝血的影响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半,分组及给药同2.2.1;最后一次给药2小时后,采用毛细血管法测凝血时间取长5cm,内径1mm玻管插入小鼠内毗静脉丛取血,满后每隔15sec折断玻管一段,检查有无血凝丝出现,计算从采血到出现血凝丝时间,为凝血时间。比较各组凝血时间(见表8)。结果表明用药组和对照组比较,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8催乳颗粒对出凝血时间的影响(min,x±s)

*与对照组比P<0.05。
2.3抗炎作用的研究2.3.1催乳颗粒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的影响方法与结果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ml/只);阿斯匹林组(0.2g/kg),桂枝茯苓丸组(10g/kg),实施例8的乳欣组(5g/kg、10g/kg),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日,最后1次给药后30分钟,将二甲苯滴于小鼠右耳背15钟后处死动物,用5mm打孔器沿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孔取材,分别称重,以两耳片重差代表肿胀程度,比较各组肿胀程度并求出抑制率(MinitabSoftware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见表9,用药组与空白组比较,阿斯匹林、催乳颗粒高、低剂组均可使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显著减轻(P>0.05),桂枝茯苓丸组变化无显著意义(P<0.05)。
表9催乳颗粒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的影响

本发明同时观察了本发明中药催乳颗粒(实施例12)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水肿以及对鸡蛋清引起大鼠的足踞肿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冶疗本发明中药催乳颗粒能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导致的大鼠足踞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中药的抗炎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2.3对雌激素所致小鼠子宫增重的影响用sc雌二醇的方法,制备小鼠子宫增重模型。本发明实施例11的中药催乳颗粒以低、中、高剂量给昆明种雌性小鼠ig(灌胃给药)给药,连续灌服10天,实验结果发现冶疗本发明中药中剂量组(13.569生药/kg)和高剂量组(27.129生药/kg)小鼠的子宫系数比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冶疗本发明中药对雌激素引起的小鼠子宫增重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2.4对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采用人鼠肠系膜微循环模型,观察中药制剂本发明中药对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冶疗本发明中药低、中、高三剂量组用药后,能明显扩张肠系膜的细动脉和细静脉口径。对高分子右旋糖酥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药物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促进血流速度,减少血细胞聚集、粘壁,防止血流淤滞。冶疗本发明中药对微循环的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3、对脉鼠实验性子宫平滑肌瘤的影响观察冶疗本发明中药对雌、孕激素诱发的脉鼠子宫平滑肌瘤的作用。以低、中、高系列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灌服120天,结果发现各给药组均不同程度地抑制雌、孕激素诱发的琢鼠子宫平滑肌瘤样增生、减轻增重子宫的重量及其平滑肌层增厚等病理现象。
4、抗炎作用本实验观察了冶疗本发明中药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水肿以及对鸡蛋清引起大鼠的足踞肿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冶疗本发明中药能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导致的大鼠足踞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中药的抗炎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5、对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采用人鼠肠系膜微循环模型,观察中药制剂本发明中药对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冶疗本发明中药低、中、高三剂量组用药后,能明显扩张肠系膜的细动脉和细静脉口径。对高分子右旋糖酥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药物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促进血流速度,减少血细胞聚集、粘壁,防止血流淤滞。冶疗本发明中药对微循环的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对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片剂以及其它剂型分别进行上述试验,得到基本相似的结果。
实验例3乳腺癌研究本实验例通过研究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2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从而验证本发明所述中药对治疗或防治乳腺癌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未交配雌性Balb/c-n/n裸小鼠,鼠龄4~6周,体重10-20g,共40只,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中心;人乳腺癌细胞株MCF27购自武汉典型动物保藏中心;试验用药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按照实施例5的方式制备;多柔比星为阳性对照药,由浙江海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丙二醇(分析纯)为重庆东方试剂厂生产;抗Ki267单克隆抗体(鼠抗人,即用型)和SP试剂盒(通用型)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2实验方法1.2.1MCF27裸鼠移植瘤的复制 将MCF27细胞株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1 1640培养液中,并按16U/100mL加入精制胰岛素。待传代至足够数量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的胰酶消化成1.0×10-7mL-1的细胞悬液,于裸小鼠右侧第1乳腺部位皮下注射,0.2mL/只。
