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5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的残疾人用座椅旋转装置,确切地说,涉 及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轿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代步 工具之一。轿车的座椅一般由靠背、坐垫、座椅支架三大部分组成, 为了增加轿车乘坐的舒适性,其中的坐垫由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海绵制 作,为了固定坐垫,人们将海绵坐垫包裹后直接固定于坐垫框内或坐 垫框上,靠背与坐垫框连接,坐垫框与座椅支架连接,座椅支架则固 定在车厢内的底板上。对普通人而言,进入轿车副驾驶座,只需低头 弯腰跨进一步即可,但对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用车来说,这也 许是个颇为艰难的动作过程。为了方便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伤病人员乘坐轿车,人们发明了车载座椅旋转装置。该车载座椅旋转 装置外形基本上呈扁平形状,扁平状的四边不超出坐垫框外沿,该装 置安装在轿车副驾驶座椅的坐垫框与座椅支架之间。该车载座椅旋转 装置主要包含动板、弧形齿板、定板、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电动 机和减速箱总成包含电源控制器与线控开关,三者通过电线串联连接, 其连接方式为动板的上表面与坐垫框下面相连接固定,定板的下表 面与座椅支架相连接固定,动板与定板为装置的水平上下两层,两者之间的后左侧设有一只平面轴承并由螺栓依次固定铰接,使动板与定 板能够作相对旋转运动。弧形齿板则固定在动板上设于动板和定板中 间且平行于动板和定板。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与直齿轮组成的动力输 出部分固定在定板底面的前端,直齿轮穿过定板中的通孔与弧形齿板 一侧的齿面相啮合。当乘员按动操作开关时,电动机开始旋转工作带 动减速箱上的直齿轮旋转,直齿轮再带动弧形齿板转动,由于弧形齿 板与动板固定连接,弧形齿板即与动板同步转动,从而使动板与定板 之间产生以平面轴承圆心为轴心的角位移运动,当角位移运动造成动 板与定板之间产生90度的夹角时,固定安置于动板之上的座椅就面对 车门框且伸出车门框一部分了 。为了避免座椅转出车门框外时撞击到 车门框,或者说,为了避免车门框妨碍或阻碍座椅通过角位移达到朝 向车门框且伸出车门框一部分,且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效果,人们将 副驾驶座椅的位置尽可能地向前挪移调整。这样就造成了乘员坐在车 厢内的座椅上时,两腿不能更充分自由伸展,明显影响乘坐舒适度, 而且给乘员的上下车带来诸多的不便。
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还存在着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由于动板与定板之间产生角位移运动是以平面轴承圆心为轴心 的,平面轴承安装设置于动板、定板的左后方,因此,动板始终处于 悬臂状态,尤其是动板上承受着座椅以及乘员的重量时,因动板前端 与轴心的力臂最长,致使金属材料刚性降低容易产生弯曲变形,造成 弧形齿板的齿面与直齿轮的啮合接触面减少而影响传动的稳定性。
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的弧形齿板的齿面两端呈开放状,座椅转到 朝向车门框外,还是回转到车厢内复位,其转动角度定位靠调整定位 块相抵来实现的,其结构设计不尽合理。该车载座椅旋转装置中的传动直齿轮和定板均由金属材料加工而 成,当直齿轮的颈部置于定板的直齿轮定位孔中作往复旋转运动时, 摩擦阻力自然较大,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残疾人用 车载座椅旋转装置,使其能够实现结构更趋合理、使用操作简单, 乘坐舒适方便,适合于普及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以下的结构。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包括动板l、齿板固定螺孔12、
