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回缩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9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回缩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卫生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自毁的注射器。
技术背景在医疗的过程中,利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是一种常见的医 疗行为。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处理不当将直接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比如 发生疾病的感染或者被针头扎伤的危险。 一次性注射器用于减少共用针头 导致感染的危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将针头保护起来并将注射器销毁 的新型注射器。现今市面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款能够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的注射 器,所利用的大多是预先压制金属弹簧作为动力达到自动回縮针的方式, 其成本高,生产难度大,价格昂贵,不能满足巨大市场的需要。还有就是 大多数还是用手动回拉式回针头的方式,往往需要双手进行操作,在回拉 的过程中也具有潜在的危险,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注射器拉回针头操作麻烦、 生产成本高昂、生产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安全可靠、有效防止发 生感染危险,而且操作简单的自动回縮针头的安全自毁的注射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回縮针头 安全自毁注射器,其包括一针筒、 一推杆筒、 一推杆密封圈、 一连接座、 一带钩连接杆、 一回弹橡皮筋;该针筒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筒体,该筒体的 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一钩槽,该筒体的底端开口处设有一底壁;该推杆筒包 括一插设在该筒体内的杆体,该推杆筒包括一设在该杆体底端的固定部, 该杆体的内部中空而形成一运动空腔;该推杆密封圈上对应该推杆筒的固
定部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和固定部连接而将推杆密封圈安装在该杆体的底端;该连接座安装在该推杆密封圈中并伸入该杆体的运动空腔中,该 连接座包括一本体部,该本体部中部开设有一容槽;该带钩连接杆安装在 该连接座的上方并伸入该杆体的运动空腔中,该带钩连接杆上部突设有一 可对应钩在该筒体的钩槽上的挂钩,该带钩连接杆顶端向下凹设有一凹槽; 该回弹橡皮筋是一封闭的橡皮圈,该回弹橡皮筋套设在该连接座的容槽和 该带钩连接杆的凹槽之间,将该连接座和带钩连接杆连接起来。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连接座的本体部的顶端向上突设 一定位柱,该带钩连接杆的下端对应该定位柱开设一定位槽。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本体部和该推杆筒的固定部紧配合具有较大的静摩擦力,该推杆密封圈的中央开设有一通孔,该连接座的 本体部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一插柱,该插柱紧密插设在该推杆密封圈的通 孔中,该本体部的直径大于插柱的直径,该推杆密封圈支撑在该本体部的下部;该注射器还包括一针座及一针座密封圈;该针座包括一设在中央的 座本体,该座本体包括一靠上端的圆柱体形的第一段以及一从第一段的底边缘向内及向下凹设的圆柱体形的第二段,该座本体上开设有一可容纳该 连接座插柱的插槽,该插柱和该插槽紧配合使连接座和针座稳定连接起来; 该针座密封圈的中央开设有一穿孔,该穿孔的直径小于该座本体的第一段 的直径并且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段的直径,该座本体的第一段插设在该穿孔 中,该针座密封圈与底壁之间具有一定空间,该针座密封圈上接触座本体 的部分的厚度等于或者小于该针座的第二段的宽度。