1.2.2实验分组 肿瘤细胞接种后28d,有36只可见接种部位移植瘤生长,4只未成瘤。将移植瘤接种成功的裸鼠随机分组。I组(溶剂对照组)给予20%内二醇,0.1mL/d,腹腔注射,1次/d,连续15d;II组(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50mg/(kg·d)溶于0.1mL20%丙二醇中,腹腔注射,1次/d,连用15d;III组(多柔比星组)给予多柔比星5.23mg/(kg·d)溶于0.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1、d8、d15;给予20%丙二醇0.1mL/d,腹腔注射,1次/d,连用15d;IV组(联合用药组)给予多柔比星5.33mg/(kg·d)溶于0.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1、d8、d15;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50mg/(kg·d)溶于0.1mL 20%丙二醇中,腹腔注射,1次/d,连用15d。
1.2.3移植瘤生长情况及药物抑瘤作用观察 用药前及用药后每3d测量一次移植瘤最小径(a)和最大径(b),计算移植瘤体积(V=a2*b/2),并据此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药物处理结束后1d,脱颈椎处死裸鼠,观察记录各组裸鼠乳腺包块形态大小,将每个肿块剥出称重,计算抑瘤率。
抑瘤率(%)=(1-实验组瘤重/对照组瘤重)×100%1.2.4组织学及电镜观察 取新鲜的移植瘤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5μm),HE染色。4℃4%戊二醛预固定,1%锇酸固定,浸透包埋,半薄切片,光镜定位,超薄切片,染色,以Hitachi2600透射电镜观察。
1.2.5免疫组化检测Ki267的表达 按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的SP法进行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判断Ki267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判断标准400倍镜下5个视野中各计100个肿瘤细胞的阳性百分数,取其均值作为Ki267标记指数(Ki267 LI)。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各项数据均以x±s表示,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
2结果2.1移植瘤生长情况接种MCF27乳腺瘤细胞株后10d,于接种处可见微小突起,以后逐渐明显,40只裸鼠中有36只先后出现肿块,接种成功率90%。接种28d后36只裸鼠移植瘤长径长至0.8cm左右,再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药物处理后,各组移植瘤继续生长增大,但对照组移植瘤生长明显快于其它3组(表10)。
表10移植瘤生长体积(mm3)

2.2药物的抑瘤作用I组移植瘤质量明显高于II、III、IV组。II、III、IV组抑瘤率分别为36.46%、53.88%和41.49%。IV组抑瘤率高于II组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本发明所述中药可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但在此剂量水平及用药时间上,联合用药无明显协同作用(表11)。
表11各组裸鼠移植瘤质量比较

(SPSS 10.AVONA分析,II、III、IV组与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I、III、IV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观察2.3.1巨检 移植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生长,质地硬,切面灰白,大部分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对照组可见胸壁浸润,其中1只还发现腋窝肿大淋巴结1枚。
2.3.2光镜 移植瘤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核大,浓染,核异形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核质比例明显增大。各组内均可见组织坏死区,对照组相对较少。对照组发现的腋窝肿大淋巴结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癌。
2.3.3电镜 移植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核大不规则,核质比例增大。对照组瘤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核仁大,有的细胞可见2个核仁。本发明中药组可见局灶性坏死区,核仁连集,常染色质多,细胞器少,可见腺样分化及内包涵物,并可见凋亡现象。多柔比星组局灶性坏死区明显,核仁大小不一,有的可见双核仁,核仁边集明显,可见核膜破裂,部分粗面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细胞器部分崩解。
2.4移植瘤组织Ki-67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移植瘤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对照组表达率高于本发明中药组、多柔比星组及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组低于单用本发明中药组(表12)。
表12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抗Ki-67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SPSS10.0AWONA分析,II、III、IV组与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I、III组与IV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I、III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本实验通过复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CF27裸鼠移植瘤,观察本发明中药的抗癌作用,对照组瘤重明显高于本发明中药组、多柔比星组多联合用药组,P<0.01,表明本发明中药及联合用药均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本实验用的MCF27细胞株不是耐多柔比星的细胞株,因此没有体现出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