连杆固定螺孔13、螺栓通孔14、螺栓16、止动螺母18,弧形齿板3、 齿面30、弧形齿板固定通孔33、第一平面轴承4、定板5、直齿轮54、 定位孔55、第二平面轴承6、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控制器70、线 控开关71、座椅支架9、第三螺孔90、第四螺孔91、第二螺孔92、第 一螺孔93,其连接方式为四只螺栓分别从动板1的下平面穿过第一 连接通孔10、第二连接通孔11、第三连接通孔15、第四连接通孔17 与坐垫框固定连接,螺栓16依次穿过动板1的螺栓通孔14、第一平面 轴承4的中心、定板5的螺栓通孔51、第二平面轴承6的内孔与止动 螺母18旋紧固定,使动板1与定板5相互平行且可相对旋转,三只螺 栓分别自下而上穿过固定通孔33与齿板固定螺孔12将弧形齿板3固 定在动板l的下表面,使齿面30的圆弧中心与旋转中心重合,弧形齿 板3与动板1、定板5三者相互平行,弧形齿板3—侧的齿面30与直 齿轮54的齿部相啮合,控制器70的两端通过电线分别与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和线控开关71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含连杆2、第
一铰制螺栓通孔20、第二铰制螺栓通孔21、连杆固定螺孔22、 Z型支 架23、左滑轨8、右滑轨81、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0、螺栓通孔51、 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2、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3、滑轨上滑槽固定螺 孔56、尼龙法兰57,其连接方式为动板(1)左侧设有一凸缘,连 杆2的一端通过铰制螺栓由下而上穿过第一铰制螺栓通孔20与动板1 的凸缘上的连杆固定螺孔13铰接,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铰制螺栓由上 而下穿过第二铰制螺栓通孔21与Z型支架23中的连杆固定螺孔22铰 接,Z型支架23通过焊接与座椅支架9的左侧固定连接,尼龙法兰57 通过螺丝与位于定位孔55周边的定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电动机和减 速箱总成7通过螺栓固定于定板5的底面,减速箱内的齿轮中心与尼 龙法兰57圆孔轴心重合,直齿轮54由上而下穿过尼龙法兰57圆孔, 直齿轮54的连接杆与减速箱内的齿轮中心固定连接,直齿轮54连接 杆的颈部外径与尼龙法兰57圆孔内径相铰接,定板5下平面左侧的滑 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3、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2通过螺栓由下而上分别 与左滑轨8上滑槽的两端通孔固定连接,定板5下平面右侧的滑轨上 滑槽固定螺孔56、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0通过螺栓由下而上分别与右 滑轨81上滑槽的两端通孔固定连接,左滑轨8下滑槽的两端通孔通过 螺栓由上而下与座椅支架9的第一螺孔93、第二螺孔92固定连接,右 滑轨81下滑槽的两端通孔通过螺栓由上而下与座椅支架9的第三螺孔 90、第四螺孔9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其特征还在于含 钢珠32,弧形齿板3开设钢珠孔31,钢珠32设于钢珠孔31中,钢珠 32的直径与动板1的下表面、定板5的上表面相抵。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其特征还在于弧 形齿板3的齿面30的两端各设有一块勾形挡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其特征还在于尼龙法兰57设有台阶,台阶外径与定位孔55内径相吻合,尼龙法兰57 的台阶插入定位孔55内固定插接,两者共同定位直齿轮54。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机构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两者叠加工作原理而 设计。当需要将座椅自车厢内向车门外旋转时,驾驶员或护理人员帮助 乘员按动线控开关,此时电动机带动减速箱上的动力输出直齿轮,直 齿轮再带动弧形齿板使动板与定板之间产生角位移而作圆周运动,同 时动板又带动左侧的连杆围绕旋转中心作顺时针水平转动,由于连杆 的另一端铰接在Z形支架上,Z形支架又与固定在车厢底面的座椅支架 固定,这样迫使连杆推动左滑轨和右滑轨向前作直线运动,在圆周运 动和直线运动叠加作用下,使动板带着座椅相对于定板作角位移运动, 朝着车门外方向移动的同时,定板在水平方向作向前直线移动,圆周 运动与直线运动叠加,将座椅转送到车门外。反之亦然,当线控开关控制电动机作逆向运转时,动板、定板之间 的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作逆向顺序的叠加动作,将座椅从车门外转入 车厢内复位。