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二段和第一段在同一轴线上, 第二段位于该第一段的下方,第二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段的直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推杆密封圈的中央向下突伸设有 一密封圈插柱,该密封圈插柱的顶端中央开设有一密封圈插槽,该连接座 的本体部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一连接座插柱,该连接座插柱对应紧密插设 在该推杆密封圈的密封圈插槽中,该本体部的直径大于连接座插柱的直径, 该推杆密封圈支撑在该本体部的下部;该注射器还包括一针座及一刺穿金 属圈;该针座包括一设在中央的座本体,该座本体上开设有一可容纳该密 封圈插柱的针座插槽,该密封圈插柱和针座插槽紧配合使该推杆密封圈和针座稳定连接起来,该座本体的外侧设有一可配合该推杆密封圈的密封环, 该座本体和密封环之间上端通过一连接块相连,该座本体和密封环之间下端之间开设有一环槽;该刺穿金属圈是一金属材料的筒体,其套设在该座本体外,该刺穿金属圈顶端插设在该环槽中,底端顶在该针筒的底壁上。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刺穿金属圈刺穿抵压在一起的连 接块和推杆密封圈时需要刺过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该座本体底面和该筒体 底壁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的注射器在第一次注射完毕后,继续按 压推杆筒即可使注射针的针头自动回縮到针筒内,不仅操作方便、省时省 力,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注射针的针头暴露在针筒之外可能造成的疾病感 染危险以及不小心扎伤的危险。该注射针回縮之后再也无法正常伸出到针 筒之外,实现了自毁,从技术上有效的贯彻了医疗用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的 原则,避免了注射器重复使用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而且该推杆密封圈紧 密地贴紧在该筒体上,能保证绝对的密封,防止注射液体与推杆筒接触造 成污染,因此推杆筒可以采用非医疗级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材料成本。本发明利用回弹橡皮筋的回弹力将注射针的针头自动回縮,不需要预 先压制金属弹簧作为动力达到自动回縮针的方式,成本将大大的降低,生 产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不需要预先将橡皮筋拉伸,只是在使用的时候利用 推杆注射药水的时候橡皮筋才有一个被拉伸的过程,解决产品的可靠性。 只需要单手连续推动推杆筒即可完成所有操作,解决了使用者双手操作的 不便,操作简单快捷。


图1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未使用前的 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未使用前的 另一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加载注射液 体完成时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加载注射液
体完成时的另一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 体完成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体完成时的另一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 体完成后进一步推压时的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 体完成后进一步推压时的另一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的针头自动回 縮后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一实施例的针头自动回 縮后的另一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未使用前的 剖视图。图12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未使用前的 另一剖视图。图13是本发明自动回缩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加载注射液 体完成时的剖视图。图14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加载注射液 体完成时的另一剖视图。图15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 体完成时的剖视图。