尽管MCF27细胞株不是高侵袭性的细胞株,但我们仍然观察到对照组裸鼠有胸壁浸润的现象,其中1只尚有腑窝肿大淋巴结,经病理证实系淋能结转移癌,而其他各药组均未发现此现象,反映本发明所述中药及联合用药对移植瘤生长、浸润甚至转移有抑制作用。Ki-67存在于细胞周期的G1后期、S、G2和M期,而不存在于静止的G0期细胞,是应用最广泛的增殖标记之一。它在G1后期开始出现,在S期和G2期逐渐升高,M期达到高峰,有丝分裂结束后,迅速降解消失。Ki267指数与肿瘤良、恶性程度有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且Pierga等提出,Ki-67表达情况可用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或作为判断肿瘤侵袭能力的一种标志。本实验结果Ki-67指数对照组最高,本发明中药组次之,均高于联合用药组,P<0.01,表明本发明所述中药有抑制移植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可协同多柔比星提高其抗增殖作用。
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中药制剂也具有基本的效果。
实验例4毒理研究本实验例涉及本发明药物的毒理学研究。
以小鼠为受试动物,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对中药本发明中药单次经口灌胃给药毒性进行观察。本发明中药给药剂量30g/kg(相当于生药256.2g/kg体重),20只动物,雌雄各半;经口灌胃给药,给药1天,上午、下午各1次,连续观察14天。
给药后对小鼠的一般症状、体重等进行观察。本发明中药给药后30min内、1-4h时及此后14天内均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14天后体重增加无降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单次给药的最大给药剂量大于30g/kg,本发明中药用药不会产生急性毒性反应。
本发明中药重复给药毒性很低,大剂量给药时可引起一过性肝功能、血清CHOL改变,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变化,大体解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初步推定本发明中药作用靶器官为肝脏,但改变属可逆性。本发明中药大鼠经口给药安全剂量在4-8g/kg,相当于人生药给药量为34.2-68.3g/kg,折算为人生药用量的6-12倍。
综上表明,本发明中药用药无急性毒性反应,重复用药安全。
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中药制剂也具有基本的效果。
实验例5稳定性试验本实验例涉及本发明药物的初步稳定试验。
1.方法取样品置温度37-40℃,相对湿度75%的恒温恒湿箱中定期检查各项指标进行加速试验。
每月观察一次,观察外观,崩解时间,并对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连续观察六个月。
2.结果本制剂中各项指标在六个月的加速试验中结果如下外观 无变化,崩解时间 31-40min,鉴别 阳性,黄芪甲苷含量 无明显波动,阿魏酸含量 无明显波动细菌总数个/克<50,
霉菌总数个/克<50,大肠杆菌活螨 未检出3.结论本制剂经加速稳定性试验六个月指标无明显改变,上述结果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稳定性良好。
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中药制剂也具有基本的效果。
实验例6乳腺增生病68例的临床研究乳腺增生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之一,部分类型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用于治乳腺增生病具有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自觉乳房胀痛,多有周期性胀痛特点,胀痛程度不一,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扪及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肿块,质韧而不硬,边界不清,但与皮肤和基底不相连,可推动,多数有轻压痛。
1.2临床资料 68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在16~65岁,平均36.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平均8.5年。多以双乳多发性的乳腺结节、乳房胀痛等症状就诊。
1.3治疗方法 68例乳腺增生患者均口服本发明实施例6的催乳颗粒,1次1包,1日3次,饭后服用,经期停服。1个月为1个疗程,每月来院复诊1次。
2治疗效果2.1疗效标准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治愈乳房结节消失,乳痛消失;显效乳房结节变软,直径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有效乳房结节变软,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无效乳房结节无缩小,乳痛无缓解。
2.2结果68例患者均遵医嘱服药,未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结果见表13。
表13疗效与服用疗程

从表13可看出服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总有效率越高。这与中药本身特点有关,虽起效慢,但能标本同治;疗效与患者病程长短亦有关,病程较长者,相对疗程亦长。在整个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乳腺增生以中青年女子多见,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易恶变。它的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正常的乳腺组织随着月经周期性激素的变化(主要是雌激素及孕激素)周而复始地进行增生—复旧—增生的循环过程。若因各种原因,该生理过程被打乱,进而体内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致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导致正常乳腺组织过度增生而复旧不全,因而发生乳腺增生病。本发明的催乳颗粒能够通过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对乳腺增生有标本兼治之功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同时,还具有抗慢性增生性炎症的作用,可抑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因而有消肿散结的作用。我们认为,催乳颗粒不失为一种可供乳腺增生患者选择的较佳药物。
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中药制剂也具有基本的效果。
