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5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脉输液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具体地是通过红外线测量输液滴 速的变化、以及输液管中液面的变化,从而实现安全监控输液全过程的原理,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各种应用于静脉输液安全监控的装置得以应用,这 其中主要作用是实施静脉输液速度的监测、控制和异常情况下的报警。
做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静脉输液,通常会发生以下易于出现的安全 隐患,如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针头穿破血管、针头回血栓堵、输液管中出现气泡、液体全部输完却未及时发现、或是因用力拉扯而造成针头从与输液管连接处脱落等问 题,这些输液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的隐患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输液安全,因而需 要护士和陪护者随时关注输液过程。
上述安全隐患的出现,都会直接地反映在输液滴速上的变化,比如当针头回血 栓堵、或是针头穿破血管时,滴管中的药液滴速下降很快、或是停止滴落。当输液出现异常、或是输液将近完成时都需要通知护士来处理,而这往往需要留出足够的 维持时间。
如下述公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0420053513,名称为滴速监控报警静脉输液 装置,其主要包括有静脉输液器、红外线检测装置和控制主机。其中的静脉输液器设置有上穿刺针头、进气管、上输液管、滴管、下输液管、滑轮式滴速调节器、过 滤器和下穿刺针头。所述的控制主机包括有滴速调节器(电机)、电源线、控制键 和显示屏、以及内部控制电路板。
上述专利虽然在监测输液滴速变化和设定安全滴速范围上较为准确,可以监控 输液的全过程并能及时报警,但同时需要采用附加结构的静脉输液器,相对于现有医疗单位采用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起 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红外线检测滴速变化的过程易受到电磁信号、环境光线
的干扰,从而导致监控误差和误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有整体 式的壳体和显示、控制界面,将红外线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侧部并通过翻盖加以 遮盖,同时增加有专门用以检测液面变化的红外线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设置有整体式的壳体结构,将主要部件与输液滴 管及输液管的一段收纳至壳体内而能够为现有国内多种常用的静脉输液器实现配套 使用,通过显示、控制界面可以直观地观察并设定输液速度等参数。
另一设计目的是,将输液滴管和输液管夹持在侧部,将监测输液滴速变化的红 外线发射和接收端口也设置在侧部,既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安装输液滴管和输液管、 方便调整滴管内的液面,又可实现从侧部加以遮盖而避免电磁信号、环境光线对于 红外线检测的干扰,提高滴速监控效率、降低误报警的机率。
设计目的还在于,通过红外线检测并准确反馈剩余液量,对于液面变化第一时 间报警,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处理时间。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包括有
一用于夹持静脉输液器的壳体,壳体外部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
在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静脉输液速度、且相互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和 滴速调节器;
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一对用于夹持滴管的卡夹,在卡夹内部分别设置有 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与滴管中的管口保持一垂直高度差;
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通过信号线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
所述的滴速调节器包括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前连接有一滑块,滑块与设 置在壳体外部的、用于夹持输液管的夹持槽保持垂直相对位置。
应用上述方案,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所处的水平面,与滴管中的管口保持一 垂直高度差,这一高度差一般在5至8毫米之间。
因为在滴管中形成的药液液滴的直径在4毫米左右,当液滴向下滴落时,打断 红外线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形成的红外线,从而发送一中断信号以提供实时监测药 液滴速变化的功能。
当发生各种输液异常情况时,针头处和输注压力变化将直接反映在输液滴速的变化上,滴速变慢或加快并直接反映在壳体外部的显示屏上。
通过操作所述的控制按键来预先设定滴速变化范围,当检测到滴速高于或低于所设定的安全范围时,与红外线检测装置连接的滴速调节器,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 的主板接收到处理信号而控制电机来驱动滑块,调节滑块对于输液管的压力,以使 得滴管中药液的滴速按设定值实现调节。
当滴管中药液滴速不能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时,则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来报警。