图16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 体完成时的另一剖视图。图n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体完成后进一步推压时的剖视图。图18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在推射注射液 体完成后进一步推压时的另一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的针头自动回 縮后的剖视图。图20是本发明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第二实施例的针头自动回 縮后的另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IO,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一种自动回缩针头安全 自毁注射器,其包括一针筒l、 一推杆筒2、 一推杆密封圈3、 一连接座4、 一带钩连接杆5、 一回弹橡皮筋6、 一针座7、 一针座密封圈8、 一注射针 9。该针筒1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筒体12、 一设在该筒体12的底端的筒嘴16。该筒体12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一钩槽122。该筒体12的底端开口处向内延伸设有一圆环形的底壁124。该筒嘴16从该筒体12的底壁124向下延伸而成。该推杆筒2包括一插设在该筒体12内的杆体22、 一设在该杆体22底 端的固定部24。该杆体22的内部中空而形成一运动空腔222。该推杆密封圈3安装在该推杆筒2的杆体22的底端。该推杆密封圈3 是一回转体,其和筒体12的内壁紧密接触,防止药液渗过而与推杆筒2接 触污染药液。该推杆密封圈3上对应该推杆筒2的固定部24设有一连接部 34,该连接部34和固定部24稳定连接而将推杆密封圈3稳定地安装在该 杆体22的底端。该推杆密封圈3的中央开设有一通孔36。该连接座4安装在该推杆密封圈3中并伸入该杆体22的运动空腔222中。该连接座4包括一本体部42。该本体部42和该推杆筒2的固定部24 紧配合,因此该连接座4和该固定部24有较大的静摩擦力。该本体部42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一插柱44,该本体部42的直径大于 插柱44的直径。该插柱44插设在该推杆密封圈3的通孔36中,该插柱 44和推杆密封圈3紧密接触,防止药液渗过而与推杆筒2接触污染药液。 该推杆密封圈3支撑在该本体部42的下部。该本体部42中部开设有一容槽46。
该本体部42的顶端向上突设一定位柱48。该带钩连接杆5安装在该连接座4的上方并伸入该杆体22的运动空腔 222中。该带钩连接杆5的下端对应该定位柱48开设一定位槽52。该带钩 连接杆5上部突设有一可对应钩在该筒体12的钩槽122上的挂钩54。该 带钩连接杆5顶端向下凹设有一凹槽56。该回弹橡皮筋6是一封闭的橡皮圈。该回弹橡皮筋6套设在该连接座4 的容槽46和该带钩连接杆5的凹槽56之间,将该连接座4和带钩连接杆 5连接起来。该针座7安装在该针筒1的下端,该针座7是一回转体。该针座7包 括一设在中央的座本体72。该座本体72包括一靠上端的圆柱体形的第一 段722以及一从第一段722的底边缘向内及向下凹设的圆柱体形的第二段 724,因此该第二段724和第一段722在同一轴线上,第二段724位于该第 一段722的下方,第二段724的直径小于第一段722的直径。该座本体72上开设有一可容纳该连接座4插柱44的插槽74。该插柱 44和该插槽74紧配合,能使连接座4和针座7稳定连接起来。该座本体72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一圆柱体形的装针部76,该座本体 72的直径大于该装针部76的直径。该装针部76稳定插设在该针筒1的筒 嘴16中。该针座密封圈8安装在该筒体12内部的下端,该针座密封圈8和该筒 体12的内壁紧密接触。该针座密封圈8的中央开设有一穿孔82,该穿孔 82的直径小于该座本体72的第一段722的直径并且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段 724的直径。该座本体72的第一段722插设在该穿孔82中,从而将该针 座密封圈8稳定地安装在该座本体72的第一段722处。该针座密封圈8与 底壁124之间具有一定空间。该针座密封圈8上接触座本体72的部分的厚 度等于或者小于该针座7的第二段724的宽度。因此该针座密封圈8移动 到该第二段724时,该针座密封圈8和座本体72不再紧密接触。该注射针9安装在该装针部76中。下面简述本发明的注射器的使用过程首先是加载注射液体,需要向 外拔该推杆筒2,该推杆筒2拉动该推杆密封圈3向上移动,该推杆密封 圈3带动该连接座4、带钩连接杆5向上移动,直到该挂钩54钩在该筒体 12的钩槽122上,而此时注射液体也加载完成了。