实验例7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对确诊为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的患者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催乳颗粒,月经后第七天开始服用,每次一袋,每日3次,2-3周为一个疗程,可以连续服用2-3个疗程,其药效较妇康片组提高25%。
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器他实施例的中药制剂也具有基本的效果。
实验例8乳腺癌60例的临床研究一、病例选择60例病人,均经各大医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66岁。
二、治疗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的患者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催乳颗粒,月经后第七天开始服用,每次一袋,每日3次,2-3周为一个疗程,可以连续服用2-3个疗程。
三、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肿瘤完全消失,维持时间在6个月至一年,无复发征象。
临床显效肿瘤缩小1/2以上,维持时间在1个月以上者。
临床有效肿瘤缩小不足1/2,维持时间在1个月以上者。
临床无效肿瘤无变化,或短期内有效后又继续增大者。
四、疗效观察结果
表14疗效结果

从表14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催乳颗粒,剂量准确,标本兼治,疗效独特,并且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服用方便,总有效率为78%。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中药制剂也具有基本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药物上的用途,所述中药包括如下中药成分黄芪100-487重量份党参100-487重量份白术50-196重量份当归50-196重量份川芎49-146重量份,柴胡49-146重量份王不留行(炒)60-146重量份漏芦50-146重量份萱草根49-100重量份上述成分经浸泡、水提、滤过及浓缩后,得到浸膏,在浸膏加入常用药物辅料制备为药用的各种固体及口服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以及防治乳腺癌上的药物上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中药组成为黄芪146-487重量份党参146-487重量份白术98-196重量份当归98-196重量份川芎49-146重量份。柴胡49-146重量份王不留行(炒)73-146重量份漏芦82-146重量份萱草根49-98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中药组成为黄芪100g-200g、党参100g-180g、白术50g-130g、当归100g-180g、川芎60g-120g、柴胡50g-130g、王不留行60g-120g、漏芦50g-130g、萱草根50g-100g;优选每1000g制剂由以下组分制成黄芪135g-160g、党参135g-160g、白术90g-105g、当归135g-160g、川芎90g-105g、柴胡90g-105g、王不留行90g-105g、漏芦90g-105g、萱草根70g-80g。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中药组成为黄芪146重量份党参146重量份白术98重量份当归146重量份川芎98重量份柴胡98重量份王不留行(炒)98重量份漏芦98重量份萱草根73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处方量的各味中药加7-15倍水浸泡2-20小时后,加热煮沸1--3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5-10倍水,加热煮沸0.5---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4-8倍水,加热煮沸0.5---2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制备工艺为加入10公斤水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8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6公斤水,加热煮沸1小时,合并3次水提取液,滤过后减压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1---1.5g/ml的浸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制备工艺为上述药物清洗、除杂质后,加水8Kg-12Kg浸泡12小时后,加热煮沸2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加水6Kg-10Kg,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5Kg·8Kg,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合并三次滤出的药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取经粉碎后过80目筛的糖粉400g-600g,过120目筛的糊精300g-500g,置搅拌机内混匀,在搅拌下加入浸膏,继续搅拌成软材,经14目筛制粒,颗粒于60-70℃通风干燥,干燥粒经12目筛整粒后,以40目筛筛去微量细粉,制得1000g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80重量份调味剂,以及420重量份赋形剂,以制备颗粒剂、片剂、口服液、胶囊等可药用剂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调味剂为蔗糖、葡萄糖、果糖或甜味剂,赋形剂为淀粉、糊精、或适合本发明的其他赋形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和防治乳腺癌的中药制剂以及其用途。所述的中药制剂是将黄芪100-487重量份、党参100-487重量份、白术50-196重量份、当归50-196重量份、川芎49-146重量份、柴胡49-146重量份、王不留行(炒)60-146重量份、漏芦50-146重量份、萱草根49-100重量份经浸泡、水提、滤过及浓缩后,得到浸膏,在浸膏加入常用药物辅料制备为药用的各种固体及口服制剂。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子宫肌瘤以及防治乳腺癌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K9/20GK101077384SQ20071010708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5日
发明者高尚先 申请人:高尚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