当座椅转到车门外时,弧形齿板后端的挡块制止直齿轮旋转而使座 椅限定在车门外。当座椅从车门外返回时,齿板的前端挡块也制止直 齿轮旋转而使座椅限定在车厢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其特征与优点在于1、为了扩大了副驾驶座前面的空间,运用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方式叠加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计了连杆与Z形支架组成的联动机构。当弧形齿板受到动力传递带动动板同步动作而使动板向一 侧作角位移动作时,由于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动板左侧,另一端铰接在 座椅支架的Z形支架上,且座椅支架是固定在车厢底面上而不能移动, 因此,连杆既围绕第一平面轴承和第二平面轴承的轴心转动,又通过 动板,经过二个平面轴承带动定板沿着定板下的左滑轨和右滑轨作直 线移动,从而实现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叠加。此联动机构的巧妙设计, 使整个旋转装置结构更紧凑,成功地克服了车门框对座椅通过角位移 朝向车门框且伸出车门外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副驾驶座前面的空间和乘坐舒适度,又给乘员的上下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2、 由于平面轴承安装设置于动板、定板的左后方,动板始终处于 悬臂状态,负重的情况下易弯曲。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动板与 定板之间增设一粒钢珠,即增添了动板与定板之间的一个支撑点,从 而增加了动板的刚性,又保证了动板在旋转时与定板的平行度,使座 椅在负重的情况下旋转移动更趋平稳。同时相应的降低了动板、定板, 平面轴承的原材料选材要求或扩大了原材料适用范围,有利于降低材 料采购成本,或方便制作加工。3、 在弧形齿板的齿面两端增加了勾形挡块,既起到了限位作用又 起到了锁定座椅作用。当座椅转到车门外即102度时,直齿轮与齿面 后端挡块正好既相抵触又相咬合,此时控制器的过流保护打开,使座 椅限定和锁定在设计的位置上。同样,座椅回复到车厢内即复位0度 时,直齿轮与齿面前端挡块相抵触即锁定位置,增加了安全保险系数。4、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了尼龙法兰,使直齿轮在其中作旋转运动时更为轻便,降低了摩擦阻力,减少了噪音,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舒适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具有相当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动板、10是第一座框 连接通孔、ll是第二座框连接通孔、12是弧形齿板固定螺孔、13是连 杆固定螺孔、14是螺栓通孔、15是第三座框连接通孔、16是螺栓、17 是第四座框连接通孔、18是止动螺母、2是连杆、20是第一铰制螺栓 通孔、21是第二铰制螺栓通孔、22是连杆固定螺孔、23是Z型支架、 3是弧形齿板、30是齿面、31是钢珠孔、32是钢珠、33是弧形齿板固 定通孔、4是第一平面轴承、5是定板、50是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1 是螺栓通孔、52是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3是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 54是直齿轮、55是定位孔、56是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7是尼龙法 兰、6是第二平面轴承、7是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0是控制器、71 是线控开关、8是左滑轨、81是右滑轨、9是座椅支架、90是第三螺 孔、91是第四螺孔、92是第二螺孔、93是第一螺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板l、齿板固定螺孔12、连杆固定螺孔13、螺栓通孔14、螺栓16、止动螺母18,弧形齿板3、齿面 30、弧形齿板固定通孔33、第一平面轴承4、定板5、直齿轮54、定 位孔55、第二平面轴承6、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控制器70、线控 开关71、座椅支架9、第三螺孔90、第四螺孔91、第二螺孔92、第一 