然后开始注射,需要持 续向前推压推杆筒2,在这个推压过程中,带钩连接杆5钩在钩槽122处 不动,该杆体22推动该推杆密封圈3向下移动,该连接座4由于与推杆筒 2的固定部24之间较大的静摩擦力也被带动向下移动,回弹橡皮筋6被逐 渐拉伸而积蓄了越来越强的回弹力。液体注射完时,该推杆密封圈3抵压 到该针座密封圈8上,插柱44已经进入该插槽74中。继续推压该推杆筒 2,该插柱44紧紧地插入该插槽74中使连接座4和针座7紧密连接,而推 杆筒2继续推压推杆密封圈3和针座密封圈8向下移动,直到该针座密封 圈8从该座本体72的第一段722移动到了第二段724,由于该穿孔82的 直径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段724的直径并且该针座密封圈8上接触座本体72 的部分的厚度等于或者小于该针座7的第二段724的宽度,因此该针座密 封圈8不再紧密地接触该座本体72,针座密封圈8和座体6之间不再有摩 擦力,此时回弹橡皮筋6的回弹力已经增大到足以克服连接座4和推杆筒 2的固定部24之间的静摩擦力,并且由于推杆密封圈3对带钩连接杆5在 向上方向没有任何约束,因此一旦撤去人手对推杆筒2的推压,该带钩连 接杆5、针座7、注射针9 一同在回弹橡皮筋6的强回弹力作用下迅速地被 拉进该运动空腔222中。在挂钩54、回弹橡皮筋6的约束下,注射针9不 会自动掉出暴露在针筒1夕卜。另一方面,推杆筒2和带钩连接杆5、针座7、 注射针9失去了连接,无论怎样抽插推杆筒2,都无法将注射针9推出针 筒1之外,即该注射器在使用一次以后实现了自毁,无法再次使用。因此,本发明的注射器在第一次注射完毕后,继续按压推杆筒2即可 使注射针9的针头自动回縮到针筒1内,不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而且 能够有效地避免注射针9的针头暴露在针筒1之外可能造成的疾病感染危 险以及不小心扎伤的危险。该注射针9回縮之后再也无法正常伸出到针筒 1之外,实现了自毁,从技术上有效的贯彻了医疗用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的 原则,避免了注射器重复使用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而且该推杆密封圈3 紧密地贴紧在该筒体12上,能保证绝对的密封,防止注射液体与推杆筒2 接触造成污染,因此推杆筒2可以采用非医疗级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的 材料成本。本发明利用回弹橡皮筋6的回弹力将注射针9的针头自动回縮,不需 要预先压制金属弹簧作为动力达到自动回縮针的方式,成本将大大的降低, 生产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不需要预先将橡皮筋拉伸,只是在使用的时候利 用推杆注射药水的时候橡皮筋才有一个被拉伸的过程,解决产品的可靠性。 只需要单手连续推动推杆筒2即可完成所有操作,解决了使用者双手操作 的不便,操作简单快捷。请参阅图11至图20,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一种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其包括一针筒l'、 一推杆筒2'、 一推杆密封圈3'、 一连接座 4'、 一带钩连接杆5'、 一回弹橡皮筋6'、 一针座7'、 一刺穿金属圈8'、 一 注射针9'。该针筒r与第一实施例的针筒i结构相同,包括有一筒体12'、 一钩槽122,、 一底壁124,。该推杆筒2'与第一实施例的推杆筒2结构相同,包括一杆体22'、 一设 在该杆体22'底端的固定部24'、 一运动空腔222'。该推杆密封圈3'安装在该推杆筒2'的杆体22'的底端。该推杆密封圈3' 是一回转体,其和筒体12'的内壁紧密接触,防止药液渗过而与推杆筒2' 接触污染药液。该推杆密封圈3'上对应该推杆筒2'的固定部24,设有一连 接部32',该连接部32'和固定部24'稳定连接而将推杆密封圈3'稳定地 安装在该杆体22'的底端。该推杆密封圈3'的中央向下突伸设有一密封圈插 柱34',该密封圈插柱34'的顶端中央开设有一密封圈插槽36'。该连接座4'安装在该推杆密封圈3'中并伸入该杆体22,的运动空腔222'中。该连接座4'包括一本体部42'。该本体部42'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一连接座插柱44',该本体部42'的直 径大于连接座插柱44,的直径。该连接座插柱44,对应插设在该推杆密封圈 3'的密封圈插槽36'中,该连接座插柱44,和密封圈插槽36'紧密接触, 防止药液渗过而与推杆筒2,接触污染药液。该本体部42'中部开设有一容槽46'。该本体部42'的顶端向上突设一定位柱48'。该带钩连接杆5'与第一是实施例的带钩连接杆5结构相同,其安装在 该连接座4'的上方并伸入该杆体22,的运动空腔222,中。该带钩连接杆5,
