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89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震颤麻痹主要因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加而出现肌强直、运动减少伴震颤等症候群,原因不明,其症状表现为肌强直、运动减少和肢体的上下肢震颤。另外还有植物性神经紊乱,流涎、排汗紊乱、大小便困难、直立性低血压等症状。震颤麻痹是一种顽固的疑难病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治疗上一般有内科和外科两种。内科是服中西药物,但疗效欠佳。外科治疗一般是手术治疗,如丘脑后外侧核定向破坏术等,但可能有严重并发症,如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本发明具有通络熄风,益气养血,滋阴肝肾,活血清痰,醒脑开窍的功效,对震颤麻痹的治疗可以达到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简便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由天麻、钩藤、黄苗、丹参、木瓜、全蝎、地龙、赤苟药、半夏、天南星、磨香、鳘甲、五味子、川弯、生地黄、红花、麦冬、黄岑十八味中药组成。
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制:
本发明中的天麻,性味辛,温。含粘液质,生物碱,甙类,维生素A。祛诸风,定惊痫。主治头昏眩晕,半身不遂,风寒痹痛,虚风头痛,四肢拘挛,惊风癫痫。
本发明中的钩藤,性味甘,寒。含钩藤碱,异钩藤碱等多种生物碱。清热,熄风,镇惊。主治头目眩晕,小儿惊痫,痉挛。
本发明中的黄芪,性味甘,微温。含胆碱,甜菜碱,叶酸,氨基酸,糖类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主治表虚自汗,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痈疽不溃或溃不收敛,及一切元气不足之症。
本发明中的丹参,性味苦,微温。含丹参酮甲,丹参酮乙,丹参酮丙,色素,维生素E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 安神宁心,养血益气。主治心绞痛,心腹邪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痛。
本发明中的木瓜,性味酸,温。含皂式,黄酮式,木瓜蛋白酶,有机酸,维生素C,鞣质等。平肝和胃,祛湿,舒筋。主治霍乱转筋,湿痹脚气,水肿,痢疾。
本发明中的全蝎,性味咸,辛,平,有毒。含蝎毒素(毒性蛋白),此外,尚含蝎酸,卵磷脂,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胆留醇及氨盐等。祛风,镇痉。主治惊痫抽搐,大人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等。
本发明中的地龙,性味咸,寒。含有溶血物质蚯蚓素,并有一种有毒成分蚯蚓毒素,蚯蚓解热碱,琥珀酸,此外还含有胆固醇,脂肪酸,胆碱,维生素B1等。活血,化瘀,通经。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本发明中的赤芍药,性味酸,苦,微寒。含苯甲酸,芍药甙,淀粉,鞣质,树脂,糖类,色素等。散瘀活血,止痛,泻肝火。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经闭,症瘕,痈肿疮毒,胸肋痛,目赤。
本发明中的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含葡萄糖甙,辛辣醇类,三萜烯醇,微量挥发油,棕酮酸,生物碱,粘液质,淀粉,油酸,硬脂酸,亚麻仁油酸等。燥湿化瘀,降逆止呕。主治痰湿水饮,胸膈胀满,呕吐咳喘,头眩,头痛。
本发明中的天南星,性味辛,苦,温,有毒。含生物碱,皂甙,安息香酸,淀粉。祛风,解痉,化痰,燥湿。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破伤风,半身不遂,癫痫,肩背酸痛。外用散结消肿,疮疖肿痛。
本发明中的麝香,性味辛,温。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麝香酮,并含脂肪,树脂,蛋白质,无机盐等。开窍回苏,活血散结,催产下胎。主治中风,痰厥,惊痫,跌打损伤,症瘕,心腹暴痛,痈疽,疮肿等。
本发明中的鳖甲,性味咸,平。含动物胶,角蛋白,碘,维生素D等。软坚散结,滋阴潜阳,消症瘕。主治骨蒸劳热,阴虚风动,久疟,肋下硬,经闭症瘕,小儿惊痫。
本发明中的五味子,性味酸,温。含挥发油,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糖类,脂肪油,维生素A、C等。敛肺止泻,生津敛汗,固肾涩精。主治肺气不足,气喘咳嗽,遗精遗尿,自汗盗汗,泄泻口渴。
本发明中的川芎,性味辛,温。含挥发油,挥发性油状生物碱,酚性成分,内脂类,阿魏酸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冷头痛眩晕,肋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本发明中的生地黄,性味甘,寒。含甘露醇,葡萄糖,生物碱,脂肪酸,维生素A,地黄素,梓醇等。滋阴,降火,生血,凉血。主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斑疹,消渴,血热妄行。
本发明中的红花,性味辛,温。含红花黄色素,红花甙,异红花红色素,红花油等。活血,养血,破瘀,通经止痛。主治经 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瘀血作疼。
本发明中的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含留醇,氨基酸,维生素A,葡萄糖,留体皂甙。清热除烦,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主治心烦,咽干,口渴,虚劳咳嗽,咯血,吐血,热病伤津。
本发明中的黄芩,性味苦,微寒。含生物碱,挥发性生物碱,挥发油,玄参素,植物甾醇,氨基酸,糖类,脂肪等。养阴生津,清火解毒。主治热病烦渴,发斑,咽喉肿痛,瘰疠,便秘。
震颤麻痹从中医药理论上讲其病因多因气郁阻络,痰热动风,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而引起的。本发明具有通络熄风,益气养血,滋阴肝肾,活血清痰,醒脑开窍的功效,因而对震颤麻痹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震颤麻痹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简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方比例:天麻7%,钩藤10%,黄芪5%,丹参5%,木瓜7%,全蝎5%,地龙5%,赤芍药5%,半夏4%,天南星4%,麝香0.3%,鳖甲7.7%,五味子6%,川芎8%,生地黄7%,红花4%,麦冬5%,黄芩5%。以上中药重量比为百分之百。
2、将上述18味中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加工成胶囊 ,片剂,颗粒,丸剂,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其特征是中药配方及重量比例为天麻7%、钩藤10%、黄芪5%、丹参5%、木瓜7%、全蝎5%、地龙5%、赤芍药5%、半夏4%、天南星4%、麝香0.3%、鳖甲7.7%、五味子6%、川芎8%、生地黄7%、红花4%、麦冬5%、黄芩5%,以上中药重量比为百分之百;将上述中药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称量配齐,混合均匀后加工成胶囊、片剂 、颗粒、口服液不同剂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它主要由天麻,钩藤,丹参,木瓜,全蝎,地龙,天南星,鳖甲,川芎,黄芩等18味中药构成。本发明具有通络熄风,益气养血,滋阴肝肾,活血清痰,醒脑开窍的功效。服用简便,无毒副作用,对震颤麻痹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3157017SQ20111041077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陈冠卿, 陈洪涛, 陈洪波 申请人:陈冠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