螺孔93,连杆2、第一铰制螺栓通孔20、第二铰制螺栓通孔21、连杆固定螺孔22、 Z型支架23、左滑轨8、右滑轨81、滑轨上滑槽固定螺 孔50、螺栓通孔51、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2、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 53、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6、尼龙法兰57,其连接方式为四只螺栓 分别从动板1的下平面穿过第一连接通孔10、第二连接通孔11、第三 连接通孔15、第四连接通孔17与坐垫框固定连接,螺栓16依次穿过 动板1的螺栓通孔14、第一平面轴承4的中心、定板5的螺栓通孔51、 第二平面轴承6的内孔与止动螺母18旋紧固定,使动板1与定板5相 互平行且可相对旋转,三只螺栓分别自下而上穿过固定通孔33与齿板 固定螺孔12将弧形齿板3固定在动板1的下表面,使齿面30的圆弧 中心与旋转中心重合,弧形齿板3与动板1、定板5三者相互平行,弧 形齿板3 —侧的齿面30与直齿轮54的齿部相啮合,控制器70的两端 通过电线分别与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和线控开关71串联连接,动板 (1)左侧设有一凸缘,连杆2的一端通过铰制螺栓由下而上穿过第一 铰制螺栓通孔20与动板1的凸缘上的连杆固定螺孔13铰接,连杆2 的另一端通过铰制螺栓由上而下穿过第二铰制螺栓通孔21与Z型支架 23中的连杆固定螺孔22铰接,Z型支架23通过焊接与座椅支架9的 左侧固定连接,尼龙法兰57通过螺丝与位于定位孔55周边的定板5 上表面固定连接,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通过螺栓固定于定板5的底 面,减速箱内的齿轮中心与尼龙法兰57圆孔轴心重合,直齿轮54由 上而下穿过尼龙法兰57圆孔,直齿轮54的连接杆与减速箱内的齿轮 中心固定连接,直齿轮54连接杆的颈部外径与尼龙法兰57圆孔内径 相铰接,定板5下平面左侧的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3、滑轨上滑槽固 定螺孔52通过螺栓由下而上分别与左滑轨8上滑槽的两端通孔固定连 接,定板5下平面右侧的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6、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0通过螺栓由下而上分别与右滑轨81上滑槽的两端通孔固定连接, 左滑轨8下滑槽的两端通孔通过螺栓由上而下与座椅支架9的第一螺孔93、第二螺孔92固定连接,右滑轨81下滑槽的两端通孔通过螺栓 由上而下与座椅支架9的第三螺孔90、第四螺孔91固定连接。含钢珠32,弧形齿板3开设钢珠孔31,钢珠32设于钢珠孔31 中,钢珠32的直径与动板1的下表面、定板5的上表面相抵。弧形齿板3的齿面30的两端各设有一块勾形挡块。尼龙法兰57设有台阶,台阶外径与定位孔55内径相吻合,尼龙 法兰57的台阶插入定位孔55内固定插接,两者共同定位直齿轮54。座椅支架9与车厢底面固定连接。车载座椅的转动角度为0 102 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车载电瓶12V电源为动力。乘员通过线控开关71操作,按下起动键,电动机旋转,带动减速 箱再带动直齿轮54使弧形齿板3作圆弧旋转运动,连杆2带动定板5 作直线运动,将座椅直接向门外旋转至车门外。反之亦然,乘员按下 复位键,上述运动均切换成逆向顺序动作,进行逆向运动,将座椅从 车门外旋转进入车厢内复位。
权利要求1、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包括动板(1)、齿板固定螺孔(12)、连杆固定螺孔(13)、螺栓通孔(14)、螺栓(16)、止动螺母(18)、弧形齿板(3)、齿面(30)、弧形齿板固定通孔(33)、第一平面轴承(4)、定板(5)、直齿轮(54)、定位孔(55)、第二平面轴承(6)、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控制器(70)、线控开关(71)、座椅支架(9)、第三螺孔(90)、第四螺孔(91)、第二螺孔(92)、第一螺孔(93),其连接方式为螺栓(16)依次穿过动板(1)的螺栓通孔(14)、第一平面轴承(4)的中心、定板(5)的螺栓通孔(51)、第二平面轴承(6)的内孔与止动螺母(18)旋紧固定,使动板(1)与定板(5)相互平行且可相对旋转,三只螺栓分别自下而上穿过固定通孔(33)与齿板固定螺孔(12)将弧形齿板(3)固定在动板(1)的下表面,使齿面(30)的圆弧中心与旋转中心重合,弧形齿板(3)与动板(1)、定板(5)三者相互平行,弧形齿板(3)一侧的齿面(30)与直齿轮(54)的齿部相啮合,控制器(70)的