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9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
技术背景中风,又名急性脑血管病,ICD-IO编码为:167.801。中风以偏瘫、失语,甚则突然意识丧失为临床主症。本病起病急骤,往往 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则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其中 以动脉硬化性脑梗崇最为常见。本病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占我国 自然死因的第一、二位。现代医学在本病急性期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目 前尚无公认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而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更乏特效措施。在中医学中,本病又名卒中。《黄帝内经》对中风已有不少记载,当时在认 识上以症状为主,描述为"偏枯"、"仆击"等,治疗则重针灸。至汉代《金匮 要略》始定名为中风。秦汉直至隋唐认为本病病因以"虚中外风"为主,治疗 多用驱风、扶正的方药,《备急千金要方》还倡用酒剂和灸法。宋、金、元时期, 对中风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非风学说兴起,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火气痰 虚有关,非独外风所致。至明代,内风为主的病因说得到肯定,从而推动治疗 的改革,出现顺气化痰、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补肾滋阴等新的治法和相应的 方剂,并开创闭脱救治。清代,中风分类趋于精细,如真中风、类中风、阴中、 阳中、热闭、寒闭等;辨证用药更为精当,创制多种有效方剂,如王清任补阳 还五汤,迄今仍广泛用于临床。中医治疗中风的现代临床报道,始见于1952年。50年代,以个案资料为主, 亦有用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多病例观察。60年代,具有一定数量样本的临床 文章逐渐增多,但辨治上,多继承传统方药。自70年代开始,中医药治疗中风 进人新阶段,不少新的方药研制应用,新的穴位刺灸法(如头针)发现,使得 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80 90年代,可以说是我圄中医 研究中风的全盛时期。在中医辨治中风的机理研究上,早期多基于传统理论阐述,近10余年来己 普遍采用现代先进指标,对中风的中医微观辨证的具体特点,中药对中风病人 的作用原理,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等,都作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考察。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胆星,菖蒲, 白术"等原料配伍组成。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半夏10-12克,橘红15-18克,茯苓15-18克,甘 草5-7克,胆星15-18克,菖蒲15-18克,白术12-15克。该药是通过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的汤剂。该药配伍科学,成本低, 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对人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半夏10克,橘红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胆星、菖蒲各15克,白 术12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中风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 别症状消失48例12例,缓解68例12例,无效3例7例。实施例二半夏11克,橘红16克,茯苓16克,甘草6克,胆星、菖蒲各16克,白 术13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齐U, 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中风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 别症状消失45例15例,缓解64例16例,无效4例6例。实施例三半夏12克,橘红17克,茯苓17克,甘草7克,胆星、菖蒲各17克,白 术14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剂, 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中风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 别症状消失49例11例,缓解66例14例,无效1例9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胆星,菖蒲,白术”等原料配伍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属的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 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半夏10-12克,橘红15-18克,茯苓15-18克,甘 草5-7克,胆星15-18克,菖蒲15-18克,白术12-15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属的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 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的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胆星,菖蒲,白术”原料制成。该药配伍科学,成本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对人体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888GK101537091SQ20081010229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崔立献, 辉 徐, 宽 陈 申请人: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