上述主板用以实现对电机、控制按键和显示屏之间信号的获取和反馈,其内部控制电路板和电路设计可以采取现有公开技术,此部分不属于本专利的设计范围。
通过操作壳体外部的控制按键,借助于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数据,可以方便地设定针对每一患者的输液总量,并能够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目的和药液特性设定适 宜的输液滴速安全范围,并最终反映在电机的运行频率的调节上。
显示屏除可显示出设定的滴速、实测滴速以外,还可显示输液时间、已输液量、剩余量和工作状态等信息。
如通过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实现与设置在护士站的主机间双向信息传递,达到护士在护士站即可对全科患者实施远程监控和接收报警信息的功能。
内部控制电路板主要含有CPU处理芯片,可完成设定程序的滴速信号识别、运算、调节电机动作和触发报警模块操作;
所述输液装置的滴管被夹持在壳体侧部,药液依靠自身重力滴落并中断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之间的红外线,从而产生一中断信号并经由信号传输线传递至控制 电路板中,经过整形、收集单位时间内的信号频率可测算出药液实际滴速。
当滴速发生变化时,由于液滴触发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信号频率相应发生变化,则控制电路板的运算模块输出值相应地发生变化。当一定时间内滴速发生较大改变 而超出所设定的安全滴速范围,通过改变电机运行频率调节滑块加大或减小对输液 管的挤压力,从而改变输液管的管径大小来改变药液滴速。
同时,也可由控制电路板的报警信息模块发出信号,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进行 处理和干预。
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滴速超出最高滴速值时,往往是患者自行调节滴管上的调 节钮或调节钮松动、注射针头从患者身体上脱落出来、或是注射针头与过滤器的连 接脱落,此时可通过报警进行提醒。
若是患者的注射针头出现回血栓堵、针头穿破血管进入皮下或输液管折曲受压, 则在很短的时间内滴速低于最低滴速值,通过滑块保持对输液管的挤压力而维持与 人体血压的平衡,防止血栓的形成并直接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是,所述的夹持槽设置在壳体的侧部,并与卡夹在同一侧向上。
为适应针对不同型号规格的输液容器液面的检测,可以采取如下改进方案,
在壳体上部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液面检测装置包括一用于夹持输液管的套管, 在套管内部两侧水平地设置有一对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 分别通过信号线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
采用上述液面检测装置时,在输液管中有药液的情况下,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 管之间的红外线信号总是被中断。 一旦药液的液面下降至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之 下以后,即上方的输液容器中不再有药液,则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之间产生一连 通信号,连通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板以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输液 已完成,需要拔出针头或是续上新的输注液体。
采用上述液面检测装置,无需患者和医护人员目测输注情况,解除多余的工作 量,还可有效延长处理时间。
为避免红外线受到电磁信号、环境光线的干扰,可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一翻 盖,该翻盖通过活页与壳体相连接。
当将翻盖封闭上述壳体的侧部时,红外线检测装置被遮盖起来而完全处于设计 的工作环境中,所采集的信号准确,不易出现误报警问题的发生。
为实现在垂直方向上更为稳妥地夹持输液装置,在所述夹持滴管的卡夹下方, 设置一对用于夹持输液管的固定夹。
综上内容,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整体式的壳体结构,将主要部件收纳至壳体内部,能够为任意一种型号、容 积的输液容器实现配套使用,操作控制简便易行。
2、 将夹持和监测输液滴速变化的红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侧部,可以方便医护 人员安装、调节输液装置。
3、 利用翻盖实现从侧部对红外线检测装置进行遮盖,可有效地避免电磁信号、环境 光线的干扰,提高滴速监控效率、降低误报警的机率。
4、 可有效地实现对剩余液量的检测,解除患者的目测工作,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 处理时间。
5、 可将上述装置构建为网络终端或信号采集端,为组成远程静脉输液监控报警系统 提供数据来源和实现装置,从而加强临床静脉输液管理、减轻护理工作量,保证 了输液病人的安全。


图1为所述静脉输液监控装置的示意图2是所述翻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3是所述壳体侧部的示意图4是所述电机、滑块与夹持槽之间的结构示意图5是所述红外线检测和控制电路模块之间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滴管IO,输液管ll;
壳体20,显示屏21,控制按键区22,卡夹23,电机24,滑块25,滑动槽251, 夹持槽26,液面检测装置27,套管271,信号传输线272,翻盖28,固定夹29;
如图4所示,虚线框A1是红外线检测装置中的取数传感器电路模块,虚线框A2 是控制电路板中的CPU比较运算电路;
VD1为红外线发光器件,VD2为红外线光敏器件,Vl是型号9013的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具有一个用于夹持静脉 输液器的壳体20,在壳体20内部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和滴速调节器。
