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9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震颤性麻庳的ICD-10编码为G20. 04。
震颤性麻庳,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临床以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减少为 特征,其确切病因至今不明。西医大多采用左旋多巴或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虽 有疗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药,或因久服,药效渐减,且不能控 制病情的自然发展。因此,治疗上难度较大。
震颤性麻庳归属中医"颤证"范畴。《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说明本病属风象,与肝有关,此论一直为后世所宗。关于本病较明
确的记载,在甘医籍中应推明代《证治准绳》,其"杂病"节云"颤,摇也; 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不能任持,风之象也。"清代的《张氏医通》巻六进
一步指出本病主要是风、火、痰为患,并分别立方。《医宗己任编》云"大抵 气血倶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并提出以人参养荣汤等 治疗本病虚证,从而使本病的理法方药日趋完善。
现代中医治疗震颤麻痹,最早觅于1955年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报道,但此后 一直未引起重视。从70年代中期起,应用中医中药个案报道陆续出现。治疗以 滋阴熄风、益气活血及养血疏筋等为主。自1979年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震颤麻 痹48例临床分析以来,关于本病的大样本观察垠道逐渐增多。80年代,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渐趋一致,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本虚与内风、瘀血、痰热之标实相兼为患,同时进一步认识到重用活血化痰药对减轻震颤的重要性。
中医药治疗本证方法较多,疗效较肯定,具有一定优势,由此看出其潜力是很大的。虽然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少,病人较易接受等优点,但还无很大把握,其有效方药尚有待进一步发掘,治愈、显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发挥中西医药的协同作用,取长补短,应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震颤性麻庳的疗效标准, 一般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判定。
治愈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和参加部分工作。显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基本生活或工作能力得以改善。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运动仍有一定困难或较常人缓慢者。无效治疗已满3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由"全瓜蒌,胆南星,竹沥,钩藤,天麻,羚羊角粉,珍珠母,丹参,赤芍"等原料配伍组成。
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全瓜蒌10-12克,胆南星6-8克,竹沥7-9克,钩藤10-12克,天麻7-9克,羚羊角粉0.3-0.5克,珍珠母28-30克,丹参10-12克,赤芍7-9克。
该药是通过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的汤剂。该药配伍科学,成本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对人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全瓜蒌12克,胆南星6克,竹沥9克,钩藤10克,天麻7克,羚羊角粉0.5克,珍珠母30克,丹参10克,赤芍9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齐!J,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震颤性麻庳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别症状消失48例12例,缓解68例12例,无效3例7例。
实施例二
全瓜蒌11克,胆南星7克,竹沥8克,钩藤11克,天麻8克,羚羊角粉0.3克,珍珠母28克,丹参11克,赤芍8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震颤性麻庳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别症状消失45例15例,缓解64例16例,无效4例6例。
实施例三
全瓜蒌10克,胆南星8克,竹沥7克,钩藤12克,天麻9克,羚羊角粉0.4克,珍珠母29克,丹参12克,赤芍7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震颤性麻庳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别症状消失49例ll例,缓解66例14例,无效1例9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全瓜蒌,胆南星,竹沥,钩藤,天麻,羚羊角粉,珍珠母,丹参,赤芍”等原料配伍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属的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 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全瓜蒌10-12克,胆南星6-8克,竹沥7-9克, 钩藤10-12克,天麻7-9克,羚羊角粉0. 3-0. 5克,珍珠母28-30克,丹参10-12 克,赤芍7-9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属的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 是通过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的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由“全瓜蒌,胆南星,竹沥,钩藤,天麻,羚羊角粉,珍珠母,丹参,赤芍”原料制成。该药配伍科学,成本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对人体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537133SQ20081010229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崔立献, 宽 陈 申请人: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