两端通过电线分别与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和线控开关(71)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2)、第一铰制螺栓通孔(20)、第二铰制螺栓通孔(21)、连杆固定螺孔(22)、Z型支架(23)、左滑轨(8)、右滑轨(81)、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0)、螺栓通孔(51)、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2)、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3)、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6)、尼龙法兰(57),其连接方式为动板(1)左侧设有一凸缘,连杆(2)的一端通过铰制螺栓由下而上穿过第一铰制螺栓通孔(20)与动板(1)的凸缘上的连杆固定螺孔(13)铰接,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铰制螺栓由上而下穿过第二铰制螺栓通孔(21)与Z型支架(23)中的连杆固定螺孔(22)铰接,Z型支架(23)通过焊接与座椅支架(9)的左侧固定连接,尼龙法兰(57)通过螺丝与位于定位孔(55)周边的定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电动机和减速箱总成(7)通过螺栓固定于定板(5)的底面,减速箱内的齿轮中心与尼龙法兰(57)圆孔轴心重合,直齿轮(54)由上而下穿过尼龙法兰(57)圆孔,直齿轮(54)的连接杆与减速箱内的齿轮中心固定连接,直齿轮(54)连接杆的颈部外径与尼龙法兰(57)圆孔内径相铰接,定板(5)下平面左侧的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3)、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2)通过螺栓由下而上分别与左滑轨(8)上滑槽的两端通孔固定连接,定板(5)下平面右侧的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6)、滑轨上滑槽固定螺孔(50)通过螺栓由下而上分别与右滑轨(81)上滑槽的两端通孔固定连接,左滑轨(8)下滑槽的两端通孔通过螺栓由上而下与座椅支架(9)的第一螺孔(93)、第二螺孔(92)固定连接,右滑轨(81)下滑槽的两端通孔通过螺栓由上而下与座椅支架(9)的第三螺孔(90)、第四螺孔(9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 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含钢珠(32),弧形齿板(3)开设钢珠孔(31),钢珠(32)设于钢珠孔(31)中,钢珠(32)的直径与动板(1)的下表面、定板(5)的上表面相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 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弧形齿板(3)的齿面(30)的两端各设有 一块勾形挡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 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尼龙法兰(57)设有台阶,台阶外径与定位孔(55)内径相吻合,尼龙法兰(57)的台阶插入定位孔(55)内 固定插接,两者共同定位直齿轮(54)。
专利摘要一种残疾人用车载座椅旋转装置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含动板、连杆、定板、弧形齿板、平面轴承、滑轨、尼龙法兰等,连接方式为螺栓穿过动板通孔、第一平面轴承、定板通孔、第二平面轴承与止动螺母旋紧固定,使动板与定板相互平行且可相对旋转,弧形齿板固定在动板下表面,齿面与直齿轮的齿部相啮合,定板与座椅支架通过两条滑轨连接,连杆一端与Z型支架铰接,另一端与动板左边的凸缘铰接,钢珠设于钢珠孔内,与动板、定板上下表面相抵,齿面两端各设一勾形挡块,尼龙法兰通过螺栓固定于定板之上,尼龙法兰的台阶与定位孔插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乘坐舒适方便,适合于不同消费层次。
文档编号A61G3/00GK201127688SQ20072007749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田春明 申请人:田春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