在壳体20外部设置有显示屏21和控制按键区22,在其侧部设置有一对用于夹 持滴管10的卡夹23,在卡夹23内部分别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
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所处的水平面与滴管中的管口保持一个8毫米的垂直高 度差。
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通过信号线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
滴速调节器包括有一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向前连接有一不锈钢滑块25,
不锈钢滑块25 *以在滑动槽251内部前后滑动,不锈钢滑块25与夹持输液管11的
夹持槽26保持水平相对位置,而且夹持槽26设置在壳体20的侧部。
在壳体20的上部设置有一液面检测装置27,液面检测装置27通过信号传输线
272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
在液面检测装置27上部具有一夹持输液管11的套管271,在套管271内部两侧
水平地设置有一对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分别通过信号传
输线272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
在壳体20的侧部设置一翻盖28,该翻盖28通过活页与壳体20相连接。
在卡夹23的下方设置一对用于夹持输液管11的固定夹29。
如图4所示,在通常情况下,液滴在滴管10中滴落时阻挡到发光器件VD1发出
的红外光线,则光敏器件参数随之变化并导致VI发射极输出一信号给控制电路板中
的CPU比较运算电路,由比较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判断。
当滴速发生变化时,如CPU比较电路对滴速判断是以下情形之一,则会通过驱
动电路输出提令给控制电路板的报警信息模块发出信号
(1) 、单位时间内的滴速高于设定的最高滴速值;
(2) 、单位时间内的滴速低于设定的最低滴速值;
(3) 、 一段时间内检测不到输入信号,则判定为无液可输、或是出现栓堵现象而 会同样会向报警信息模块发出信号。
权利要求1、一种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用于夹持静脉输液器的壳体,壳体外部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在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静脉输液速度、且相互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和滴速调节器;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一对用于夹持滴管的卡夹,在卡夹内部分别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与滴管中的管口保持一垂直高度差;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通过信号线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所述的滴速调节器包括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前连接有一滑块,滑块与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用于夹持输液管的夹持槽保持垂直相对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槽设置 在壳体的侧部,并与卡夹在同一侧向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 置有液面检测装置,液面检测装置包括一用于夹持输液管的套管,在套管内部两侧 水平地设置有一对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分别通过信号线 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一翻盖,该翻盖通过活页与壳体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滴管的卡夹下方,设置一对用于夹持输液管的固定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脉输液监控装置设置有整体式的壳体结构,将主要部件收纳至壳体内而能够为任意一种型号、容积的输液容器实现配套使用,通过显示、控制界面可以直观地观察并设定输液速度等参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有一用于夹持静脉输液器的壳体;在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静脉输液速度且相互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和滴速调节器;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一对用于夹持滴管的卡夹,在卡夹内部分别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通过信号线与红外线检测装置的主板相连接;所述的滴速调节器包括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前连接有一滑块,滑块与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用于夹持输液管的夹持槽保持垂直相对位置。
文档编号A61M5/168GK201073475SQ200720028450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2日
发明者兵 季 申请人:兵 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