的下端对应该定位柱48,开设一定位槽52,。该带钩连接杆5'上部突设有一 可对应钩在该筒体12'的钩槽122'上的挂钩54'。该带钩连接杆5'顶端向下 凹设有一凹槽56'。该回弹橡皮筋6'是一封闭的橡皮圈。该回弹橡皮筋6'套设在该连接座 4'的容槽46'和该带钩连接杆5'的凹槽56'之间,将该连接座4'和带钩连接 杆5'连接起来。该针座7'安装在该针筒l'的下端,该针座7'是一回转体。该针座7'包括一设在中央的座本体72,。该座本体72,上开设有一可容 纳该推杆密封圈3'的密封圈插柱34,的针座插槽74'。该密封圈插柱34' 和针座插槽74'紧配合,能使该推杆密封圈3'和针座7'稳定连接起来。该座本体72'的外侧设有一可配合该推杆密封圈3'的密封环76'。该座 本体72'和密封环76,之间上端通过一连接块78,相连。该座本体72,和密封 环76'之间下端之间开设有一环槽79'。该密封环76,紧密地贴紧在该筒体 12,上,从而能保证绝对的密封,防止注射液体与该刺穿金属圈8'接触造成 污染。该座本体72'的底端设有一装针部77',该座本体72'的直径大于该装 针部77'的直径。该座本体72'的底面和该底壁124'之间具有一定距离dl。该刺穿金属圈8'是一金属材料的筒体,其套设在该座本体72'外,其顶 端插设在该座本体72'和密封环76'之间下端的环槽79'中。该刺穿金属圈8' 的底端顶在该针筒l'的底壁124,上。该刺穿金属圈8'刺穿抵压在一起的连接块78'和推杆密封圈3'时,该刺 穿金属圈8'需要刺过一定的距离d2。为了能够刺穿连接块78,和推杆密封 圈3',距离d2小于或者等于距离dl。该注射针9'安装在该装针部77'中。下面简述本发明的注射器的使用过程首先是加载注射液体,需要向 外拔该推杆筒2',该推杆筒2,拉动该推杆密封圈3,向上移动,该推杆密封 圈3,带动该连接座4'、带钩连接杆5,向上移动,直到该挂钩54,钩在该筒 体12,的钩槽122,上,而此时注射液体也加载完成了。然后开始注射,需要 持续向前推压推杆筒2',在这个推压过程中,带钩连接杆5'钩在钩槽122' 处不动,该杆体22,推动该推杆密封圈3,向下移动,该连接座4'被该推杆 密封圈3'带动向下移动,回弹橡皮筋6'被逐渐拉伸而积蓄了越来越强的回 弹力。液体注射完时,该密封圈插柱34'己经完全插入针座插槽74'与其 紧配合,该推杆密封圈3'和针座7'稳定连接起来。继续推压该推杆筒2',该刺穿金属圈8'受到了压力,因此该刺穿金属 圈8'开始切入该受压部66,在受压部66被刺穿之后,该座本体62和受压 部66完全分离。该推压部42继续抵压该座本体62,刺穿金属圈8仍然受 到压力而开始切入该连接块78',直到把连接块78'和推杆密封圈3'依次刺 穿,此时该座本体72,和密封环76,断开分离,此时推杆密封圈3'断裂失去 了对带钩连接杆5,向上方向的任何约束,因此一旦撤去人手对推杆筒2,的 推压,该带钩连接杆5'、座本体72'、刺穿金属圈8'、注射针9'一同在回 弹橡皮筋6'的强回弹力作用下迅速地被拉进该运动空腔222'中。在挂钩 54'、回弹橡皮筋6'的约束下,注射针9'不会自动掉出暴露在针筒1'外。另 一方面,推杆筒2,和带钩连接杆5,、针座7'、注射针9'失去了连接,无论 怎样抽插推杆筒2',都无法将注射针9'推出针筒l'之外,即该注射器在使 用一次以后实现了自毁,无法再次使用。因此,本发明的注射器在第一次注射完毕后,继续按压推杆筒2'即可 使注射针9'的针头自动回縮到针筒l'内,不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而且 能够有效地避免注射针9'的针头暴露在针筒r之外可能造成的疾病感染危 险以及不小心扎伤的危险。该注射针9'回縮之后再也无法正常伸出到针筒 l,之外,实现了自毁,从技术上有效的贯彻了医疗用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的 原则,避免了注射器重复使用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而且该推杆密封圈3' 紧密地贴紧在该筒体12'上,能保证绝对的密封,防止注射液体与推杆筒2' 接触造成污染,因此推杆筒2'可以采用非医疗级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的 材料成本。本发明利用回弹橡皮筋6'的回弹力将注射针9'的针头自动回縮,不需 要预先压制金属弹簧作为动力达到自动回縮针的方式,成本将大大的降低, 生产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不需要预先将橡皮筋拉伸,只是在使用的时候利 用推杆注射药水的时候橡皮筋才有一个被拉伸的过程,解决产品的可靠性。 只需要单手连续推动推杆筒2'即可完成所有操作,解决了使用者双手操作 的不便,操作简单快捷。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回缩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其包括一针筒、一推杆筒、一推杆密封圈、一回弹橡皮筋;该针筒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筒体,该筒体的底端开口处设有一底壁;该推杆筒包括一插设在该筒体内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筒体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一钩槽;该推杆筒包括一设在该杆体底端的固定部,该杆体的内部中空而形成一运动空腔;该推杆密封圈上对应该推杆筒的固定部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和固定部连接而将推杆密封圈安装在该杆体的底端;该注射器还包括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安装在该推杆密封圈中并伸入该杆体的运动空腔中,该连接座包括一本体部,该本体部中部开设有一容槽;该注射器还包括一安装在该连接座的上方并伸入该杆体的运动空腔中的带钩连接杆,该带钩连接杆上部突设有一可对应钩在该筒体的钩槽上的挂钩,该带钩连接杆顶端向下凹设有一凹槽;该回弹橡皮筋是一封闭的橡皮圈,该回弹橡皮筋套设在该连接座的容槽和该带钩连接杆的凹槽之间,将该连接座和带钩连接杆连接起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座的本体部的顶端向上突设一定位柱,该带钩连接杆的下端对应该 定位柱开设一定位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其特征 在于该本体部和该推杆筒的固定部紧配合具有较大的静摩擦力,该推杆 密封圈的中央开设有一通孔,该连接座的本体部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一插 柱,该插柱紧密插设在该推杆密封圈的通孔中,该本体部的直径大于插柱 的直径,该推杆密封圈支撑在该本体部的下部;该注射器还包括一针座及 一针座密封圈;该针座包括一设在中央的座本体,该座本体包括一靠上端 的圆柱体形的第一段以及一从第一段的底边缘向内及向下凹设的圆柱体形 的第二段,该座本体上开设有一可容纳该连接座插柱的插槽,该插柱和该 插槽紧配合使连接座和针座稳定连接起来;该针座密封圈的中央开设有一 穿孔,该穿孔的直径小于该座本体的第一段的直径并且大于或等于该第二 段的直径,该座本体的第一段插设在该穿孔中,该针座密封圈与底壁之间 具有一定空间,该针座密封圈上接触座本体的部分的厚度等于或者小于该 针座的第二段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段和第一段在同一轴线上,第二段位于该第一段的下方,第二段的 直径小于第一段的直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推杆密封圈的中央向下突伸设有一密封圈插柱,该密封圈插柱的 顶端中央开设有一密封圈插槽,该连接座的本体部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一 连接座插柱,该连接座插柱对应紧密插设在该推杆密封圈的密封圈插槽中, 该本体部的直径大于连接座插柱的直径,该推杆密封圈支撑在该本体部的 下部;该注射器还包括一针座及一剌穿金属圈;该针座包括一设在中央的 座本体,该座本体上开设有一可容纳该密封圈插柱的针座插槽,该密封圈 插柱和针座插槽紧配合使该推杆密封圈和针座稳定连接起来,该座本体的 外侧设有一可配合该推杆密封圈的密封环,该座本体和密封环之间上端通 过一连接块相连,该座本体和密封环之间下端之间开设有一环槽;该刺穿 金属圈是一金属材料的筒体,其套设在该座本体外,该刺'穿金属圈顶端插 设在该环槽中,底端顶在该针筒的底壁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回縮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该刺穿金属圈刺穿抵压在一起的连接块和推杆密封圈时需要刺过的距离小 于或者等于该座本体底面和该筒体底壁之间的距离。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回缩针头安全自毁注射器,包括一针筒、一推杆筒、一推杆密封圈、一连接座、一带钩连接杆、一回弹橡皮筋;针筒包括一筒体,筒体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一钩槽,筒体的底端开口处设有一底壁;推杆筒包括一杆体、一设在杆体底端的固定部;推杆密封圈上对应推杆筒的固定部设有一连接部,连接部和固定部连接;连接座安装在推杆密封圈中,连接座包括一本体部,本体部中部开设有一容槽;带钩连接杆安装在连接座的上方,带钩连接杆上部突设有一可对应钩在筒体的钩槽上的挂钩,带钩连接杆顶端向下凹设有一凹槽;回弹橡皮筋是一封闭的橡皮圈,回弹橡皮筋套设在连接座的容槽和带钩连接杆的凹槽之间。本发明注射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工作的各种场合。
文档编号A61M5/50GK101161304SQ20071012456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
发明者宋小艳 申请人:深圳市利骏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